红安精神研究述评

2021-11-26 06:20张金林
苏区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红安大别山革命

张金林

提要:红安精神是一种重要的革命精神,属于大别山精神的范畴。近年来,学术界围绕着红安精神的内涵、特点、价值、传承路径以及与其他革命精神的比较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现有的研究中,存在着割裂同大别山精神的联系、深度与广度不够、视角单一等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将红安精神纳入大别山精神的范畴,拓展红安精神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多视角对红安精神进行探究,把红安精神的研究推向更高的层次,开拓红安精神研究的新境界。

红安原名黄安,位于湖北省的东北部,地处大别山的南侧,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建县。红安是一块红色的土地,从1923年建立党组织到1949年全境解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红安儿女奋战了26个春秋。“这里是著名的黄麻起义策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诞生地,产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共和国主席,韩先楚、陈锡联、秦基伟等61名人民解放军将军,以及171名师级、军级人民军队将领,有‘将军县’之称。”(1)红安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红安县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据统计,1927至1949年,14万优秀的红安儿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2)闻礼萍:《“红安精神”永放光芒——“〈将星红安〉研讨会”在京召开》,《文艺理论与批评》2000年第5期,第140—141页。在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历史中,红安儿女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创造了“红安精神”。红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一种重要的革命精神,是大别山精神的子精神和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大别山精神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逐渐成为中共党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学界对此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目前,学术界尚未有人对红安精神的研究史进行系统的梳理。笔者抛砖引玉,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初步梳理,以期推动学术界对红安精神和大别山精神的研究。

一、红安精神研究的历史回顾

作为革命的圣地、将军的故乡,红安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1996年9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考察红安,参观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并接见了老红军代表。江泽民同志指出:红安、麻城是黄麻起义所在地,学习红军的优良传统,就要学习他们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为革命献身的精神,就要学习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3)湖北省红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红安县志(1990—2007)》,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365—366页。2010年1月21至24日,习近平同志在湖北考察期间,专程到红安看望慰问革命老区群众,并瞻仰了红安革命烈士陵园,向黄麻起义纪念碑敬献了花篮,在红四方面军指挥部旧址同基层党员群众进行了座谈。习近平同志指出,革命先辈们的丰功伟绩,革命老区人民作出的重大贡献,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4)李亚杰:《习近平在湖北调研 强调坚持抓好学习实践活动》(2010年1月25日),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gn/news/2010/01-25/2089823.shtml。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红安革命历史的重视,极大地推动了学术界对红安革命历史的研究和红安精神的提炼。2000年7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政治部宣传部和《文艺理论与批评》编辑部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将星红安》研讨会”。会上,来自红安的代表阐述了红安精神的内涵。(5)闻礼萍:《“红安精神”永放光芒——“<将星红安>研讨会”在京召开》,《文艺理论与批评》2000年第5期,第142页。2004年9月下旬,湖北省成立了红安精神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同时,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抽调专业人员组成课题组,并确定了8个研究专题:红安精神的界定及其客观依据;红安精神的历史渊源、地缘环境及其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原因;红安精神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红安精神的内涵及特点;红安精神的历史价值;红安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比较研究;红安精神的现实价值;红安精神的开发利用。最后,课题组形成了1.6万余字的《红安精神研究报告》。该报告对红安精神的内涵、特点、文本表述、形成过程、历史价值、现实意义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释与论述。同年12月27至29日,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和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联合召开了红安精神研讨会。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研究室、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与湖北省教育厅、省文化厅、省社科院、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及武汉、黄冈市有关负责同志和专家40余人参加了该研讨会。2005年12月15日,由武汉地区军队院校协作中心主办的“红安精神育人机制”理论研讨会在军事经济学院召开。总参、总后机关领导和湖北省人大、红安县委领导以及协作区11所院校的专家、教授等96人出席了会议。会议主要探讨了在新形势下如何弘扬红安精神的问题。(6)湖北年鉴编辑委员会编:《湖北年鉴 2006》,湖北年鉴社2006年版,第134页。会议共收到论文68篇,其中会议交流发言11篇。(7)万东铖:《着眼新的形势与使命任务需要 与时俱进推动红安精神育人活动深入开展》,李国栋、王新华主编:《红安精神育人机制研究》,解放军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会后,出版了该研讨会的论文集《红安精神育人机制研究》。2014年5月9至11日,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文化战略专业委员会、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新媒介文化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红安东方兄弟影业有限公司联合在红安李先念故居纪念园映山红多功能大厅举办了“红安精神与地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围绕8个议题展开了讨论:文化研究视野中的地域文化;红安历史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视野中的红安精神;弘扬红安精神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军旅文艺作品中红安形象;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生态文明框架下的革命老区建设;红色旅游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8)刘党生、毛平红、周思龙:《“红安精神与地域文化”学术研讨会召开》(2014年5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ex.cssn.cn/st/201405/t20140512_1155459.shtml。2014年11月15日,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和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在北京联合主办了《铁血红安》专家研讨会。与会专家一致赞扬了该剧对“红安精神”乃至“中国精神”的塑造与抒写。(9)《电视剧<铁血红安>在京举行创作研讨会》,《湖北日报》2014年11月17日,第2版;《弘扬红安精神 沟通历史与现实——电视剧<铁血红安>研讨会综述》,《中国电视》2015年第2期,第15—18页。

学术界关于红安精神的研究始于2000年,起步相对比较晚。但是,关于红安革命历史、革命人物、革命歌谣等的研究起步比较早,成果也较为丰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整理了一批资料。如《黄麻起义》《红安革命民歌选》《红安革命歌谣选》《红安之子:开国上将周纯全同志光辉战斗历程纪实》等;第二,出版了一批研究著作。如《红安县革命史》《红安——永恒的丰碑》《红安钢铁英雄传》《中国红安将军谱》《将星灿烂:红安籍将领征战风云录》《红安开国将军》《红安两百将领传》《红安革命传统教育概论》《红安革命歌谣研究》《李先念与故乡红安》《经典红安》《黄麻起义史论》《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传》《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人物传略》等。上述资料的整理与著作的出版,为红安精神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学术界关于红安精神的研究始于闻礼萍的文章《“红安精神”永放光芒》。通过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共检索出以“红安精神”为主题的文献67篇。其中,1992年1篇、1995年1篇、2000年1篇、2004年1篇、2005年3篇、2006年1篇、2007年2篇、2009年6篇、2010年1篇、2011年10篇、2012年3篇、2013年5篇、2014年7篇、2015年4篇、2016年8篇、2017年1篇、2018年7篇、2019年5篇。需要指出的是,不少文献是新闻报道,非学术文章。同时,一些书籍亦对红安精神进行了探讨,如邬家能主编的《红安精神代代传》等。但是,相较期刊、报纸文章,涉及红安精神的书籍较少。从总体上来说,学术界关于红安精神的研究比较薄弱,尚处于起步阶段。

二、红安精神研究的主要内容

学术界关于红安精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红安精神的内涵、特点、价值、传承路径以及与其他革命精神的比较等几个方面。具体来说,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红安精神的内涵

研究红安精神,首先需要对其内涵进行界定。目前,学术界已经对红安精神的内涵给予了颇多的关注,提出了多种观点。其中,代表性观点有两种。其一,将红安精神的内涵归纳为“一要三不要”(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和“一图两不图”(图奉献、不图名、不图利)。如闻礼萍、高剑、李友云、卢莉娜、田胜辉等指出,红安精神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主要表现为“一要三不要”(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和“一图两不图”(图奉献、不图名、不图利)。(10)闻礼萍:《“红安精神”永放光芒——“〈将星红安〉研讨会”在京召开》,《文艺理论与批评》2000年第5期,第142页;高剑:《红安精神探源》,《红安精神育人机制研究》,第164页;李友云:《在履行历史使命中大力弘扬红安精神》,《红安精神育人机制研究》,第329页;卢莉娜、李春丰、王小巍:《红安精神的传承与发展》,《红安精神育人机制研究》,第427页;田胜辉:《借力党史资源优势 助推大别山试验区发展》,《黄冈日报》2011年6月17日,第3版。其二,将红安精神的内涵总结为“万众一心,为党为民,朴诚勇毅,不胜不休”。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课题组在《红安精神研究报告》中,将红安精神的内涵表述为“万众一心,为党为民,朴诚勇毅,不胜不休”(11)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课题组:《红安精神研究报告》(2005年12月16日),湖北党史网:http://www.hbdsw.org.cn/dsyj/201410/t20141028_50420.shtml。。2004年12月,在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联合召开的红安精神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对红安精神的科学内涵进行了提炼,赞同《红安精神研究报告》中关于红安精神内涵的表述,即把红安精神的内涵概括为:“万众一心,为党为民,朴诚勇毅,不胜不休”。(12)安波、赵杰:《红安精神传承与弘扬的现状及对策》,《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15期,第127页。这一关于红安精神内涵的表述得到了部分研究者的认同。如马和、万幼斌、李萍、屈梦怡等人亦将红安精神的内涵概括为:万众一心、为党为民、朴诚勇毅、不胜不休。(13)马和:《内化红安精神 建设一流士官院校》,《红安精神育人机制研究》,第53页;万幼斌:《论红安精神对培育核心价值观的牵引作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第15期,第43页;李萍:《弘扬“红安精神”的价值思考》,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教研室编:《探索·求知·开拓——湖北省中共党史学科2012年会论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72页;屈梦怡:《论红安精神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影响》,《荆楚学术》2016年第4期,第119页。吴琼英还指出,“为党为民”是红安精神的支柱,“朴诚勇毅”是红安精神的主要内容,“不胜不休”是红安精神的核心,“万众一心”是红安精神的品质。(14)吴琼英:《大力弘扬红安精神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世纪桥》2009年第1期,第129页。同时,还有一些研究者部分认同了上述关于红安精神内涵的表述。如邓衍明和杜恒琪认为,红安精神的内涵是“朴诚勇毅、不胜不休”。(15)邓衍明、杜恒琪:《“红安精神”的时代传人——记红安县档案局馆长刘中华》,《湖北档案》2013年第11期,第5页。另外,一些学者在《红安精神研究报告》关于红安精神内涵表述的基础上,对红安精神内涵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调整与完善。如陈华林、马海伟、熊邦国等人将红安精神的内涵调整为: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16)陈华林:《用红安精神推进先进性教育的开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世纪桥》2007年第2期,第21页;马海伟、李晓伟、胡适:《红安精神与当代国防生的培养》,《学理论》2012年第32期,第273页;熊邦国:《董必武革命的起点:红安与武汉中学》,《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第16页。陈华林还认为,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17)陈华林:《用红安精神推进先进性教育的开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世纪桥》2007年第2期,第21页。李良明将红安精神的内涵概括为“朴诚勇毅,一心向党,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不胜不休”。(18)李良明:《弘扬红安精神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中共湖北省委高校工作委员会编著:《思考与创新——湖北高校先进性教育活动理论研究与制度建设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1页;李良明:《论红安精神》,《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第57页。王跃勇、陈蔚、高海燕认为,“红安精神”的内涵包含四种精神:紧跟党走,信念坚定,执著坚韧的革命精神;务实求真,朴诚勇毅,顺时应变的创新精神;前仆后继,不胜不休,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为党为民,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19)王跃勇、陈蔚:《论“红安精神”的时代价值》,《科技信息》2009年第14期,第127页;高海燕:《论“红安精神”的时代价值》,李腊生、王小净主编:《观察与思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考察文集》,武汉出版社2015年版,第17页。李国栋指出,红安精神的内涵包括:坚定政治信念、坚决听党指挥、不畏强敌、不胜不休、无私奉献、不计得失。(20)李国栋:《发挥“红安精神”在培育高素质新型军事后勤人才中的作用》,《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6年第2期,第82—83页。

除上述两种观点外,还有一些学者对红安精神的内涵进行了探索。如王松认为,红安精神的内涵包括“忠于信仰,坚定信念,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百折不挠,不胜不休,团结奋斗,无私奉献”等方面。(21)王松:《红安精神的内涵及时代意义》,《红安精神育人机制研究》,第155页。邬家能、赵家春指出,红安精神的内涵是“坚定的革命信念,顽强的战斗作风,高尚的思想品质,无私的奉献精神”。(22)邬家能:《红安精神代代传》,海潮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赵家春:《红安精神与人民军队的战斗精神》,《红安精神育人机制研究》,第354页。陈传君指出,红安精神的时代内涵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优良的革命传统。(23)陈传君:《大力弘扬红安精神 提高“两课”教学实效》,《红安精神育人机制研究》,第408—410页。何瑞莉将红安精神的基本内容归纳为: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信念;以苦为乐的乐观主义精神;甘于牺牲的奉献主义精神;紧密联系群众的公仆意识;勇于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24)何瑞莉:《红安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武汉纺织大学2015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6—27页。

(二)红安精神的特点

红安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一种重要的革命精神,有其自身的特点。关于红安精神的特点,学术界已进行了一些探讨。其中,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课题组关于红安精神特点的概括较具代表性。该课题组将红安精神的特点归纳为原创性、本土性、群众性和持久性等四个方面。(25)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课题组:《红安精神研究报告》(2005年12月16日),湖北党史网:http://www.hbdsw.org.cn/dsyj/201410/t20141028_50420.shtml。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课题组关于红安精神特点的归纳,得到了部分研究者的认同,如高剑、詹仲亚等人亦认为红安精神的特点包括原创性、本土性、群众性、持久性。(26)高剑:《红安精神探源》,《红安精神育人机制研究》,第164页;詹仲亚:《弘扬红安精神 提高军队战斗力》,《红安精神育人机制研究》,第388页。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者也就该问题进行了探讨。如何瑞莉指出,红安精神的特点是人民性、执着性、求实性、奉献性。(27)何瑞莉:《红安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武汉纺织大学2015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7—29页。罗真、李志刚认为,红安精神具有五个方面的本质特征,即政治性、人民性、执着性、求实性、奉献性。(28)罗真等:《浅论红安精神的本质特征及时代价值》,《红安精神育人机制研究》,第171—174页。

(三)红安精神的价值

红安精神是一种革命精神,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价值。关于红安精神的价值问题,学术界已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个别研究者综合考察了红安精神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如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课题组认为,红安精神既具有历史价值,亦具有现实价值。其中,历史价值包括:高扬了一面鲜艳的革命旗帜;开辟了一块坚实的革命基地;造就了一支支能征善战的革命军队;动员了千千万万革命群众;创造了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培养了一大批杰出革命人才。现实价值是“四个有利于”:有利于加强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保持先进性为根本的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有利于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9)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课题组:《红安精神研究报告》(2005年12月16日),湖北党史网:http://www.hbdsw.org.cn/dsyj/201410/t20141028_50420.shtml。

绝大部分研究者在探讨红安精神的价值时,重点对红安精神的现实价值进行了探究。学术界关于红安精神现实价值的研究,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第一,红安精神对人民军队建设的意义。李国栋指出,红安精神是党和人民军队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在培养“打得赢”“不变质”合格军事人才上发挥着重大的作用。(30)李国栋:《发挥“红安精神”在培育高素质新型军事后勤人才中的作用》,《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6年第2期,第82页。万幼斌认为,继承与发扬红安精神,对于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具有很强的牵引作用。(31)万幼斌:《论红安精神对培育核心价值观的牵引作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第15期,第43页。马海伟等人强调,重新阐发红安精神对当代国防生的培养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32)马海伟、李晓伟、胡适:《红安精神与当代国防生的培养》,《学理论》2012年第32期,第273页。;第二,红安精神对党建的价值。孙春红、王跃勇、高海燕等人指出,红安精神的时代价值包括:具有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坚守理想信仰和革命情操的警示价值;具有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保持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教育价值;具有激励中国共产党人顺时应变、开拓创新的启迪价值。(33)孙春红、马若飞:《“红安精神”的时代价值》,《红安精神育人机制研究》,第148-154页;王跃勇、陈蔚:《论“红安精神”的时代价值》,《科技信息》2009年第14期,第127页;高海燕:《论“红安精神”的时代价值》,《观察与思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考察文集》,第17—20页。罗真和李志刚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保持与发扬红安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帮助党员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激励党员在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条件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带动党员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34)罗真、李志刚:《浅论红安精神的本质特征及时代价值》,《红安精神育人机制研究》,第174—176页。;第三,红安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陈华林认为,弘扬与实践红安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容应对面对的巨大挑战,具有以史鉴今功能和现实意义(35)陈华林:《用红安精神推进先进性教育的开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世纪桥》2007年第2期,第21页。;第四,红安精神的育人功能。李莉等人指出,红安精神具有育人的功能,表现在三个“有助于”:有助于加强现阶段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助于现阶段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弘扬;有助于加强现阶段的理想和信念教育。(36)李莉、熊燕、彭辉:《论红安精神的育人功能》,《红安精神育人机制研究》,第245—250页。

此外,红安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是红安精神价值研究的热点问题。吴琼英认为,红安精神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极好素材,弘扬红安精神,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与民族信念教育、团结互助教育。(37)吴琼英:《大力弘扬红安精神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世纪桥》2009年第1期,第130页。何瑞莉指出,将红安精神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结合起来,可以为推动当代大学生的不断前进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优质资源;保证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正确价值取向;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说服力。(38)何瑞莉:《红安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武汉纺织大学2015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9—32页。蔡新职认为,红安精神能为当代大学生在成才道路上提供精神方面的支持,给予他们克服困难、开创新局面、团结协作等诸多启示。(39)蔡新职:《红安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成才的启示》,《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第6页。

(四)红安精神的传承路径

在新时期,如何传承红安精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相关研究者已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在探讨如何传承红安精神时,有些研究者从多方面展开讨论,有些研究者仅探究了在某一具体方面传承红安精神的路径。陈华林、李良明、李萍、余红军等人多角度全面地探讨了传承红安精神的路径。陈华林认为,在新时期传承红安精神的路径包括:大力弘扬矢志不移的红安精神,树立为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奋斗的坚定信念,永葆思想上的先进性;大力弘扬紧跟党走的红安精神,不断增强党性观念,争做和谐社会建设的排头兵;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的红安精神,不断加强作风建设,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40)陈华林:《用红安精神推进先进性教育的开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世纪桥》2007年第2期,第23页。李良明指出,新时代继承与弘扬红安精神的路径有:继承和弘扬红安精神,要牢固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继承和弘扬红安精神,要牢记党的宗旨;继承和弘扬红安精神,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继承和弘扬红安精神,要坚持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革命作风。(41)李良明:《弘扬红安精神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思考与创新——湖北高校先进性教育活动理论研究与制度建设文集》,第354—359页;李良明:《论红安精神》,《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第58-60页。李萍强调,弘扬红安精神应做到五点:树立起对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听党指挥,忠诚于党;把握服务人民的宗旨,热爱人民;把握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报效国家;把握价值取向,献身使命;把握军人价值的评价标准,崇尚荣誉。(42)李萍:《弘扬“红安精神”的价值思考》,《探索·求知·开拓——湖北省中共党史学科2012年会论文集》,第172—177页。余红军指出,应加强红安精神的资源共享,通过红色旅游、图片实物展览、报刊图书推广、广播影视传播、网络传播、教材宣传等途径传承红安精神。(43)余红军:《浅谈红安精神的资源共享》,《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22期,第384-385页。一些研究者重点探讨了在培养军事后勤人才时如何传承红安精神问题。如李国栋认为,在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后勤人才中传承红安精神的路径包括:牢牢把握红安精神的核心“坚定政治信念、坚决听党指挥”,锻造军事后勤人才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政治素质;始终突出红安精神的重点“不畏强敌、不胜不休”,培养军事后勤人才奋发向上、德才兼备的过硬素质;紧紧扭住红安精神的根本“无私奉献、不计得失”,强化军事后勤人才拒腐防变、清正廉洁的职业道德素质。(44)李国栋:《发挥“红安精神”在培育高素质新型军事后勤人才中的作用》,《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6年第2期,第82—83页。王新华指出,在培养新型军事后勤人才中,弘扬红安精神的路径有:加强学员德育教育,提高学员思想政治素质;在军政训练中强化作风养成,提高学员军事素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员科研和创新能力。(45)王新华:《大力弘扬红安精神 努力培养新型军事后勤人才》,《红安精神育人机制研究》,第42—46页。一些研究者探讨了在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传承红安精神的路径。如何瑞莉指出,将红安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有:利用思想政治课夯实理想信念理论根基;开展情景体验教育促进理论知识内化;鼓励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实现理论结合实际;依托网络技术平台拓展教育资源空间;加强建设红色校园文化体现优质红安精神。(46)何瑞莉:《红安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武汉纺织大学2015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5—38页。此外,安波等人认为,在弘扬红安精神时,应加强接受教育人群的引进,同时注重红色革命精神的外出。(47)安波、赵杰:《红安精神传承与弘扬的现状及对策》,《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15期,第128页。

(五)红安精神与其他革命精神的比较研究

红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一种,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其他精神尤其是革命精神既有联系,亦有区别。一些研究者将红安精神与其他革命精神进行了比较研究。如李国栋、马海伟等人认为,红安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古田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48)李国栋:《发挥“红安精神”在培育高素质新型军事后勤人才中的作用》,《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6年第2期,第83页;马海伟、李晓伟、胡适:《红安精神与当代国防生的培养》,《学理论》2012年第32期,第273页。程允淦指出,鄂豫边区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长期的革命实践过程中,凝炼并实践了红安精神、铁军精神和中原突围精神等优秀精神。他还指出,这三大精神有着共同的理论来源,在内涵上前后承接,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带有各自的特色,反映着不同时期革命实践的主题。(49)程允淦:《试论党领导下的鄂豫边区三大革命精神》,《党史文苑》2012年第4期,第63页。

三、红安精神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纵观已有的研究成果,学术界关于红安精神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出现了若干研究热点,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改进。

(一)割裂与大别山精神的联系

红安位于大别山的南侧,是大别山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别山地区作为一个区域,其域内的地理、历史、文化、风俗、物产等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与关联性,可以看成一个整体。中国共产党在大别山区域内各地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具有极大的关联性和不可分割性,亦可以看成一个整体。红安26年的革命历史是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安精神“是指在1923年中共红安地方组织创立至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这一特定时段,在红安及其周边地区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在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一种以党性和人民性为价值取向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总和。”(50)马海伟、李晓伟、胡适:《红安精神与当代国防生的培养》,《学理论》2012年第32期,第273页。大别山精神“指的是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大别山区这一特定范围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在大别山地区的共产党领导下,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长期革命斗争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革命信仰、革命行动、革命品质的革命精神总和”(51)朱慧花:《论大别山精神》,信阳师范学院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第6—7页。。因此,红安精神属于大别山精神的范畴,红安精神与大别山精神具有同质性。但是,现有的关于红安精神的研究,大都割裂红安革命历史与整个大别山革命历史的联系,割裂红安精神与大别山精神联系,只谈红安革命历史和红安精神,忽略整个大别山的革命历史和大别山精神。譬如关于红安精神的唯一一篇学位论文在探究红安精神产生与形成的影响因素时,仅从红安的地理环境、文化底蕴和马克思主义在红安的传播等方面进行考量,而不是把红安精神的产生放在整个大别山区域的地理、文化、历史中进行研究。(52)何瑞莉:《红安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武汉纺织大学2015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3—26页。有的研究还将大别山区域产生的革命精神分割成红安精神、铁军精神和中原突围精神,而不是把其归纳成具有全域性的大别山精神。(53)程允淦:《试论党领导下的鄂豫边区三大革命精神》,《党史文苑》2012年第4期,第63页。实际上,红安精神、铁军精神和中原突围精神均是大别山域内孕育出来的革命精神,一脉相承,具有同质性和关联性,都属于大别山精神的范畴。

(二)深度与广度亟待拓展

学术界关于红安精神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有限的问题上,且大都停留在较浅的层次,广度与深度均显不足。因此,红安精神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亟待进一步拓展,使红安精神的研究更上一个台阶。

在广度上,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红安精神的内涵、特点、价值、传承路径、同其他革命精神的比较研究等少数几个问题上。关于这一点,前文已述,兹不赘述。同时,一些研究存在着简单重复的现象,这一点在关于红安精神内涵的研究上表现得比较明显。前文已述,不少研究简单地重复《红安精神研究报告》中关于红安精神内涵的表述。另外,已有研究对红安精神的来源、形成过程以及相关人物与红安精神的关系等方面,虽略有涉及,但大都比较粗糙。譬如,关于红安精神的产生,有研究者仅简单地将其归结为“红安人民有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54)李阳阳、刘襄生、黄俊德:《红安精神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第138页。又如刘义贤虽指出了董必武“亲自培育和提炼了以‘朴、诚、勇、毅’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精神——红安精神”,但并未对相关史实予以详细的说明。(55)刘义贤:《董老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孙琬钟、杨瑞广主编:《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一辑》下,人民法院出版社2012年版,第807页。此外,已有的研究对红安精神的哲学意蕴、政治学意蕴、伦理意蕴、人文意蕴、内在的逻辑关系等问题,涉及的较少,甚至有些内容尚未有研究涉及。以红安精神的哲学意蕴为例,目前仅有1篇文章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该文指出,红安精神的哲学意蕴包括彻底的唯物主义、自强不息的人生观和无私奉献的价值观。(56)张成亮:《红安精神的哲学底蕴》,《红安精神育人机制研究》,第177—182页。

在深度上,大多数关于红安精神的研究停留在简单描述的层次上,缺乏深入和精细的研究与论证。以红安精神内涵的研究为例,一些研究仅仅空泛地提出若干概括性的描述,未对这些描述进行深入与精细的论证。如有的文章在阐释红安精神的内涵时,仅给予字面意义上的解释。(57)屈梦怡:《论红安精神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影响》,《荆楚学术》2016年第4期,第119页。同时,有些研究的论证大而无当,空洞说教,泛泛而谈,缺乏坚实的史料与史实支撑,其论证自然难以令人信服。如有的文章在论证红安精神的内涵时,通篇都是说教式的虚词,未用具体的史实予以论证说明,且未引用相关的历史资料予以支撑。(58)陈华林:《用红安精神推进先进性教育的开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世纪桥》2007年第2期,第21页。

(三)视角单一

现有关于红安精神的研究视角比较单一,大多数研究是从中共党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角度出发,来对红安精神进行探究的。以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到的以“红安精神”为主题的67文献篇为例,在这67篇文献中,从中共党史的角度研究红安精神的有5篇,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研究红安精神的有13篇,其余大多数文献是新闻报道。从其他学科,譬如哲学、文化学、社会学、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新闻传播学、政治学、教育学、口述史、文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视角来研究红安精神的论著极少。譬如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红安精神的文章仅有1篇。(59)唐春红:《红安精神形成的社会心理分析》,《红安精神育人机制研究》,第202—207页。另外,虽然一些研究者对红安精神与其他革命精神进行了比较研究,但大都研究方法陈旧,且较为粗糙浅显,缺乏深层次的比较研究。譬如,前文已述,有些文章将红安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古田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进行了比较,认为红安精神同上述革命精神一脉相承。(60)李国栋:《发挥“红安精神”在培育高素质新型军事后勤人才中的作用》,《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6年第2期,第83页;马海伟、李晓伟、胡适:《红安精神与当代国防生的培养》,《学理论》2012年第32期,第273页。但是,这些文章只是简单的比较,并未进行充分的论证。同时,不少研究是关于如何宣传、传播红安精神的,而对红安精神本身的探讨则是一笔带过,语焉不详,使人有舍本逐末之感。如有的文章虽然提出了诸多传承红安精神的措施,但对什么是红安精神未予以说明。(61)余红军:《浅谈红安精神的资源共享》,《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22期,384—386页。

四、关于红安精神研究的建议

鉴于已有的关于红安精神的研究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笔者认为应该从下述几个方面着手,来推动对红安精神的研究。

(一)将红安精神纳入大别山精神的范畴

前文已述,红安26年的革命历史是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安精神属于大别山精神的范畴。红安精神是一种从属于大别山精神的革命精神,是大别山精神下的一种子精神。其实,除了红安精神以外,在大别山精神之下,还包含多种子革命精神,比如一些学者和地方提来出的六安精神、黄冈精神、铁军精神、中原突围精神等。这些子革命精神是大别山精神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的具体体现。这些大别山精神下的子革命精神与红安精神具有同质性和关联性,但也有不同之处。因此,在今后关于红安革命历史和红安精神的研究中,要把红安革命历史和红安精神放在大别山革命历史和大别山精神的大背景之中进行考察,不能割裂红安革命历史和红安精神与大别山革命历史和大别山精神的联系。同时,要把红安精神同其他大别山精神下的子革命精神进行比较研究,以突出红安精神的独特性和独特价值。需要指出的是,无论将红安革命历史和红安精神放在大别山革命历史和大别山精神的大背景中考察,还是将红安精神与其他大别山精神的子革命精神进行比较研究,均应用坚实的史料和丰富的事例予以深入与精细的论证,使研究不流于空谈与说教,增加研究的可信性和说服力。

(二)拓展红安精神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针对学术界关于红安精神的研究在广度上与深度上均存在不足的现状,在今后的研究中,要逐步拓展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在广度上,应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努力拓展新的研究方向。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立足于已有的研究成果,继续加大对红安精神的内涵、特点、价值、传承路径以及同其他革命精神的比较等方面的研究。在开展相关研究的过程中,应秉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和态度,推陈出新,克服以往研究中出现的人云亦云、简单重复的问题。需要指出的是,推陈出新固然重要,但要有事实依据,要进行严密的论证。其次,加大对红安精神的来源、形成过程以及相关人物与红安精神的关系等方面研究的力度。这些方向都是红安精神研究的基础性方向。研究这些内容可以使大众更全面和立体地认识红安精神,有利于红安精神的传播与传承。再次,对红安精神的哲学意蕴、政治学意蕴、伦理意蕴、人文意蕴、内在的逻辑关系等进行探讨。这些方面的研究属于更高层次的研究,有利于提高红安精神的研究层次。

在深度上,要逐步改变已有研究简单、肤浅的状况,把红安精神的研究推向深入。笔者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拓展红安精神的研究深度。首先,加大对相关史料的搜集与整理,为红安精神的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任何史学研究都离不开坚实的史料,要把红安精神的研究推向深入,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是前提与基础。目前来看,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收集和整理相关史料:(1)档案资料;(2)报刊资料;(3)个人日记和自传;(4)口述资料;(5)家谱;(6)照片和遗物。在搜集史料的过程中,既要去相关的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又要注意进行田野调查。同时,搜集史料的范围不能局限于红安、湖北和鄂豫皖,要去全国各地以及国外,广泛搜集相关史料。其次,在今后的研究中,在提出相关论断后,要进行深入和精细的论证,力求用尽可能多的史实支撑论点。这一点非常重要,也是以往相关研究中经常缺失的环节。唯有如此,才能增加研究的可信度和说服力,才能使人真正感受到红安精神的魅力和价值,才能使广大群众真正地认同红安精神,自觉地践行红安精神。

(三)多角度地对红安精神进行研究

针对红安精神研究视角单一的现状,在今后的研究中,应从更多的学科视角出发,多角度地对红安精神进行研究与诠释。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来丰富红安精神的研究视角。首先,从红安精神本身的研究出发,全面地、深刻地、立体地对红安精神进行研究,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研究如何宣传和传播红安精神上。研究红安精神本身的内容非常重要,这是红安精神研究的根本,而研究如何宣传和传播红安精神是红安精神研究的附带品。研究红安精神,不能仅仅研究如何宣传和传播红安精神,而忽视对红安精神本身内容的研究,不能本末倒置。其次,除了中共党史和思想政治视角外,从其他学科角度出发,对红安精神进行研究。笔者认为,可以从哲学、文化学、社会学、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新闻传播学、政治学、教育学、口述史、文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的学科角度出发,开展红安精神研究。以口述史为例,上世纪50年代以来,相关部门搜集了大量大别山地区的革命口述史资料,其中包括红安地区的革命口述史资料。由于各种原因,除部分以公开或半公开(内部资料)的形式公布外,尚有许多口述史资料沉睡在相关档案馆、党史办资料室的库房里,亟待整理与利用。因此,开展红安精神研究时,要充分挖掘相关的口述史资料。再次,对红安精神与其他革命精神进行深入细致的比较研究,凝练概括出红安精神的独特之处和独特价值。

英勇的红安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长达26年的革命斗争,创造出彪炳史册的红安精神。红安精神是大别山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大别山精神的范畴,十分重要,值得我们重视与研究。近20年来,学术界已对红安精神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对红安精神的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少,且较为粗糙,已有研究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和空间。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红安精神纳入大别山精神的范畴,拓展红安精神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多学科多视角地对红安精神进行研究。

猜你喜欢
红安大别山革命
Effect of the codoping of N–H–O on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defects of diamonds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又见大别山
红安颂
红安脱贫摘帽喜赋
中国的出行革命
饶惠熙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颜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