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茹
以第一乐章为例,该曲目的曲式分析如下:
本曲为奏鸣曲式,主调D大调,呈示部为典型的四部分曲式结构,展开部展开性较为充分,包括引入、展开、属准备三部分。再现部为变化再现。
本作品最具特色的是再现部,再现部分与其他奏鸣曲有着明显的不同,它是倒装再现,副部出现在了第一部分,主部结尾。细察该作品的结构,其内部布局体现为一个大规模的起承转合过程。呈示部的主部与副部体现为起与承的关系,为全曲基本材料最初呈示及揭示基本矛盾的阶段,展开部毫无疑问是一个大的转部,是矛盾的发展和冲突过程。再现部虽仍包合两个主题,但由于调性的统一而显示为合的结局,即矛盾得到解决的总结。
移调模进是音乐得以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莫扎特经常在他的器乐作品中运用移调模进的创作手法,这对音乐旋律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后续的旋律走向提供了促进作用。例如,《D大调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的第110-118小节,这几个小节的旋律是属于过渡作用的片段,第110小节为G大调,随后开始移调模进,由e小调又转到D大调最后到b小调上,逐步推动着旋律的发展,随后旋律达到了展开部的高潮部分,为后续的音乐延展提供了动力。
《D大调钢琴奏鸣曲》(k311)的第一乐章1-7小节由两个小乐句组成,因为第四小节处有了终止的迹象,导致了这两个乐句呈现出4+3这种结构,这个结构就是非方整型乐段。第二乐句虽然很短,但其中有着跳音、颤音等不同于第一乐句的旋律表现,节奏也更加活泼、轻快。莫扎特通过这种独有的非方整型乐段的创作手段,体现了乐曲的灵活、明亮、轻快的特色,这也是他一生中创作曲目的共通之处。
对于莫扎特《D大调钢琴奏鸣曲》(K.311)的和声特征分析将从和弦材料、和弦外音和颤音进行分析。
1、正三和弦和属和弦的广泛使用巩固了大小调体系的和声基础
正三和弦及属七和弦运用广泛,被安排在乐曲的不同位置,以开始、半终止、完全终止处居多,这样既强化了和声的功能性,有巩固的大小调体系的和声基础,和声的调性意义更为明确集中。
2、导七和弦和重属导七和弦的使用增添了和声的色彩
展开部的移调模进片段,移到b小调出现了导七和弦和重属导七和弦。这样的和声语汇增强了和声的色彩,又使得调性得到更加充分的扩展,加强了乐曲的动力。
前倚音的使用增添了乐曲的动力。和弦外音在莫扎特的作品中随处可见,这里举出了前倚音这个例子,前倚音在莫扎特《D大调钢琴奏鸣曲》(K·311)中出现的次数还是很多的。
第一乐章的第1、3、4、6小节都有前倚音的出现,这些前倚音就是和弦外音。前倚音的使用增添了乐曲的动力,显得乐曲听起来更加俏皮,这也是莫扎特的音乐风格。
在主部主题的结尾出现了颤音,颤音的使用在莫扎特的乐曲中常常出现,一般出现在主部主题或副部主题的结尾处。莫扎特乐曲中颤音的使用已经成为了他的创作特色,常被称为“莫扎特颤音”。颤音的出现增添了乐曲的色彩性。
在初步演奏一部作品时,首先要熟悉作品的旋律走向和速度节奏,这是最基本的。但是在演奏莫扎特的《D大调钢琴奏鸣曲》(K·311)第一乐章的时候,不仅要熟悉旋律走向,音符准确度和指法等基础问题,更要注重速度和节奏,速度和节奏带动了整部作品的情感走向。但是在情绪转换时,很多人在演奏的时候会把速度和情绪搞混,从而导致节拍混乱,乐曲的内涵得不到充分的展示。
由于在这部作品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变奏和风格变换,可能导致演奏者对速度的掌握不到位。形成这种速度掌握不到位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对乐曲旋律的情绪把握不到位。比如,在这部作品中,第一乐章的第16-23小节以疑问的语气与其后活泼欢乐、豁然开朗的情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演奏者应在第23小节处就要做好准备,以免造成速度过快的现象出现。在演奏时可以利用附点音符,附点音符的情绪还是较为缓慢,可以利用其作为速度平衡的辅助。
对于整体速度的统一,可以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把速度不稳的段落单独进行训练,通过慢速到分层加速再到超速练习,最后再回到原速,并且加上节拍器会加强练习者对速度的掌握能力。这种练习能够使速度得到稳定的控制,演奏者对于作品的把握程度也会有着明显的提高,在演奏时也会增强信心。
在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作品中出现装饰音出现得十分频繁,装饰音的频繁出现仿佛就是他的钢琴作品的代表性标志。在上述作和声特征分析时,也提到了和弦外音在这部作品中的频繁出现给《D大调钢琴奏鸣曲》的旋律走向带来了动力,给这部作品带来了活泼、灵动的生活气息。
关于装饰音的演奏,我们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对于装饰音演奏的要求不仅仅是要把音符弹对,对于其中的演奏细节,也要进行细致的钻研。首先,莫扎特的颤音,又称为“莫扎特颤音”,这在乐谱中随处可见,例如在《D大调钢琴奏鸣曲》K311的第一乐章中,就出现了颤音。演奏者在弹奏颤音的同时,必须时刻保持手指的放松状态,运用第一指关节快速颤动琴键,体现出莫扎特作品轻快的风格。切记在弹奏颤音时不要手指僵硬,刻意去迎合左手或者右手的另一半旋律,这会导致整首作品听起来了无生气,从而缺失了这首作品的风格特征。
装饰音不仅仅包含颤音,倚音的使用在莫扎特的这首《D大调钢琴奏鸣曲》K311的第一乐章中也频繁出现。此外,对于莫扎特作品中倚音的演奏,有两种演奏的方法:一是像土耳其进行曲第一小节中将倚音弹成其时值的一半,也就是弹成长倚音;二则如K310第一乐章的第一小节一样,使其时值占主要音符很小的一部分,也就是弹成短倚音。但是,在K311第一乐章的开头部分,在演奏时演奏长倚音更为合适。因为呈示部主题表达的是极具动力和活泼的一种性格,用短倚音的方式演奏会使旋律产生停顿感,因而破坏了音乐的流动性。
莫扎特的这首《D大调钢琴奏鸣曲》K311创作于1778年的古典主义时期,而当时的演奏乐器为古钢琴,古钢琴的特点为音色颗粒感较为浓厚,且在强弱方面没有太过于突出,弹奏时不能突出渐强减弱的情绪变动,古钢琴的演奏方式很符合古典主义时期的特点。而我们现在使用的钢琴音色绵延、强弱突出。为了贴合当时创作这首作品所处的古典主义时期时的作品风格,演奏者应当在音色的控制上不断思考和实践。这一点在不同的演奏者在弹奏这首作品时会有不同的见解,我的见解是应当参考现代钢琴的特点,将莫扎特的这部作品不仅要在音符的演奏上充分体现颗粒感,也要体现绵延的旋律特点。
首先,在弹奏中,应该将连贯歌唱性的感觉融入到音乐旋律的连接中。K311第一乐章中也不乏有这样的例子,例如弹奏第一乐章副部的旋律部分时,手腕要保持放松状态,不能太过于僵硬呆板。需要注意的是,手腕也不能完全放松,致使整个人体现出一种松垮的感觉,放松的同时还要有一定的韧性,随着音乐旋律的走向,手臂的重心应该渐渐地向前。其次,由于当时古钢琴的特点是颗粒感很强,音符都是一顿一顿的,没有绵延的感觉,所以我们在用现代钢琴演奏上更加突出现代钢琴中音色绵延的这个特点,在弹奏音符时尽量用指腹去触键,音色听起来富有情感,也可以使得整首作品的旋律走向听着更加突出、生动。
现今,在莫扎特作品是否使用踏板的问题上产生了很多争议,许多人赞同不踩踏板。但在现实演奏时,我们可以发现,适当的用踏板会显得音色更加饱满,旋律走向更加轻快,也会使得作品的连续、延展性更加完美,还可以弥补我们在演奏中的不足之处。
因此,在演奏莫扎特作品时,为了使音色更为出彩,可以通过钻研设计适当使用踏板。在D大调钢琴奏鸣曲K311第一乐章中,我们也可以结合旋律、情绪、结构等多方面使用踏板,使得整部作品听起来更加生动活泼。首先,第一小节的D大调主和弦应该加少量踏板,体现出辉煌的气派,引出整首作品。同时要注意突出高声部的线条,在弹奏完高音的那一刻踩下踏板,这样既突出了高音,也不会显得旋律拖沓。此外,最高音也可以蜻蜓点水般地踩一点踏板,这样做可以避免音色发干,从而使听觉上不至于那么沉闷。踏板的使用除了这些之外,还可以扬长避短,例如在我们演奏和弦时,高音时值过长并且要左手演奏另个高音时可能会导致后续的弹奏不那么连贯,精妙的踏板使用可以适当延长和弦最高音的时值,从而使我们演奏后续的旋律不再那么困难。
总之,在踏板的使用上要谨慎、恰当。其中,对于究竟踩多深、踩多长、以及在哪里踩等等都需要精准地把握,这也需要演奏者在演奏这首作品中实践得出适合自己的结论,从而发挥出踏板使用的上限精彩程度。演奏者也只有带着钻研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去思考,才能呈现出更加多变的音色和丰富的和声效果。
演奏作品时需要表现能力,为了使演奏更加具有情绪表现力,我们需要在乐句之间做出一些没有“换气”处理,就仿佛我们唱歌一样,钢琴演奏中精巧的处理这些“换气”是十分有必要的。例如在这部作品第一乐章的开头,主和弦弹奏完后立即踏板松开,达到“换气”的效果,仿佛是疑问的语气一样,随后逐渐渐强,给人一种慢慢明亮的感觉。跳音也是要这样处理,在末尾处要弱下来,这样与前面的音符强度进行对比,从而凸显出乐曲的特色。如此演奏,可以加强演奏者对作品理解程度,从而不会出现速度偏差的情况,对作曲家创作作品时的情绪表达也会有理解。
此外,我们还可以深度发掘谱面信息,抓住句尾以及休止符号处理呼吸。我们不必被休止符以及小连线所拘束,固执地将每一个休止符的时值数得非常清楚,反而应将这些细小的信息点作为弹奏中的辅助作用,把乐句有性格地弹奏出来,这样使得乐曲更像一首完美的作品。
恰到好处的“换气”对演奏具有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它能缓解演奏者的紧张焦虑的情绪,使人真正投入到作品当中;另一方面,带着呼吸弹奏可以让乐句之间的关系表现得更加清晰,使演奏更加具有说服力。
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具有他鲜明的特色和特点,他是古典奏鸣曲的代表性作曲家。莫扎特的作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普及十分广泛,他的作品生动活泼、富有灵气,深受钢琴初学者和爱好者的喜爱。《D大调钢琴奏鸣曲》(K·311)这首作品,充分体现了莫扎特应用音乐对生活和谐的表达,使得我们对莫扎特的了解更为深刻。通过对《D大调钢琴奏鸣曲》(K·311)这部作品的曲式、和声和演奏方面的分析研究,笔者不仅对作品本身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还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对相关的知识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提高了文献分析能力,在不断分析研究的过程中,自身的音乐素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受益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