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 蔚
干部廉政档案是干部廉政情况的原始记录,在廉洁风险防控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本院工作,简要阐述目前干部廉政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并对一年来本院在干部廉政档案管理进行的探索和实践进行了总结,目的在于进一步探讨加强高校附属医院干部廉政档案管理的有效方法,从而达到促进各项工作有效开展的目的
干部廉政档案是由个人情况的真实记录以及廉洁自律情况的客观记载组成,一般包括文字性资料、图表性资料、录音资料、影像资料以及电子信息资料等[1]。干部廉政档案是反映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工作的真实记录,是纪检监察部门对干部进行日常监督的重要手段,也是选拔和培养干部的参考依据,有利于党风廉政工作的开展[2]。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反腐败上不断加大力度,出实招、出重拳,让一连串“老虎、狐狸、苍蝇”无处躲藏、纷纷落马,风气为之一新,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加强医院党风廉政建设刻不容缓。干部廉政档案对于医院廉洁风险防控、促进行风建设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完善和加强高校附属医院干部廉政档案的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干部队伍建设、学校和医院的发展。
在党中央做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部署后,各公立医院积极响应,通过开展各项党风廉政活动加强党建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高校附属医院也属于公立医院范畴,为了达到“基础是全,关键是严,要害是治”的工作要求,作为纪检监察部门一定要担负起监督责任,敢于监督执纪问责。在这个大环境下,干部廉政档案的建立和管理也有了更重要的意义。在建档和管理过程中,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员的信息部分不完善或者比较陈旧,信息更新、材料补充不够及时;档案资料质量良莠不齐,其真实性、完整性缺乏考证,管理上存在形式化的缺点;管理不规范,材料分散于各项具体工作中,比如信访材料、案件查办材料、党风廉政工作材料等等,没有形成系统的个人档案;《中国共产党纪律检察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中规定“谈话函询材料应当存入个人廉政档案”;另外,分散的资料也会造成查阅困难,容易出现疏漏;廉政档案资料重视成绩及荣誉,对于失误和处分轻描淡写,影响了廉政档案的真实性和客观性[3-4]。
任何形式的档案管理工作都需要管理制度来保证工作的统一化及规范化,而目前对于干部廉政档案,大多数医院是结合借鉴档案管理的通用制度,与纪检监察工作实际要求从而进行管理,并没有形成规范化的干部廉政档案管理制度。这也就导致了在档案的收集、整理、运用范围、查借阅范围及审批流程等环节存在不统一、不规范的现象。此外,由于缺乏制度支持,涉及到其他部门提供的材料有收集困难的实际情况,既为工作顺利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麻烦,也会对档案材料的质量和齐备造成一定的影响,很有可能会遗漏重要的风险点,使干部廉政档案在廉政风险防控中的作用大打折扣。
首先,管理手段的单一、陈旧是导致管理水平落后的首要原因。一些医院对于干部廉政档案工作还未完全重视起来,对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投入力度还不够大,这就造成部分医院对于干部廉政档案的建立和管理还在人工录入、建档、更新、查询上,不但使廉政档案工作变得十分繁重,也加大了主观因素对于廉政档案信息真实性的影响,甚至给了极少数别有用心之人篡改资料的可能性。其次,人员的专业性不高也是管理水平落后的一个原因,医院的纪检监察工作基础比较薄弱,人员可能是从其他业务或者行政科室转岗而来,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于档案资料的补充比较滞后,还可能会因为业务不精造成一些失误。所以,档案管理水平的落后,限制了干部廉政档案在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中起到信息支撑的作用。
大多数医院对干部以日常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察,一般由人事部门和院长办公室组织,对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的情况掌握得比较全面。在日常干部管理工作中,不是所有的干部提拔、调整、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等工作都以查阅个人廉政档案材料作为依据[2],而对于干部的年终考核结果、政纪处分等材料,也没有做到及时向纪检监察室备案、存档,存在信息脱节的情况。对于高校的附属医院,各种学术活动非常活跃,继续教育资源非常丰富,所以许多干部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培训、考试、考级、进修、学位班等等,自身的教育和工作经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而个人档案存在信息陈旧的问题,也不能完全满足查阅部门的需要。
制度是具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制度建设是有序开展干部廉政档案工作的保障,首先应制定出干部廉政档案建档及管理办法。作为制度指定的依据主要有《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保密法》《档案法》和中央纪委、省纪委、学校的有关规定,做到依纪依法,同时还应结合医院实际,适应形势的需要,保证此项工作的可行性。制度中应该明确的内容包括负责部门、档案内容、运用范围、管理标准、查借阅要求和流程、保密要求等等[5]。
廉政档案建档单位为各级纪律检查部门,建档对象是有关干部管理权限范围内的干部个人。高校附属医院除了具备其他公立医院的风险点之外,还有教学以及科研方面的职权与风险,结合院内岗位特点,纪检监察部门对于决策权、采购权、人事权、财务权等进行职权目录梳理,摸排廉洁风险点,把全院职工分为院领导、中层干部(包括护士长)、关键岗位人员、一般医务人员、一般工作人员几类,中层以上干部及关键岗位人员是廉政档案建档对象。
在廉政档案中,包含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籍贯、政治面貌、婚姻情况、参加工作时间、职称、职务、学历、工作经历、年度考核等个人基本信息,还应该结合高校及卫生行业的特点,加入任现职时间、毕业院校、任免理由、家庭主要成员及重要社会关系情况、个人婚丧喜庆事项报告情况、党风廉政意见、信访举报情况等等。
在实际工作中,高校附属医院干部廉政档案管理原则为一人一档,统一格式,统一标准管理。管理形式上,廉政档案管理应与时俱进,与高校和医院发展相同步。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不断更新,电子档案是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6],干部廉政档案要满足高效、动态、便捷的需求,信息化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我们尝试运用信息化的手段,采取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同步建立,互相补充,我们利用数据库的方式对廉政档案进行电子化管理,建立了干部廉洁记录登记系统,主要有以下优点:①为党风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提供更加客观、可靠的依据,也提高档案使用价值;②为档案材料更新、查询提供便利条件,与其他部门沟通协调也会更加容易;③根据形势需求进行系统更新,增加不同的管理模块或者功能,如风险预警等;④电子化的数据能够更好地对档案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为更好地进行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1)人员要求:高校附属医院干部廉政档案应实行专人管理,由医院纪检监察干部负责立卷归档,设立专门的档案柜进行保管。负责管理的工作人员要在主观上充分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够更好地与其他科室协调、配合,将档案管理融入日常工作,把材料收集、更新、归档等工作常态化。纪检监察部门应对档案管理人员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提高人员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及管理水平。
(2)工作要求:工作中应该重视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敏感性,坚定政治立场,审时度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应该重视档案业务知识和纪检监察业务知识的学习,熟悉档案管理工作;应该适当了解信息技术及掌握软件使用方法,能够更加高效地开展廉政档案管理工作;务必要遵守保密原则,维护医院干部信息安全,绝对不允许泄露信息、私自归档、涂改档案、偷换档案等错误行为,甚至于刑事犯罪。
廉政档案建立之后,应该通过大会宣布、通知公告、电子信息手段等广泛宣传医院干部廉政档案工作的重要作用,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认识自身言行会被记录在案,并会关乎到职称晋升、评优评先、选拔任用等方面,能够更好地督促干部谨言慎行,自律自省,注重自身修养。廉政档案建立健全之后,也能够为其他部门工作提供客观数据、事实依据,更好地开展年度考核、业绩评定、干部选拔任用、评优评先、职称晋升推荐、分析研判医院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等工作,从而也提高了廉政档案的使用率,充分发挥监督作用[7-9]。
毋庸置疑,高校附属医院在新形势下开展干部廉政档案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是加强干部廉政意识、管理和监督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廉洁风险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廉政档案管理工作还在起步阶段,我们要充分利用干部廉政档案这个重要工具,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努力营造高校附属医院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为其发展与建设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