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嘉薇
摘要:随着新时代经济社会不断建设,推动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继续深化;也推动着高等中医药教育为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步伐。从我国中药教育的现状和人才培养模式;中药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建立新的培养模式与采取的措施等作一探讨。
关键词:中药学;人才培养;改革教育
引言:
我国的中药高等教育整体起步较晚,过去,中药技术人员的培养多以“随师学艺”的方式进行。中药教育实现了由传统方式向现代教育方式的转变,并初步实现了中药人才培养的规模化、标准化和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较好地完成了与现代教育制度的接轨,使中药教育成为我国医药教育中独具特色与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医药事业和学术的发展,为中医药走向世界作出了贡献。
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对我国中药学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
近年来,由于化学药物开发周期长,难度大,不能满足人类对保健及治疗现代疾病的需求,因此,中药国际市场迅速扩大,西方发达国家药物管理机构对中药注册也梧继解冻,我国中药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然而,我国中医药虽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不断发展并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理论体系;但由于历史条件所限,中医药发展甚为缓慢。中医药要发展,要走向世界,首先要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即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尽可能吸收现代科学的一切最新成果,进行多学科方面的研究,使之实现客观化和标准化。同时,东南沿海各省毗邻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有对外交流的优势;且许多省已正式确立中药现代化产业为21世纪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因此,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药现代化呼唤着新型人才。
中医药事业的迅速发展,医药经济体制的转型,对中药学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随着药品研制、基础研究水平的提高,对新药的研究开发以及相关基础领域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培养与之相适应的、具有创新能力、能够从事中药基础性研究和药物研制的研究型人才;另一方面,药学服务的领域和范围在不断扩大,除了药品的生产、经营、管理之外,还包括了对中成药产品原材料——中药材的质量要求,以及药品的安全、合理使用,就需要培养与之相适应的中药生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流通、临床应用的中药学应用型人才。
二、中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随着全球教育内容的构想、组织和教学方面的演进,揭示出若干特点:首先,现代教育内容的来源已被拓宽;其次,对各门科学之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以及教育内容的各种来源之间的相互依存,表现出更清楚的意识。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出发展速度迅速、既高度分化又高度集中、转化成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等三大特点。从这些角度来讲,我国高等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就应当具备比较宽厚的基础科学知识及善于抓住机遇、追踪占领科技发展前沿的能力。中药专业人才的培养也不例外。我们在思索和研究如何培养适应这个时代要求的中药人才,其意义有:
1.中药专业学生,是挖掘开发祖国中医药文化宝库事业的接班人,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何,不仅关系到中医药事业今后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人民的身心健康。
2.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等教育(也包括中药高等教育)提出两大要求:一是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二是要大众化。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需要一所大学、一个专业办出自己的品牌、自己的特色。
三、中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1.目标体系的建立根据“厚基础、宽知识、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思路,中药人才培养的目标宜确定为:研究型人才(长学制)、应用型人才和外向型人才。
2.课程体系的优化设计和教材建设基础课程设置的总原则是强调原理性和基础性,去除专业课程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的弊端,强调各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与衔接,保持相互依存的平衡关系。在同一平台内,有利于审视并消除重复的部分内容,有利于在不同知识点上派生出新的知识;在不同的平台之间,有利于把握平行与纵深的关系。适时更新教学内容,提倡“薄教材、厚参考文献、多参考书”,更强调学生自学能力和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重视运用资料的训练和教育学分的组织。
3.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倡以问题为本的教学方法,提倡教导式和培养式两种教学方式并重。一方面,教师要正规化,向学生讲授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理解教材;另一方面,教师要有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参加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的智力活动向多维度发展,多方面深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大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考试方法的改革全面建立试题库,实行教考分离;建立实践能力考核的方法;提倡开卷式的考试方式。
4.教學评估体系的建立选择、优化能够量化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强弱的指标,建立数字化教学评估体系,重视失败教学的评估,逐步形成良好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教学质量自我监控机制,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办学形式的改革打破现有单一自身办学的束缚,充分利用高校、企业、研究所等单位的师资、技术力量,走联合办学之路。与商学院、医药公司等单位联合培养中药贸易专业人才;与外语、外贸大学、医药公司等单位联合培养中药外向型人才。
总结:中医药作为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了更好地造福于人类,中医药还要不断创新,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并走向世界。要实现这个目标,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关键;而一个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
参考文献:
[1]黄欲立,张利利.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J].饮食科学,2017(24):163.
[2]谢海龙,夏永刚,杨炳友,王雪婷,蒋琛,富波,刘艳,韩雪燕.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01):121-124+128.
[3]罗堃,严建业,夏新华,陈乃宏,李荣东,黄绍国,王炜,林丽美.基于创新型中药学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06):925-928.
[4]王启海,黄丽平,刘丽敏,许震,程良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高职中药学专业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