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稳
摘要:目的此次课题主要针对抑郁障碍患者采取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了近1年左右时间内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抑郁障碍的患者作为本次课题所研究的样本,从中抽取样本量为90例,对这90例抑郁障碍患者以随机分组法分成两个组别,其中一组仅采取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并将该组设定为常规组,该组有45例抑郁障碍患者,另外一组则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以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进行治疗,将这组设定为研究组,该组同样有45例患者;之后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统计评估。结果:针对实验研究期间所得数据进行评比,可以掌握到经过治疗后,两组心理状态调查分析,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要更高(P<0.05)。结论:对抑郁障碍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的过程中,加以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进行治疗干预后,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其安全性较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也十分显著,因此值得进一步临床观察并推广应用,同时对于后续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抑郁障碍;效果;心理状态
抑郁障碍属于一种极为常见的精神类病症,近几年来其发病概率呈逐渐增长的趋势发展。在临床上常采用一些三环类的西药进行治疗,但由于患者的病程比较长,长期服用西药可能会导致患者发生副作用,患者不适合长期服用西药来进行治疗[1]。中药在治疗抑郁障碍中有独到的优势,所以本次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选取了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抑郁障碍患者(90例)作为样本进行研究,探讨其采取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课题研究的样本来源区间为2019年1月-2020年4月,研究样本选取这段时间内到我院接受诊治的抑郁障碍患者,共90例并均分成两个组,一组研究组:45例,男女比例为27:18,该组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20岁,年龄均值在43岁左右;另一组为常规组:45例,男女比例25:20,该组患者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74岁,年龄均值在42岁左右;所有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对比数据无差异性(P>0.05),可以纳入对比分析。所有患者均同意本次课题研究且签署知情的意向书,排除治疗依从性差、有明显的自杀倾向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疗后,均接受1周的药物洗脱处理,这样可以避免原来的抗抑郁药物会影响到研究的结果。在一周之后,对于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其中常规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加以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实施治疗。具体用药方式如下:
常规组:服用盐酸帕罗西汀片,初始用药剂量为20mg/d,之后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调整用药剂量。
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加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进行治疗:该汤药的主要药物为包括生牡蛎与生龙骨各30g,大黄和醋柴胡各10g,合欢皮、茯苓以及首乌藤各12g,甘夏、黄芩以及法半夏各6g。之后根据患者的 实际病症进行药物的加减,针对头晕的患者,在主药方中加入钩藤10g和珍珠母15g;针对失眠且心慌的患者,加入百合10g,枣仁15g,之后将所有药材一并加入清水进行煎煮,然后取药汁400mL,让患者分早晚来服用。
1.3评价标准
本课题主要观察指标为心理情绪。
以SAS评分表与SDS评分表,分析所有患者经不同方式的护理之后其精神状态情况。这两评分表的分数范围均在30-50分之间,分数高者,代表患者精神状态越不佳。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在进入到数据分析环节之后,研究人员使用医院专用的SPSS 20.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评估,本文研究中所示的指标数值主要包括为计量资料,并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在分析两组是否有差异存在时,主要依赖于P值,临界值为0.05,P<0.05表示两者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组间心理状态调查评估,见表1
3、讨论
中医认为,抑郁障碍的发病可能与患者脑神功能异常有直接关系,临床表现主要为气血阴阳失调、气机不畅,从而导致患者的情绪低沉。对于抑郁障碍,采取中医治疗有显著的独特之处,可通过对患者机体的整体调整,来改善患者的脏腑功能[2]。本次研究将常规西药用药治疗与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治疗方案形成对照,对照结果中,经过治疗后,研究组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
综上所述,对于抑郁障碍的患者來说,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加以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患者的心理状态也有显著的改善情况。
参考文献:
[1] 林禹舜, 王丽彦, 张兆元.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 v.34(07):500-503.
[2] 苗斌, 王清贤, 张丽敏.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配合五行音乐疗法治疗肿瘤后轻,中度抑郁的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 2020, v.17;No.544(14):16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