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经济现状及发展障碍分析

2021-11-25 05:42孟飞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5期
关键词:前景发展现状新能源

孟飞

摘要:随着中国工业化的日益完善,拥有世界上第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中国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近年来,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年碳排放国和第二大经济体,面临着国内外经济放缓、环境气候恶化、低碳减排和能源安全的双重压力。在当前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下,新能源具有低污染、使用清洁、方便、可再生等优点。因此,本文通过了解和分析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研究新能源的前景,希望能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新能源 发展现状 前景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人口数量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加,能源的过度使用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此背景下,“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技术”等概念悄然兴起。低碳经济作为由传统高污染能源向新能源利用转变的一个绿色经济增长模式,其关键在于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政策引导等方法来减少高碳能源(煤炭、石油等)的消耗,降低碳的排放,保证能源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进而打造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的局面。在日常能源需求与能耗危机的双重压力下,推行更加低碳化、可持续化的能源战略,是维持经济稳定增长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新选择。

一、新能源概述

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的金融体系及融资市场较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尚不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加之企业自身发展不足的原因,因此,企业的融资效率问题应值得尤为关注,应找寻出路解决这一问题,不能使之成为遏制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通过前文对新能源产业上市企业融资效率进行的动态和静态分析,这里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企业的融资效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谓宏观影响因素可视为企业的外部因素,也称不可控因素,而企业的内部因素则是微观因素,是可以控制的。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高,经济发展也越来越快,但是我国的能源問题也愈发严重和紧迫。前些年的初期经济迅猛快速发展,造成了能源的过度使用,与之而来的是环境问题的恶化,近几年京津冀的雾霾现象已经全面扩展到全国范围内,严重影响到人民的健康和生存。当前,我国的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人民的物质生活也已经转变为人民对于更加美好生活的追求,对于能源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国当前使用量最大的石油和煤炭等能源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储量非常有限,人们频繁的开采和使用及期间的浪费等现象,导致现存的传统能源越来越少,由此导致能源价格的上升,最终威胁到国家最基本的生活条件和我国国家安全问题。因此,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限的传统能源以及环境保护构成的三角形矛盾愈加突出。在这种背景下,研究者们和能源开发者们一直在积极的探求新能源以望取代传统的石油煤炭能源,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国家实力的强大和、境空气的清新和人类的生存提供最基础的保障。新能源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是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关注重点,也是满足我国当前国情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唯一能源选择。在“十三五“规划中,我国要大力拓展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等在内的储量,完善资源现有结构和优化能源产业布局,加速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支持。在多方位产业政策的推进下,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将在未来十年内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上升时期。

二、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是以碳基能源为主的生产和消费结构,新能源包含的风能、水能、太阳能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少量部分。第一,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是我国发展新能源模式的长期的制约因素。我们国家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而在能源结构上,我国是少数几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原料的国家之一,近几年煤炭在我国的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是有所下降,但是仍然很高。目前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我国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是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的。第二,我国新能源的发展在资金和技术方面也是倍感压力,以太阳能为例,受到地理环境,技术条件,成本等方面的压力,很多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在政府的扶持下举步维艰。第三,我国传统能源占据着主导地位,并且成本相对于新能源成本低了许多。消费着偏向使用传统能源既有生活习惯的影响也有消费水平的制约。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与发展低碳的经济之间存在比较尖锐的矛盾,虽然现在经济发展有所缓慢但是对低碳经济的影响依然存在。

2.1生物能方面

我国的生物能源储存量特别丰厚,因此生物能十分具有开发以及利用价值。现如今我国的生物能源有很多种利用形式,主要是利用田间的秸秆以及薪炭林等可以大量利用生物能,这种能源分布范围广、可利用率高,并且生物能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很容易形成,因此这种生物能需要不高的技术水平来支持,但是需要高水平的管理制度来支持。在实际的生物能的利用过程中,前期的准备建设工作比较的简单,因此生物能在我国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2.2风能方面

风力发电是一种极具利用潜能的新能源发电技术,其工作方式是通过一定的装置,将风能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据统计,世界范围内可利用的风能资源储量比水力资源高出约10倍。我国的风力资源极为丰富,全国平均风功率密度为100W/m2,风能资源总储量约为32亿千瓦,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超过10亿千瓦,其中陆地上储量占比约1/4(2.53亿千瓦),近海储量约占3/4(7.5亿千瓦),开发潜力巨大,是我国未来能源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我国对风电产业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大力支持各地开展风电建设,尤其在一些水资源匮乏的地区(草原牧区、山地高原等)或者沿海地区,风电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带动我国的风电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截止2020年底,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已达2.81亿千瓦,规模居世界首位。尤其在“十三五”期间,我国风电行业坚持创新、持续突破,于2019年提前完成了“十三五”装机任务,并且酒泉、哈密、百里等大型风电基地建设也基本成形。此外,“十二五”末期我国一度十分严峻风电消纳形势也随着“十三五”期间一系列政策法规的落实见效有了明显改善,弃风电量和弃风率持续多年“双降”。到2020年,我国平均弃风率3%,弃风电量约166亿千瓦时,平均利用率97%,新疆、甘肃等地的弃风率从“十二五”末期超30%显著下降到了10.3%和6.4%。

2.3太阳能方面

太阳能可以算是人类能够利用的最广泛的一种能量,并且我们都在间接的利用这种能量来生存和生活。我国的地理位置十分的优越,因此我国的太阳能资源也非常的丰富,我国大概有70%的地区处于太阳能极为丰富的地区,因此我国可以很好的进行太阳能的开发与应用的工作,最为常见的就是家家户户可以看到的太阳能热水器,这仅仅是太阳能最为简单的应用,我国的大型的太阳能利用场所都采用太阳能光伏设备来进行发电,并且这种发电方式有向农村普及的趋势,这种方法极大的促进了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率,从而促进了我国太阳能这种新能源的发展与实际应用,并且为我国的能源利用方式提供了新的可能。

2.4核能方面

核燃料是我们未来最有可能会利用到的能源之一,因为核能具有非常强大的能量,完全足够人类进行利用,因此核能的前景是十分不错的。现如今的核能利用的主要方式是核裂变和核聚变,并且核裂变技术已经得到了运用,我国已经有了几个大型的核电站,可以提供大量的能源。而核聚变由于能量过于巨大、反应过程有着明显的不可控性以及巨大的辐射能力,导致这种核能利用方式只能作为国家的武器装备来使用。但是核聚变的能量是核裂变技术的六百多倍,是每吨煤燃烧能量的一千多万倍,并且由于海洋中存在着无穷无尽的可供核聚变的原材料氘、氚。与核裂变技术产生的大量的具有辐射性的物质不同,核聚变完全无污染、可再生,是最理想的的新能源,是现如今的人们能够了解到的所有物质中最终能够完美解决人类的能源危机的唯一途径,因此核聚变技术十分的重要,是人们对未来的能源的希望所在,这可以极大的促进社会的进步以及科技的快速发展。

2.5海洋能

海洋能指依附在海水中的可再生能源,海洋通过各种物理过程储存和散发能量,这一部分能量通过潮汐、波浪和盐度梯度等形式存在于海洋之中。人们对海洋能的利用率并不高,在大多数的海洋能的形式中,人们仅仅只能利用其中的一小部分,这其中包括了由于海洋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天气状况,导致海洋发电装置容易被腐蚀,并且由于海浪过于剧烈的缘故,在海洋中的发电装置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这就导致海洋能的开发难度大大的增强,因此海洋能的开发有着很高的门槛,需要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和国家的补助来共同开发。

三、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的阻碍与问题

3.1自主核心技术缺乏

在能源领域的变革中,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核心技术发挥着关键作用,而我国企业新能源的关键技术大部分掌握在外企手中。例如,目前我国光伏发电企业仍处在“来料加工”的组装阶段,承担产业链中高污染、高能耗的生产环节;风电虽已具备兆瓦风机的自主研发能力,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明显;核电发展规模不大,自主化程度低,尚未形成完整的核电标准体系;除沼气技术运用成熟外,我国生物燃料产业的其他技术还在发展探索的早期,核心技术仍需从国外引进。另外,地热能、海洋能等也都处于探索阶段,关键技术尚未掌握,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

3.2预测技术有待提高

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不是时时刻刻都有,存在稳定性差的缺陷,国家电网对新能源电力的入网数量有严格控制,要保证需求和供应每时每刻的平衡,而利用电网的控制手段来调节关键在于对新能源准确的预测技术。近年来,我国风电场对风电的预测准确度已由50%提高到80%,但仍需进一步提高。根据电网机制要求,预测准确性低,就会减少入网电量,从当前我国技术发展情况来看,除风能、光伏产业的预测技术较为成熟,其他新能源预测技术仍处在起步阶段。

3.3产业链畸形发展,体制机制不顺

我国的新能源产业链明显呈畸形状态。根本原因在于体制机制尚未理顺。第一。新能源的项目审批与电网规划脱节。导致新能源发电难以上网。出现了野只装机不发电冶的现象。第二。华北、华东、东北、华中、西北及南方六大区域电网之间缺少有效的协调机制。发电与用电在区域间分布不均衡。区域电网分割的非同步体制对新能源电能的跨区域传输造成了一定的阻碍。第三。能源价格机制尚未理顺。例如电力。我国至今没有形成明确的定价规则。野开发主体市场化尧上网电价仍计划冶的定价机制成为了新能源电力发展的沉重桎梏。

3.4规划布局不合理

目前,新能源产业在规划布局时没有很好地与市场结合,而是坚持把区位资源禀赋放在第一位,导致了大量投资涌人三北地区建设风电、光电等。但是这些地方却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来消纳新能源产出的电量,并且由于地处偏远,电力输送、储存等基础设施落后,新能源产业的大量投资并没有得到回报,只能依靠国家的补贴艰难度日。以风电为例,分布在新疆、甘肃、内蒙古等风能资源较丰富地区的风电场,由于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慢、电网结构薄弱、配套建设投资巨大、电力消纳市场难以落实等现实因素,以致迟迟未能并网或因未能全部消纳而开工不足,很多开发商赚不到钱,从而影响了进一步开发的积极性。

结语:

新能源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转型、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在构建新的产业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和探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在调整期实现经济转型和腾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參考文献:

[1]丁梦宁.我国新能源产业现状分析及对策[J].城市地理,2016(24):100.

[2]李洪雷.探究我国新能源产业现状与前景[J].国际技术装备与贸易,2009(3):54.

猜你喜欢
前景发展现状新能源
流苏树与美国流苏树园林绿化前景探讨
巧妙运用前景,照片美感瞬间提高!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绿色新能源
貌似冰雪的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