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在当代文学史书写中的他者化状态

2021-11-25 04:42刘佩珍李素娟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5期
关键词:中国状态书写

刘佩珍 李素娟

摘要:中国的文学是由各个民族文学共同缔造,但是少数民族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却逐渐缺席。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开展民族识别工作,已经确认了中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但是,少数民族文学却依然无法摆脱被边缘化的尴尬处境。鉴于此,本文主要从少数民族文学的命名导致文化身份的他者化、著述文学史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学境遇他者化和研究少数民族文学的学者在学术处境上的他者化三个方面,分析、研究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少数民族文学在他者化方面的境遇,希望能够建立理想的当代中国文学格局,使得各民族文学能够共生共存、互相促进、积极发展。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史;书写;少数民族文学;状态;他者化

從空间分布来看,中华民族各个民族共生共存,不断融合;从历史形成过程来看,各个民族也是不断发展并渐渐融合为一体。然而,从书写的中国文学史著作来看,少数民族文学却非常少,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中国文学史可以说大多并不健全,只有汉文和诗词,缺少少数民族的文学作品,是处于残缺的状态。有部分学者作家曾提出过将中国文学史进行重新归类和汇总,不能只是汉族文化,而应该将少数民族文学纳入其中,一时间,引起各界相关人士的共鸣,达成一致意见,但是此后所出现的各个类别的新版中国文学史依然我行我素,少数民族的文学著作依旧缺席。

从中国当代文学史来看,在建立新中国之初,通过开展识别民族的工作,确定了55个少数民族,并确定了这些少数民族的名称,同时确定了各民族人民平等的政治身份,实现了各个民族平等的政治地位。在中国古代和现代文学史中,如果说缺少少数民族文学是由于少数民族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命名,那是情有可原、情非得已的,那么,中国当代文学史就根本不会存在这一困境了。可是实际情况却是,在多数中国当代文学史中,依旧没有转变缺少少数民族文学这一困境,即使个别著作中,存在部分少数民族文学,但是,这些少数民族文学仅是能够起到衬托主体的作用罢了。对于当代文学,其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逐步出现,最开始是在华师中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稿》,逐步对少数民族文学给予更多的关注,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部分十分关键的高校类教材,也均程度不一地对少数民族文学更为关注。但是,20世纪90年代后,在中国当代文学方面的书写中,却普遍缺乏少数民族文学,少数民族文学的边缘位置也无法保持。在编出中国当代文学著作这超出三十年的时间中,刚开始是刻意地叙述出少数民族文学,逐步变为有限性叙述,接着,即差异性叙述,最后,就没有再叙述出少数民族文学。

为什么在书写中国当代文学史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学受到极大的冷落?除了少数民族文学所存在的语言障碍,滞后的翻译等被学术界所共同认可的因素外,最深层次的因素就是少数民族文学的他者化境遇了。

一、少数民族文学的命名导致文化身份的他者化

对于少数民族文学,其是在中国除汉族外,其他少数民族比如彝族、壮族等共55个民族具有的文学类作品。而生成这一概念,需要先明确创作人员都是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由新中国所命名产生。纵观中国历史,无论是中国古代还是现代,并不具有民族概念,更不要说少数民族的名称。民族这个词语源自西方,是在近代出现,因此,历史上,中国是没有鲜明的民族观念的。从西方国家引进民族的概念和民族国家的理念之后,这些思想极大的影响了中国人,并形成新思潮。在封建帝制结束后,民族取代对于封建皇帝的认同理念,构建新兴的认同国家模式。在这时,才出现中华民族这一具有凝聚色彩的概念。通过开展民族识别的相关工作,在国家的各项政治秩序中,逐步具有多民族这一概念。实际上,少数民族这一概念是应用民族识别工作,逐渐通用和传播开来的。对于少数民族,其是除具有较多人口的汉族外,总人数较少的共55个其他的民族。而中华民族也正是由汉族、少数民族所构成的,两者缺一不可,并具有政治上的一体性。

虽然命名少数民族的文学是一种政治行为,其目的是构筑国家意识,但是,由于各个民族都具有各自的文化和心理,而文学也是具有其自身的艺术特点和自主审美方式,因此,当我们采取政治命名的方式,将文化差异巨大的各个民族文学加以涵盖的时候,就会认识到,无论是政治上,还是文化上,少数民族文学这个概念,其本身错位了。这个概念本身所具有的结构特点,从文化与心理等方面使得少数民族文学被他者化了。

(一)二元对立的少数民族文学概念所具有的深层结构特点,从心理上将少数民族文学他者化

少数民族文学从逻辑上来分析其概念,可以得知,其中的“少数民族”相对于“主体民族”存在并加以命名[1],“主体”和“少数”从其涵义上就可以得知,文学话语权自然而然地就掌握在“主体”手中,两者存在从属关系,支配权通常是属于“主体”的,而“少数”被他者化的现象可能会发生。如同埃里克森曾指出过,在研究、分析多数民族、少数民族二者间具有的关系期间,常常会分析权力差异性。多数民族在各类政治权力中,具有一定的决定权,同时,对于重要的经济也具有支配力量,除此之外,最为重要的是,能够决定各类社会话语方式。即便把逻辑方面的尴尬都舍弃,单就民族心理而言,在少数民族文学中具有的二元对立,其实是古代中国“华”“夷”两分观念的承袭和继承。而当代中国56个民族的划分方法,依然没能避免将中国全部人口进行两分式,即汉族与少数民族,这样的文化观念渗透进去。这种文化理念,追溯其源头,甚至可以追溯及儒家思想所提出的“华夷之防”,以及以华夏为正宗,而以周边小国为蛮夷的中原中心观念。“华夷之辨”认为华夏在地理位置上属于中心,而蛮夷小国则处于边缘地段;具有华夏血统的人属于我族,而具有蛮夷血统的则属于异族;华夏文化具有高度文明特征,而周边小国则属于野蛮、缺少文明的国家。这类理论使得华夏人民在心理方面认可、接受蛮夷的他者化。因为汉族、少数民族中的两分法与这类理念是相一致的,因此,中国文学史大多都会忽略少数民族文学,一般均是汉族的文学史,而少数民族文学通常被认为不够先进,是落后的文学模式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由于少数民族文学概念忽视了不同的少数民族的差异性,而将其整合为具有统一性质的文学整体,导致在文学想象中少数民族文学的他者化状态

中国的少数民族,大部分集中居住,部分少数民族还拥有自身文字、自身语言和自身信仰,彼此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同时,即使是同一个少数民族,处于不同的分布区域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这些少数民族不可能只存在同样的文化特征,运用少数民族文学史来统一概括所有少数民族的文化历史,显然存在较大弊端,不能全面反映少数民族文化全貌。[2]

二、著述文学史中少数民族文学境遇他者化

虽然在当代中国文学史书里,少数民族文学边缘化现象非常严重,甚至于已經无法发出自身声音,但是,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却一直被持续创作出来,并存在在文学界。不是民间文学,仅是作家文学,就已十分繁荣。在新中国的初期,许多少数民族的作家就已经逐步进行创作,并主动靠拢主流文学,具有来自于蒙古族的玛拉沁夫、来自于壮族的韦其麟等具有影响力、十分优秀的作家。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许多少数民族的作家进行更多的创作,大大的增加了少数民族作家队伍阵容,提升少数民族作家具有的创作成绩,不仅出现了文学史书通常所刊载的来自于回族的张承志,来自于藏族的扎西达娃等;而且出现了获得茅盾文学奖,来自于回族的石舒清等;同时,部分具有地域性的少数民族作家群,其也已经逐步生成。

(一)编撰文学史的人员对少数民族文学视而不见的心理和态度,使得少数民族文学被淡漠地他者化

中国当代文学史对于少数民族文学的著述很少,陆续出版了各民族文学史之后,上世纪六十和八十年代,少数民族文学尚存在于少数几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然而,九十年代后,文学史书写变得个体化和学术化,大部分文学著述中却渐渐缺少了少数民族文学这部分内容。[3]从严谨治史的角度出发,56个民族是不断在相互融合,并都进行了文学创作,这是历史事实,因此,文学史的书写遗漏其他55个少数民族的文学著述,就显得毫无道理,没有遵从实事求是的精神。问题在于九十年代时,遗漏少数民族文学的现象并没有得到较好的纠正和重视。导致著作人员没有收纳少数民族著述的缘由是什么呢。究竟是少数民族著述文学水平达不到标准,无法纳入史书标准;还是编撰人员并不熟悉或者没有兴趣研究少数民族文学;抑或是由于文化方面的差异,惧怕出现各种理解或书写错误呢?无论是怎样的原因,恐怕都显示了著作者们对非主流文明缺乏足够的学术关心。

(二)在大量文学史著述中,少数民族文学入史的方式缺少主体性,蒙蔽少数民族文学主体性的著述方式引发其他者化的境遇

对于缺少主体性,其是少数民族文学著作中具有的价值理念不是本民族的文化,而是主流文化,其文学评价标准是将主流文化作为主要依据,太过追求汉文化,响应于时代话语下的文学理念。少数民族文学趋同汉文化,只是单向趋同,是少数民族靠拢主流文化,却缺少主流文化学习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营养这一行为,因此并非双向互动与交流。各个民族都是爱国家的,文学史地位不是由爱国心的强弱来决定,而是以审美价值为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因此,有部分学者认为,少数民族文学缺失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的主体地位,并不只是在文学史著述中缺席那么简单,更表现在叙述立场、观点和方式上的汉文化化。在新中国成立后,文学史所展示出来的大多都是主流文化,加之十分关键的作品,而对于少数民族文学,其是非主流文学;同时,在叙事视角、评选方面,均是以汉文化作为规范、标准。

三、研究少数民族文学的学者在学术处境上的他者化

(一)主流精英拥有学术上的话语权,而民族文学研究工作人员因此无法进入到他们的学术圈,从而文学史的编撰工作也无法被民族文学研究者们主导

专家曹顺庆认为少数民族文学是生存于西方、汉语和精英知识分子等多重话语霸权之下的。现代知识分子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至深,传统文化包含夷夏之辩和雅俗之分的观念,少数民族文学被当作落后俗文,其作品当然会深受精英知识分子的轻视。这种观点将少数民族文学工作者他者化的境遇一针见血的指出来,然而,无法否认的是,中国学术资源由少数主流精英掌握着,当学术精英们心理层面上就默认少数民族文学是落后的,那么他们所掌握的中国学术资源圈自然会拒绝少数民族文学的闯入。

(二)由于主流精英与少数民族文学工作者之间缺少平等对话,因此,由主流精英主导所编撰的文学史最终是以汉文化为中心的

采取中心和边缘来对主体民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描述时,那么两者的关系就不仅仅只是地域差异,同时也包括了文化观念上的区别,话语权力上的差异等,这表现了两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世界上的西方国家和东方国家、中国的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中国汉族和少数民族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不平等关系。

综上所述,在中国当代文学中,转变少数民族文学在他者化方面的境遇,把少数民族文学逐步入史,这是较慢的过程。不但需要更多的少数民族作家增强自己的写作水平、实力,研究、分析少数民族文学相关人员的长时间投入,而且还需要对民俗学、宗教学等相关的学科增多进行分析、研究,开拓视野,实现跨界研究。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对主流精英所持有的文化本位观念加以破除,唤醒其尊重、关注各类文化的心理、意识、观念。事实上,各个民族文化是处于多元共生的状态下,是相互依存,无法分割的。文学史书写应该秉持这一理念,不能一开始就分主次,而忽视了各个民族文化相互融合与相互补充的一面,固步自封的认为汉文化是先进的,而少数民族文化是落后的,只会阻碍中国当代文化健康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尹晓琳.少数民族口传文学档案多元价值探析[J].兰台世界,2021(01):119-122.

[2]彭成广,孙纪文.马克思主义文论对新时期中国民族文学研究的理论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41(10):180-185.

[3]马梅萍.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阈下的民族文学“入史”问题[J].民族文学研究,2020,38(05):5-12.

基金项目:广西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多元表述的文化意义研究,项目批准号:18XZW034。“论文为该项目的中期成果”。

猜你喜欢
中国状态书写
书写要点(十)
智珠二则
养成书写好习惯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书写春天的“草”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
My Story以笔相伴静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