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年轻教师如何提升教学能力的几点思考

2021-11-25 06:56刘博繁王易川孙世林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6期
关键词:教学能力

刘博繁 王易川 孙世林

摘  要: 为了让年轻教师能够了解到自身可能存在的不足,并找到正确的改正方法,从而提升自身的而教学能力,本研究以一次教学比赛为研究背景,分析了比赛中暴露出的对于年轻教师而言容易出现且急需提高的问题与漏洞,并给出了提升的方法与建议,同时在心理方面从心路历程给出一名年轻教师应当修炼的自身修养,从更加根源的角度解释一名年轻教师如何从一名教学新手,逐渐历练成为一名教学能手。

关键词: 年轻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比赛

0 引言

在国家的高等教育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过程中,以及国际形势越来越严峻的背景下,为国家和军队培养出新时代优秀的高等教育人才越来越成为一项重要工作。对于高校的教学工作,教师群体是非常重要的队伍,教育学中讲“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军队院校也相应提出了“教员是军队院校发展的第一资源”,同时,习主席也对教员群体提出了“名师晓于实战”等要求,故而为了做好这样一项工作,优秀教师队伍的建设变得愈加重要和紧迫。当前,在大多数院校中,年轻教师在教师的总数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年轻教师已开始逐渐成为一支起主要力量的、不可忽视的队伍[1]。由此,如何提升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如何使新教师快速成长为合格的教师,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2]。

在本文章中,主要以一次青年教学基本功竞赛为范例,深入挖掘、剖析新教师群体在课程理解、讲授方法设计以及课堂表现形式等方面容易存在的不足;根据赛后交流的实际情况,展开列举了年轻教员在这些方面可以快速提高的途径,总结了新教师通过教学竞赛能够在教学能力的提高方面收到的成效。

1 年轻教师需要着力提升的问题

教育是一门精深的学问,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才能游刃有余。年轻教师执教时间少,必然有许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不足之处,但哪些方面更需要首先进行改进,或者换句话说,对哪些方面改进的需求更加紧迫,哪些方面提高的成效更大,哪些方面的问题是共性问题,这些都需要进行分析和研究[3]。

从本次青年教学基本功竞赛的比赛情况以及赛后的总结来看,新教员在教学能力上表现出来的薄弱项会具有每个个体不同的特点,但更多的会集中体现在某些普遍问题上。下面针对这些较为普遍的问题进行分析。

1.1课程理解

首先,课程是学校教育活动的核心要素,也是教育改革持续关注的重要内容。对课程的理解和把控是一名教师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年轻教师群体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教龄较短,对课程的接触较少,于是就容易导致其对课程的理解不到位,不透彻。所以新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容易出现无法抓住课程内容重点的情况,同时也可能产生面向学生难点讲不透、讲不懂的问题。

本次教学竞赛的说课环节就可以很好地表现教师对课程的理解程度。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不仅需要年轻教员们对自己所讲的课程要达成的目标、要讲授的内容、要采取的形式安排好,将课程本身的特点吃透,还要对课堂受众的特点即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特点以及学习工作经历做到清楚了解,从而分析出课程的讲授应该哪里重、哪里轻,使用哪些方式更适合等等,这些恰恰是年轻教师容易产生疏漏的方面。其中,对学生的调查了解、熟悉学生的特性从而指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是新教师群体在进行说课环节时,最生疏也是最容易忽视的方面,下面主要就这方面,进行关于如何做好学情分析的阐述。

学情分析由教师组织进行,但主体却是学员,需要学员将自己的情况和特点吐露出来,这个过程不仅需要学员的积极,更加考验年轻教师的能力。第一,考验教师的信息获取能力,老师要针对自己的课程特点,以及自己对课堂设计的需要,首先确定自己需要学生哪些方面的信息,以对自己的课堂授课起到帮助作用。以此为依据,可以从以往的考试成绩中了解学生知识基础的掌握情况,或者组织学生开展课前会商以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经历等情况,并从中总结和汲取有用信息。第二,考验教师打开学生心扉的能力,年轻教师以教师身份和学生交流经验较少,可能产生交流上的困难,若因此导致师生之间的距离感与隔阂感,则会对一系列诸如课程知识内容的灌注、课堂效果反馈等过程造成困难。这就要求教师课下也要多与学生交流,不仅限于课堂和与课程内容有关的方面,生活方面的交流也对了解学员特点有不小的帮助。第三,还考验教师统计分析的能力,根据对每个学生单独进行的了解,总结其特点,并统计一个班次的学生中具有这种特点的人数,比如统计学生的学业经历和对相关支撑课程的成绩分布,根据统计的特点,可以更好地制定课堂的教学策略。

1.2板书设计

在多媒体教学已经逐渐普遍的今天,相比于多媒体方便、功能性强以及可重复利用和修正的优点,板书看起来似乎显得老旧、繁琐和滞后于时代,但板书却恰恰是课堂中,尤其是一堂优秀的理科课堂中不可替代的一个环节。

首先,板书起到了“提取主线”的作用,由于多媒体灵活多变的特性,一堂课中讲授结束的知识点则不会再停留显示在屏幕上,学员无法返回查看。而板书的存在则使得教员可以从一堂课丰满的内容中提炼出纲要,以板书的形式显示在黑板上,从而同时也突出了课堂的重难点。其次,板书的书写速度也同时对教师的授课速度起到了辅助的作用,年轻教师往往难以把控课堂上知识的传授速度,在授课经验尚不丰富的条件下,老师对自己已熟练掌握的内容的传授速度很容易超过学生能够对新知识的理解速度,尤其是对一堂理科的课程而言,给学生留出思考和理解的时间非常必要,而板书的书写和多媒体的教学特点的不同其中之一就在于,板书的书写需要一定的时间,恰恰给学生的理解留足了时间,一定程度上可以稳定年轻教师的授课节奏。

同时,板书的设计和书写也具有一定的技巧,需要年轻的教师着重进行磨炼。第一,板书作为贯穿整个课堂全程的提纲挈领的主线,在总结和概括每一个部分的内容时都要有一定的时机。年轻教师往往掌握不好时机,从而使课堂的流畅性大打折扣。如果没有在课堂讲稿中预先设计写板书的时机,那么一则可能在知识逻辑的中途不合时宜地开始书写板书,从而打断了知识点逻辑链条应有的节奏,二则,可能在已经错过了相应内容后书写板书,这就又无法起到板書本身的应有的作用。第二,板书的字迹要工整美观。年轻教师板书次数较少,可能会产生对板书书写方式的不适应,但它却在实际上确实影响着学生对板书的阅读欲望、阅读速度等因素,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于实际有效的内容,我们都需要去关注。板书的书写和书本上的书写有较大的不同,前期年轻教师很容易不适应,对此最有效的解决方式就是多加联系,熟能生巧。第三,板书的设计除了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之外,一个优秀的板书也要与黑板相契合,这也是年轻教员很容易忽视甚至无视的问题。提前针对黑板的数量、大小设计好相应的板书,对课堂上板书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大有裨益。如对于两块黑板可以使用其中一块作为书写课程框架的板书部分,而在另一块上可以进行演算示例以及图解等。

1.3课程思政

教育是为了让教育的受众成为人才,而一个优秀的人才不止是在知识层面上的优秀,更是一个德行操守等做人方面优秀的全面人才。习主席曾指出,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高校要做到立德树人是依靠每一个教师的每一个课堂,这就要求年轻教员要了解并做好课程思政。

一门优秀的课程中,课程思政环节是必不可少的。首先,之于学生,课程思政是思想的启迪。作为学生的青年们,正处于人格和价值观的塑造期,好的价值导向对于学生们正如冰泉之于干土,清风之于炎夏,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甚至比知识的学习更为重要。其次,之于老师,课程思政是身正的戒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的同时也是对自己修身正德的一种督促,从而为学生做出为人之表率。最后,之于高校,课程思政是必走的征途。高校作为国家培养高等人才的单位,肩负着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青年的使命,而课程思政正是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应履之途。

课程思政对年轻教师而言是一个挑战。其一,课程思政考验授课教师对课程本身的掌握程度和把控能力。对课程尚不能做到驾轻就熟的年轻教师,很容易把课程思政做得刻意、和课程内容剥离。如果把一堂课比作一道精心筹备的菜品,那么课程思政绝不是菜品即将出锅时撒上的那一抹葱花,以较低的参与感浮于表面,而是应当与课程内容之间如一锅鲜鱼炖豆腐之中的鱼和豆腐,二者味道互相浸染,互相渗透。其二,课程思政考验授课教师的育人能力,即要求教师进行专业内容教授的同时,不仅将课程内容讲授清楚,还要挖掘出相关的方法、逻辑、文化以及其价值观所在,这极大考验了授课教师整合知识内在逻辑、挖掘其哲学内涵的能力,而这恰恰需要时间和经历的积累,是年轻教员普遍较为欠缺的。

2 教学比赛的心路历程

本文的灵感与浅薄经验来源于撰写之前的一次教学比赛,从赛前的准备到获奖到赛后的交流一路走来,也有不少所得值得自己未来借鉴,此处将心路历程书写下来共勉。

2.1不盲目

万事先有正确的方向,才有正确的结果,教学事业也是一样。首先,在课程内容的讲授上就不能盲目,教育是一门精深的学问,无论是设计过程还是实施过程都讲求方法,盲目的施教只会起到反效果,这要求教师的施教要有逻辑性,从教学比赛的多位的赛后交流来看,逻辑的建立对课程的设计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对于老师,有逻辑地讲授能理清知识的关系,有助于将知识点连成线,进一步为学生建立知识的网络。而对于学生,有逻辑地学习能增强和延长知识的记忆,我们把知识点比作小球,当小球较多时,一只手无法握住零散的小球,而如果将小球用线串起来,那么我们就可以轻易的通过拉住线的一头来拎起所有的小球,而这根线就是逻辑。

另外,在自身教学能力发展上不能盲目。不求方法的进步往往事倍功半,年轻教师要找到快速暴露自身问题的方法,才能快速提升自己。古话有三人行必有我师,闭门造车必定落后于人,只有交流才能更好地进步。而教学比赛恰恰提供更多的向有经验的老教员学习的机会,评比专家也会指出存在的问题帮助年轻教师进步。书籍之所以引领了人类进步,其原因就在于有了书,后人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从而让后人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一代一代传承着进步。而授课也是一样,每个有经验的老教授都是一本会说话的书,站在老教授们的肩膀上来精进自己的教学能力,无疑是年轻教师进步的快速通道。

2.2不惧怕

有了正确的方向,接下来就是行动。这就要求年轻教师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敢闯敢做的精神。首先,作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怯场是最基本的素质。其实想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就是专业素质要过硬,只有做到腹有万卷诗书,才能发挥得游刃有余。

另外,不惧怕也是不惧怕参加教学比赛。教学比赛是对自己教学能力的一次检验,同时更是一次淬炼。一次教学竞赛,参赛人会经历暴露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能力的多次循环。虽然过程痛苦,但成效不菲,就像连成一把锋利的剑需要淬火和打磨的千锤百炼。因此,年轻教师想要提升自己,就不能怕竞赛,反而要积极参与进来吸取经验,升华自己,只有敢于淬炼的钢,才能炼成好剑。

2.3不懒惰

找准了方向并迈开步伐后,就是一个漫长的征程了。最容易失败的时机就是成功前漫长而乏味的奋斗过程。这就要求年轻教师能够坐住“冷板凳”。

其实这同时也是上一个小节 “不惧怕”中消除紧张感所要求的,克服紧张的一个基本而又有效的方法就是多练习多准备。作为一名教师,对一堂课的准备绝大多数是依靠课下时间的付出。投入较少的课下准备时间也是一堂课,投入较多的时间也是一堂课,只是效果以及学生的感受会差之千里,很多教师就在繁重的课下准备工作中退却了,只肯解决有无,不肯勤奋精进。这对年轻教师来讲,是一个大的挑战。年轻有活力与朝气,但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诱惑,难以专一地静下来钻研教学。这就要求年轻人从党史的学习中汲取艰苦朴素的长征精神、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以及充满整个革命历史的勤奋拼搏精神,并将其用之于我们的教育事业,才能坐得住“冷板凳”,教得出好成果。

3 总结

从这次教学比赛中,关于提升授课能力收获良多,同时对未来精进方向也更加明晰了。以上,已就本次教学比赛中多名教师所体现的问题、专家的点评、选手的赛后交流,从授课和心理两个方面总结出了年轻教员在比赛中容易出现的、且急需提升的问题以及其解决方式。但解决这些问题不光是依靠解决技巧,更本质的,其实从本文上面的分析也可以总结出,授课方面的问题是为表象,心理的历练方为深层。若能年轻教师能调整好自己的心理,注意自身精神层面的建设,作为表层所体现的授课方面问题即可一一解决。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周年,同时习主席也提出了学党史的号召,年轻教师正应借此机会,多从党史的学习中吸纳宝贵精神,做到不盲目、不惧怕、不懒惰,为从教学新手成为教学能手打好基础,努力提升自己的同时也为中华的复兴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明生,宋平.高校年轻教师为师之道[J].教育研究., 2010, 1: 100 - 103.

[2]黄青山. 推进高校年轻教师素质建设浅议[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4,4:16-19

[3]赵春晓,刘明,冯硕.年轻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教学反思[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14:79-80.

作者简介:

刘博繁,1995,男,山东聊城,硕士,研究实习员,水声目标识别方向

通讯作者:孙世林(1989年1月),男,汉,山东莘县,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生,水声目标识别

猜你喜欢
教学能力
山西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调查分析
对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能力的探究
高校新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与提升的研究
高等农林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指标体系及其评价研究
构建健美操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提升职业学校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思考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研究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