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莉
摘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加速的理论逻辑是自启蒙运动以来不断运用理性以工业化推动社会变革的过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加速的历史逻辑是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和党的十八大三大分水岭。社会主义现代化加速的现实逻辑是结构转型加速带来的技术加速和生活节奏加速。并且三个加速领域彼此连接,在循环中不断产生更多的加速,形成自我加强的“反馈系统”。构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方参与的协同治理格局,是为了实现“一”与“多”的结构性均衡和合理,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上新的台阶。
关键词:社会主义现代化;加速;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14-0039-03
当前进入复杂的社会经济转型期,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面临发展、改革、稳定、治理和建设叠加的多重任务。梳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加速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沿着这样一条从政治路径到规则路径、制度路径、再到法治路径,进而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逻辑路径,正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路径。
1 理论逻辑
“现代化”在英语里表达“成为现代的”的意思。其表达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社会变迁的动态过程,在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等学科中被广泛使用和传播。
1.1 动态转化说
现代化是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现代化市场经济转变的动态演进过程。随着“生产的不断变革”,人类社会“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1]资本主义大工业带来了现代化的加速,也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迁。
现代化是如何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前现代向现代转化的动态发展过程。罗荣渠认为广义的现代化是指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经历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的急剧变革过程,狭义的现代化是指通过有计划地学习世界先进技术,落后国家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的发展过程[2]。洪银兴在关于区域率先基本现代化的思考中认为现代化包含着目标和进程双重内涵,“化”既是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又是发展的进程[3]。
1.2 分析对比说
现代化指科技革命引发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各方面的变迁。科技革命的巨浪使得现代化从经济领域延展到政治、文化、思想的等领域,引发了社会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的变迁。布莱克认为现代化是“社会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转变过程”[4]。他认为从科技革命到政治革命再到工业革命,促进工业和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使得社会方方面面发生了深刻变革,更是影响了世界性转变,形成世界性转变,影响全人类的相互关系[5]。工业化推动国家在技术、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发生深刻变革,推动传统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大踏步迈进[6]。
1.3 “合理化”说
现代化是历史时代的一种“文明的形式”,是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合理化”的理性的发展过程。马克斯·韦伯认为“合理的精神,一般生活的合理化以及合理的经济道德”和合理的制度法律一样,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7]。
塔尔科特·帕森斯认为“关于理性不断增加的规律的概念是关于行动体系的基本概括[8]。”布莱克认为“现代化就是人类对自己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合理性的控制的扩大[9]。”对于廣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目标,有步骤有计划地学习、借鉴先进国家技术成果,发展壮大自身硬实力和软实力,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各国现代化进程不可避免发生矛盾冲突,折射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归根到底是关于现代性的争论。从17世纪在欧洲开启现代化进程,现代性成为“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的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10]。”德国哲学构筑的形而上学,为近代社会的全面的理性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精神飞跃到制度更新,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启蒙理性的社会运行机制和文化精神是对现代性的诠释[11]。
2 历史逻辑
现代化的经历就是加速的经历,加速是速度结构变化的中心特征,并且是现代社会的基础的结构形成和文化塑造的力量。社会加速是现代性中独一无二的构成结构和影响文化的基本趋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三次重大分水岭,即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和十八大,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速规律,将对未来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2.1 新中国的成立
第一个分水岭是新中国的成立,翻开了中华民族历史崭新的一页。建国初期,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克服了五个长期存在的障碍,即“国际关系上的独立自主权、国家指导下的社会变革,重工业极高的速度增长、城乡资源的大规模动员、教育的机会的大众化”[12]。由此,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踏步飞跃。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推进中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1954年9月,周总理提出只有“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达到革命的目的[13]。”1957年8月,周总理在谈民族繁荣和社会改造问题时说:“经济改革是各民族必须走的路,走这条路才能工业化、现代化。工业化、现代化了,经济生活才能富裕,民族才能繁荣,各族人民才能幸福[14]。”1959年底,毛主席认为在“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的基础上“要再加上国防现代化”[15]。他说一定要实现工业化,否则中华民族就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并把国防现代化提到了重要地位。1963年1月,周总理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如此,“才能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14]。他认为要建设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优先,农轻重协调发展,四个现代化成为鼓舞我国亿万人民团结奋斗的目标基础和精神动力。
2.2 改革开放
第二个分水岭是是改革开放,我们党从成立到建立新中国,一直致力于推进中国的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强国。邓小平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讨论,是中国共产党在时代风浪中勇于纠偏敢于自我革命的真实写照。他认为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如果不搞现代化,“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就不能充分巩固,我们国家的安全就没有可靠的保障”[16]。十二大把工业现代化放在了首位,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现代化成为国家优先考虑的重要方向。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同时社会矛盾突出。中共十七大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使得现代化的内涵不断丰富。
2.3 十八大
第三个分水岭是十八大,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了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习近平总书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把它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其目标是实现三化,即国家各项事务“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更是提高党三种执政能力水平,即“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有以下五个特征。第一,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14亿人万众一心集聚起建设社会主义的磅礴力量。第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确保在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第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两个文明要协调发展。第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第五,和平发展的现代化,欢迎别国搭乘中国高速发展的快车。
3 现实逻辑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内在要求用哲学引领时代并解决时代问题,才能更好地完成社会变革。马克思关于现代化加速发展的现实逻辑,是从商品出发对未来社会发展趋势做出科学判断,促进阶级意识的觉醒,从而挣脱枷锁获得解放[18]。哲学所理解和把握的“现实”具有三层含义:一是偶然性背后的“必然性”及其展开;二是现象背后的“本质性”及其展示;三是感性背后的“理性”及其展现[19]。“现实的逻辑”,是现实中的必然性、本质和理性内在展开的逻辑进程,且其逻辑展开进程具有内在的因果关系[20]。社会主义现代化加速的“现实逻辑”起点是“结构转型加速”,随之而来的是“技术加速”,带来人“生活节奏加速”。
3.1 结构转型加速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更多的是注重社会的多样性,以及社会成员在经济发展之下的社会自由度,这样原有的体制和机制的运行很难适应新的经济形态的要求,原有的同一性在改革当中需要重新建构。社会的转型期的风险,在哲学上体现为“一”与“多”辩证关系和对立统一,一和多呈现结构性失衡的矛盾。
在空间结构维度上,区域多元性发展相对较强,协同发展的新的同一性相对偏弱。在时间维度上,三期叠加的现代化的多重选择性偏强,而统一进行改革则相对难度较大。在任务维度上,同时完成多重任务的权重较大,而完成单一任务的权重则较小。可见,把“一”与“多”有机统一,相辅相成,才能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多样性和多元化的社会结构,形成发展的必然和逻辑的必然,使得偏弱“一”和合理合法的“多”实现结构性均衡。而“整合共识”从结构转型等六个维度出发考虑[20]。现代化的加速说明,由于产生期望的确定性的经验空间和期望地平线相互重合的状态逐渐结束了,因此持续时间或者稳定性的时间空间也在社会中的不同价值领域、功能领域和行为领域中变得越来越短[21]。
3.2 技术加速
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单位时间的使用效率,但是并没有因此通过时间的节省而释放、缓解人们的压力。对加速—时间匮乏的恐惧,恰恰来源于人们时间观念的改变,来源于改变的时间观念下日益增长的选择压力。
运输革命将人们带向世界,传输革命却是将世界虚拟地带向人们。技术加速一直隐藏着改变客体的、社会的和在它们之中的主体的世界的趋势,因为它潜在地改变着我们与事物、与其他人、与空间和与时间的关系,并且因此也改变了我们的自我关系的形式,从而变化了我们的在这个世界存在的类型和方式[21]。
3.3 生活节奏加速
生活速度的加速,从客体的角度来看则体现为每个单位时间的行为事件的数量的增加,这首先可以通过直接的加速来实现。其次,可以通过缩短事件之间的中间间歇或空转时间来加速。最后,可以通过以多任务执行的方式压缩事件,也就是说同时开展多个行为以实现速度的加快[21]。
社会加速在现代变成了一个自我推动的过程,三个加速领域彼此连接,相互提升,在循环中不断产生更多的加速,加速成了自我加强的“反馈系统”。时间资源越是短缺,因此生活节奏的加速越大,对技术加速的需求就越大。加速过程在三个相互融合的维度中发挥作用,并且产生了几乎不能中断的“反馈循环”:由于技术加速的过程持续不断地推动着“空间—时间—制度”的形成,并且凭借它变换了主体的社会的、事物的和自我的关系,它也推动了不言而喻且可独立分解的社会变化的过程[21]。
4 结语
通过以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加速三重逻辑的梳理,使我们深知“创业艰难百战多”。向外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内把握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社會共同性的培育与建构、保留和保护合理合法的多样性成为国家治理和优化的侧重点。新建构的同一性和合理合法的多样性相互之间,建立了良性互动的、相互互补的辩证关系。中国共产党依靠强大的政治力量和国家强大的政权力量,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构建新发展格局,贯彻新发展理念,进行社会整合,构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方参与的协同治理格局,正是为了实现“一”与“多”的结构性均衡和合理。从规则共识达成上升到现代国家制度建设再到法治国家,由此对文化价值和公民人格进行改造,实现人的现代化,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进一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样一条从政治路径到规则路径、制度路径、再到法治路径,进而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逻辑路径,正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路径,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加速路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03.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6-17.
[3]洪银兴.关于区域率先基本现代化的思考[C].江苏发展高层论坛,2011.
[4]布莱克.日本和俄国的现代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8.
[5]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M].段小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66:7.
[6]杨国枢.现代化的心理适应[M].台北: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1978:24.
[7]马克斯·韦伯.世界经济通史[M].姚曾廙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81:301.
[8]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M].南京:译林出版社,1987: 752.
[9]布莱克.比较现代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6: 66.
[10]Anthony Giddens.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California[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1.
[11]衣俊卿.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3.
[12]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668.
[13]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五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584.
[14]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5]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16.
[1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82-83.
[17]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J].求是,2014(1):3-6.
[18]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0.
[19]韩庆祥.现实逻辑—中国问题—治国理政[J].人民法治,2015(10):52-54.
[20]韩庆祥.哲学发展:“经典文本”与“现实逻辑”[J].哲 学动态,2015(9):11-17.
[21]哈尔特穆特·罗萨.加速:现代社会中时间结构的改变[M].董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责编:陈静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