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
摘 要:海洋文化是指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对海洋的认识,以及海洋本身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其不仅仅具备社会和文明上的内涵,在精神层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意识的改变,小学阶段的海洋文化教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如何落实有效的海洋教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对海洋文化滋养人生,共建蓝色海洋家园展开研究。
关键词:海洋文化 地方课程 爱国精神 教育方法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5.052
在小学对学生进行海洋文化教育,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带给学生多方面的启发,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潜力,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促进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构建,为学生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对海洋文化滋养人生,共建蓝色海洋家园进行探究是十分必要的,具体策略综述如下。
一、积极渗透海洋意识理念教育内容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较为浅显,所以想要呈现出优质的教学成果,教师还需加强对学生的思维引导,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渗透海洋意识理念和相关内容,利用海洋文化滋养学生的人生。
1.海洋国土主权意识
海洋国土主权是我国的国家主权之一,是我国发展过程中不可割舍,同时也不容侵犯的一部分。但教师在开展地方课程海洋教育时如果直接将海洋国土主权、战略利益等方面的知识内容直接传授给学生,小学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往往无法充分地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进而导致地方课程海洋教育的意义大打折扣。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学会从学生的角度入手,分析学生的实际诉求以及学生的认知习惯,在设计地方课程海洋教育方案时充分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元素,以故事作为载体,为学生讲解我国维护海洋国土主权的事迹,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能够在聆听故事的过程中有效构建海洋国土主权意识,促使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构建出共建蓝色海洋家园的思想认识,实现地方课程海洋教育的有效性。
2.海洋战略意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海洋的利用价值被大大地提升,受到了世界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的海洋事业得到了全新的发展机会,不过想要让海洋强国战略得到落实并且发挥切实的良性作用,还需加强专业化的人才供给,满足我国的海洋事业的发展需要。对此,小学应当自觉地肩负起教育使命和责任,积极地完善共建蓝色海洋家园方案,加强对学生进行空域意识、海洋综合利用意识等多方面的培养,不断地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为其今后投身海洋事业,共建蓝色海洋家园奠定一定的基础,实现海洋教育的有效性。
3.海洋通道安全意识
在国家安全中海洋安全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如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国际沟通交流等都需要以海洋通道作为依托,所以海洋通道安全对人们的实际生活、社会的和谐发展等方面的影响相对较大。因此,在小学海洋教育中教师应当加强对这一方面的教育,为学生讲解我国海军维护海洋通道安全的英勇事迹,为学生树立起学习的榜样,营造出浓厚的课堂教育氛围,带给学生深刻的启发,激发学生的爱国主義精神,使其能够在今后的海洋教育课程中更为积极地与教师进行交流和互动,努力地提升自身的海洋通道安全意识,今后为我国的海洋事业的发展奉献出自己的力量,达成通过海洋文化滋养人生的教育目标。
4.海洋资源意识培养
海洋内的资源十分丰富,几乎囊括了人们生存、发展所需的绝大部分资源,能够为国家的经济、综合国力、人们的生活质量等多个方面提供支持力量。所以,对海洋资源进行挖掘和利用是十分重要的,在海洋教育中,教师应当积极地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和筛选相关素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海洋资源类型、开发方法、注意事项等多种知识内容,需要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能够在海洋知识的空间内逐步进行更深层次地探索,逐步实现海洋资源意识地构建,让海洋文化真正在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价值,达成教育的价值。
二、优化海洋相关课程教学配置,升华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近些年我国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积极地融入了现代化信息技术,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这使得信息技术逐渐地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基调,对此,小学学校也应做到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积极地优化海洋相关课程教学配置,以更为生动化、形象化的方式向学生传递海洋文化知识,并且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专业能力,带给学生思想和精神上的引导,逐步升华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树立,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做好铺垫。例如,教师可以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海洋文化教育课程相互融合,搭建新的教学体系模式。在正式的课堂教学开始后,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如:“同学们都从哪些角度看过海洋”“如果从太空看海洋或者从大海的边缘看海洋会是什么样子的”等,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将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海洋文化教育课程当中。然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从太空和海边的角度拍摄的海洋视频,让学生观看并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对海洋产生进一步的认识,并且逐步形成对海洋的向往之情。在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适当加深海洋文化教育内容,为学生播放我国海军保护海洋主权、维护国家权益以及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的记录视频,为学生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使学生能够以这种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方式进一步理解海洋文化,升华爱国主义情感,实现在小学学校开展海洋文化教育的有效性。
三、开展海洋文化主题活动,丰富学生的体验感受
海洋事业的发展对各个行业都有着一定的影响,但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却感受得不是那么明显,多数学生在海洋文化方面的认识都较为浅显,这极不利于我国海洋事业的未来发展,因此,小学应当加强海洋文化教育课程的开展,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地设计海洋文化主题教育活动,丰富学生的体验感受,让学生在较为轻松的状态下实现对海洋知识的内化,对海洋文化的了解,为海洋文化教育在小学阶段的持续渗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海洋陆地投掷游戏。首先,教师需要依照世界上的海洋和陆地的比例,在操场上为学生划分出一片区域。然后,教师需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手里的小石子投入到任意区域,增强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受。在投票环节结束后,教师需要让学生数一数被划分的区域中小石子的数量是多少,引导学生观察,在学生汇报实际的数目后,教师还需向学生提出问题,如:“落在陆地上的小石子多还是落在海洋上的小石子多?”等,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这一知识。随后,教师需要为学生作出详细地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海洋和陆地的实际面积数值,并且突出我国所拥有的海洋面积,以及海洋事业发展目前所面临的问题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达成让学生在较为轻松愉悦的状态下掌握海洋知识的内容,并且构建海洋保护意识的目的。
简而言之,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核心所在,是一个国家健康、茁壮成长的重要支持力量,因此。“海洋文化滋养人生,共建蓝色海洋家园”主题教育应当得到更多人的关注,相关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地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不断地优化教育的方式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服务,为我国的海洋事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李明秋《构建蓝色海洋意识的“海洋文化”教育课堂研究》,《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