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智能制造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21-11-25 06:35尚川川
职业 2021年16期
关键词:专业群智能制造协同育人

尚川川

摘 要:随着“中国制造2025”、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先进制造企业正从传统制造模式向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发展。职业院校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艰巨任务。

关键词:新旧动能    智能制造    专业群    协同育人

课  题:本文系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对接岗位、融入标准、校企共育”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 2019080 )研究成果。

一、智能制造产业的创新发展对智能制造人才提出了新要求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 2025”的主攻方向,它包含产品智能化、生产方式智能化、服务智能化、管理智能化和装备智能化等多个方面。它把制造自动化的概念更新,扩展到数字化、智能化。智能制造技术包含虚拟制造技术、并行工程、人工智能技术、信息网络技术、人机一体化等方面。随着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将出现新业态、新模式、新职业,智能制造产业将诞生新技术、新岗位、新任务,同时对职业院校培养智能制造方向的高层次复合型技能人才也提出了新要求。

2018年9月,山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实施“齐鲁工匠后备人才”培育工程的通知》,计划到2022年培育认定10万名左右“齐鲁工匠后备人才”。其中10万名齐鲁工匠后备人才包含大量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技能型人才,2018年、2019年山东省机械专指委、电子信息专指委、能源与材料专指委等22个专指委,培育了3万名齐鲁工匠后备人才。

2020年1月,教育部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文件提出,每个城市至少建设一个共享性的大型智能(仿真)实习实训基地。职业院校需要加强智能制造专业建设,需要加强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建设,需要加强智能制造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以适应山东省新旧动能的转换。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高地,对山东省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新标准、新要求、新内涵。职业院校需要在智能制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构建全新的培养标准与培养路径,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的有机衔接,满足企业对智能制造技能人才的要求。

二、高地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路径

在部省共建职教高地的背景下,针对 “智能制造专业对接不深、双师型教师培养匮乏、教学资源建设滞后”等问题展开研究。按照“实践—概括—再理论—再实践”的研究路径,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培养什么人”“谁来培养”“怎样培养”等问题,研究智能制造专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分析职业院校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师队伍、教学资源、教学内容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科学定位培养规格,深化校企合作,实现智能制造专业与产业、岗位对接,不断提高智能制造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高地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智能制造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一)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根据智能制造新兴产业市场需求,职业院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等要素,职业院校以装备制造为载体,组建智能制造专业群,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科学定位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目标。依据企业的岗位能力要求,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确定智能制造专业的课程体系,共同组织实施教学,开展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评价。总结提炼校企协同育人成果,形成“六共五同四体”育人模式,实现学校企业合作发展、合作就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促进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的深度对接。

(二)智能制造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部印發《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文件,阐述了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标准、产教融合多元培养培训格局、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以及1+X证书制度培训等内容。

“双师型”教学团队是智能制造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的重要保障,职业院校智能制造专业急需培育复合型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促进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在培育“双师型”教学团队的过程中,职业院校要建立教师分层分类培养制度,构建新任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青年名师的培养培训体系,积极发挥领军人才、名师、团队带头人的带头、示范、引领作用。同时职业院校要以国家、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为载体,做好“双师型”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专业领军人才的培训,造就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学团队,推动智能制造专业建设。

(三)智能制造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智能制造专业教学需要建立由教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等构成的立体化资源库,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的需求。

智能制造专业教材的编写一是要立足于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教材编写中。二是要突出校企合作,教材内容要突出企业真实生产项目、实际工作任务,融入企业文化、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创新精神等内涵。教材的编写既要适应新时代智能制造专业对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又要注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技术技能积累和文化传承创新。智能制造专业教学资源建设要实现共建共享。以企业对专业人才的专业能力需求为导向,建设智能制造专业资源库、课程资源库、素材资源库和资源共享平台,形成“颗粒化、数字化、碎片化”的教学资源,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有效衔接,提升智能制造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伟,石伟平.智能制造视域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标准与路径新探[J].职业技术教育,2017(7).

[2]戴有华,刘旭,黄克.智能制造形势下机制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素养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期刊,2019(12).

(作者单位:滨州市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专业群智能制造协同育人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机理、理论、动力和机制
基于地方产业结构的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设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专业群建设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发展的探讨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