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来青海省人口—经济—粮食区域差异与空间格局

2021-11-25 09:16:46刘美娟仲俊涛
西北人口 2021年6期
关键词:海西州青海省人口

刘美娟,王 蓓,仲俊涛

(1.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西宁 810008;2.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西宁 810008;3.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 730000)

一、引 言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间差异巨大,这种差异不只体现在自然环境上,也突出表现在区域发展上,因此,揭示空间差异与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地理学的核心研究主题[1]。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境内高原、山脉、盆地、河谷广泛发育,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和内部条件的差异性。据区域综合地理特征可将青海省分为东部河湟谷地、西部柴达木盆地、北部祁连山脉、南部三江源地区、环青海湖地区5个区域。自然本底的差异性致使省内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较突出,主要体现在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及粮食生产等方面,制约着青海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针对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研究成果丰硕,但传统研究多采用基尼系数法静态反映区域间差异变化,而随着3S技术的发展,采用重心模型成为在空间上动态揭示区域差异的新手段。力学中的“重心”概念应用于地理学领域,指在区域空间上存在某一点,在该点前后左右各个方向上的力量对比保持相对均衡[2]。早在1874年美国学者弗·沃尔克就提出了人口重心的概念[3],20世纪70年代,国外学者最先将重心方法应用到经济领域。而我国重心方面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李仪俊(1983)[4]对我国人口重心及其移动轨迹的研究,揭示我国现代人口的变化概况;其后徐建华、岳文泽(2001)[5]探索我国人口与经济重心的动态演变,分析我国人口、经济的动态变化及其之间的关系;许月卿,李双成等(2005)[6]等学者对我国人口与社会经济重心的演变进行研究,分析人口与经济的动态演变及驱动因子;樊杰、陶岸君(2010)[7]等学者对我国经济与人口重心进行耦合性分析,揭示二者间的关系。王欣(2006)[8]、冯宗宪(2006)[9]、李在军(2014)[10]等学者基于全国层面,分别对我国产业重心、经济重心、消费重心的演变轨迹进行分析,揭示其变化规律及特点。傅娟(2011)[11]、钟业喜(2011)[12]、王磊(2009)[13]等学者基于省级层面,采用重心分析模型分别研究人口与经济的移动轨迹、耦合关系及空间分布。目前青海省的研究主要为人口方面,胡志强(2017)[14]运用GIS对青海省人口分布及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研究,揭示出省内人口分布、聚集及其变化特征。综上所述,对全国及区域性的人口重心、经济重心等方面的研究颇多,并多侧重于因子间空间分布及动态演变研究,结合耦合性分析模型刻画重心之间耦合关系的研究较少,且重心在结合青海省经济发展、人口分布、粮食生产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进展尚显不足。

自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但由于自然本底的差异性,省内经济社会发展仍极不均衡。基于此,本文以青海省为研究对象,以县域尺度为研究单元,采用重心分析模型梳理计算1990~2020年青海省经济重心、人口重心和粮食重心,描绘其动态演变轨迹,并分析其驱动因子;运用耦合性分析模型揭示经济重心、人口重心、粮食重心之间的动态耦合关系,剖析青海省内部区域差距,以期为促进青海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区概况

青海省地处我国西北内陆,青藏高原东北部,介于东经89°24′3″至103°4′10″,北纬31°36′2″至39°12′45″,总面积72.23万km2,居全国第4位。青海地势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部低,地形复杂,地貌多样。据区域综合地理特征,青海省可划分为5个区域,东部河湟谷地为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全省海拔最低区,气候温暖,水资源丰富且土壤质地较好,最宜人居及发展种植业;环青海湖地区为河湟谷地和柴达木盆地过渡地带,自然生态环境俱佳,其生态旅游业发展较好,土地利用类型以农田和草地为主;西部柴达木盆地土地类型多为沙漠,盐碱地,盆地内富含石油、煤,以及多种金属矿藏,是青海能源化工、盐湖化工产业集聚中心;北部祁连山脉山间盆地和纵谷广泛发育,整体地势由东向西逐渐抬升,山区冷湿气候有利于牧草生长,为发展牧业提供良好场所;南部三江源地区气温较低、土地发育缓慢,其类型以草地为主,产业以畜牧业为主,少量粮食种植。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重心分析模型

1.重心计算。假设某个研究区域由m个次一级区域i构成,其中(xi,yi)表示第i个次一级区域的经纬度值,Gi代表次一级区域各因素(人口、国内生产总值、粮食)的数值,采用重心坐标公式计算各个研究因子的重心,计算公式[15]为:

图1 研究区概况

2.重心空间区位年际移动方向。重心空间区位年际移动方向是指某一研究因子第j+1年的重心坐标相较于第j年重心坐标的偏移方向,规定正东方向为0°,重心移动的角度为-180°<θ<180°。当0°<θ<90°时,重心向东北方向转移;当90°<θ<180°时,重心向西北方向转移;当-90°<θ<0°时,重心向东南方向转移;当-180°<θ<-90°时,重心向西南方向转移。采用下述公式[15]进行计算:

式中j表示年份,(xj+1,yj+1),(xj,yj)表示不同年份的重心坐标,θ表示重心空间移动方向角度,n=(0,1,2)。

3.重心空间区位年际移动距离。重心空间移动距离是指某一研究因子第j+1年的重心坐标相较于第j年重心坐标的移动距离,用D表示,式中(xj+1,yj+1)和(xj,y j)表示不同年份的重心坐标,R为常数,取111.11km。使用以下公式[15]进行计算:

(二)耦合性分析模型

耦合的物理学概念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或者两种或两种以上运动形式通过相互作用来影响彼此共同联合的现象[16]。它引入地理学后表示某两个因子的重心在空间分布的偏离度,本文通过对人口、经济和粮食重心的变动一致性及空间重叠性的计算来研究3组重心的动态耦合关系[7]。

1.空间重叠性。空间重叠性用某两个因子的空间距离来度量,距离越近则表示空间重叠性越高,耦合性越高,反之,则耦合性越低。计算公式[15]见式(4),式中E、P表示不同的研究因子,X E、XP表示相同年份不同重心的经度,YE、YP表示相同年份不同重心的纬度。

2.变动一致性。变动一致性指两组重心相较于上一时间点移动的夹角,用θ表示,它的余弦值cosθ作为变动一致性指数,用C表示。其中-1≤C≤1,当C=1时表示两者方向相同,反之,则两者方向相反。Δx和Δy分别代表重心较上一个时间点经度和纬度变化量,公式[15]:

(三)数据来源与处理

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构成本文的数据源。青海省县级行政边界,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https://www.webmap.cn)获取。运用ArcGIS软件从青海省行政底图上提取青海省、县级单元几何重心的经纬度值。青海省县级行政单元1990~2019年的人口、国内生产总值(GDP)和粮食产量,来源于《青海统计年鉴》《青海年鉴》以及部分县区的统计公报,2020年数据来源于青海省及市、州统计公报和各县级统计公报,将收集到的数据建立相应的属性数据库。

四、结果与分析

(一)重心计算

运用ArcGIS从青海省行政底图上提取各县域几何重心的经纬度值,并得到青海省的几何重心坐标为(35.607°N,96.012°E),将1990~2020年各县级的人口数、GDP和粮食产量数据,代入公式(1)计算得到青海省历年的经济重心、粮食重心和人口重心坐标(表1)。

由表1可以看出,3组重心坐标数值均大于青海省几何重心坐标,则青海省经济重心、粮食重心和人口重心均位于几何重心的东北方向。

(二)重心年际移动距离与方向

将3组重心坐标(表1)代入公式(3),计算1990~2020年3组重心历年空间移动距离和移动方向(表2)。

将历年经济重心、粮食重心、人口重心(表1)的坐标导入ArcGIS,运用ArcGIS绘制3组重心的空间演变轨迹图,清晰的反映出3组重心的空间变化轨迹(图2~图4)。

图4 1990~2020年青海粮食重心演变轨迹

(三)变动规律及驱动因子分析

1.经济重心

由表1、表2和图2可知,研究时段内青海省经济重心坐标介于99.8594°E~101.2593°E,36.3972°N~36.5732°N之间,位于几何重心(35.607°N,96.012°E)东北部。1990~1999年和2001~2020年经济重心在海南州共和县境内迂回式波动,2000年在西宁市湟源县境内,具体可分为3个阶段:

图2 1990~2020年青海经济重心演变轨迹

(1)1990~2000年,经济重心由(36.4292°N,100.1985°E)向东北移至(36.5732°N,101.2593°E),向北移动0.144°,向东移动1.0608°,累计移动距离118.95km。此时段青海省GDP增加193.74亿元,增长2.77倍。由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一批新型产业在青海兴起,加之改造和重组一批旧工业企业,使青海省社会总产值显著提高。其中GDP增长超10亿元的有西宁市(87.44亿元)、海东市(17.34亿元),占新增GDP的54.08%,驱动经济重心东移。西宁市作为青海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经济取得先发优势;海东市位于河湟谷地下游,自然条件优越,又依托省会西宁的发展,经济地位不断提升;西部、北部及南部地区受高原、盆地等地形因素的影响,其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东部地区的带动以及自身微弱的发展力,发展缓慢。此时期经济发展形成东部优于西部的局面,其重心整体东移。

(2)2001~2012年,经济重心由(36.5404°N,100.5572°E)向西北移至(36.5452°N,99.8594°E),向北移动0.0048°,向西移动0.6978°,累计移动距离77.53km。此时期GDP增速(132.78亿元/年)最快,总量增加1593.41亿元,相较于2001年、1990年分别增长5.31倍、22.78倍。由于20世纪末我国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青海省的经济发展快速增长。此时段内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成为青海省改革开放的实验地、工业经济的聚集地、高新技术的孵化器、经济发展的排头兵,经济增长依旧领先,占新增GDP的44.72%。海西凭借地区丰富的资源优势,工业从小到大逐渐发展壮大,石油化工、盐化工、煤化工、能源重化工等产业企业成为海西州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促进海西州城市建设,其经济增长占新增GDP的27.21%。其中格尔木市的增加比重为16.82%,位居海西州首位,其次是天峻县和德令哈市,增加比重分别为4.54%、2.66%。此外,青海钾肥二期工程及正在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重点项目都对经济重心向西北迁移起到重要作用。

(3)2013~2020年,经济重心由(36.5424°N,99.9713°E)向东南移至(36.4658°N,100.1731°E),向南移动0.0766°,向西移动0.2018°,累计移动距离23.98km。此时段青海GDP增加883.86亿元,相较于2013年增长0.42倍,2001年增长9.02倍,1990年增长41.98倍。主要受益于党的十八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议,青海的经济发展战略发生变化[17]。此时段青海坚持生态立省,发展战略转向绿色、生态发展。海西州煤化工、石油化工、能源重化工等产业受发展战略变化的影响,致使其经济发展降速,同期经济下降9.24亿元。西宁作为省会城市,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在生态旅游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以及兰西城市群发展规划成为“大西宁”建设的机遇,使其GDP增量占据新增GDP的42.01%。2013年,海东撤地设市,海东市政府由平安区迁至乐都区,经济发展中心东移。总体而言,此时段西部地区经济降速,北、中、南部地区经济稳速增长,东部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拉动经济重心向东南移动。

2.人口重心

由表1、表2和图3可知,青海省人口重心坐标介于100.8320°E~101.0179° E,36.1941° N~

表1 历年经济、粮食、人口重心坐标

表2 历年经济、粮食、人口重心移动距离和移动方向

3

6.3487°N之间,较几何重心(35.607°N,96.012°E)偏东北,均处于海南州共和县,移动轨迹可分为2个阶段:

(1)1990~2000年,人口重心由(36.3487°N,100.8320°E)向东南移至(36.3007°N,100.9714°E),向南移动0.048°,向东移动0.1394°,累计移动距离16.38km。1991、1992年向东南移动20.54km,移动幅度较大,由于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产生“打工潮”现象,大量外来人口进入青海从事服务业等。西宁市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使外来人口主要集中于此,增加东部人口占比,驱动人口重心快速东移。1993~2000年人口变动幅度趋于平稳,向西南移动较小,此时海西州开放吸引了大量务工人员进入,人口重心略向西回流。此十年内青海省人口增加28.38万人,海东占新增人口的43.72%,西宁占新增人口的35.25%,玉树、海南、黄南分别占新增人口的10.12%、9.12%、8.16%。青海省地形复杂、地貌多样,省内东西部自然条件差异显著,经济发展不均,在人口移动中更倾向于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基础良好的东部地区,导致青海省人口空间分布极不均衡。西宁和海东具备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是全省海拔最低区及经济活动中心,故为全省人口聚集高值区,加剧了人口重心东移趋势。

(2)2001~2020年,此时段人口重心整体向西南移动,由(36.2998°N,100.9692°E)移 至(36.2020°N,100.8944°E),向南移动0.0978°,向西移动0.0748°,累计移动距离13.68km,但在2017年出现东移。经济重心于2013年开始由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移动,人口因经济发展随之移动存在滞后性,故人口重心在2017年才出现转折开始向东回流。此时期青海省总人口增加120.82万人,人口增速(6.04万人/年)较快,海西州人口增加较多,由于海西州油田、盐化工、矿业公司的发展以及钾肥二期工程和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的建设,带动西部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发展带动人口快速西移。玉树市2013年撤县设市,基础设施逐渐完善,较南部三江源地区的其他城镇体系完善,逐渐吸引人口聚集,成为三江源地区人口聚集的高值区[17],由2001年占全省总人口比重5.35%上升至2020年6.87%,拉动人口向南移动。综上所述,此时段内海西州和玉树市的人口增加较快,驱动人口重心向西南移动。

3.粮食重心

由表1、表2和图3可知,青海省粮食重心坐标介于101.0874°E~101.5941°E,36.3561°N~36.5126°N之间,较 几 何 重 心(35.607°N,96.012°E)偏东北,其中1990~1991、1993~1998、2001~2003、2015~2020年经济重心位于西宁市湟中县境内,1992、1999~2000、2004~2012年经济重心位于西宁市湟源县境内,2013~2014年经济重心位于海南州贵德县境内,变动纷乱复杂且规律性不明显,可分为4个阶段:

图3 1990-2020年青海人口重心演变轨迹

(1)1990~1998年,粮食重心由(36.4830°N,101.2988°E)向东南移至(36.4821°N,101.3630°E),向 南 移 动0.0009°,向东移动0.0642°,累计移动距离为7.13km。此时期青海粮食年产量呈递增趋势,增加量为17.44万吨,增量表现最明显地区为河湟谷地的海东市、湟中县和大通县,新增粮食的比重分别为56.55%、12.58%、10.43%,其余地区粮食比重均在10%以下。青海粮食分布及生产受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约束,集中分布在地势最平坦、海拔最低、自然条件优越的河湟谷地,它作为青海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占青海总产量的80%左右,在粮食增量上表现最为突出,拉动粮食重心东移。柴达木盆地土地类型多为沙漠,盐碱地;三江源地区土地类型以草地为主;青海湖地区土地利用以农田和草地为主;祁连山脉多以草原、山脉为主,均不利于粮食作物生长。这些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兼有少量粮食种植,粮食增量相应较低,故粮食重心向东南部移动。

(2)1999~2006年,粮食重心由(36.4248°N,101.1828°E)移至(36.4963°N,101.0874°E),向北移动0.0715°,向西移动0.0954°,累计移动距离13.25km。此时期内粮食年产量随气候、自然灾害等不可控因素变化忽高忽低,其重心在东南-西北向波动。全省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年平均下降1.90万吨。严重减产区当属粮食主产区的河湟谷地,其中海东市、西宁市粮食产量下降比重分别为42.32%、19.62%。随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蔬菜瓜果种植面积增加,粮食种植面积下降,从而导致河湟谷地粮食产量下降。唯一的粮食增产区海西州,增量为0.69万吨,由于海西州地广人稀,存在大量的绿洲农业,且农业机械化的实施以及农业技术的运用,带动粮食增产,驱动粮食重心向西北移动。

(3)2007~2016年粮食重 心 由(36.4513° N,101.1010°E)持续向东南移至(36.3651°N,101.6305°E),向南移动0.0862°,向东移动0.5295°,累计移动距离59.61km。这一时期粮食产量递增,增量为72.09万吨。十一五及十二五期间,海东市围绕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这一任务,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河湟谷地是粮食高产区,其粮食生产受自然资源条件和资金雄厚优势影响产量猛增,西宁市湟中县及海东市的民和县和乐都区粮食增量最大,提高了西宁和海东市的粮食比重,使其粮食增量分别占新增粮食的64.22%、23.91%,驱动粮食重心继续东移。此时段内海南州粮食增量也较突出,因为海南州生态环境好转,粮食生产条件约束值降低,得到优势发挥,占新增粮食的11.17%。海西州受到快速工业化的影响,土地资源被占用,耕地出现污损化、荒废化,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下降比重为3.37%。海西州粮食减产成为粮食重心东移的推力,加之东部粮食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故粮食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

(4)2017~2020年,经济重心由(36.3561°N,101.5479°E)北上至(36.4034°N,101.5210°E),向北移动0.0473°,向西移动0.0269°,累计移动距离为6.05km。此时期粮食产量递减,年平均下降6.38万吨。分析粮食产量原始数据得出,除海北州外,省内其他各个地区粮食产量均减少,其中海东、西宁、海南、海西的下降比重分别为58.82%、19.16%、13.24%、7.39%,而海北州粮食增加0.57万吨。近年来海北州加大对粮食作物的耕种面积,结合海北的高原大陆性气候,调整作物类型,种植特色作物青稞、油菜等,因地制宜地利用海北自然资源优势,使粮食产量保持上升趋势,海北占据“青海粮仓”的一席之地。以上综合因素驱动了粮食重心北移。

(四)青海省重心耦合性分析

1.重心的空间耦合态势

将表1中的重心坐标两两进行分析,将坐标数值代入公式(4)和(5),得到经济与粮食、经济与人口、粮食与人口的空间重叠性与变动一致性关系表(表3),最后对经济、粮食、人口重心两两之间的空间耦合态势进行分析。

2.空间耦合性分析

根据表3绘制两两因子之间的空间重叠性(图5)和一致性散点图(图6),直观分析两两因子之间的耦合关系。

图6 变动一致性

第一,空间重叠性。由表3和图5可知,经济-粮食重心空间距离相隔最远,变化幅度最大,二者重心逐渐分离,由23.11km上升到173.72km,耦合性最低。青海省经济主要集中在两个区域,一是资源富集的海西州,二是作为经济活动中心的西宁市,两个区域的合力作用致使经济重心靠近几何重心。粮食主产区在河湟谷地,除海西州有少量粮食种植外,其他地区均以畜牧业为主,其重心偏向河湟谷地,所以经济与粮食重心两者的耦合性最低。经济-人口重心空间距离相隔较远,由36.82km上升到115.02km,耦合性较低,二者重心较分散。青海经济和人口受自然环境差异的影响,减弱了二者之间的耦合性。河湟谷地区域面积小,人口密度大,对重心分布影响显著。其他地区虽地广人稀,但对人口重心具有向西的拉动作用,致使重心向东偏移远离几何重心,在空间分布上略偏向经济重心。粮食-人口重心空间距离相隔最低,变化幅度最小,二者重心相对聚集,由4.02km上升到66.02km,耦合性最高。粮食和人口均聚集在河湟谷地,二者重心都向河湟谷地偏移,且人口与粮食受气候、地形条件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致使二者耦合性增高。

图5 空间重叠性

表3 空间重叠性与变动一致性

第二,变动一致性。由表3和图6可知,变动一致性指数反复出现完全同向和完全反向现象,但总趋势保持一致。1990~2020年3组重心变动一致性规律不明显,经济-粮食和粮食-人口的变动方向趋于一致,经济-人口变动方向明显滞后。河湟谷地自然条件较其他地区优越,海西州自然资源丰富,省内经济发展水平东西高南北低,南北地区的人口为寻求发展机遇、谋生或有组织的生态移民以及外来人口的迁入而向东西部地区迁移,人口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出现明显的滞后性,在变动方向上经济-人口存在不一致性。粮食受东西及南北地区的地形差异影响,各区耕种面积不均,间接影响粮食产量。如海西州经济发展主要得益于本州丰富的矿产、油田、盐化工资源,州内仅有少量的粮食种植,故海西州的建设能驱动经济重心移动,但对粮食重心影响不大。由此看出经济-粮食重心的变动方向小概率表现不一致。青海粮食重心与人口重心具有高度耦合性,在变动方向上应保持一致,因粮食耕种东密西疏的现象,故人口向西南北粮食耕种面积较少的地区移动时,并不能带动粮食大量增产;人口向东部粮食集聚区的河湟谷地移动时,促进农业人口增加,进而带动粮食快速增产,所以人口与粮食的变动方向存在滞后性且规律性不明显。

第三,结合二者分析发现,其重心空间偏离距离均呈递增趋势,导致空间重叠性均下降,变动一致性总趋势保持一致。经济-粮食重心空间距离大幅度增加,重叠性相应降低,变动一致性由正变负,说明经济与粮食重心空间耦合性较低;粮食-人口重心空间距离变化幅度最低,且变动一致性大多为正,表明粮食与人口重心空间耦合性较强;经济-人口重心空间距离变化幅度较低,变动一致性正负参半,经济和人口受自然条件及分布差异性的影响,减弱了二者之间的耦合性,故经济与人口重心有耦合性,但不明显。

五、结论与讨论

(一)讨论

青海省三组重心均向东部河湟谷地偏移并远离几何重心,粮食重心偏离几何重心的程度较经济、人口重心大,三组重心分散分布,与胡志强(2017)[18]对青海省人口与经济重心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由本文研究结果得出青海省区域发展不平衡虽在减弱,但是区域间差异依旧明显。纵观新疆[11]、宁夏[2]、陕西[3]的相关研究及本文的研究结果,普遍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现象,此现象与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人口分布、粮食生产紧密相连。经济重心受中心城市影响较大,一般在省会城市及资源丰富的地区集中发展;人口重心均向自然条件优越和资金雄厚的地区集聚;粮食重心受地形气候影响较大,一般分布在地势平坦,气候条件适宜的地区。

青藏高原粮食生产具有明显的自然条件指向,在青海省主要集中于河湟谷地,人口、经济分布亦受自然环境制约,故省内人口、经济、粮食重心明显偏东北。省内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对经济贡献较大,柴达木盆地内储存有丰富的煤、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钾盐等矿产资源,因此海西州工业较发达,格尔木、德令哈等城市能够吸引一定的人口聚集,从而使青海省经济重心在研究时段内出现明显的东西向移动,所以经济与人口、粮食的耦合性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性。

(二)结论

本文借用重心公式,对青海省1990~2020年间县级行政单元经济重心、人口重心和粮食重心计算、绘图、重心分析以及耦合性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青海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东部地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河湟谷地是全省的重中之重,经济重心、粮食重心和人口重心均位于几何重心东北方向。经济、人口、粮食在青海省各地区间分布不均,其重心在空间分布上处于分散分布的状态,区域间发展极不平衡。

青海省人口重心向西南偏移,移动幅度较小,人口数量处于稳定增长的状态。经济重心东-西向运动,移动幅度较大,河湟谷地和柴达木盆地两大经济区的共同作用导致经济重心在东-西向迂回式波动。粮食重心移动幅度较小,但跳动幅度最大,规律性不明显,粮食生产受地形、土壤、人力物力以及政策因素的影响很大,导致重心最不稳定,在西宁市湟中及湟源两个县内波动。

青海省经济-粮食重心空间耦合性较低,经济发展与粮食生产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发展方向变动不一致;粮食-人口重心空间距离变化幅度相对较低,人口与粮食的空间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二者的耦合性,具有高度耦合性;经济-人口重心的空间距离变化幅度较小,有空间耦合性。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西南及北部地区向经济发展水平高的东部地区移动,二者的变动趋于一致。

猜你喜欢
海西州青海省人口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12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展现开行使命担当——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
青海政报(2017年20期)2017-03-16 02:38:19
青海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节能探索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科协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犁匆圈独砰审和勤加祛的通知
青海政报(2016年21期)2016-02-28 12:26:23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届青海省质量奖的授奖决定
青海政报(2016年21期)2016-02-28 12:26:21
通过物流一体化促进海西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