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标本临检前混匀静置时间对结果的影响分析

2021-11-25 05:22刘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20期
关键词:静置血常规标本

刘华

目前,在临床的实验室指标检测中,对血常规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相对较多,且主要以外部因素为主,例如检验者的状态、采血方法、药物种类以及抗凝剂的质量等,而上述因素则又是由于各个因素误差致使最终检测结果出现不准确的情况[1]。在进行血常规检验中,上述误差的出现均会对患者治疗方案的确立、临床效果及预后判定等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为有效减少各种疾病不良反应情况发生,应尽量减少检验样本误差情况出现[2]。本研究通过观察静置时间对血常规标本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探究,进而为临床试验及诊治提供有效参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12 月来本院健康体检的120 例体检者为本研究对象,所有体检者中男71 例,女49 例;年龄18~70 岁,平均年龄(46.5±10.6)岁。入选人员均知情并同意本研究,且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准许。

1.2 方法

1.2.1 检验所需仪器及试剂 血细胞分析仪(日本希森美康公司,型号XT-1800);计时器;试剂为该仪器生产厂家提供的配套试剂,此外还包含清洗液及溶血素。

1.2.2 标本检测 采集所有受检者2 ml 空腹静脉血,并将其置入含有EDTA-K2 抗凝剂的采血管中,混匀后分别静置10 min、30 min、1 h 及2 h,然后严格依据血常规的检测规范并由同一组检验科人员进行血常规指标检验,每次检测中各个指标均检测3 次并取其平均值。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较血常规标本混匀后静置10 min、30 min、1 h 及2 h 的WBC、RBC、Hb、PLT 以及HCT,同时也对WBC 分类指标中的NEU 与LYM 进行分析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所有标本混匀后不同静置时间段的检测结果对比 静置1、2 h 的PLT 检测结果低于静置10、3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RBC、Hb、HCT各时间段的检测结果虽有波动,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所有标本混匀后不同静置时间段的检测结果对比(,n=120)

表1 所有标本混匀后不同静置时间段的检测结果对比(,n=120)

注:与10 min 检测结果对比,aP<0.05;与30 min 检测结果对比,bP<0.05

2.2 不同静置时间下NE%、LYM%对比 静置1、2 h的NE%检测结果低于静置10、3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YM%各时间段的检测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静置时间下NE%、LYM%对比(,%,n=120)

表2 不同静置时间下NE%、LYM%对比(,%,n=120)

注:与10 min 检测结果对比,aP<0.05;与30 min 检测结果对比,bP<0.05

3 讨论

临床中,血常规检查是一项基本的血液检查,其血液包含有形细胞与液体两种,而血常规检查则是对血液中的细胞部分进行临床检验[3]。血液细胞主要包含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小板,通过进行血常规检查能够对上述细胞的形态分布以及数量变化情况进行仔细观察,进而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判定,该方法是临床诊断中的重要辅助方法[4,5]。通过进行血常规检查,能够对患者是否存在细菌感染、是否具有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是否需接受抗病毒治疗等进行有效判定[6,7]。但在以往的常规检查中,其检测结果极易受采血部位、检测时间以及周围检测环境等的影响,进而不利于对患者病情进行有效参考。因此,在临床中需通过操作方法、检验环境以及仪器设备等方面对血常规检验标本进行质量控制,进而使其能够在患者的疾病诊断以及治疗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本研究显示:静置1、2 h 的PLT 检测结果低于静置10、3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置1、2 h 的NE%检测结果低于静置10、3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血常规标本临检前混匀静置时间会对其检测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分析该情况出现的原因可能为静脉血离体后通过与抗凝剂试管壁进行接触,使其全血外的温度及环境发生相应转变,从而使得血小板形态也会发生改变,血小板外膜逐渐形成微小管游离情况并逐步向外伸展,进而能够在血小板周围生成丝状伪足相互缠绕成PLT 聚集体。细胞数量主要是通过依据电解质溶液单个细胞经过计数小孔时产生的电阻脉冲而有效反映,因此,伴随标本静置时间延长,PLT 聚集体则不能够被有效计入计数范围从而导致其检测结果相对较低的情况出现。此外,由于每次混匀后气泡的产生数量也存在一定差异,从而使得检验结果的变异系数也相对增大。经临床研究显示,血液标本的检验结果会受其采集后放置时间的影响,且伴随着放置时间延长,其外界因素也会对血液标本产生不利影响,如血样存在溶血以及温度等。因此,在进行血常规检验期间,检测人员不仅需按照相关操作要求规范采血,同时还应对标本混匀后的静置时间密切关注,既不能使其时间较长也不能操之过急。在临床检测中,血常规检查是较为常用的三大常规检验之一,该项检测结果对患者身体状况及血液中相关参数的评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并能够对患者是否存在血液系统或者全身系统疾病进行准确判定,因此,血常规的检测结果影响着医生对患者疾病的认识。近年来,伴随着临床检验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加之各项先进的医疗设备广泛运用,使得临床误诊的情况显著降低,但在血常规检验中仍具有一定的误差存在。根据上述研究显示,在血常规标本临检前将检测样本混匀后,静置10~30 min 内的稳定性相对较高。为了促使血常规检测的准确性得到有效保证,并能够为患者疾病诊断提供较为科学的判定依据,在进行血液采集后最好不要立即检测,需静置一段时间后在进行检测,但静置时间也不可能过长,以免静置期间周围的湿度及温度等对血常规检测标本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减低其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在进行血常规指标检测中,临检前混匀静置时间会对其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对血常规标本临检前混匀静置时间进行合理控制,从而使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科学性得到有效保证。

猜你喜欢
静置血常规标本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血常规解读
静置状态蓄冷水箱斜温层的实验与模拟研究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电动汽车静置场景的能耗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两种脂肪纯化方法对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的临床效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