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尿液标本放置不同时间对患者尿常规检验结果中尿沉渣、红细胞的影响

2021-11-25 05:22:52白丽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20期
关键词:管型尿沉渣尿常规

白丽娟

尿常规在临床上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检查方式,采集的尿液标本以清晨新鲜尿液为主。尿常规检查在临床上的应用比较广泛,主要是根据尿液的酸碱值、透明度、颜色、尿比重与相关检验标准来判断被检人员的健康状态与病情[1]。在医疗检验中,尿检环节比较复杂,其检验结果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检验的过程中,需要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的规避,促使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其中尿液标本放置时间会对检验结果造成较大影响,尤其是病房尿液标本,大多数患者在清晨留样后无法及时送检,会增加尿液检查不合格情况,放置时间较长会导致检验结果发生改变,导致检验结果不够准确,从而影响到疾病的诊断与治疗[2]。本次研究探讨尿液标本放置不同时间对患者尿常规检验结果中尿沉渣、红细胞的影响,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 年11 月~2020 年11 月300 例行尿常规检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60 例,女140 例;年龄18~80 岁,平均年龄(56.34±12.83)岁。

1.2 方法 清晨收集所有患者的尿液标本送检,仪器采用全自动尿干化学分析仪及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检测室温下尿液标本放置不同时间(即刻、放置1 h、放置2 h、放置4 h、放置6 h)的尿沉渣(红细胞、管型)及红细胞(大红细胞、溶解红细胞)检测结果。镜检操作时,将混合均匀的尿液放在10 ml 的离心管中给予离心处理,离心转速为1500 r/min,离心时间为5 min。之后提取上清液,取2 ml 残留尿沉渣混匀,之后取0.02 ml 滴注在载玻片上进行镜检,采用低倍镜检查后更换高倍镜检查,对红细胞的形态变化情况进行检查。严格按照医院标准与操作说明书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尿液标本放置不同时间的尿沉渣检测结果比较 尿液标本中的红细胞及管型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放置4、6 h时的红细胞及管型均低于即刻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1、2 h 时的红细胞及管型与即刻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00 份尿液标本放置不同时间的尿沉渣检测结果比较(,个/μl)

表1 300 份尿液标本放置不同时间的尿沉渣检测结果比较(,个/μl)

注:与即刻比较,aP<0.05

2.2 尿液标本放置不同时间的红细胞检测结果比较 尿液标本中的大红细胞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溶解红细胞在放置1、2 h 时逐渐降低,放置4、6 h 时逐渐升高。放置4、6 h 时的大红细胞均低于即刻时、溶解红细胞均高于即刻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1、2 h 时的大红细胞、溶解红细胞与即刻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00 份尿液标本放置不同时间的红细胞检测结果比较(,个/μl)

表2 300 份尿液标本放置不同时间的红细胞检测结果比较(,个/μl)

注:与即刻比较,aP<0.05

3 讨论

尿常规检验是临床上常见且应用广泛的一种检验方式,通过尿常规检验可以对相关疾病进行判断,为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尿常规检验的时候采集的尿液标本通常为清晨空腹采集,取患者第1 次中段尿液,将其放置在常温条件下,尿液标本放置时间<2 h,一旦超过会导致细菌繁殖与生长,影响到尿液的pH 值,尿液标本中会形成结晶,导致其中白细胞与红细胞溶解,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3,4]。尿常规检验是一种重要的检验方式,是三大常规检测项目之一,取样无创且操作比较简单快捷。尿常规检查主要可以对患者泌尿系统、肾脏与其他相关系统疾病给予直接反映,可以为患者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在临床上涉及到的尿常规检验具有多样性特点,其中尿沉渣检验是重要的一部分,尿沉渣主要是指在患者尿液中能够直视可见的有形成分,包括细胞、结晶、管型等[5,6]。尿液中的这些物质随着时间的延长指标水平会出现较大改变,影响检验结果。因此,在尿常规检查的过程中,需要将采集到的尿液标本及时送检,以便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放置2 h 后各项指标均会发生显著改变,对患者的检验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为了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率,需要对尿液标本放置时间进行合理安排,提高尿液标本的质量[7]。在采集尿液标本的时候,需要晨尿,通常在清晨6 点左右留取尿液标本,并由护理人员送到化验室检验,在送检的过程中需要对时间进行合理控制,减少对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

在本次研究中,对300 例行尿常规检查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尿液标本中的红细胞及管型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放置4、6 h 时的红细胞、管型均低于即刻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液标本中的大红细胞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溶解红细胞在放置1、2 h 时逐渐降低,放置4、6 h时逐渐升高。放置4、6 h 时的大红细胞均低于即刻时、溶解红细胞均高于即刻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尿常规检验中需要及时采集尿液标本,并及时送检,最好在2 h 内送检,并完成各项检查,减少对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尿常规检验中尿液标本放置时间会影响到检验结果,在检验的时候建议在尿液标本采集后2 h 内完成各项检验最佳,以便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猜你喜欢
管型尿沉渣尿常规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绝缘管型母线改半绝缘管型母线的工程应用
电线电缆(2018年3期)2018-06-29 07:41:04
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尿沉渣检验的作用分析
尿沉渣中蜡样管型与不同类型肾小球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河北医药(2017年23期)2017-12-09 05:43:36
影响检验科尿常规检验的因素及改进管理措施分析
管型结构物维修摩擦叠焊设备研制
焊接(2015年11期)2015-07-18 11:12:46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与尿干化学检测对尿路感染诊断价值的研究
低射频下管型线圈感应耦合探究
尿常规干化学检测结果准确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对尿常规检验影响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