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琳 白毅 张婷婷
小儿腹股沟疝是小儿外科的高发疾病,由于小儿鞘突未闭合,使内脏器官或组织,进入鞘突而出现肿块[1]。传统的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小儿腹股沟疝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手术所造成的创伤会对患儿产生不良的身心压力,因此有必要加强康复,促进术后康复[2]。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临床上最先进的围手术期措施之一,被认为是安全有效的[3]。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手术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主要的特点为手术切口小,术中视野广的优点,小儿腹股沟疝广泛的使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效果显著,术后更加舒适,并且康复迅速,作者将快速手术康复理念与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相结合,对术后患儿进行康复。研究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6 月收治的50 例行单孔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 例。对照组男13 例,女12 例,年龄1.9~7.9 岁,平均年龄(5.9±1.34)岁;试验组男12 例,女13 例,年龄1.5~8.1 岁,平均年龄(5.8±1.44)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纳入符合小儿腹股沟疝手术适应证,及手术适应证:纳入符合小儿腹股沟疝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排除严重心、肾、肝及脑疾病患儿,排除发热以及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疾病;以及不愿意参加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临床传统围手术期康复方法,包括心理康复及术后健康教育,积极观察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师。试验组采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措施。目前提倡术后早期下床运动,积极的参与到术后运动中,本手术患儿常用的麻醉方式为气管内麻醉。术后患儿采用仰卧位,头向一侧倾斜。要注意体位的摆放,为了安全采取双手抱住患儿,防止皮肤与床垫发生摩擦,产生皮肤皮损。注意患儿身下平整,尤其是头、颈、胸下,物体摆放要平整,防止发生血管受压迫。要注意头与身体保持轴线水平,患儿身体不可发生扭转、前驱或者后仰,下肢的摆放也要注意,近端关节要低于远端关节,肘关节高于肩关节,让手臂抱球状,上肢和肩背肌肉放松,维持肌肉功能,这样可减轻小儿腹部切口张力,从而最大程度减轻患儿的疼痛。患儿麻醉清醒后,在床上适当活动,术后6 h 可以下床活动,活动强度要从轻到重,循循渐进,防止患儿出现哭泣。如有吸氧的患儿,要注意观察其脸色,密切注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同时合理调节吸氧量。饮食方面,患儿由于术前禁食水,术后清醒会由于饥饿发生哭闹,因此可以给予舔棒棒糖,安慰治疗,可以起到果腹以及避免哭闹的双重效果。此外,舔棒棒糖的行为,可以加快患儿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同时对恶心、呕吐等并发症有抑制作用。在术后4 h患儿可以在家属的协助下饮用少量水。若患儿术后状态良好,无消化系统并发症发生,可以适当多食流质食物,少量多餐。疼痛康复处理:如果患儿疼痛,应转移孩子注意,具体的方法为给予患儿平时喜欢的玩具、动画片、音乐等,也可以使用安抚奶嘴,尽量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减轻痛苦。此外根据医生的建议,口服适量布洛芬混悬液,以减轻疼痛。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伤口疼痛评分、家属满意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干预后3、7 d,伤口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定,评分为0~10 分,评分越低,疼痛越轻。临床满意率计算采取打分制,共分为非常满意(2 分),比较满意(1 分),不满意(0 分),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试验组苏醒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排气时间、可进食流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表1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伤口疼痛评分比较 试验组术后3、7 d,伤口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伤口疼痛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伤口疼痛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家属满意率比较 试验组家属满意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家属满意率比较[n(%)]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2.00%低于对照组的4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小儿腹股沟疝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发病率为1%~3%[4,5]。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膜鞘不严密。有些患儿可以自己痊愈,但有些患儿,仍然需要手术治疗[6]。小儿手术与成人差距较大,不仅的修补腹股沟缺损,还要对小儿腹股沟疝进行治疗,目前,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术后康复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7,8]。快速康复外科为外科新兴的康复技术,临床上通过一系列的康复措施,在患儿的围手术期进行干预,从而提高患儿术后的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缓解减轻疼痛,减少住院费用,在目前临床上应用广泛[9]。作者对患儿术后采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干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强调术后姿势的摆放,麻醉过后合理的姿势摆放可以减少患儿的躁动和疼痛,使其临床配合度更高;②术后密切观察患儿的吸氧时候的状态,减轻不必要的并发症发生;③麻醉苏醒后的患儿用舔棒棒糖未获得安慰,并且可以缓解长期空腹后的饥饿,减少由于饥饿导致的哭闹,术后早期活动指导、体位指导、饮食康复和加强切口康复等,可提高舒适度来减少术后并发症,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10]。通过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干预,试验组苏醒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排气时间、可进食流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3、7 d,伤口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家属满意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2.00%低于对照组的4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行单孔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后患儿,采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临床效果显著,相对于传统的康复概念,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更具有人性化,考虑的更加周密,患儿以及家属的接受度更高,可以取得家属积极主动的配合,临床依从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