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建琴
2020年10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出台《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以项目化学习的实践和研究为着力点,以活动项目、学科项目、跨学科项目为载体,促进义务教育学校教与学的变革。”英语学科项目化学习的目的是促进英语课堂教与学的变革,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笔者和团队教师1开展了依托《英语》(牛津上海版)教材的小学英语学科项目化学习,以期项目化学习真正走进日常课堂教学。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英语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旨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四个要素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体现整合性的英语课程目标。
巴克教育研究所认为,项目化学习是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研究并应对一个真实的、有吸引力的和复杂的问题、课题或挑战,从而掌握知识和技能。项目化学习的特征是“素养目标、驱动性问题、持续研究和全程评估”。我们发现项目化学习特征和课标提出的“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要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本质上高度一致。
英语学科项目化学习是指通过“项目”形式学习语言,以学科大概念为引领,根据单元话题、学习目标和学生兴趣确定驱动性问题,通过任务阐述、支架搭建、交流改进与成果展示四大步骤,学习语言知识,搜索获取信息,寻找问题答案,在此过程中调用听说读写合作等多种学习技能,从而提升学科能力,培育学科核心素养,落实育德树人任务。
项目化学习活动是综合性的语言运用和输出活动,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主动调用听说读写演多种语言技能。如制作一份博物馆简介,介绍自己的学校,为朋友制作一份旅游计划等,这些活动在计划、准备和实施过程中,都涉及听说读写几项技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文化意识方面,项目融入大量中外文化元素,如中外节日、世界知名博物馆等,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在思维品质方面,为了解决驱动性问题,学生寻找资源,分析信息和寻找路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运用了预测、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等多种思维方法,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能力方面,由于项目化学习过程中需要合作、探索、展示等综合活动,如在展示时要关注思考如何才能让听者理解并接受自己的观点,表演时关注声音、语调、语气等呈现方式,设计Poster时需要思考怎样的呈现方式能让听众接受,如何进行版面设计与配色等。学习不再局限于听说读写能力,学生的问题发现、制订计划、搜索资料、团队合作等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相对于日常以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训练为主的练习,项目化学习具有主题意义和内容导向,因此,在解决驱动性问题的过程中,能体现学生或小组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或价值观。在此过程中学生将已学知识和探究获得的信息建立联系,处于布鲁姆认知理论的理解和运用阶段,是一种深度学习。
就如同上课备课一样,开展项目化学习之前,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基础开展头脑风暴确定驱动性问题、设计项目,形成项目方案,然后实施项目。
1.基于主题单元,梳理教学目标
《英语》(牛津上海版)是以主题单元的方式编写教材内容,采用任务型教学(taskbased)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和项目化学习中的任务有相似之处,但不同的是英语教材编写并没有以显性的问题来引出,而驱动性问题更能从单元角度出发,使学生在回答问题和完成任务的活动中不断提升综合素养。因此,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兴趣是确定驱动性问题的关键。《英语》(牛津上海版)每个年级每个学期都由四大模块、12个话题构成,例如,话题How do you feel? In our school 和 Weather分别对应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板块。根据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板块选择大概念或驱动性问题。如在教学5BM4U1 Museums时,单元教学目标为:①能在语境中知晓并理解science museum, art museum, history museum, insect museum, car museum, railway museum等,能进行询问、应答、描述并正确书写;②能用情态动词can的句子,一般过去时以及特殊疑问句进行介绍。掌握情态动词can的用法以及特殊疑问句的基本结构,并尝试在语境中进行交流和表达;③通过了解各种博物馆的信息,向伙伴们介绍自己喜欢的博物馆,感受人类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话题Museums决定了驱动性问题属于人与社会大概念,核心词汇science museum, art museum以及情态动词can一般过去时以及特殊疑问句是本单元核心语言知识,项目化学习的目的是在真实的完成任务的情境中有机会运用这些核心知识。
2. 话题引领,确定驱动性问题
英语学科驱动性问题是要求学生用所学的英语知识来解决问题,与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不同的是学生有限的英语语言知识储备限制了学生无限的探索,因此,问题确定首先考虑实施项目过程中融合单元教学目标。驱动性问题融合单元教学目标即在驱动性问题的引领下,商定一个能运用所学核心知识的任务,通过学习、阅读、倾听等方式搜集信息、讨论信息、解决问题和呈现结果。
和学生对话是了解学生兴趣点的一个途径,除此之外,开展问卷调查更能精准了解每位学生的兴趣点。结合每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确定How to make a museum tour guideline for foreign kids? 为驱动性问题。为完成这一问题需要认识和了解不同的博物馆如science museum, art museum(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博物馆内的藏品、设施,在介绍不同的博物馆时需要用到情态动词can 的一般过去式以及特殊疑问句(教学目标2)。这样,驱动性问题融合了教学目标,保证了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能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单元教学目标和项目融合表设计如表1所示。
表1 项目概况
3.聚焦驱动问题,思考可能的“成果”
成果的重点在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通过团队合作做事情。小学英语学习中话题主要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大方面。在活动形式方面,主要分为设计创造、表演、体验、调研等大类。 设计创造项目成果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如Have Fun ( Vocation/Tour/Festival Project)讨论制定旅游计划、过节等项目。不同的人在旅游、节日中有不同活动,但都能带来乐趣。类似主题涉及:交通工具、行程安排、活动安排、节日活动等综合元素。
改编短剧项目(Short-story Project)能创设更多真实情境,学生将故事转换成剧本,通过对话、动作表达场景中人物的思想、感觉。如5BM2U1故事Jim and Mat 借助“读者剧场”,四人一组根据上下文情境改编剧本,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小组协作能力。
学习理解中外节日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如Children’s Day 项目,Y老师设计了子问题What do children do on Children’s Day? 要求学生学习之后,尝试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小组合作表达自己的想法。
成果展示是激发学生后续努力的途径之一。大到学校的走廊小到教室的墙面,都是学生成果展示的重要场所,学校的主题活动、微信公众号也是交流项目成果的好平台。
1. 建立子问题与课时之间的链接
驱动性问题引领整个单元的学习,通过子问题和课时之间的链接、项目实施过程中学习支架的搭建来形成成果。如果不能将子问题与课时自然链接,那么项目还是未能真正走进日常课堂。
子问题与单元教学目标自然链接,实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落实单元教学目标。如5BM4U1 Museums子问题1What is a museum?对应教学目标1能在语境中知晓并理解science museum, art museum, history museum, insect museum, car museum, railway museum 等进行询问、应答、描述并正确书写。
2.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
根据问题的推进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课时搭建不同的学习支架。项目化学习的目的之一是希望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来改变单一教师教、学生学的学习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因此,英语学科项目化学习并非全盘否认原来的学习方式,只是改变或丰富学习方式。
例如,5BM4U1 Museums回答子问题1 What is a museum?的基础是对词汇museum的理解,教学目标中的science museum, art museum, history museum 是关于museum种类的理解,如果学生不理解和掌握这些词汇的话,也就无法回答How to make a museum tour guideline for foreign kids?这一驱动性问题,而这些是项目化学习过程中必须学习的内容。这一课时的学习支架就是教材中的Look and learn 和Ask and answer栏目,为帮助学生理解,本课时提供了相关的语篇,从而帮助学生理解。
随着内容的推进,不同课时的学习支架有所不同。在后续课时中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网站如故宫、卢浮宫博物馆网站,通过问题指导学生关注博物馆的藏品介绍、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指导学生分析Tour guide的基本内容,逐渐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子问题与课时融合的项目规划如表2所示。
表2 项目实施进程规划
1.明确小组成员分工,制订小组计划
依据项目化学习方案,在课堂中明确项目任务、活动要求以及完成周期。
项目化学习常用小组团队方式开展学习,因此,小组人数的确定、人员的安排,活动分工等都需要学生在项目开始就一起商量和明确。
小组成员讨论确定小组公约,如需要在规定时间完成布置的任务,任务平均分配,每人都要提出自己的想法等,小组分工时学生考虑了网络资料提供,如何美化成果等。制订小组计划,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始搜集信息活动,小组成员之间合作、讨论和处理信息。根据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
2.依托任务单,完成各自任务
开展小组交流分享获取资源。课堂上学习完成项目所需的基本的核心词汇或句型,构建解决驱动性问题所需的知识,分享交流一些围绕主题的阅读资源、视频资源、有用的网站等,教师的资源是有限的,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选择学生发现的一些好的资源。
(1)根据项目实施不同阶段,设计指向不同内容的表现性评价表。评价量表是指导学生明确“成果”要求和改进自己“成果”的工具。评价指向成果内容。如在完成博物馆导览图项目实施中期,团队设计以导览图的基本要素表现性评价表(见表3),帮助学生明确导览图内容的组成。
表3 博物馆导览基本要素自评表
评价指向呈现效果。如最终成果评价在关注项目内容外,还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流利程度和小组成员合作等多项指标,通过多维度的指标导向,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合作等多种能力(见表4)。
表4 成果展示评价表
(2)学生参与评审,向同伴提供反馈,获得奖励分数,引导学生发现成果的不足之处,明确改进方向。其中要点包括肢体语言、陈述组织、可理解性、语言使用、小组合作等。
(3)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发挥指导和引领作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评价指标,通过将学生表达的内容与指标对照发现不足,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信,学会欣赏他人,发现自己不足。
不同的课程都有其自身的学习目标,英语学科项目化学习与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有所区别,其重点是通过驱动性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习的知识能够及时运用于完成任务过程之中,其实质是运用语言知识的过程,因此,找到语言学习目标和驱动性任务之间的平衡点,对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落实单元教学目标非常重要。
英语学科项目化学习和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区别是英语学科项目化学习有语言学习目标,即课标中规定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如在5BM4U1 Museums 单元中有学习有关博物馆类的词汇和句型,这些知识需要在语境中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学习,如果一蹴而就的话,学生不能真正理解词汇、句子,语言运用也就无从谈起。语言运用,资源拓展,增加了学生的体验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但对于基础知识也无法理解的学生则会因加大难度而失去学习信心。知识是运用的基础,关注语言学习和项目活动时间之间的关系,建立子问题和课时之间的联系,确保完成教学基本要求。
项目化学习需要团队合作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学生们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和展示,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项目学习中。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进行团队合作,也要让学生有自己的学习时间,学习过程包括设计成果展示要素及呈现方式,选择、收集、处理和展示收集的信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对自己的任务负责。这样在团队合作中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小组合作讨论中能迸发出新的想法。
在小学英语项目化学习实践过程中,教师们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变化,课堂中多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成果展示;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变化,由碎片化的被动完成作业转向主动思考解决问题。英语学科项目化学习的理解、操作路径也越来越清晰。同时也发现有更多问题需要思考,例如,是否教材中每个单元都适合用项目化学习,如何根据核心素养活动观设计不同的成果,等等,希望英语学科项目化学习成为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
注释:
1. 团队教师包括上海市浦东新区竹园小学胡文洁、鲍蓓蕾和杨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