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地区出土春秋玉器上的龙纹特点

2021-11-25 07:35王志钟,王晓雪,罗雪雁
艺术品鉴 2021年28期
关键词:龙纹玉器纹饰

龙首纹玉敷面

春秋

上:长5.2、宽3.7 厘米 下:长4.8、宽3.4 厘米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甘泉“妾莫书”西汉墓1977 年出土

扬州博物馆藏

每个地区的差异性,形成丰富的龙纹图案组合。

图57 的玉覆面,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甘泉“妾莫书”西汉墓出土,现藏扬州博物馆。浅褐色玉质,质地细润。从不规则的器形和不完整的图案看,明显是一件改制器,原应为春秋时期的一对玉琥。一面饰纹,另一面无纹。或许在佩戴过程中破损了,然后把它直接改制成叶片状的两件,在古代帝王的葬制中作为玉覆面来使用,覆盖在眼睛部位。

图57

从其上面的图案推测应该是琥形珮的可能性大,丝束纹是虎身常用的一部分。然后有连续纹饰添白,连续纹饰以龙首纹为单元,然后斜向45 度连续复制(图58),龙首的主要结构造型用双阴中宽线勾勒,不同于西周的一宽一窄线的表现,这种线形的出现代表已经是很成熟的春秋时期典型风格。从艺术性格来看,显然圆润很多,并且龙首纹饰经过了简化,只保留了基本的构成元素,摒弃了所有繁文缛节的装饰,显得言简意赅,却又不同于秦式玉器的直来直往,宛转曲线呈现优美的韵味来。在图59 中可以看出龙首纹的基本构成元素在这里都清晰的表示出来,并且简化提炼到极致的效果。

图58

图59

龙纹玉璜

春秋晚期

长9、宽2.1、厚0.3 厘米、

江苏省吴县通安严山王陵墓出土

苏州市吴中区文物管理所藏

图60 的龙纹玉璜是江苏省吴县通安严山王陵出土,现藏于苏州市吴中区文物管理委员会。

图60

玉色淡青,一边带褐色沁斑。扁平圆弧形,琢同体双端对称下垂的变体龙首,张口卷唇。两面通体饰龙首纹,以浅浮雕技艺琢就,琢磨精细。背中穿有一孔用于系挂。

玉璜为江苏的考古发现,应该可以代表当时吴越地区诸侯的审美风格,整体风格而言,这件玉璜已经是春秋晚期的玉器作品,玉器上的龙纹已经从平面图案阴刻线条开始变化成立体浅浮雕的组合。

把龙纹造型用单线条摹画出来,可以看到不大的玉璜上面有五组龙纹构成,玉璜正中有三组朝向一致的龙首纹饰依次排列,用浅浮雕的手法雕琢,起伏过渡自然圆润,显然经过了精细的打磨,间杂着纤细的阴线装饰,以及眉部、舌部的斜索纹,丰富了艺术表现形式,如图61。

图61

在图62 中,璜中部的三组龙首纹头部方正,分别用蓝色和绿色填充加以区别,眼睛上部用斜索纹代表眉毛的效果,舌下的斜索纹代表胡须。中间的绿龙首眼睛开孔,既有穿系功能又有龙眼装饰效果。

图62

图63 中把龙首各部位加以标注,从而能更加容易辨识龙首结构。

图63

璜的两端为对称的龙首,成镜像对称图案,鼻子伸展较长,所有图案组成元素几乎一模一样,但有个细节却不同,嘴的部位一个有斜索纹,一个却没有,这显然不是忽略的问题,而是有意为之,应该与龙的雌雄属性有关,或说阴阳属性有关。在这一时期有,很多类似的龙纹饰图案表明,这时候的龙是有阴阳属性的,而在后世的龙慢慢演化成单一的阳性或雄性特征。

对比前面的秦式龙纹玉器,这件玉器的龙纹风格就显得温婉柔美,并且工艺精细,注重细节处理。也显现吴王艺术审美趋向,更偏爱精细柔美的玉器风格。

龙纹玉璜

春秋晚期

长8.9、宽2.6 厘米、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甘泉军庄东汉墓出土

扬州博物馆藏

图64 龙纹玉璜是江苏扬州市邗江东汉墓出土,现存于扬州博物馆,为春秋晚期作品。

图64

由于龙纹饰变化复杂,先把玉璜中的用黄色线条龙首纹勾勒出来(如图65)可以看到在玉璜表面有四条龙首纹饰,并分布在两端和中间,并且两两相对。龙首造型采用减底阳起的工艺,五官饱满,眼睛用细阴线勾勒的小圆圈表现。鬣部用细阴线斜索纹加以强化,鼻部用鳞甲纹装饰,感觉这时候的龙已经在局部生出了鳞甲,似乎已是少壮之年。如果把红山文化的玉猪龙理解为龙的萌芽期,那时候龙的形象如同胚胎一般,五官亦是模糊懵懂的状态。进而商代玉龙造型呈现幼年期特征,龙的牙齿开始出现、生长,大大的眼睛,与头部的比例关系如同人类的幼童一样,有些龙爪开始生出,但多蜷缩着软绵无力。西周时期,是龙的少年期,龙爪生出了爪尖,充满了青春悸动的力量(如图66)。

图65

图66

春秋时期为龙的少壮期,造型也不断的变化和尝试不同的表现形式,并且由二维的平面向三维立体浮雕状转变。再往后发展到战汉时期可称为玉龙的青年期,龙的形象更为立体,动式更为张扬,或跃龙在渊或飞龙在天,本文就不再赘述了。刚才先找到了四组龙首纹,接着把其余纹饰进行辨识归纳,并用灰蓝色和灰绿色填充,这样就比较清楚的找到,原来在这玉璜中蕴藏四组完整的龙纹饰(如图67)沿中线左右对称排列,中间两龙龙首相对视,造型构成元素相同,边端两龙龙首相反,造型几乎一致。把造型不同的两条龙提取出来,旋转调整成上下方位一致后再比较研究(如图68)这时发现,虽然龙首都是朝向右侧,蓝色龙是面朝我们,两只前肢均有鳞甲纹装饰,前肢一只站立,一只抬起,鼻部生长出鳞甲(如图69);绿色龙是背对我们,左右两只后肢也装饰鳞甲纹,呈蜷卧姿态;正中突出是尾巴,尾部末端是斜索纹表现尾毛特征,十分形象。后肢上部有如意形结构,代表了龙的羽翅(如图70);龙的左右后肢及羽翅都有大小差别,视觉上呈现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龙的整体造型呈现俯卧侧首回望的姿态。这时的龙形已经发育的非常完整了,造型各个节点的元素也固化成型,同时由于是南方吴越地区出土,玉璜更加的精细、繁美、注重细节,也充分体现了南方人细腻的个性和柔软。

图67

图68

图69

图70

在图71 中把图69 的吴式龙与图42 的秦式龙放在一起比较,居然是一样的姿态和构成元素,但是一个简化扼要,一个复杂华丽,直接反映出了两种审美诉求,也间接反映出两国君王的治国理念的不同,但这不影响他们对龙纹形态的一致认同感。

图71

猜你喜欢
龙纹玉器纹饰
论汉画像石中吉祥纹饰的意象之美
蜡染的纹饰探讨
清三代青花瓷铭文与纹饰的认知特征与图文关系
传统龙纹图样的现代平面设计研究
明中期的玉器研究
瓷器上的龙纹
西汉玉器的鉴定
收藏玉器要力避四误区
厚德载物——中国古代玉器展(上)
如何制作器物纹饰展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