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统计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北京 100029)
供应链是企业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采购、运营和物流管理三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调整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关系,改善产品流、物流、资金流的复杂度,可以达到降本增速的目的。其中产品流的最大挑战是供应链的透明程度和内部信息的传递,信息化的效率就是供应链的物流效率,资金流通过渠道给供应链提供运营的能量。所以必须从整体上看待这三者的关系,如何加强三者间的关系,供应链金融可能会给出答案。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关系变化是从简单到复杂的多重客户和多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供应网络,这中间涉及了采购、谈判、生产、交易和成本设计等,供应链网络聚集产品、物流、资金三者的信息,蕴含着巨大的金融价值。供应链金融的价值就是充分发挥金融的信用价值,通过扩大信用范围,满足供应链上下游符合信用等级的企业融资需求,扩大价值,促进产业发展。
信用主体为中心和高度专业化是现代金融业的两个基本特征。21世纪之前,这两个特征基本没有变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智能设备等硬件的产生,外加芯片技术网络技术的提升,可以推断接下来不仅仅是技术和金融叠加的线性增长,而是技术和金融相乘的指数增长。金融和技术在融合产生新的业态,彼此渗透且互相支持辅助。
在信息化时代,彼此之间的差别是信息的占有量多少,但并不影响用不同的方式解决同一个问题。而数字化则是把看到听到的过程中产生的能够量化的东西全部数字化,用各种形式存储起来,且可以随时调用,并且还没有限制。数据之间的叠加自然且快速,只要技术条件允许,数字就会迅速产生收益。在这个世界里,物理空间不再重要,局部的强悍将会扩散到整体,这就是数字世界的逻辑,同时数字化和之前的技术革命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就像一个巨大的漩涡,只要你在需要协作的体系中,就会被它迅速卷进去。
数字化及相关技术的使用是技术进步的重要体现。供应链金融的特质之一就是通过信息技术把供应链金融的不同功能包容在一起,形成巨大的网络,并通过供应链的运营、物流、金融管理等,将各方物流及金融机构紧密连接在一起,通过盘活资金拉动供应链发展,达到为供应链金融赋能。
供应链金融的核心就是数字化,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就是数字和金融不断深化的过程。金融数字化相当于建设了一个基础设施,使整个物流速度、资金速度、数据的流通速度都加快了,所有东西通过网络化、数字化集结成更加复杂的关系。数字化金融应用于供应链,就形成了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就是供应链和数字融合的肥沃土壤中长出的一棵参天大树。
技术和供应链金融相结合,大量数据在连接过程中产生,分析这些数据,并结合产生数据的场景、动态计算、快速响应是提供数字化服务的基础。供应链金融是基于信用,通过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大数据等技术在市场上给资金找到匹配的供应链,供应链金融是在科技金融手段用于供应链管理上交叉形成的新物种。
中心化的主体是传统金融机构里面特别重要的特征,而另一个多年演化也没变的特征是,金融行业的数据是辅助作用而不是驱动作用。新技术动摇信用主体造成对金融产品交易、组合、监管的巨大冲击。数据在过程中形成一个闭环,使得数据产生场景和金融服务连接在了一起,数据“活”了起来,整个数据真正流动起来,形成数据驱动金融的形式。结合数字化技术,去中心化的多对多分布式网络服务成为可能,对于供应链金融的复杂环境来讲,确实是不错的解决方案。
数据化不仅仅是信息的收集,更是经验的积累、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这些数据化后的经验可以用于决策,直接指向结果,产生有效的结论,这个结论可以快速运用到现有的事物上,产生新的数据和新的经验,反过来又刺激了数据的积累,再次促进整体的数据化。数字化是观念的转变,是从信息中提炼出经验规律给人们提供决策依据。数字化不仅仅是在原有的事物上做得更好,而是让不相干的事情产生联系,不是在好和更好上线性增加经验,而是在好和未知上呈指数积累变化。数字的去中心化就像一种跳跃式的进化,环境突变导致新物种诞生,也只有这样的迭代,才能给供应链金融提供赋能的力量。
数字化的重要体现是价值重构,是共识的重构。怎么在复杂的网络节点中达成共识,区块链技术就是给这些网络节点提供一个不受物理空间和时间限制的信用机制,进而达成共识,这也满足金融的本质——信用。同时由于权利被溶解,逐渐扁平化,所以去权利化、去中心化就是区块链天然的技术基因。传统金融都是中心化的,而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这就造成了巨大的观念冲击、架构冲击,给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的同时也暗藏危机。一是因为技术还有局限性,二是制度上的摩擦,去中心化对企业,甚至产业都有很大的影响,颠覆太大,前进的路还有很远。新形势下的金融和供应链的结合,数字化的价值颠覆和重构,给供应链金融提供了动力。
供应链金融就如同吸食数据的怪兽,汇总、收集、使用数据,形成判断,做出决策。今天的数字化建立在数据和业务量几何增加的基础之上,原有组织架构和体系难以支撑这么大的数据量。为此,供应链企业应内外部透明和开放,供应链金融的承载只有拥有了智能且能模块化增减服务的中台,才能满足供应链的需求。
但数字化金融给金融业态、监管形态和商业形态,甚至社会形态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它是一把双刃剑,创造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数字化金融可以改善目前金融体系的缺陷,降低金融成本,提供覆盖面更大、更精准的金融信用体系;另一方面,新的产品机构和模式可能带来新的风险,而金融稳定、隐私保护、技术壁垒都是监管层比较关注的方面。
通常国家集中掌握金融资源,资金分配权利也在国家手里,形成官办金融的模式。相对于官办金融,民间金融是由市场体量大的民营企业组成的,而供应链金融大多是技术外表下的民办金融。中小企业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商业社会的发展,同时提升了对供应链融资的需求,但是这些企业的需求从官办金融中很难得到满足,资金使用成本偏高,供应链金融对民间金融做了补充,形成了通常所说的普惠金融。但大家说的普惠金融实际不是“普惠”的字面意思,普惠看上去是以前贷不到款、融不到资的小企业可以快速得到资金流,但是从金融提供方来看并不普惠,资金成本升高提高了融资门槛,因为提供方需要有数据支持,且数据得是动态的、流动的、有时效性的,这就需要金融提供方有大量的数据获取能力。能拥有这样能力的只有巨头,不是科技互联网金融巨头,就是传统的金融企业,随着科技推动和市场变化,最后大概率形成的是科技金融企业平台。相对于企业封闭的组织架构而言平台是需要平等开放,形成生态,并能自我演化,但是随着变革的深入,过往的既得利益者甚至现有的中坚力量往往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供应链金融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和高杠杆这两个基本特征而被严控监管,且供应链金融让行业间的边界不再清晰,进而影响金融稳定。此外,供应链数据隐私和数据的归属问题,不仅仅是自己的问题,还是数字化面临的一大争议,供应链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数据,但是如何界定数据的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在保护隐私和数据整合使用中找到平衡,这是当下监管层甚至是立法层必须面对的问题。技术形成的壁垒反而会造成贫富差距,如何提供低成本、高覆盖、风险可控的金融体系,减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这些都是供应链金融带给我们的困扰。面临变革和发展,与时俱进的同时保持清醒和警惕,是我们面对新技术和新时代的正确态度。
现阶段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结合趋势整体向好,我们在看到金融通过技术带给供应链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要时刻警惕技术的滥用和不规范,才能更好地赋能供应链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