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内审角度促进企业标准化建设

2021-11-25 03:08:53冯勇
经营者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中层内审标准化

冯勇

(杭州万荣科技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一、企业标准化的背景

“十三五”以来,国家对标准化的重视达到新的高度。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12月又发布了《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标志着我国进入大力推动实施标准化建设阶段。

国家层面的标准化涵盖了经济建设标准化、社会治理标准化、生态文明标准化、文化建设标准化、政府管理标准化等国家建设的方方面面。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其标准化是经济建设标准化的基础,在我国标准化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工业标准化的水平决定了国家标准化水平的上限。

只有企业标准化基础扎实了,才能循着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逐步实现智能化,标准化是智能制造最基础、最重要的第一步。

二、企业标准化的内涵

企业标准化是企业根据自身的方针、目标,在国家和行业各项法律、法规的规范下建立并执行一整套标准化规则、制度,既包括需要执行贯彻的各级、各类法律法规,也包括企业自身建立并执行的一整套标准化的制度、规范、执行标准等。企业标准化体系应包括对企业人、事、物等各方面的规范,包括对工作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等各方面的要求。

对工业企业来说,技术标准是核心,是保证企业产品质量的前提,其他标准都应基于实现技术标准而制定,并服务于技术标准。技术标准是针对与企业生产有关的各项技术因素,包括生产工具、生产设备、生产对象、生产条件、生产方式等各方面所作的规定。

企业管理标准主要包含决策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计划管理、人事管理等各方面的管理,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和实现产品技术标准的重要措施,它将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并统一到产品质量的管理上,以获得企业期待的效益。管理标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依据标准化要求所作的规范,规范了企业的各种管理事项由谁管、怎么管、管到什么程度、应达到什么要求等。

工作标准主要包含企业对员工的各项职责权利、工作程序、考核标准、相互关系等的要求和规范,是用以保证企业生产质量稳定、品质优良的产品,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率,实现各项技术标准的重要手段,是对企业各部门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绩效考核等方面所作的规定。

三、企业标准化推进中的困难

标准化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推进企业标准化的过程中却可能出现很多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企业推进标准化过程中会遇到的各方面的困难进行归纳,大致可按人的因素、事的因素和物的因素进行划分。

(一)人的因素

1.高层的重视程度

管理层是否有足够的重视是标准化能否启动的关键,管理层的重视程度将直接影响标准化推进过程中能获得的资源。标准化的推进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过程中涉及大量、高强度的工作,只有获得充足的资源,才能有足以推进的动力。尽管管理层的重视十分重要,但是标准化推进要获得管理层的重视并不容易,我国企业标准化水平总体不高,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管理层的重视不足。

2.中层的执行力

公司中层是具体执行各项业务的核心力量,标准化的推进也需要他们的参与。中层需要将高层的决策准确地传达到基层,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要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基层员工执行各项具体任务;在执行过程中也要将基层的各种反馈传达给高层,协助高层适时对决策进行必要的调整。

中层在标准化推进中的执行力取决于其专业能力、对标准化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以及对基层的领导力。标准化推进的专业能力对专业基础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企业生产部门技术骨干、品质管理部门骨干和质量体系部门骨干等应当在标准化推进,特别是在生产领域的标准化推进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3.基层员工的积极性

基层员工在企业中承担具体的生产工作,基层员工的积极性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项目推进的效果。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基层员工大多已经养成了自己的工作习惯,而标准化的推进需要对生产流程进行进一步规范,而部分主动性不足的员工会产生一定的抗拒情绪,这时就需要中层管理者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宣讲,使其明白标准化的意义所在。通过标准化的规范操作能够在实质上提升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的稳定性,避免或减少因为不规范、不合理操作带来的各类损失。

(二)事的因素

事的因素主要是指管理方面的困难。一家企业,尤其是认识到要通过标准化进行管理提升的企业,通常是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有了一定规模,取得了一定成就的企业,其在自身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必然已经积累了一套相对符合自身发展情况的规章制度,管理水平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这套规章制度在不同企业内的不同领域发展水平可能不同,可能在日常管理领域相对较高,在生产制造领域却相对较低,也有可能反之。而在日常管理上,从基层到中高层的各层级员工可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惯性,从好的方面说,好的习惯已经养成;从不好的方面说,员工也可能形成了不少陋习,而这些固有陋习在形成后要得到改变绝非易事。

(三)物的因素

物的因素主要是产品生产方面的因素,即上文所说的技术标准,主要包括产品标准、工艺标准、设备标准等。直接生产终端消费品的企业,在外观、尺寸等较为直观的领域产品标准较为明确,较容易实现,若出现差错,改正也相对容易。但是大量中上游企业,特别是生产原辅材料的企业,其产品标准就不那么乐观了,在很多情况下只要求下游客户能用即可。由于产品标准不够明确,其工艺标准、设备标准等往往也存在较大的活动空间,不够明确。而这些标准不明确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导致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始终处于中低端领域,难以进入高端领域。企业若希望在产品标准上有所提升,就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全面了解,这要求企业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的钻研,需要有强大的研发实力并进行大量的投入。

四、内审部门如何针对上述三方面的困难促进企业的标准化建设

(一)人的方面

作为接受公司最高管理层的领导和履行监督职能的公司部门,内审部门在与公司最高管理层沟通上有天然的优势,因此,内审部门应充分利用此条件,与最高管理层交流企业标准化推进的必要性。另外,通过长期对企业各方面的内部审计,内审部门往往能全方位掌握企业的现状以及管理、生产领域的薄弱点,在此基础上,内审部门可结合企业发展需要和可以提升的方向,提升企业管理层对标准化建设的重视度,进而推动企业标准化的进程。

企业各中层部门是内审部门日常业务交流的主要对口部门,是执行审计项目的主要审计对象。在工作中,内审部门一方面要保持相对独立性,不应与其他部门关系过于亲密,以免影响审计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内审部门也要向其他各部门传递自己的工作目的是协助各部门提升管理水平、改善工作效率和效果这一工作思想,尽量使各部门放下成见,消除敌对情绪,积极配合内审部门工作,着力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内审部门在执行各审计项目的过程中,要与各中层部门深入接触,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很多问题可能就是企业的标准化水平不高造成的。此时,内审部门可以通过与中层管理者进行深入讨论、沟通,共同商议出提升方向和方法,从而使各中层管理人员从感性和理性上支持和主动推动企业标准化的进程。

内审部门除了要与企业中层交流标准化推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外,还要与中层管理者一起通过与基层员工的交流,了解基层员工在实际业务操作中的困难和困惑,探讨遇到的各类问题背后的深层次问题,从增强管理的规范性、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等方面积极引导基层员工,探索各种改善生产、制造工艺的办法,从具体业务中寻找促进企业标准化的途径。

(二)事的方面

公司管理水平要得到提升,公司内审部门的参与必不可少。内审部门执行的内部控制审计是对公司内控的设计和运行情况进行审核与评估,协助公司改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企业管理标准化程度低,发生控制风险的可能性就大,企业经营风险发生的概率也会相应增加。内审部门可以通过内部控制审计和评估发现企业内部控制的薄弱点,优化对薄弱点的控制,从控制设计和控制执行两个层面提高相关控制的标准化程度。

一方面,企业内审部门可以进行企业全面内控审计,通过对企业所有业务活动的内部控制,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要素所进行的全面审计和全面梳理,发现企业内部控制的薄弱点,分析潜在的改善方向,提升标准化水平,促进其优化。

另一方面,企业内审部门可以进行专项内控审计,结合前期的工作经验及其他部门的反馈等多种渠道获取的信息,针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某个要素、某项业务活动或业务活动某些环节的内部控制进行有针对性的审计,发现其内部控制的薄弱点,分析可能的优化路径,提升标准化水平,促进其优化。

(三)物的方面

在物的方面,内审部门在企业产品的规格、性能、品质等技术参数和技术指标上专业性不足,直接参与具体的开发、设计或生产、销售、售后并不是能发挥其优势的做法。内审部门对企业生产、销售领域的参与,应重点聚焦于产品研究、开发、售后等相关流程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上,通过深入了解企业的相关业务流程,结合实际成效,分析现有流程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对于业务流程效果的不足,分析其原因,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意见,并跟踪改善效果。

另外,内审部门还可以与企业的品质部门、客服部门紧密合作,针对企业内部与外部客户发现的公司产品存在的现实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明确问题是不是因生产工艺、产品设计等方面标准化程度不足而造成的,如确是相关方面的原因,则推动产品研发部门与生产部门提升相关环节的标准化水平,降低产品的品质风险,为企业下游客户提供更稳定、更优质的产品。

五、结语

企业标准化是工业企业向高端发展的必经之路。为提升公司整体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企业内审部门应积极参与企业的标准化推进。内审部门有其先天优势,因此在企业标准化推进过程中应承担重要职责,为企业标准化的人、事、物各方面提供助力,发挥积极作用甚至是主导作用,努力推动企业标准化进程。

猜你喜欢
中层内审标准化
标准化简述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双麦克斯韦分布下极区中层尘埃粒子带电研究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中国外汇(2019年8期)2019-07-13 06:01:18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中国公路(2017年9期)2017-07-25 13:26:38
白水县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企业中层管理团队在运营中的困境与作用
现代企业(2015年6期)2015-02-28 18:51:22
交通运输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