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树新现宋元时期的波罗风格元素绘画遗存及其意义管窥

2021-11-25 19:26:57熊文彬
西藏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昌都波罗宋元

熊文彬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四川 成都 610064)

学术界对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以文成公主庙等摩崖石刻为首的唐代艺术遗存和唐蕃古道较为熟悉,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相形之下,对青海玉树宋元时期的艺术遗存则由于文献记载的缺乏和考古调查不够深入而鲜为人知。近年,在玉树历史文化研究院和青海省考古研究所等机构的长期努力下,大批岩画点和宋元时期的艺术遗存逐渐为学术界所认识,特别是宋元时期绘画遗存的发现,不仅填补了玉树此时期绘画缺乏的空白,而且为学术界认识玉树在唐以来西藏与内地交通中的地位及其双向交流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提供了重要证据。2019年10月,笔者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的廖旸研究员、玉树历史文化研究院的甲央尼玛院长一起对玉树市及囊谦、杂多和称多县宋元时期的主要绘画遗存进行了实地调查,同时与昌都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的泽巴多吉副所长一起,对昌都市及类乌齐、八宿、芒康和察雅等县元代的绘画遗存也进行了调查(1)调查及其初步研究,参见熊文彬、廖旸、泽巴多吉:《西藏昌都元代绘画遗存的调查与初步研究——兼论波罗风格在西藏与内地之间的传播线路》,载《形象史学》2021年第2期。。鉴于甲央尼玛院长已对玉树绘画遗存进行了有益的研究[1],笔者拟就这些遗存与藏传波罗风格元素绘画的传播线路和宋元时期西藏通往内地干道之间的关系、作用等进行一些补充。

一、青海玉树新近发现的宋元时期波罗风格元素绘画

玉树新发现的波罗风格元素绘画遗存主要为壁画,其中囊谦县香达镇多昌村邦达社的达宁日青寺遗址出土的壁画、称多县拉布乡拉达村的弥底普石这一风格元素遗存的发现不仅将西藏和内地两端的相关遗存串联在一起,补缺了其中的重要缺环,印证了文献记载,解决了波罗风格艺术在西藏和内地之间的传播线路问题(2)相关讨论,详见熊文彬、廖旸、泽巴多吉:《西藏昌都元代绘画遗存的调查与初步研究——兼论波罗风格在西藏与内地之间的传播线路》,载《形象史学》2021年第2期。,与此同时,这些遗存为宋代茶马古道、元代驿站等西藏通向内地干道的中间环节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证据。

实际上,玉树和昌都这些宋元佛教遗存的发现,不仅仅印证了这条干道在西藏和内地之间、藏传佛教及其艺术传播之间的重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两地作为这一干道的必经之地和重要纽带,在西藏和内地之间各民族的交往、交流和交融,尤其是元以来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有效治理方面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该地区的相关历史遗存,值得学术界进行进一步全面、系统的调查、清理和研究。

猜你喜欢
昌都波罗宋元
再发展期|宋元明清
艺术品鉴(2020年6期)2020-08-11 09:36:28
论昌都“卓舞”音乐特征
小熊波罗不想睡觉(二)
小熊波罗不想睡觉(一)
昌都市灌溉地麦类作物增产栽培技术
西藏科技(2016年8期)2016-09-26 09:00:22
昌都最冷月和最热月气温变化特征
西藏科技(2015年3期)2015-09-26 12:11:09
浙江湖州寺前宋元遗址
大众考古(2015年10期)2015-06-26 07:59:52
《宋元语言词典》释义商兑
西南学林(2014年0期)2014-11-12 13:09:28
2013年波罗车充电指示灯异常点亮
宋元以来桂林回汉饮食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