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再生产的傩类非遗保护路径探析
——以江西婺源傩舞为例

2021-11-25 17:20方云
非遗传承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婺源文化

方云

傩舞是民间祭祀活动中最具仪式性的舞蹈,每逢打樵、春节均要起傩,以达成为民众驱鬼逐疫、祈福避灾的目的。然而,由于文化生态与社会语境的变迁、地方文化记忆的断裂、文化需求的日趋多元,古老的傩文化生存与发展空间备受挤压,甚至面临消亡的严重威胁。我国傩类文化资源异常丰沛,截至目前,已入选国家级的傩类非遗多达67种,又与省、市、县级傩类非遗共同形成一个具层递性、谱系性的傩文化保护丛。

地处古徽州文化中心地带的江西省婺源县,其傩舞表演完好地保留了古朴、粗犷、简练与夸张等艺术特性,于2006年成功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与其他傩类非遗境遇相同,婺源傩舞赖以生存的农耕土壤与精神植被日益缩减,传承后继乏人,亟待探寻与总结出一条适宜的傩类非遗可持续发展路径。论文基于文化再生产的视角,以婺源傩舞的生产性保护机制为例,从其傩景观生产、认同性建构、生产性保护以及传播传承等方面来探索傩类非遗保护的多元路径,以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一、文化再生产视域下的非遗保护

法国的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结合实践观,于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再生产”这一概念,试图说明社会文化的动态过程中,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变迁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他认为人类通过调适、再生产与创造等方式,促使文化推陈出新以期不被淘汰。换言之,文化再生产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生存策略,文化需通过不断“再生产”来维持自身平衡,以延续和发展社会文化,被再生产的文化体系是在既定时空之内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不能以静止的态度来对待。[1]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的提出,旨在达成增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对人类创造力的尊重,非遗保护的多元路径也被不断地探索与实践。非遗为人类所共同拥有并世代相传,在人类与自然、历史的互动中被再创造,其本身一直是动态、开放、可持续发展的。在通过“文化”来“重构文化”的今天,人类可使用的非遗资源不仅包括自然环境、人文传统,甚至涵盖满足人类日常生活、社会组织架构以及经济消费需要的方方面面。非遗保护的实践,呈现了“再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因素的互动关系,即可视为一种延续、激活与更新的文化再生产活动。

二、婺源傩舞的文化再生产保护路径举隅

千百年来,人们在与自然、社会以及生产、生活的调适过程中,延续着文化传统。古老的傩仪、傩舞、傩戏等与民间节日庆典、人生礼仪、风俗习惯紧密相连。时代语境更迭,其文化再生产的场域不断发生着重构、再造与转写。非遗保护的文化再生产路径,使得傩类非遗的生命活力得以激发,社会服务效用得以增强,从而达成非遗的可持续性与包容性发展。傩文化再生产的路径有以下几方面。

1.傩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立

建立原生态保护区,将非遗原生地动态地保护和保存在其所属的社区环境中,使人、物和环境处于整体生态和文化空间中,完整地保留其自然风貌、风俗习惯和生产生活关系,此种“生态保护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文化社区”“文化空间”概念不谋而合。在中国,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设立正是以保护非遗为核心,旨在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活态性保护。自2008年被批准为第二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来,婺源县紧紧围绕“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目标来保护文化生态空间,优化活态传承平台,并通过实施“自然生态保护工程、建筑徽派风格保护工程、文化生态小区保护工程、民俗风情保护工程”等一系列措施,在非遗文化空间区域的整体性保护和核心区保护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傩舞社群关系因地缘、血缘的联结更为紧密,而禳灾祈福、向美向善的民众心理诉求,也为持续开展傩活动提供了前提与条件。对几个婺傩文化活跃村庄的整体性文化生态保护,正是充分利用了婺傩所具备的节日联动性功能与民间心理基础,利于农历春节特殊的时间节点,以整个村庄为舞台,渗入至民众禳灾祝福节日仪轨,使之至今仍能服务于民众的日常生活领域。通过行傩这一集体性行为,社群强化了地方民间信仰意识、民俗审美意识,凝聚了地方意识与向心力,更建构了区域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

例如,长径村的驱傩神班每年腊月二十四都会起傩祛邪逐疫,其中“搭架”“追王”最具特点,这是一种内部与外部结合,民众共同参与的仪式展演。“追王”环节展现了傩仪中特有的狂欢与喧闹,村落的桥梁、祠堂、巷道挤满了远近村落前来围观的民众,傩队在鞭炮轰鸣中奔跑,在敬畏中与傩神亲近、嬉戏,家家户户挂红燃仗,气氛庄严而热烈。

以保护自然山川与社区文化风貌为前提,将傩舞所需的自然、社会与人文生态融合,将非遗的生命基因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原需保护的对象在服务社会的语境中找寻到转化活力的机制,从而具备了从被动的受保护对象转变为主动的保护实施者,这为非遗可持续性地“活起来”“传下去”提供了可能。

2.傩文化旅游景观的建构

人文地理学中的“景观”概念,既是一种地理形态,一种观看方式和视觉理解,更是一种人类将经验世界与意义世界连接起来的景观实践、文化过程和社会实践方式。景观的文化再生产指向身份认同、地方认同与文化认同等的建构。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强调,“在社会实践中,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是两种起主要作用的资本或者说是两条主要的建构原则”。[2]以转换为介质的经济资本与文化资本的互构,为婺傩非遗传承与旅游经济资本增值的双重叠加效应提供了实现路径。在当代语境中,对非遗事象提取要素进行文化的再设计与再生产,能够在旅游、创意产业等方面发挥不可估量的价值与效能。

(1)傩文化旅游路线的打造

面对旅游者消费需求的多样化,旅游产品开发不光要满足旅游者由观光旅游到体验旅游的方式转变,而且要关注游客的体验心理需求。具有地方特色的婺源傩文化资源,成为乡村旅游设计与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婺源傩文化资源丰富、保存较好的区域,重点打造了一批与傩文化主题相呼应的民俗旅游村镇,借助周边良好的自然生态景观,设计出整体协调的民俗景观,形成独具特色的乡村人文环境,不仅有效保存了婺傩生态,快速发展的旅游业也为当地农民就业与致富创造了条件。

借助与婺源热门景点的联动,凭借开发相对成熟的游客资源,将婺傩相关文本、图像、影像以及表演嵌入已有旅游项目,从而达成传播效用。如婺源著名旅游品牌篁岭晒秋、梦里老家、熹园等均引进了婺源傩舞,作为其旅游项目中的固定展演内容,并且打破表演区域的限制,表演时近距离与游客互动,在提升游客参与体验满意度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非遗的知名度。又如,在民俗风情街立起一座高3米、宽2.4米、重达500千克的巨型傩面具雕塑,由平安神“八十大王”、才神魁星和财神金蟾3个面具组成,这一独具特色的雕塑景观,不仅成为展示婺傩艺术魅力的景观符号,也成为区域旅游的民俗标识。

婺源的非遗博物馆旅游,也充分利用了博物馆保存、收藏、研究、教育与观光的文化功能,融入婺源全域的大旅游格局,共同协调发展。全新打造的婺源傩舞陈列馆,利用数字多媒体技术,以实物展览、数字影像、体验角、手工区等多种方式来展示、推广傩文化,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体,成为傩文化景观生产的又一重要平台。

(2)傩舞剧目的创新与展演

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认为,“现代节庆和艺术表演属于‘被发明的传统’,是仪式化的综合文化景观,具有一定的象征性。而这些被发明的传统,暗含与过去的连续性,试图通过重复,来灌输一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3]这些传统被发明或者得到部分复兴和重新诠释后,无疑彰显了地方和民族文化特征,在旅游带来的全球化影响下,有着独特的魅力,并强化了传统的价值和人们对传统的珍爱,强化了民族与地方意识。[4]

婺傩内容丰富,既有原始迎神驱鬼的仪式,也有反映创世神话及民间传说的故事,还有打闹戏谑的民间游戏等,其表演形式朴拙,但文化内涵深远,具有娱民、劝世、说教的现实意义。随着越来越多旅游节、文化节、艺术周等文化事件与活动的推出,一种适应新语境与观赏目的的傩舞剧目与表演形式被不断探索,在传统内容与核心要素基础上编排的创新剧目,成为婺源旅游景点的重要文化消费项目。在保存、继承傩舞中的中华优秀传统因子以及尊重传统的基础上,以更适合时代精神的方式来呈现更为丰富的内容,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文化权利。婺源傩舞的创新剧目,多由当地非遗传承人与舞蹈、音乐、美术、戏剧等方面的相关专家学者来共同开发,凸显了傩舞趋吉避祸、追求美好事物的生活主题,对原来相对单一的表演形式进行了一些形式上的改良。如,将独舞改编为群舞,增强气势,以适应大型表演舞台;将传统的打击伴奏改为丰富的民乐伴奏,增加欢乐逗趣的气氛;道具制作更为精良、立体与生动,舞美、道具、服装与灯光设计更能烘托气氛等。值得强调的是,不能丢失傩舞固有的核心要素与本真性,不能完全脱离傩文化原生文本与语境进行再创作。

民间私营团体参与傩文化的艺术形式传播,也是婺傩景观生产的有效举措。如“鼓吹堂”这样的演艺实体,具有自主性、灵活性,它将婺源本地的多种民间艺术形式,如徽剧、茶道、灯彩、傩舞等融为一体,在各旅游景点与公共文化空间展演,已形成良好的运营模式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同时也大力传播了优质的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婺傩景观生产中动态的民俗展演,通过对传统的傩文化符号解构与建构,强化了精神联结,有利于达成认同。

(3)傩文化衍生品的设计与开发

傩文化的再生产方式之一,是傩文化衍生品的设计与开发,在有效促进游客对傩工艺品消费的同时,带动当地传统手工业的复兴。手工艺人通过制作传统傩面具、傩纪念品等,研发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纪念品,以增强市场竞争力,这也是对傩文化传承的有效方式。傩类文创是承载傩文化特质、与地域文化高度融合的文化商品,优良的傩类文创设计与开发,不仅能够提升旅游景点在市场竞争中的形象与地位,也能通过游客的体验与认同,参与到非遗的推广与传播中。可将傩文创嵌入各类旅游产品中,形成表演、观赏、消费、体验的良性互动,从而推动婺傩文化、艺术、旅游与经济的共同发展。

傩面具是行傩中禳灾祈福、辟邪逐秽的道具,大多具有狞厉之美,表达了先民对未知力量的敬畏与崇拜,是集雕刻、造型为一体的典型中国民间艺术。婺傩面具角色众多,种类达60余种,造型大多野朴夸张,形象灵动,如盘古氏、魁星、李斯、夜叉等,或凶神恶煞,或善良憨厚,或笨拙怪诞。如“八十大王”面具,两眼外凸,口型夸张,额头、脸颊上饰有太阳火焰纹。有些面具口眼可上下张合,制作技艺十分精巧。面具雕刻技艺多采用浅浮雕与镂刻相结合,细腻、精巧的鳞状刀路,在视觉上形成一种独特的变形效果。漆色又以红、黄、蓝、白、黑五色为主,对比强烈,极具视觉冲击感。

傩文创的再设计正是充分利用了傩面具的深厚文化底蕴、极富神秘感的造型与独特的美感,设计出了一系列民间审美与时代气息相结合的文创产品,这也激活了当地各类生产企业,如木雕产业开展的面具修复、整理与加工生产的业务。在材料上,傩文创大大突破了传统选材范畴,除樟木外,陶瓷、金属、玻璃、石材、珠宝等也成为制作面具的材料;在种类上,傩文创基于象征意涵,增加了更多的实用功能,如家居装饰、文具用品、生活日用品、个性化饰品等;在销售模式上,大力拓展与当地其他非遗联合开发的产品渠道,如与婺源三雕的木雕、石雕、砖雕联袂,还出现在当地名优特产酒类、绿茶、农产品等的包装上,拓宽了销售的方式与渠道,也让消费者更加便捷、直观地了解傩文化。

除工艺品设计之外,傩文创的再生产还包括影视、动漫、手游等现代科技文化产品,让古老的傩舞成为时代新风潮,既满足了现代人群的信仰需求、艺术表现,更激发了民众对民族传统艺术的热爱,提升文化自信,彰显对中华传统文化与审美的认同。因此,推出成熟的富有创意和竞争力的优秀文化产品,不仅有利于孵化传统文化品牌企业,而且非遗品牌一旦形成,文化经济资本又可以反哺非遗保护,从而形成良性的保护链环。

3.婺源傩舞的非遗传承与教育

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指出,“文化资本是指标志一个人社会身份的、世代相传的、被视为正统的文化趣味、消费方式、文化能力和教育资历等的价值形式”,[5]他呼吁将文化遗产视为可以为社会全体成员共享的共同财产。非遗作为一种文化资本,为社区成员所共同持有,应鼓励各类机构提升年青一代的非遗保护意识,对非遗持有的传统进行传承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

现代社会语境中,傩艺的经济效用实现度较低,年轻人对其缺乏关注,老一辈傩艺人觅徒困难,传统作坊式师徒传承方式虽然存在,但越来越难以维系。高校良好的学术氛围成为婺傩传承的理想基地。比如与大学及相关研究机构积极合作,将民间婺傩艺术引进高校课程体系,以课程作为载体创新教学内容,系统地培训学习者掌握表演程式、音乐舞蹈以及面具图形、造型纹饰等。在学分制课程的普及下,傩文化知识传授速度快,培养面也较广,且能常态化持久进行,某种程度上可弥补传统师徒制的不足,能以更为灵活、快捷的方式进行大量基础性的人才培养工作,为专业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良好的孵化空间。同时,民间傩艺人走进大学殿堂,手把手地传授技巧,使鲜活的民间素材成为课本之外的有益补充,既丰富了课堂教学体系,又活跃了学习方式,还激发了年轻人的兴趣,集聚了人气,培养了潜在的长期学习者与传承人。此外,可以借助高校的设计专业吸引年轻人参与傩文化主题的创新设计,打造全新的傩视觉文化体验,从而拓展傩文化影响的艺术范围。

除了将婺傩引入校园,大学研究机构也走进了傩文化生态保护区建立工作站,为师生定期考察提供实践场所。师生深入田野,对傩面、傩仪、傩庙等进行实地考察,为老一代傩艺人记录口述史,收集第一手宝贵资料,积极参与到傩文化的抢救、挖掘与保护工作中。实践中,年青一代深入了解了婺傩的历史发展、表演形式与社会关系、组织架构,更真实地体察了民间生活中傩文化所起到的社会功效,有利于对遗产保护进行反思,从而提出有效策略。他们根据调研实践编制了傩文化书籍、影像纪录片、宣传学习册以及教学培训材料,广泛开展非遗的传播。此外,婺傩还主动寻求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傩文化研究机构建立协同合作,为各地傩文化学术、研究与交流提供条件,在寻同求异中建立起宏大的中国傩文化谱系比较研究。正是通过这种“教与学、帮与带、内与外”的多元化方式,推进了婺傩的教育传承与社会传播,提升了公众的非遗保护意识。

4.婺源傩舞的新媒体与数字化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其业务指南中明确指出,“媒体可以有效提高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鼓励“缔约国支持媒体推广活动,并运用各种传媒形式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音像媒体,制作优质广播电视节目和纪录片,地方广播、电视、网络和社区,应在弘扬地方文化中发挥出重要作用。[6]

婺傩是集口头文学、音乐、舞蹈、仪式于一体的综合文化形式,完整的信息仅凭静态文本难以传达与表述。在人们无法实地观看演出的情况下,影像与网络的传播是较为理想的手段。在多媒体环境中,综合利用多元的表现形式,让受众在虚拟空间也能真切地感受到婺傩文化。学者曾对婺傩网络传播的样本进行分析,指出婺傩在网络传播中的文本类型过于单一。[7]简短的宣传介绍无法引发受众的关注度,而文化评论与学术报告又与受众有一定距离,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要求的多途径、多样式、多角度的宣传相去甚远。

近年来,新媒体信息技术对大众生活的影响快速加大。新媒体以其强大的技术支撑、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优越性,形成了无界限的虚拟空间,为非遗创造了新语境。随着婺源整体旅游格局的提升与网络技术的升级换代,婺傩的大众传播方式有了较为显著的改变,多渠道与形态的介质,如公众号、订阅号、抖音视频、直播间等的出现,使流量正成为婺傩信息推送的重要指征。随着“最美乡村”文化符号的建构,油菜花、晒秋、傩舞、抬阁、油纸伞等迅速成为各类自媒体的“网红”,成为国人对“田园生活”美好想象的最佳素材。

傩文化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更是意义非凡,数据库构成模块主要包括信息采集、数字资源加工、管理、内容发布、服务、资源分类等,涵盖了婺傩的文本、图片、视频、声音、软件和学术资料等。在与动漫、影视产业的合作中,采用先进的三维动态技术摹拟真实傩舞,在人体的15个关节部位装上无线磁场计测感应器,以每秒30个画面的速度将三维动作如同乐谱排列输入计算机,不仅可以精确地将舞蹈最细腻的风格韵味原汁原味地“克隆”成图像永久保存,还可以将动作分解成动漫教学片,供幼儿园、中小学普及传承。除此之外,婺傩纪录片、婺源相关题材的影视剧等,这些数字模态的文化再生产,对抢救和保护濒危的非遗项目具有极高的价值与意义。

5.婺源傩舞的国际交流与传播

世界文化遗产是一种同步共生的关系体系,包括社会、规范和价值观,文化多样性是促进各国相互理解、尊重与欣赏的前提与基础。在国际社会,文化被认为是驱动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能够支持社会经济发展,增强社会包容。非遗作为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代际传承的可持续发展中被不断创造,反映了人类与环境、自然、历史之间的互动与进步。

傩文化的国际交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古老傩文化。傩面具在宗教仪式、成人仪式、节日庆典、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世界各国大多拥有自己独特的面具文化,形成一种全球视野下的面具文化谱系。从国际层面的共生与发展意义上来讲,中国傩文化的国际研究与交流极为重要。邀请国外专家、学者来中国考察,共同探讨傩文化历史内涵与当代价值,加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既有益于提升中国傩类非遗的世界知名度,也有利于学习借鉴国外同类项目的成功经验。婺源曾多次举办国际傩文化学术研讨会,邀请国际专家学者来实地观摩演出,贡献宝贵的学术成果。除官方与学术层面交流之外,还应注重民间的傩文化互动,如将优秀节目推向国际舞台的展演。婺傩独舞《开天辟地》《丞相操兵》《刘海戏金蟾》《舞小鬼》等经典剧目曾多次远赴海外演出,深受外国友人的喜爱与欢迎。未来应在国际合作框架下,积极推动更多傩文化产品国际平台的搭建。

三、结语

傩类非遗所蕴含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以及由其产生的凝聚力,促使人们在思想上产生价值认同感,在观念上形成身份归属和文化认同感。中国傩文化自原始社会发展至今,经历千年演进,吸收了巫儒道佛思想及民间风俗,是不同时代、不同层次的再生产累积,形成如今蕴含丰富的资源宝库。新时期的傩文化资源亟待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当下社会经济与文化生活,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傩类非遗的文化再生产与社会多重力量的聚合,为其延续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基于文化再生产的婺源傩舞活态性、整体性保护经验,可为其他傩类非遗项目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并扩展至更多非遗项目,在生产、保护、延续和再创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婺源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村口》《婺源 陀川春雨》
谁远谁近?
童心飞扬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