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粤港澳大湾区构建人文湾区及其非遗如何助力的思考

2021-11-25 16:02张春雷
岭南文史 2021年3期
关键词:湾区大湾文化遗产

张春雷

2019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印发,标志着如何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富有活力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问题,已上升到国家战略总体规划。这种“一国两制三个独立关税区”的区域合作,要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通畅,环境、文化、历史、思维等人文要素的融通,把大湾区建设成惠商、惠民、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在大湾区,“非遗”作为最具历史文化底蕴、最具人文特征的文化元素,理应受到充分重视并发挥好独特作用。

一、人文的基本含义及构建人文湾区的现实意义

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变化。包括人文革命、科学革命,以及20世纪以来的信息化、知识化、民主化、全球化的演进,使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社会本身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人从过去的工具人、经济人,发展到现代的社会人、文化人。人的价值得到充分承认,人与人的相互交流与认同得到更好实现,自信、平等和价值感等现代国民素质得到更广泛提升。这些人文变化与进步,我国大湾区的人文湾区建设予以了认真借鉴和重视。

(一)大湾区人文湾区的构建

《纲要》以国际的视野,立足中华文化,吸收近代以来人类人文建设成果,提出了在粤港澳大湾区构建人文湾区的重大课题,并在项目、人才、品牌、平台、措施、宜居、宜业、宜游等方面作了详细的阐述、部署和要求。如《纲要》第八章第二节共建人文湾区中,要求要“塑造湾区人文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共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发挥粤港澳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优势,联合开展跨界重大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举办各类文化遗产展览、展演活动,保护、宣传、利用好湾区内的文物古迹、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持弘扬以粤剧、龙舟、武术、醒狮等为代表的岭南文化,彰显独特文化魅力。”要求应“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完善大湾区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培育文化人才,打造文化精品,繁荣文化市场,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推进大湾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音乐产业、艺术院团、演艺学校、文博机构等建设。支持香港、澳门、广州、佛山(顺德)、中山、江门打造一批国际性、区域性品牌赛事。要“加强粤港澳青少年交流。推动青年人交往交流、交心交融,支持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参与国家建设。开展青少年研学旅游合作,共建一批研学旅游示范基地。”

通篇仔细阅读研究显示,在《纲要》第八章中,不仅第二节重点阐述的是湾区人文建设内容,其他四节,即第一节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第三节构筑休闲湾区、第四节拓展就业创业空间、第五节塑造健康湾区,同样也是在阐述人文湾区的建设内容。第八章虽然分为五节内容,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其整章聚焦点都是在规划和布署如何构建一个优质的人文湾区环境。

(二)构建人文湾区是大湾区城市群客观发展的现实需要

粤港澳大湾区由11个独立的城市组成,合则成群(圈),分则成市。《纲要》第二章第三节战略定位,提出大湾区要建设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同时,第三章第二节完善城市群和城镇发展体系指出,中心城市:香港、澳门、广州、深圳。重要节点城市: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

无论是城市群(圈)建设,还是独立城市建设,或中心城市与节点城市建设,都必须遵循城市建设发展的历史规律。城市发展大致是由古代以政治、军事为目的的“政治城市”,以及近现代以工业、商业为功能的“经济城市”,逐渐转向当代以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为主要内容的“人文城市”。人文城市不同于“政治城市”和“经济城市”,超越了城市原始的防卫、商业等实用功能,而是一种以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为主要生产资料、以服务经济和文化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以人的创造力等为主体条件、以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和推动个体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城市理念与模式。因此,注重人文城市建设是衡量城市发展的新尺度,它揭示出城市发展的目的,不仅是城市人口和规模增加,也不仅是经济总量与财富的聚集,而是城市为居民能否提供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以人为本”在城市发展中是否真正落实。

把人文城市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战略目标,是中国政府对城市现阶段主要矛盾的深刻把握和道路自觉。2014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注重人文城市建设”“把城市建设成为历史底蕴深厚、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空间”,这可以说是抓住了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深层次和根本性问题。因此《纲要》提出把大湾区建设成“人文湾区”,完全符合人类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和本质要求。那么,作为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艺术、文学、科学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应责无旁贷地发挥担当作用,这是建设人文湾区的历史选择和现实意义。

二、大湾区非遗资源概况及存在问题

(一)大湾区内“非遗”资源概况

至2020年12月,广东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4项;国家级代表性项目147项、省级代表性项目701项;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32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729人。其中大湾区的广东9个城市,国家级代表性项目66项、省级代表性项目320项,分别占全省的45%和46%;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61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98人,分别占全省的46%和42%。香港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国家级代表性项目10项;香港代表作名录20项;列入香港首份清单的项目480项。澳门有国家级代表性项目8项;列入澳门清单的项目15项。大湾区11个城市的“非遗”项目涵盖的范围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大类。内容非常丰富,具有鲜明的岭南特色。

(二)大湾区非遗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粤港澳三地存在着制度、历史和人为等原因,缺乏一个互相对接、交流、促进、发展的机制和平台,三地政府与民间的非遗传承利用工作难以协调发展。

一是缺乏对接平台和协调机制。三地非遗保护工作由于缺乏对接互动平台和相应的协调机制,传承人及工作人员没有交流切磋,也没有学术碰撞和思想沟通,缺乏对三地非遗内涵和总体价值的统一把握和正确认识,不利于携手合作在国际上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二是缺乏深入研究的交流机制。三地对非遗的研究各自取得了不菲成绩,也形成了各自的创新优势,但由于缺乏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信息不对称,优势没有形成互补,更谈不上资源共享、协调发展,使非遗促进大湾区建设缺乏坚实的科学技术和学术理论支撑。

三是缺乏融合发展的保障机制。改革开放以后,三地非遗建设没有站在大湾区文化融合的高度,没有一个专门机构负责谋划长期的发展,使得以非遗促民心相通、增强大湾区文化认同的工作缺乏稳定的保障机制。

四是非遗传承人群培养尚未纳入现代专业教育体系。非遗项目总量大、从业人群近百万人之众,大多是传统的师徒传承、家族相袭,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缺乏创新、创造转化和适应市场需求能力。许多身怀绝技的传人和精湛的技艺后继乏人,面临失传。目前从事非遗的从业人群培训和新一代传承人群培育,尚未纳入到现代院校专业教育体系之中。

五是非遗保护工作机构和人员十分缺乏。广东大湾区内的九个城市非遗保护中心目前仍挂靠在文化馆或博物馆。对应庞大的非遗体量、繁重的工作内容和参照外省的做法,现有的挂靠模式是不适宜的,绝大部分工作人员身兼数职,难以顾及非遗工作。

三、大湾区人文建设为什么需要非遗的助力

(一)非遗的特性、特质决定的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渊源

“非遗”是无数先辈通过日常生活的运用而代代口授心传留存到当代的文化财富。按照目前评审标准,每一个项目,至少有四代百年以上传承,有的甚至有千年以上历史。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族群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不断创新与演变,但对遗产的文化认同感和历史感是始终守望不变的。因此,发展到现当代的“非遗”,应尽力保留遗产的自然状态和日常性、民间性与社会性,切实减少节庆性、表演性和人造成分,还原前人遗产对后人的潜移默化作用。特别是现当代看到的“非遗”,大部分是农耕时代形成并在相对封闭落后的地方保存下来的,更加弥足珍贵。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

“非遗”有着浓厚的文以化人的礼乐作用,是先辈在劳动、生活中产生的对忧乐、生死、婚配、祖先、自然、天地的敬畏与态度的表达,是满足人的自然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活态文化。其实用性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但现实中,人们对遗产的文化品质在不断消解,功利性目的越来越突出,甚至“非遗”的留存、申报乃至保护,都有着强烈的利益驱动,不仅是个人的需要,还有当地各种外力的助推,使得申遗工作变成了本地的广告、旅游的宣传、增值的途径。有的地方“非遗”的申报就是一个异化过程、商品化过程、去神圣化过程、从文化常态中剥离过程,严重偏离了非遗的属性。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突出的是既蕴含于物质之内,又不依赖于物质形态而存在的非物质品质。但在部分精神空间被物欲横流严重挤压的社会里,如何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过度物化包装,保持“非遗”的非物质特征和品质,应是我们今天尊重祖先文化遗产的基本态度。

(二)岭南文化演变历史形成的

岭南文化是中国岭南地区文化,涵盖学术、文学、绘画、书法、音乐、戏曲、工艺、建筑、园林、民系、民俗、宗教、饮食、语言、侨乡文化等众多内容。 地域上,岭南文化又分为广东文化、桂系文化、海南文化和港澳文化。广东文化又分为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雷州文化。以四大区域文化构成的岭南文化在历史上,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等多方面,都居于重要地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现代岭南文化更是中国的先进文化,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经过历史的洗礼和演变,岭南文化形成了独有的多元、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等特点,在中华大一统文化之林独树一帜,对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所包含的地区和居民都属岭南文化的范畴。在这一区域生活、创业的人员,无论是中原迁移至岭南的先民子孙,或是岭南本土的先民后辈,或是现当代移居的“新客家人”,都会受到岭南文化的熏陶和浸泡,其血液、思想、思维、生活、习惯等,都会受到岭南文化的影响。所以,作为岭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是大湾区的“共有文化”“认同文化”,都能接受、享受、享有的文化。

(三)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意城市(群)的现实需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4年提出建立“创意城市网络”,将创意城市分为文学、电影、音乐、民间手工艺、设计、媒体艺术和美食7个类型,致力于促进全球创意城市的发展以及相互间的合作。为此,在世界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培育、保护、利用等实践活动和学术研讨,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主要话题。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经历了经济腾飞和猛烈的城市化进程后,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意城市已引起高度关注,以非遗项目为主体支撑的美术馆、博物馆、艺术双年展、艺术博览会、设计周等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城市中产生。从而推动了城市居民重归传统、重返乡土的欲望和需求。但这种重返和重归,并不是简单的回到过去,而是在新时代语境和经济形势下,以创新的方式激活传统,并将其纳入到新时代的文化经济建设中去。民俗、节日、歌舞、戏曲、传统工艺等非遗项目,之所以被看作是祖先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就是因为在众多非遗实践活动和艺术形式中,蕴含着天地人神之间的丰富关联。而在现代城市生活中重建这种联系,是一种可以实现的和令人憧憬的梦想。大湾区要建成富有活力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必须首先是由创意无限的城市所组成。而创意不能是无源之水和凭空想象,需要深厚、肥沃的文化土壤去支撑和培育。寻求这种土壤的唯一选择,就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留下的丰厚文化遗产,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意源泉。只有在此基础上的广纳吸收,才是真正的守正创新。在景德镇、宜兴和苏州等城市,不仅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受到重新重视和复兴,自然生态也得到有效修复。在黔东南,盛大的苗年既是当地民众自己的节日,也是游客的嘉年华。在藏族、蒙古族、彝族聚居区,传统节俗、传统餐饮、歌舞、服饰等非遗项目已演变出适应都市生活的新样式,成为满足当地民族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载体和驱动力。这些城市和地区的实践,虽然还只是初步的尝试,但已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文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吸收。

四、非遗助力大湾区人文建设的思路

为提升大湾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对在大湾区人文建设中非遗如何助力和发挥独特作用,提出如下思路:

(一)非遗助力大湾区人文建设工作需要顶层设计

由于非遗工作也是系统性工程,且属于文化事业中具有百年以上历史、涵盖10大类别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非遗不仅需要有自下而上的动力,更需要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指导。要通过“顶层设计”,使大湾区各个群体互动,让地方、让社会、让投资者、让文化设计类企业、让保护单位、让传承人、让传承群体及各个利益相关方都参与进来。大湾区建设目标宏大,时间紧迫。“规划近期至2022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到2035年,人文建设的目标是:“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多元文化进一步交流融合。”在短时间内,大湾区非遗工作只有通过顶层设计,才有可能统筹各方资源,做出成效,达到“规划纲要”的要求。

(二)大湾区非遗需要各地市打造区域特色品牌

区域特色品牌,是指某个行政或地理区域内形成的以特色产业集群为依托,具有较大生产规模、较高市场占有率和较强社会影响力,并为该地区特色产业与企业共同拥有的知名品牌。这种具有地域特征的特色品牌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产业品质和信誉的重要标志。中国非遗项目中的景德镇陶瓷、宜兴紫砂壶、东阳木雕等。这些区域品牌发挥的“磁场效应”,不仅带动了该地区众多相关企业,也促成了这些地区“大产业、大园区、大品牌”的持续发展。大湾区非遗工作已初步具备了打造区域特色品牌的良好基础。如非遗项目的产业基础、集群化基础、人才基础、品种基础、会展基础、开放优势基础、政策法规基础等。为此,只要在非遗工作中树立起品牌意识,认真规划和实施,通过若干年不懈努力,就会取得显著成效。

(三)大湾区非遗需要与美丽乡村、特色小镇、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融合

由于“非遗”自身具有民族性、民间性、地域性等特征;港澳地区居民中60%以上祖籍在广东。因此,如能将“非遗”与当前的美丽乡村、城镇建设和乡村振兴等,同时规划和实施,“非遗”不仅能在“留住乡愁,守住精神家园,推动乡风文明、生态宜居、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而且还将大大提升粤港澳居民尤其是青年人的中华文化认同感,“非遗”自身也能得到有效传承保护。

(四)大湾区非遗需要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文化旅游产业强调的“民族性、地域性、艺术性、神秘性、多样性、互动性”等特征,“非遗”项目均具备。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年出入境游人数排名世界前列,旅游产业增长最快的六大城市中,广东占其二,分别为广州、深圳;港澳的年出入境游人数有近一亿人次。因此,将大湾区众多的“非遗”项目和旅游产业进行规划整合,建立起以广、深、港、澳等城市为主要节点的多路径文化旅游体系,让“非遗”深度参与到旅游产业之中,完全可以相得益彰,取得双赢,彰显出岭南的旅游特色,提升文化旅游产业质量。2020年10月18日,在贵州丹寨举办的“中国非遗周”活动上,广州老城新活力文化遗产深度游线路,成功入选全国非遗主题旅游线路。这次参评线路163条,评出12条。一线城市评出2条,分别为北京和广州,这一案例生动地说明非遗在大、中城市的意义和当代价值,是文旅融合的典型样板。

(五)大湾区非遗需要出台民间资本投资的优惠政策

几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些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政策,但民间资本投资“非遗”的专项政策却一直没有出台。“非遗”作为文化产业,其巨大的项目体量和发展潜力,十分需要政府出台专项政策支持。实践证明,“非遗”生命力的彰显,必须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的路子。据国家文化部2016年12月28日《关于各省2011-2015年“非遗”累计投资的评估报告》显示,四川23652万元,浙江18740万元,北京13550万元,贵州9794万元,广东7840万元,排名第五,且与前三名差距2至3倍。在与香港“非遗”专家座谈时了解到,香港2018-2019年“非遗”补助资金为三亿港元。鉴于财政投入与“非遗”需求差距巨大,尽快出台民间资本投资“非遗”的相关政策文件,这不仅有利于“非遗”的保护与发展,也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

(六)大湾区非遗需要职业教育院校积极参与

按照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框架,各地级市均有职业技术学院。如果在大湾区“非遗”项目比较集中的地区,政府选择若干所条件较好的院校,通过支持推动他们设置相关“非遗”专业,编写“非遗”教材,引进“非遗”大师级传承人进校授课,开设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等,能较好地解决当前传承人群文化水平较低和后继乏人等问题。为此,对开设“非遗”相关专业学历教育的院校和报考学子,政府通过政策给予支持和必要资助,以吸纳更多社会青年,通过院校正规教育得到全面培养,使未来的“非遗”传承人群整体素质大幅提升,成为新一代的“非遗”传承和创新人才。据2021年5月统计数据,广东省级传承人837人(含国家级传承人132人),已有136人去世(含国家级传承人38人)。这一情况应引起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七)大湾区非遗事业需要健全专业工作机构

实践证明,“非遗”事业的发展必须依靠职责明确的专职工作机构和专业工作队伍,而广东这方面却相对滞后。全国31个省级“非遗”保护中心,独立为事业单位编制的有14个;市级“非遗”保护中心独立为事业单位编制的有65个;县级“非遗”保护中心独立为事业单位编制的有208个。而广东包括大湾区在内的9个市到目前为止,省、市、县三级“非遗”保护中心均是挂牌在文化馆或博物馆,没有一家是独立事业单位编制。对比全国情况,广东应尽快採取措施,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大湾区的“非遗”传承与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湾区大湾文化遗产
2022DMP大湾区工业博览会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徐士伟:金融岛TOD,以湾区加速度,激活全新宜居格局
李万雄:湾区引擎,空港之芯
陈尚君:湾区新风口,魅力大空港
广州南拓 发现湾区新机遇
编读往来
Tough Nut to Crack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