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保护和开发利用广州辛亥革命遗址

2021-11-25 11:05黄淼章
岭南文史 2021年4期
关键词:烈士墓辛亥革命旧址

黄淼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辛亥革命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撼动了反动统治秩序的根基,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道路。

在中国人民正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要时刻,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缅怀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和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广州是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的辛亥革命遗址,主要有与广州辛亥“三二九”起义及之前两次起义相关的指挥部旧址、起义旧址、烈士墓园;广东咨议局旧址;孙中山在广州革命活动遗址;兴中会坟场、华侨五烈士墓、邓荫南墓、张民达墓等大大小小35处遗址。目前,除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大元帅府等少数广为人知外,一些史迹仍然是“养在深闺无人识”。

一百多年前,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正是从广州迈出中国民主革命、走向共和的第一步。1886年,孙中山进入广州博济医院附设医学院学医。博济医学院是中国第一所正式的西医学堂,这也成为孙中山弃医从文的转折地。后来,孙中山弃医从政,开始走上革命道路。武昌起义前,他发动或领导的10次反清起义,就有3次在广州,其中广州起义和黄花岗起义为家喻户晓。

纵观孙中山先生整个革命生涯,其最活跃之地当属广州。早在1895年3月,他就在广州王氏书舍(在今北京路青年文化宫内)成立兴中会广州分会,设立秘密机关,并决定当年10月26日发动广州起义,这是孙中山走上武装革命道路之始,也是孙中山用武装手段在中国实现民主共和国理想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尽管这次起义失败了,但成为广义上的辛亥革命运动的开端,从此中国就有了比较完全意义的民主革命,这次起义也是广州作为近代民主革命策源地和重要舞台的开端。从读书、行医,到走上革命道路,孙中山的人生足迹都涉及广州这座城市。孙中山从历次革命斗争的失败教训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中,深深感到革命要成功,必须创办学校培养人才。因此,他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和广东大学。直到晚年,孙中山的根据地也一直在广州。

新中国成立后,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广东咨议局、红花岗四烈士墓、邓荫南墓、兴中会坟场众多辛亥革命历史遗迹、烈士墓等,广州市都进行了保护、修缮和管理,有的还建立了纪念馆。目前,广州的辛亥革命史迹保护得较好,但是还没有整合成广州文化品牌。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盘活现有广州文物资源,讲好辛亥革命故事,让先驱们的伟大精神感染和影响更多人。要进一步加大广州辛亥革命史迹的开发利用力度,树立广州作为中国近代革命策源地的品牌,不断提升广州文化软实力。

1.深度开发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

位于广州市越华路小东营5号(现门牌l5号)的一座其貌不扬的建筑,是占地面积443平方米,四进深院落式的平房。其中前三进之间建有天井.而第三进与第四进之问隔着一条走巷,巷的东端有一扇小门通向小东营,这就是广州辛亥三二九起义指挥部。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革命军统筹部在香港召开重要会议。经过数月筹备,同盟会已组成有800人的“选锋”队(敢死队),并在广州设立秘密据点38处,省城内外及各省革命力量,亦已大致联络就绪,认为起义时机已成熟。会议决定于农历三月十五日在广州举事,分十路进攻。当时,黄兴从香港秘密进人广州,选择了小东营5号为起义指挥部。因这里距两广总督署仅500米左右,而这次起义的主要目标就是两广总督署,从地理位置上有近攻速取之利。

然而,清廷自月初广州将军孚琦被同盟会员温生才刺杀后,广州全城戒备森严;许多“选锋”队员及军械未能按计划从香港运进广州,遂将起义时间改为三月二十八日。正要举事时,又因某据点手雷不慎爆炸而惊动清廷,两广总督张鸣岐加紧全城戒严,收缴新军(同盟会占有一定人数的清军)枪械,气氛相当紧张。黄兴等立即进行紧急会议,坚持起义原定方针,改订作战计划,定于次日立即举事。

黄兴亲自率领130多名“选锋”队,臂缠白布为标志,用海螺吹响进军号,从小东营出发,迅速轰毙两广总督署门口卫兵,一举攻入总督署;其他起义军即分兵攻袭督练公所等处,展开全面进攻。因张鸣岐已预先逃匿,未能搜获,便放火烧毁衙署。这时,起义军遭到张鸣岐与水军提督李准的军队围攻,由于实力悬殊太大,黄兴等不得已退出总督署,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很多同盟会员英勇战斗,不怕牺牲,战斗至最后一息,壮烈牺牲的革命党人达100多人。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冒着极大风险,仅收殓得72位烈士尸首,安葬于城郊黄花岗,故这次起义又称“黄花岗起义”。 三二九起义虽然失败了,但革命党人的英雄气概,鼓舞了全国人民,为10月10日武昌起义吹响了胜利的前奏。孙中山先生高度评价辛亥“三二九”广州起义的作用:“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小东营5号原为私人物业,20世纪50年代由李诵刚先生遵照其先辈遗愿捐献给国家辟为纪念馆,1962年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旧址经过近年的环境整治已经开放参观。但是,起义指挥部旧址面积狭小,周边已被高楼大厦包围,周围没有停车场,所处位置不太醒目,不被市民和游客所认识的局面。建议在附近征用一块地开辟为停车场,以满足旅游车停放所需。以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为契机,改善外部环境,进一步充分发挥其历史、社会教育作用。

2.尽快恢复广东咨议局旧址大门的原貌

辛亥革命的重要遗址——广东咨议局,建成于清宣统元年(1909),在这里发生过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如1911年同盟会会员温生才在咨议局门前刺杀清朝广州将军孚琦而被捕牺牲;1911年广州爆发的“三二九”起义失败,牺牲的革命党人陈尸于咨议局前,后由革命党人潘达微殓葬于黄花岗,留下“咨议局前新鬼录,黄花岗上党人碑”千古绝唱。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后,广东各界在咨议局集会,庄严宣布广东脱离清政府独立。此后咨议局先后成为省议会和非常国会所在地。孙中山先生曾在此宣誓就任非常大总统,并九次在广东咨议局举行演说和参加会议。1925年至1927年,广东咨议局是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成为大革命时期国民党的决策中心和指挥部;国共两党在此合作举办了各种政治运动讲习班、妇女运动讲习所和华侨运动讲习所;1926年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等重要会议在此举行。国共两党著名人物宋庆龄、胡汉民、蒋介石、谭延闿、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张太雷、恽代英和越南胡志明等都曾在此留下身影。1925年秋,毛泽东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部长,就在咨议局二楼办公,在这里撰写了不少战斗檄文。

根据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广东咨议局整座建筑结构仿照当时西方古罗马式的议会建筑形式,为一组中西合璧的建筑群,由主楼、草坪、荷花池、石拱桥、通道、南端祠堂式大门形成一条完整的中轴线布局,还有砖木结构附属建筑。整体建筑气势恢宏,中西建筑风格融为一体。百年沧桑,咨议局大楼历经风云变幻依然屹立,石拱桥也饱受百年风雨侵袭,保存基本完好,但祠堂式的大门却已消失,随着岁月的流失,咨议局旧址藏在闹市无人知,其叱咤风云的历史正渐渐地被人们淡忘。

咨议局旧址浓缩了广州近现代百年风云历史,是广州作为中国近现代民主革命策源地最具有代表性的实物见证,其历史意义和文物价值可与南京总统府、中山陵等纪念地媲美。2006年由国务院公布广东咨议局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更好地发挥旧址的重要作用,从1996年起,就有不少文化人士和政协委员等各界人士呼吁恢复咨议局旧址大门的原貌。一晃25年过去了,这一呼吁还是未能变为现实。现在,机不可失,广州应紧紧抓住辛亥革命110年的契机,尽快恢复广东咨议局旧址大门的原貌。广州市有关部门应统一认识,顾全大局,大力推进咨议局旧址大门的恢复。

3.对先烈路史迹进行“串联”整合,建设辛亥革命旅游碧道

广州的先烈路西邻红花岗,东接十九路军烈士陵园,是辛亥革命遗址最多的地区。许多专家都提出要对先烈路史迹进行“串联”整合。短短3.6公里的先烈路,俨然是展示中国民主革命的英雄和历史的“博物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朱执信墓、邓荫南墓、张民达墓、邓仲元墓、兴中会坟场、庚戌新军起义烈士墓、华侨五烈士墓、十九路军陵园等共35处近代革命先驱的墓址。这些墓园,不仅带出辛亥革命历史和英雄人物故事,就连墓园本身建筑也各具特色,风格鲜明,颇具建筑美感。

先烈路烈士墓大多保存状况不错,但一百多年前烈士墓群都是建于广州的郊外,当年很容易看见和找到。而现在,兴中会坟场、庚戌新军起义烈士墓等遗址都不再临街,附近还建了不少高楼,再加上先烈路上的文化遗址标识很少,久而久之,连住在先烈路的居民都不知道身边的史迹了。

首先,要对先烈路辛亥革命遗址的周边进行环境整治,清理遮挡遗址的违章建筑,让辛亥革命遗址露出真容;其次,对确实不能使遗址出入口设在大街边的,要做好文化旅游景点标识指引;第三,组织对辛亥革命史迹、史料、人物进行整理,使各处史迹既有精彩的说明,也有主题线路延伸介绍。要将先烈路上陵园、墓园、坟场开向先烈路的大门按原有风格修复;然后就是完善文化遗址的标识,开辟一条辛亥革命旅游碧道,形成容易寻找和参观的氛围。进一步强化先烈路陵园荟萃的“博物馆”特点,形成类似于南京雨花台游览区、上海龙华烈士纪念园区的民主革命纪念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风景优美的文化旅游胜地,让先烈路成为人民群众了解辛亥革命历史的一座地标。

4.全面恢复孙中山大元帅府旧址原貌

孙中山大元帅府旧址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纺织路东沙街18号。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元帅府旧址前身为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的广东士敏土(水泥)厂,因孙中生先生两次在此建立革命政权而得名。1917年,为了保卫辛亥革命的成果,捍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南下广州,发起护法运动,就任大元帅,征用广东士敏土厂,建立海陆军大元帅府,领导护法运动。1923年,孙中山再一次来到广州,在此重建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作出改组国民党、筹建黄埔军校、建立国立广东大学(中山大学)、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等重要决策。

广州市委、市政府一直重视大元帅府旧址的文物保护工作,在“十五”、“十一五”期间,旧址被收回至文物部门管理,并在其基础上建立了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按原貌复原了大元帅府门楼,打通了大元帅府旧址门楼、南楼、北楼的中轴线。特别一提的是,在亚运会前夕,市委、市政府投入巨资拆除江湾桥东引桥、迁移变压器、建设大元帅府广场;拆除旧址西南侧两座8层宿舍楼的决定,使多年困惑大元帅府旧址的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使大元帅府重现开门见江的恢宏气势。

建议全面恢复大元帅府旧址原貌,进一步改善旧址的内部环境,将大元帅府旧址西南侧的原万科用地面积9629平方米地块(现已停工多年),变更为文化性用地,移交给文物管理部门。在此建新的文化陈列楼,满足历史陈列展示、文物库房、监控中心、办公用房及停车场等基本需求。拆除现孙中山大元帅府旧址用地范围内作为办公、文物库房、监控中心等用途的南平房、西平房,复建后花园和兵营房,全面恢复大元帅府旧址历史风貌,使纪念馆从单一依托文物旧址建馆转变为文物旧址附加新陈列馆的模式,以推动大元帅府旧址的文物保护事业和纪念馆的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1911年,林觉民参加黄兴领导的广州起义,进攻总督衙门,不幸受伤被捕。林觉民在给妻子的诀别信中写下“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的豪迈话语,慷慨赴死,葬于广州黄花岗。今天,越秀山下,黄花岗畔,辛亥“三二九”广州起义的英烈们已长眠百年。百年沧海,百年巨变。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的今天,我们深深缅怀革命先烈推翻帝制的民主理想、复兴中华的民族气节、投身革命的英雄情怀、慷慨赴死的大义凛然,缅怀着无数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建立的不朽功勋。

作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策源地的广州,是中国近现代走向共和、走向世界的起点;改革开放领风气之先的广州,是中国当代走进市场、走向世界的起点。广州以其光荣的历史向世人昭示了它对中国现代化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辛亥革命史迹不止是广州的财富,更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财富。这些活生生的、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建设文化湾区的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每一位广州人,都应引以为自豪。

我们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大抢救、维修、保护广州辛亥革命遗址力度,特别是要全力改善辛亥革命遗址周边环境。同时,更加重视深度发掘、精心修缮、科学整合有代表性的近现代史文物古迹,整体打包规划、整体开发利用、整体宣传推介,更好地释放出广州近代革命史迹文化内涵和教育功能,不断提升广州文化软实力,擦亮广州作为中国近现代革命策源地这块闪亮的品牌。

猜你喜欢
烈士墓辛亥革命旧址
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大连中华工学会旧址纪念馆
油画
法国领事馆旧址 见证重庆百年开埠史
访三合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无名烈士墓
彭俊枫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专栏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海内外大征联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