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复兴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随感

2021-11-25 11:05黄明同
岭南文史 2021年4期
关键词:三民主义孙中山理想

黄明同

(作者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世纪伟人孙中山,在中华民族危亡之时,最先发出“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为实现民族振兴,他奔走呼号,奋斗终生;为实现民族复兴,他领导了一次次的武装起义,创建了世界东方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他以世界视野并结合中国国情,勾画出新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他实地考察,力图尽快实现民生主义,以建成“大同”的理想社会,使中国进入世界强国之林。

一、孙中山第一个发出“振兴中华”的呼吁

1866年12月,孙中山出生于广东香山(今广东中山市)的农民之家。家境并不富裕,哥哥孙眉为生计早已移民夏威夷,经一番拼搏,有了自己的农场。12岁那年,孙中山随母亲到夏威夷探亲,他对比了西方社会与中国社会而大开眼界。在那里,他进入了当地学校,开始接受西方教育。青年时代的孙中山在香港的中学和大学接受西方的科学文化,以及西方社会的文明。他看到自己祖国的落后,悠然而萌发救国的愿望。同时,他生活在晚清时期,腐败的清政府,自鸦片战争后,国门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被迫签订一个又一个的不平等条约。孙中山认为,中国已经沦为比殖民地还不如的“次殖民地”。他深深感到,有几千年文明的祖国,已面临着“大厦之将倾”的危机。在内忧外患之时,爱国志士们开始组建革命团体。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明确其宗旨是“振兴中华”“维持国体”。孙中山第一个喊出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呼声:“振兴中华!”那是多么的振聋发聩!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孙中山革命生涯的开始!

二、孙中山为民族振兴愈挫愈奋

1895年2月,孙中山成立香港兴中会,确立以武装斗争为根本任务。经过策划,香港兴中会决定1895年10月26日,即农历九月初九日,在广州起义。但起义在“起”而未“起”之时,流产了,武装斗争的第一枪没有打响。

孙中山是这次起义的军事负责人,起义的失败,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毕竟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缺乏严密的思考、周密的部署,以及军事指挥者的魄力与干练。失败了,但孙中山并不气馁,他接受了考验与磨难。

为推翻清政府统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孙中山愈挫愈奋。他领导了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先后有广州起义、惠州三洲田起义、潮州黄岗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钦州廉州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州廉州上思起义、河口起义、广州新军起义,以及广州“三二九”起义,最后是武昌起义。一次次的起义,一次次的失败。愈挫愈奋的孙中山,为起义而不辞劳苦,奔走呼号于海内外,苦口婆心宣传革命,募集基金,历尽艰辛,终于成功,最后在世界的东方,创建了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三、孙中山为民族复兴勾画远景蓝图

以武力推翻封建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只是孙中山振兴中华的第一步,而实现大同理想,让中国进世界强国之林,才是他的远大目标。民国初年,孙中山便勾画了宏伟的、系统的现代化建设蓝图——《建国方略》。

孙中山的《建国方略》,运用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思维方式——系统方法,从社会的精神、物质和政治三个层面去规划具体的建设方案。他明确提出:“用系统的方法指导其事”,从“心理建设”“物质建设”“社会建设”三大子系统上规划整个国家的建设,其中体现了现代系统方法的整体性、层次性、结构性、开放性和最优性。《建国方略》既有宏观的、框架性的构想,又有具体项目的细致的设计,如在交通方面,连那条铁路哪里是起点,经过哪些地方,有多长,都一一加以注明。

孙中山以世界视野,强调要打开国门搞建设,倡导实行“开放主义”的国策,主张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环境 ,以及国际资源来进行本国的建设。为与世界勾连,他的经济建设方案设计了北方大港、东方大港和南方大港,作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孙中山还石破天惊地提出:“使外国之资本主义以造成中国之社会主义。”无需讳言,孙中山的建设蓝图 ,带有一些空想性,但应该肯定其主观愿望与立场具有可取性,其勾画的建设蓝图,在当时历史还没有为之提供实现的条件,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中华儿女一步步把它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站自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其中孙中山当年勾画的建设蓝图,有着不可抹去的历史功绩。

四、孙中山为民族复兴而憧憬未来的理想社会

为中华民族复兴,孙中山憧憬了未来的理想社会。那便是民生主义,亦即大同主义。

孙中山的“大同”理想社会,源于孔子。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先秦时期,为解决社会变革期间财富重新分配而产生激烈冲突,明智地提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1]他憧憬一个公天下的、人人共享社会的一切,均平而和谐的社会;他希冀以之取代“无序”的动乱社会。

孙中山之所以选择儒家的“大同”作为自己的理想,原因或许有两个方面:一是,孙中山与原始儒家,有着同一的追求,即要解决社会的贫富不均;二是,孙中山出于文化认同,认识到欲解决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他认为“我们能够照自己的社会情形,迎合世界潮流做去,社会才可以改良,国家才可以进步;如果不照自己社会的情形,迎合世界潮流去做,国家便会退化,民族便受危险”。[2]中国的改造,既要顺应“世界潮流”,又要从本国家、本民族的特有“情形”出发。为此,他要到民族的思想库去寻找救国的智慧,儒家大同情结便油然而生。

孙中山的墨宝,透出他的大同情结。据学者统计,其遗墨中关于“博爱”“大同”“天下为公”,以及与此相关内容的题词,总数为140多件,占其题词总数约三分之一。孙中山晚年,曾两次全文抄录《礼运·大同篇》。

孙中山儒家大同理想的深深情结,不仅在这大量的题词和抄录中洋溢着,而且在言论上,他不仅引用孔子的大同言论,并直接用孔子当年的话语来诠释其理想社会的具体内涵;他始终强调,他所主张的理想目标,在具体内涵上,与孔子的“天下为公”堪相一致。如:

在1905年10月的《〈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欧美之所以进化归结为“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从语意上看,三民主义好像来自于西方,但实际上孙中山强调“是三大主义皆基本于民”。[3]这“民”的理念,应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以民为本”。

一年后,孙中山在《民报》创刊一周年的庆祝会上讲话,详尽地阐述了三民主义的内涵:民族主义,并非“排斥”“不同族的人”,而是“不许”其他民族“夺”汉族人的“权”;民权主义,是要建立“民主立宪政体”,赋予国民“平等自由”的权利;民生主义,是“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人谋幸福”。

民国初年,孙中山宣传三民主义,明确地把他的主义与儒家传统的大同主义等同起来。如:

1912年10月,孙中山对上海中国社会党人的演说中说:“社会主义之国家,人民既不存尊卑贵贱之见,则尊卑贵贱之阶级,自无形而归于消灭。农以生之,工以成之,商以通之,士以治之,各尽各事,各执其业,幸福不平而自平,权利不等而自等,自此演进,不难致大同之世。”[4]他所主张的三民主义,便是要达到大同世界。

1921年12月10日,孙中山在桂林对滇赣粤军的演说中明确指出,他的理想王国,便是儒家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他说,“在吾国数千年前,孔子有言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此,则人人不独亲其亲,人人不独子其子,是为大同世界。大同世界即所谓‘天下为公’要使老者有所养,壮者有所营,幼者有所教。孔子之理想世界,真能实现,然后不见可欲,则民不争,甲兵亦可以不用矣。”[5]他直截了当地把自己的理想,同孔子的言论勾连起来。类似的表述,在孙中山讲话和文章中,处处可见。

1923年12月,孙中山在广州欢迎各军将领会上演讲时,对“大同”与“民权”二者的关系,有更具体的解释。他说,“这项公天下的道理,便是三民主义中第二项的民权主义。从前的人以为天子是天生的,原来便赋有一种特权,到后来人类觉悟了,不相信只有天子一个人有这项特权,推到百姓人人都有这项特权,就是把政权公之天下。我们中国二千多年以前,孔子便有这项思想,他曾说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不过当孔子那个时代,只有思想,没有事实。到了现在,世界上有了这个思想,也有了这个事实。大家都要做主人翁,承认用这项主义的政体。”[6]

1924年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演讲,有更明确的表达。他说:“我们三民主义的意思,就是民有、民治、民享。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意思,就是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照这样的说法,人民对于国家不只是共产,一切事权都是要共的。这才是真正的民生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7]孙中山的一次次的讲演,都显露他确确实实把“三民主义”视为孔子所倡导的“大同主义”。

1924年3月,孙中山在广东讲演民权主义,直白地说:“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孟子便主张民权。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便是主张民权的大同世界。”[8]孙中山在“大同”与“民权”之间画上了等号。

孙中山用“大同”诠释“民权”之后,又用“大同”诠释民生主义。1922年1月,孙中山在桂林的同乡会的欢迎会上演说时明确地说:“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不能以富者压制贫者是也。”[9]

在孙中山看来,“民生主义”,便是富者不能压制贫者,便是“均富”;“均富”,即儒家的解决的社会的“公天下”;解决社会问题的“公天下”,也即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1924年的《三民主义·民生主义》演讲的第一讲,便开宗明义地说:“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10]一个“即”字,便把“民生主义”与“大同主义”直接等同了。孙中山晚年,反复强调民生主义是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强调民生主义也就是孔子的大同主义。纵观孙中山的种种言论,人们不难体悟到,孙中山有着深深的儒家情结,使他把民族复兴的最高目标锁定在儒家的“大同”理想上。

大同理想,是中华民族的理想。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中国人开始了对大同理想的憧憬。《礼记·礼运篇》有一段精辟的记述,概括了中国古代的大同理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独、残、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而贼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1]这是孔子对学生子游所说的一段话。这里,孔子第一次描绘了大同社会的基本范式,展示了大同模式的基本内涵。

孔子生活在东周时期,是“礼崩乐坏”的动乱时期。“有序”的“三代”(夏、商、周)已过渡到“无序”的东周。当时生产方式在变,财富分配方式在变,人际关系在变,一切的一切无不处于“变”之中,社会正在转型。在编撰史书中,孔子了解到,过去的“三代”是君主贤明、百姓安居的太平盛世。他进行今昔比较,深感现实的残酷,慨叹“既往已”之可贵。他萌发出恢复以往的安宁与和谐社会的愿望,憧憬一个以“公”字为核心的美好社会,那便是“大同”社会。

大同理想的基本模式是:一个“天下为公”的社会,道德高尚的社会,人人为公而不为己的社会,人人安居乐业的社会,没有兵戈与盗贼的社会,人人和睦相处、共享福祉的社会,是其乐融融,和和美美的世界!

孔子大同社会的基本模式,其核心是“公”和“平”二字。历代的农民起义都打出“等富贵”“均贫富”的口号。他们正是用大同理想感召民众,起来与不平等的制度作斗争,体现出孔子之后广大民众对大同理想的追求,并努力付之行动。

五、孙中山对传统大同理想的传承

对大同理想,孙中山所设计的模式,既富于世界视野,闪耀时代的色调,又富于民族特色,散发着古色古香的中国味。

孙中山对大同理想的传承,大胆地把《礼运·大同篇》里浓缩的百字所描绘大同模式,尽情地、淋漓尽致地加以发挥。他贴近时代的要求,而对其中的理念加以发展,紧紧地把握住孔氏大同理想的核心,即“天下为公”,而展开;又把孔子的“天下为公”从中国拓展到世界,扩大“大同”外延;同时,在“公”与“平”二字上做文章,围绕着“公天下”,而落脚在“民本”上,由是而描画大同的理想蓝图。孙中山的大同模式,既承传了孔氏的基本模式,又把传统的孔氏模式,从古代向近代推进。对它赋于更具时代特色的、更丰富的内涵。

其一,在“天下为公”的内涵中,突出“政权公之天下”,使之富于时代特色。

有丰富历史知识的孙中山认为,人类社会经历了三个时期,即“洪荒时代” “神权时代”“君权时代”,当今时代,人类进入了民权时代。民权时代,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他认定是“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公天下”,而不是君主专制——“家天下”,天下不允许“天子一个人”的“特权”。

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孙中山认定:“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便是主张民权的大同世界。”“这项公天下的道理,便是三民主义中的第二项的民权主义。”自认为处于民权时代的孙中山,他把孔子的“天下为公”,演绎为“民权主义”,对大同理想进行了现代诠释,为传统的大同模式,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

其二,对大同理想进行新的、创造性的概括,使之更明晰。

顺应世界潮流的孙中山,他虽常常引用孔子的话语,却又有创新的表达方式。他具体用他所创立的三民主义来表述大同理想:

大同模式=“民有”+“民治”+“民享”。

孙中山用合乎潮流的语言表述:“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在孙中山看来,“人民对于国家不只是共产,一切事权都是要共的。”这“就是孔子所希望的大同世界”。这样的“大同”,虽没离开孔子当年的基本范式,却以新的形式进行表述;这样的“大同”,已经注入了新的思想,令人耳目一新。

其三,对孔子模式进行具体的展开,使之更丰富、更具操作性。

孔氏模式,体现在《礼运·大同篇》的百字文里;孙氏模式,则见诸于孙中山大量在讲演与著作中。在孔氏模式里,大同社会只是一个总体的、粗线条的轮廓;在孙氏模式里,大同社会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并有了迈向理想社会的明确通道:

政治上:通过“权能相分”,给人民赋予“四权”,确保“天下是人民公有的天下”。

经济上:通过“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实现可“生利”的土地和资本“归公”,又通过政府的税收及举办各种社会福利,进行社会的二次分配,实现社会财产的“人民共享”“利益均沾”,确保财产公有,分配公平,人人生活有保障。

思想道德上:通过以“平等”为最高道德目标的确立,对中国传统“八德”的弘扬,以及“博爱”“为众人来服务的新道德”的倡导,使人与人相亲相爱、互助和谐,确保“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对大同模式,孙中山既承传,又发展,具体体现在:

首先,孙中山对传统大同模式的弘扬,集中体现在:他确立了现代版大同模式之时,揭示了大同模式的关键点。他告诫人们,实现大同理想,不得不仅仅抓住社会发展的根本处,不得不注重思想方式的转换。

其次,孙中山揭示,实现大同理想的根本,在于协调人们的经济利益。

理想社会,在儒家的基本模式里,它是一个没有争斗、没有盗贼、国泰民安的大同社会。诚然,从孔子到后来的许许多多大同理想的追求者,都没有寻觅到通往理想社会的路和桥。此乃历史的遗憾!孙中山以他过人智慧,思考了这一历史的难题,寻找通往理想社会的路和桥,并抓住了能够走过那路和桥的关键。孙中山明确提出:“社会之所以有进步,是由于社会上大多数的经济利益相调和,不是由于社会上大多数的经济利益有冲突。”[12]在孙中山看来,实现大同社会,必须着眼于协调关系,而各种关系中,又以经济利益为最根本;在孙中山看来,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斗争,更不是经济斗争;在孙中山看来,只有社会大多数人的经济利益得到协调,社会才可能进步和发展。

1924年8月,孙中山在广州讲演“民生主义”时具体解说经济利益协调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他说:“社会上大多数的经济利益相调和,就是为大多数谋利益。大多数有利益,社会才有进步。社会上大多数的经济利益之所以要调和的原因,就是因为要解决人类的生存问题。古今一切人类之所以要努力,就是因为要求生存;人类因为要有不间断的生存,所以社会才有不停止的进步。”[13]在这里,孙中山的推理和结论,都十分清楚:

“为大多数谋利益”→“大多数的经济利益相调和”→“解决人类的生活问题”→人类“不间断的生存”→“社会才有不停止的进步”。

这里体现了孙中山的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人类社会必须“不停止的进步”“不间断”地发展,这就必须不断地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显然,孙中山抓到了焦点“解决人类的生活问题”,并揭示了问题的根本在于本着“为大多数谋利益”的宗旨,实施种种为民的措施,由此达到“大多数的经济利益相调和”。孙中山抓住经济利益这一根本,进行理想社会的构建。这便是对儒家的大同模式,如何从理想层面转化为实践层面的重要突破。

孙中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事业奉献了毕生。今天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之际,海内外的中华儿女都要缅怀他的功绩,继承他的事业,弘扬他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而努力奋斗。

注释:

[1] 见《礼记·礼运》。

[2] 见《孙中山全集》第9卷:《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262页。

[3] 见《〈民报〉发刊词》,《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288页。

[4] 见《在上海中国社会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524页。

[5][9] 见《在桂林对滇赣粤军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36、56页。

[6] 见《孙中山全集》第8卷:《在广州欢宴各军将领会上的演说》,第470页。

[7][10] 见《孙中山全集》第9卷:《三民主义·民生主义》,第394、355页。

[8] 见《孙中山全集》第9卷:《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262页。

[11] 见《礼记·礼运篇·大同篇》。

[12][13] 见《三民主义·民生主义》,《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369页。

猜你喜欢
三民主义孙中山理想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孙中山的绰号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三民主义说
三民主义说①
王绪阳孙中山人物画作品选
抗战时期何干之对三民主义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