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作家雨果曾说:“善意是精神世界的阳光。”
在我写下这句话的今天,我到英国已经整整4个月了。如果没有牛津大学对求知学子的善意和帮助,没有牛津中国学联、驻英使馆老师们的悉心关怀和支持,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不可能在这个特殊时期平安顺利飞抵英国,来到牛津实现我们的求学梦。
还记得当初拖着两个大行李箱的我,对牛津的一切都还很陌生。现在,拥有满满爱意的我,每天都在充满善意的校园里徜徉。
我来自中国一座美丽的城市——武汉。1年前,当万家灯火通明,人们准备迎接春节之时,我们开始了为期76天的“封城”。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刻,我看到全国4.2万名医护人员众志成城、舍生忘死、逆行武汉、挽救无数生命,看到中国各地千百万人民给予我们小到一袋土豆大到建成整座医院的支持,还看到牛津中国学联、牛津中国学子和许多在英华人华侨捐款捐物、支援武汉的身影。确实,“善意是精神世界的阳光”,这阳光是爱意,是信念,更是灯塔,照亮了我们这群青年人人生中的一段路。
2020年圣诞节后,英国仍在执行封锁措施,但学习不能停止。学院内的图书馆仍旧24小时对我们开放,可以照常借书还书。只不过以前可以容纳100多人的自习室,现在只允许11个人同时自习。每天吃完午饭,我便会抱着电脑冲向图书馆学习。我希望在数学这条引人入胜的道路上,在这个由人类理性垒起的宏伟建筑中,用一个年轻人的智慧呼应流转,在专业上孜孜以求攀登,继续探索人类理性的奥秘。
这里的学习异常紧张,夜以继日成为日常。学院导师发来一封封邮件,告诉我们:考试成绩不是最重要的,我们更关心你们的身体与心灵健康。温馨的话语抚慰了我们的心。沐浴着善意,我坚信,新的学期一定会更美好。
临近春节,年味儿越来越浓。想家,非常想,超级想回到温暖的家。每周和家人视频,我都会唠叨很多开心与不开心的事。透过手机与电脑,相隔万里,我仍能听到熟悉的武汉话,看到妈妈脸上温柔的笑容,看到老爸的“大傻样儿”。每个点点滴滴,像“意识流”穿进脑海,独处时回忆起来,心里充满了暖意。
我常想,当我被这善意的阳光暖暖包围,开始新的求知成长生涯时,善意怎样才能成为生命中的一种使命,乃至一种责任?
善意是没有国界的,正如阳光没有国界。
这次疫情已经让每个人意识到,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没有一个国家和民族可以成为与世隔绝的孤岛。让我骄傲与自豪的是,我的国家、我留学的学校都为疫苗的研制作出了贡献,这是全球科学家为人类生命健康作出的努力,这是科学对这个世界最善意的表达。
作为一个00后,作为Z时代的年轻人,我们有使命和责任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充满善意、更加美好。
人类历史始终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相遇相知中向前发展。心相知,手相携,我们来到牛津,从中国到英国,再到全世界,我们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年轻一代应该把目光投向更加深远的未来,渺沧海之一粟,羡须臾之无穷,用我们的知识,用我们的善意,去创造出一片更加广阔的天地。我们的世界观兼具理想与现实,我们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我们要不断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把个人命运与世界整体发展联系在一起,培养自己的世界眼光和人类情怀。
花香风吹,好事人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