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鑫 宋明月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江苏 常熟 215500)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社会风貌。《诗经》中详细描写了古时狩猎、劳动、婚姻乃至祭祀、战争、颂歌,使人们真切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的魅力。《诗经》作为儒家经典,儒家美学的根基,在中国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也成了许多翻译家重点研究的范本。
作为弘扬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中国诗歌及典籍英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孔子在儒家学派中的特殊地位,经过他的阐释之后,《诗经》也逐渐成了儒家美学的根基。为了向世界传播儒学,理雅各、高本汉等汉学家已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当下《诗经》的最新译者,汪榕培教授曾多次发表专题文章,凭借自己的分析,比较国内外《诗经》的英译方法,成了《诗经》英译研究领域的大家。汪榕培教授将译作读者定位在“广受众”[1]上,意在将《诗经》译作推向海外;其译作的读者对象为西方的一般读者,意在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基于此,本文希望从译介学的视角,分析汪榕培《诗经》英译本对于中国传统儒家美学的传播所起到的作用。
作为武汉大学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美学界的领军人物,陈望衡不仅在国内美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还被《世界日报》誉为“中国美学界的翘楚”。陈望衡将儒家美学划分为比兴之美、写实之美、言志之美、温柔敦厚之美。[2]本文将从这四点分析汪榕培《诗经》英译如何体现儒家美学。
诗有六义,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照《诗经》内容划分,“赋”“比”“兴”是按照创作手法划分。事实上,“比”“兴”已经超越了“赋”并且逐渐发展成了一种美学范畴。“比”“兴”的共同点就在于它们都能给读者塑造一个生动具体的形象。也正因为有了“比”和“兴”,才丰富了诗背后的感情世界,就是我们常说的诗的意境,而这也是《诗经》之美所在。比兴产生于《诗经》并且成了创造意境的基本表现手法,《诗经》中几乎所有的诗都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它们每一首都有着独特的美。
例1:
关关雎鸠,The waterfowl would coo,
在河之洲。Upon an islet in the brook.
窈窕淑女,A lad would like to woo,
君子好逑。A lass with nice and pretty look.
参差荇菜,There grows the water grass,
左右流之。The folk are fond to pick;
窈窕淑女,There lives the pretty lass,
寤寐求之。For whom the lad is sick.[3]2-5
从汪榕培的译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的开头描绘了一对水鸟在岸边相对而鸣的景象,接着又写道:“A lad would like to woo,A lass with nice and pretty look.”开头写水鸟求爱的情景即为了引出男子向淑女求爱的情景。这首诗中“The waterfowl would coo,Upon an islet in the brook”就有比兴的功能,其中用水鸟之爱比喻男女之爱是比,用水鸟求爱引出男子求爱是兴。
例2:
桃之夭夭,The peach tree stands wayside,
灼灼其华。With blossoms glowing pink.
之子于归,I wish the pretty bride,
宜其室家。Affluence in food and drink.[3]14-15
《桃夭》描绘的是古代婚礼的场景。人们一看到桃花,就能想象新娘的美貌。为了体现儒家美学中的比兴之美,汪榕培在其译文中,也遵循了比兴的原则。每段均以“The peach tree stands wayside”开头,用盛放的桃花来起兴;译文中处处以桃花喻新娘,即为比兴中的比。
写实之美也是《诗经》中非常可贵的。除了少数几篇诗,《诗经》中大部分诗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将《诗经》称为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泉也不为过。
《诗经》雅和颂中的许多诗歌直接反映了西周和东周的一些历史事件,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史实的记载。但是《国风》中的许多作品,虽然不是史实,却是史情,即以虚构事件反映社会现实。
反映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经济生活占了很大比例,如:
例3:
八月载绩,In Month Eight we twist the hempen thread,
载玄载黄。And dye it black,or yellow instead.
我朱孔阳,We may dye it black,which is so bright,
为公子裳。To make skirts for the young knight.[3]376-385
这段文字描述了农民将织物献给权贵的场景,反映了当时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整首诗描绘了一年中每个月农民的劳作,为研究中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我国的纺织事业由来已久,从《诗经》中记录农织活动的各种诗歌中,我们可以了解我国的织物种类和制作过程,了解中国纺织史。而通过汪榕培的翻译,还可以让中国纺织史走向世界。
《诗经》中描写青年爱情的诗篇也不在少数,如《静女》:
例4:
自牧归荑,The maiden in the fields,
洵美且异。Brings me exotic grass.
匪女之为美,I love what nature yields,
美人之贻。When it comes from the lass.[3]102-103
这首诗表现的是恋爱中的青年男女约会时害羞、惊喜的心情,这样的爱情在今天看来也是十分纯洁、令人动容的。
在古代,“诗言志”的正确含义是——诗是用来表达人的思想的,“诗言志”也是中国诗歌美学中的重要原理。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毛诗序》)“诗言志”往往是儒家学者借以抒发情怀的一种方式,尽管《诗经》未能很好地在言志和抒情间达到一种平衡,但《诗经》中的大部分诗都将情和志结合得很好,达到了后世诗歌无法超越的程度。而为了准确地传达儒家美学中的言志之美,汪榕培在《诗经》英译中也做了大量工作。
例5:
三之日于耜,In Month One we repair the plough;
四之日举趾。In Month Two we begin to mow.
同我妇子,Women and children leave the house,
馌彼南亩,And carry food to the field down south;
田畯至喜。The surveyor takes the food to his mouth.[3]376-385
西周时期,战乱纷频,许多人流离失所;因此,人们更企盼家庭的团聚。从汪榕培的翻译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忙碌完后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景象,也表达了农民渴望家庭团聚的愿望。
在儒家美学系统中,遵循周礼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而《诗经》所言之志皆为周礼之志。
例6:
将仲子兮,Prithee,my dear sweetheart,
无逾我里,Don't climb into our yard,
无折我树杞!Nor break the willow branch!
岂敢爱之?It's not for the branch I care;
畏我父母。My parents are o’r there!
仲可怀也,You are deep in my heart,
父母之言,But what my parents say
亦可畏也。Will worry me all day.[3]186-189
在西周,恋爱和婚姻都要被父母允许,如果青年男女不顾父母的反对约会的话,将要受到严厉的惩罚。而在汪榕培翻译的这首《将仲子》中,我们很明显地感受到,女孩正为两人关系没有得到父母的同意而担忧。
整体上来说,《诗经》有着明显的政治和道德意味,批判了社会上许多不合理的现象,而这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公认的统治秩序。因此,《诗经》必须在两者之间达到一种平衡。这就是温柔敦厚之美所在。在《东山》中,汪榕培将“我徂东山,慆慆不归”[3]388-393译成“Since I arrived at Eastern Hill,I have stayed long against my will”[3]388-393。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战士们尽管对于频繁的战争感到厌倦,渴望与家人团聚,但是为了祖国统一,他们还是选择放弃一己私欲。整首诗的基调都透露着温柔敦厚之美。
在美学方面,温柔敦厚的实质便是中庸,而中庸也正是儒家重要的美学思想之一,《诗经》中《氓》将温柔敦厚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汪榕培译文中,“Upon the lofty wall,I look till eyes are sore”[3]143一句展现了女子等待男子前来赴约的甜蜜心情,而具体描写两人见面后的场景,这叫作乐而不淫。“The hAppy days are past,But in memory always last.”[3]149“The hAppened long go;Why should it bring me woe!”[3]149这两句表现了女子虽被抛弃,却从未忘记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也毫不沉湎于悲痛中的心态,这叫作哀而不伤。
自汉代以来,儒家美学一直在中国传统美学中占主导地位,对每一代人都有深远的影响。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蕴含着儒家美学的精髓。例如,《诗经》中的各种诗歌都说明了女性之美,与那些害怕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女性不同,儒家美学中的女性勇于追求爱情,并与不公平的命运做斗争。例如,《摽有梅》中的女人就直接表达了对心上人的爱意。“You'd better not delay”“You'd better come today”和“You'd better come and say”[3]44-45,表现了她在追求爱情的勇敢,这种勇敢追爱的品格是儒家美学中极为称赞的。此外,《诗经》对其他儒家美学赞颂的品格都有涉及,而经汪榕培翻译后,这些品格被更好地传达给西方国家,并将儒家美学传播到更多的英语国家。
自16世纪以来,随着地理大发现的推进,西方殖民主义来到了东方。同时,欧洲天主教传教士,特别是耶稣会士,率先开始向海外扩张;他们还创造了历史上著名的东学西渐。他们广泛地介绍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国的哲学、宗教,翻译中国的经史典籍,使中国传统儒学在西方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在两千多年的中国翻译活动中,将汉语英译一直处于次要位置。自近代以来,大量的翻译将各种西方文化引入中国,这就造成了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文化逆差。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输出已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关键。东学西渐也是与时俱进的文化战略,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为了寻求与西方文明的平等对话,中国译员应更加重视中国文学作品的外译。
作为传播中国文化和翻译中国典籍的先驱,汪榕培将大部分时间用于翻译中国典籍,英译《诗经》便是他的成就之一。《诗经》最重要的主题便是中庸,也是在东学西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诗经》不管是情感表达还是美学风格都达到了一种平衡,被称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表达情感的同时,毫不逾越道德底线。此外,《诗经》中的全部305首诗都完美结合了诗歌、音乐、舞蹈,被中和的音乐充满了独特的美,这在汪榕培教授翻译后都得到了充分传达,从而促进了中庸思想的传播,推动了东学西渐进程。
西方人翻译的《诗经》可以使西方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诗歌;但是,由于时间跨度过大,它们未能反映《诗经》的最新含义,更重要的是,西方译者的文化背景也限制了他们对《诗经》的真正内涵领会。为了维持中国文化的地位并向世界传播儒家传统美学,汪教授不遗余力地翻译中国经典籍,并将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汪榕培将其译著对象定位为西方的普通读者,而不是中国读者,这使他的翻译工作更与众不同。将儒家美学传播到世界各地,必然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一定永远不负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