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
——《红色中华》与中央苏区节省运动

2021-11-25 09:18
苏区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红色中华中央苏区节省

李 莉

提要:1932—1934年,中央苏区曾开展一场大规模的节省运动,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对此进行了深入报道。文章以《红色中华》相关史料为基础,从历史、实践、价值三个维度,反映在中央苏区党和政府的动员、组织、推进下,中央苏区党政军民学参与节省运动的历史图景和主要成效,体现《红色中华》在节省运动中所起的举旗定向、造势助力的重要作用,探析中央苏区“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的伟大实践,为新时代进一步传承勤俭节约的基因血脉提供历史借鉴。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和政治本色。1932—1934年,中央苏区曾开展一场大规模的节省运动,遍及整个中央苏区,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红色中华》(1)《红色中华》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创办的第一张中央铅印报,发行量最多时达4万余份。本文所引用资料主要是1931年12月11日至1934年10月3日第1—240期。对此进行了持续深入的报道,有力推动了节省运动的开展。本文以《红色中华》(以下行文中有期数或刊发日期的将省略报名)相关报道为史料基础,探析中央苏区“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的伟大实践,为新时代进一步传承勤俭节约的基因血脉提供历史借鉴。

一、历史维度:中央苏区党和政府依托《红色中华》动员、组织、推进节省运动

中央苏区地处闽赣边隅,经济困难。随着国民党发动军事“围剿”和进行经济封锁,财力匮乏问题日益凸显。1930年11月至次年3月,赣东北苏区每月支出7万至8万元,但收入总数不过7.5万余元。(2)《中共赣东北省委关于财政问题向中央的报告》(1932年1月11日),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等编:《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上,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406页。1930年4月至10月,闽西苏区入不敷出高达4万元。(3)《中共闽西特委报告第一号》(1930年11月),中央档案馆、福建省档案馆编:《福建革命历史文件汇编》甲8,内部发行,1985年版,第214页。有些区政府一个月支出1万元,有些乡政府一个月支出几千元。(4)《中央对于湘赣省苏的指示》,《红色中华》1932年9月13日,第8版。各地政府和群众团体中也存在着较严重的浪费现象。这种状况对于新生的中华苏维埃政权来说,是一个十分严峻的考验。尤其是“假如红军给养和其他军事上的必要经费发生缺乏,则影响甚大,有妨碍革命战争进展的危险”(5)《人民政府通令第三号——帮助红军发展革命战争实行节俭经济运动》,《红色中华》1932年2月17日,第8版。。在“节省一切给予战争”(6)《一切节省给予战争》,《红色中华》1934年3月13日,第1版。的思想指导下,苏区政府将“节俭经济,供给发展革命战争,帮助红军给养”(7)《人民政府通令第三号——帮助红军发展革命战争实行节俭经济运动》,《红色中华》1932年2月17日,第8版。当作最紧急的中心任务之一和行动口号。作为“临时中央政府与全体工农劳苦群众(公民)之间的不可少的连系者”(8)《本报一周年的自我批评》,《红色中华》1932年12月11日,第4版。,《红色中华》率先吹响了开展节省运动的号角,及时发布政令,配发社论,阐述意义,部署任务,提出要求,提炼经验,纠正错偏,组织、引导和推动节省运动向纵深发展,起到举旗定向、造势助力的重要作用。

(一)阐述开展节省运动的目的和意义,形成“响应红色中华号召的巨浪”

1932年2月17日,第10期刊载人民委员会通令第三号明确了节省运动的原则和目的,是“要存着‘节减一文钱即是对革命工作有一分帮助’的观念来实行广大的节俭运动,来积蓄金钱或积蓄粮食以作供给红军发展革命战争之用”(9)《人民政府通令第三号——帮助红军发展革命战争实行节俭经济运动》,《红色中华》1932年2月17日,第8版。,标志着以支援红军开展革命战争为目的的节省运动正式拉开帷幕。随后,《红色中华》十分注意从不同角度宣传开展节省运动的目的、意义,不断提高中央苏区广大群众参加节省运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比如,从支援军事战争角度,《红色中华》指出,节省运动“是有决定战争胜负的意义”(10)《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十二号命令——关于战争紧急动员》,《红色中华》1932年10月16日,第1版。,“应该是争取胜利的粉碎帝国主义国民党五次‘围剿’的重要部分”(11)《一切节省给予战争》,《红色中华》1934年3月13日,第1版。,“是保证战争全部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12)《人民委员会为节省运动的指示信》,《红色中华》1934年4月24日,第3版。,号召“为了战争的全部胜利,为了苏维埃的利益”(13)《人民委员会为节省运动的指示信》,《红色中华》1934年4月24日,第3版。,持续开展节省运动。从支持苏区政权建设的角度,《红色中华》指出,节省运动“在财政上有很大意义”(14)《财政人民委员部训令——目前各级财政部的中心工作(财字第六号)》,《红色中华》1932年9月13日,第7版。,“与苏区财政有极大帮助”(15)《财政人民委员部一年来工作报告》,《红色中华》1932年11月7日,第6版。,“将要紧张苏维埃人员的工作精神,提高工作效能”(16)《中央工农检查部的指示——怎样检举贪污浪费》,《红色中华》1934年1月4日,第2版。等。由上可见,无论是支援前方红军作战,还是巩固苏维埃政权,组织动员“苏区的各级机关包括各种群众组织,打起十分精神,在衣食住行过程中尽量节省”,是当时中央苏区政府的必然选择,因为“积累下来,不仅可以充实红军经济需求,更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参与革命战争”。(17)《本报一周年的自我批评》,《红色中华》1932年12月11日,第4版。这就使苏区广大群众都能成为支援战争的“一份子”,进一步激发他们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意识。

(二)提出节省运动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增强节省运动的指导性、针对性

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伊始,就将节省运动作为“强固苏维埃政权,加强苏维埃对斗争的领导力量,以及执行苏维埃政纲的最具体的方案”(18)《人民委员会命令第五号——切实执行工作检查》,《红色中华》1932年3月2日,第5版。之一。《红色中华》配合临时中央政府关于节省运动的部署,及时刊登具体的工作要求。比如,关于节省范围,第10期刊文提出,“所有各地方政府的预算、杂费、特费等,必须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工作人员须一律裁减,甚至一张纸一枝笔都不要乱费”(19)《人民政府通令第三号——帮助红军发展革命战争实行节俭经济运动》,《红色中华》1932年2月17日,第8版。。这就明确了节省运动的对象是各地方政府,节省范围包括政府的各种经费、物质的节省和人员的精简,但这仅是原则性规定。第13期明确提出目前政府机关办公费要比原有预算减少四分之一(20)《人民委员会通令第四号——积极参加革命战争努力帮助红军》,《红色中华》1932年3月9日,第6版。,第28期则明确了客饭、办公费、灯油杂费甚至纸张信套都要尽量减少。这就使节省范围更加具体化,具有操作性,且从原则性的部署向具体实施发展。

《红色中华》的宣传动员也配合了苏区政府“加紧节省经济,使这一运动成为有组织有计划的群众运动”(21)《猛烈开展节省运动》,《红色中华》1933年11月23日,第3版。的工作部署,使参与对象由以机关工作人员为主转向以广大群众为主。在这一过程中,《红色中华》在群众中广泛宣传,帮助他们了解节俭运动的意义,积极节俭,储蓄粮食,热烈自动地帮助红军和革命战争的发展。《红色中华》先后号召开展“以革命竞赛的方法立刻开始节省一个铜板,退还公债,减少伙食费的运动”(22)《本报号召立刻开始节省一个铜板,退回公债,减少伙食费的运动!》,《红色中华》1933年3月6日,第3版。,“退还80万元公债,节省30万元,帮助战费”(23)《经济动员的统计数字》,《红色中华》1933年3月21日,第3版。,“把退还公债与节省经济的运动深入的发展到农村中去”(24)《各方经济动员的比较数字》,《红色中华》1933年3月27日,第2版。,“全苏区革命群众实践‘六项节省规约’”(25)《本报号召全苏区革命群众实践六项节省规约》,《红色中华》1933年12月2日,第1版。,“为四个月节省八十万元而斗争”(26)《本报号召:为四个月节省八十万元而斗争》,《红色中华》1934年3月13日,第1版。等,“造成一切节省给予战争的热烈空气,使每一个工农群众来响应‘红色中华’的号召”(27)《一切节省给予战争》,《红色中华》1934年3月13日,第1版。,“使这个节省运动成为广大的热烈的群众运动”(28)《本报号召:为四个月节省八十万元而斗争》,《红色中华》1934年3月13日,第1版。。

《红色中华》的节省号召十分具有鼓动性、说服力和实践性。它既是对中央政府相关政令的贯彻深化,也是对既往节省措施的总结提升。甫一发出,迅速点燃了广大群众的热情,得到了积极响应。第168期刊载人民委员会《为批准各级政府红军后方机关国家企业学校等工作人员请求减少火食谷子事》,不仅说明了节省运动已经由从上到下的行政命令转变为从下而上的群众自愿自觉的行为,也说明了“红色中华‘为4个月节省80万元而斗争’的号召,得到了各级政府、红军后方机关、国家企业、学校等工作人员的热烈的响应”(29)《人民委员会命令中字第十四号——为批准各级政府红军后方机关国家企业学校等工作人员请求减少火食谷子事》,《红色中华》1934年3月29日,第3版。。

对于前方作战的红军战士来说,吃饱饭才能打好战,粮食是维持作战能力的最基本保障。《红色中华》也将节省粮食作为节省运动宣传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它除了号召工作人员节省口粮外,还号召在群众中开展每人节省3升米帮助红军的群众运动,尽可能用麦子,以及豌豆番薯等杂粮代替粮食,停止制造米粉、米糕、米糖、米饼、米酒,节制饲养家畜方面的粮食消耗,并通过多开辟苏维埃菜园、多种杂粮蔬菜、养猪养鸡养鹅、多晒干菜等,来节省每一粒谷子帮助战争。这些宣传动员不仅鼓足了广大群众节省粮食的劲头,也使他们有的放矢,明确了节省粮食的主要方向和新途径。

(三)总结提炼开展节省运动的经验,增强节省运动的实践性、操作性

随着节省运动的深入开展,各地各部门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些适合自身特点的做法。比如,中央政府各机关在节省运动中深入动员群众,既注意大处节省、也注意小处节省,通过提高劳动纪律来促进节省,把节省运动与反贪污浪费斗争结合起来,缴交节省款项时尽量减少中间环节,避免挪用和遗失等。(30)《中央审计委员会检查中央各部三月份节省成绩的总结》,《红色中华》1934年4月14日,第5版。总卫生部系统召集西北线医院与东北线医院两个会议,组织突击队,通过提高治疗、倡导节省、进行挑战、组织参观团相互参观、提出积极口号等方式开展节省运动。(31)《中央审计委员会关于总卫生部系统中五六月节省成绩的总结》,《红色中华》1934年8月15日,第3版。《红色中华》及时刊载这些鲜活做法,并凝练提升为可推广复制的经验。这对于解决节省运动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提升节省运动的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四)纠正节省运动中存在的错误和偏颇,提升节省运动的科学性、有效性

中央苏区的这场节省运动历时长、范围广、措施多、规模大,因此在推进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足。《红色中华》在归纳总结经验做法的同时,也不回避错误和偏颇。它通过刊载节省运动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厘清了节省运动的推进路径,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纠偏正向的作用。比如,《红色中华》批评节省运动发动群众不够充分,认为“每天节省一个铜板的运动没有扩大到群众中去,而只限于政府一部分工作人员,这就为数有限了”(32)《财政人民委员部一年来工作报告》,《红色中华》1932年11月7日,第6版。,“节省的范围只限于金钱方面,也没有成为有组织有计划的集体的群众运动,而只是个别的自动的节省”(33)《猛烈开展节省运动》,《红色中华》1933年11月23日,第3版。。对于中央总务厅浮开预算,总卫生部预算人数与实际相差大,军事机关没有建立预算决算制度,邮政总局节省款项收集渠道不统一以致中央财政部未收到一片铜板,卫生系统动员工作存在过“左”倾向和锦标主义等,《红色中华》都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评。尤其是第179期批评节省运动“还有许多地方表现得异常之差”,包括开支超预算(如福建省苏1934年3月份超过90%)、审核不严谨、人员精简不到位(如没有减到人民委员会规定数量)、群众动员不充分等诸多问题。(34)《人民委员会为节省运动的指示信》,《红色中华》1934年4月24日,第3版。

二、实践维度:《红色中华》实录了中央苏区开展节省运动的生动图景

在党和政府的指导推动下,节省运动在中央苏区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作为“中华苏维埃运动的喉舌”(35)《本报一周年的自我批评》,《红色中华》1932年12月11日,第4版。,《红色中华》及时刊发各机关、团体、企业、部队、学校开展节省运动的情况,设置红板表扬先进,提倡竞赛树立标杆,监督曝光浪费行为,倡导从大处到小处的全面节省。第171期对此作了全景式的描述:

许多新的光荣模范涌现在节省战线上,有的机关缩减了经费秩序越发整肃,有的机关裁汰了冗员工作更加紧张,有的拿出全部工资或要求免发津贴,有的每天少吃二两米伙食还附带用杂粮,为了节省灯油就利用月光开会,为了栽种蔬菜就拿起锄头去开荒,外籍同志纷纷要求不发夏天衣服,苏区同志个个奋勇自备几个月食粮,墙报上出了许多节省运动专号,列宁室建立了许多节省箱,到处都在订节省运动竞赛条约,冲锋突击的一个更比一个强,在群众中创造了数不尽的光荣模范,写完了红色中华报纸也不够表扬。(36)《在节省战线上》,《红色中华》1934年4月5日,第3版。

上述资料显示,节省运动得到了苏区干部群众的广泛拥护支持。他们因地制宜提出了许多节省措施,形成了你追我赶、竞争上游的节省氛围,进一步推动了节省运动的深入开展。

(一)参与对象广泛:党政军民学齐参与

1932年2月,节省运动首先在中央机关开展起来。从3月14日开始,中央政府警卫连士兵每天吃两顿饭;从3月16日开始,中央政府工作人员每天吃两顿饭,并减少了四分之一的办公费。(37)《中央政府工作人员节省粮食帮助红军》,《红色中华》1932年3月16日,第6版。1933年12月《红色中华》号召实践“六项节省规约”后,劳动部自动提出每天吃九分钱伙食并节省一个铜板,国民经济部每人每天节省大洋一分。(38)《热烈响应本报节省号召》,《红色中华》1934年1月1日,第3版。1934年3月“为四个月节省八十万元而斗争”的号召发出后,《红色中华》当天就报道,中央政府总务厅决定每人每天节省二两米;中央国民经济部请求苏维埃工作人员每人每天油盐菜钱由四分减至三分,食米由一斤二两减至一斤;中央粮食部决定该部工作人员每人每天节省二两米,每人种20头菜,节省一分钱;中央劳动部决定每人每天少吃二两米、不发夏衣;中央土地部除每人每天节约二两米、节省一分菜钱外,还决定设置节省箱,并不要公家发当年的单衣。(39)《对于本报号召的一片响应声》,《红色中华》1934年3月13日,第2版。在人民委员会发出“节省行政经费三成”的指示后,中央机关带头响应,《红色中华》先后表彰了节省成效突出的中共中央、中央政府、中央军委、全总执行局、少共中央局等机关单位。此外,陆定一、邓颖超、博古、刘群先、陈云、毛泽覃等23位从白区进入中央苏区担负领导工作的同志还自发联名写信给《红色中华》,自愿每天节省二两米,不领当年夏衣,送给新战士穿。(40)《中共中央机关外籍工作同志给本报节省运动号召的回答》,《红色中华》1934年3月20日,第3版。党政机关带头具有十分明显的示范导向作用,主导推动了这场运动向纵深发展。

红军战士深知苏区广大干部群众节省一切支援前方作战的不易,因此也广泛开展节省运动,节省内容包括伙食费、马干费、办公费、夫费、病兵休养费、伤兵费、俘期费、客饭费、向导工资等。尤其是在后方休养的伤病战士也竭尽所能地节省以支援前方。据《红色中华》报道,休养所全体休养战士每人每天在伙食中节省大洋三分(41)《休养所全体休养战士节省伙食钱帮助前线红军战费》,《红色中华》1932年9月20日,第7版。;红色残废战士自动把抚恤金捐助战费,参加人数达到三分之二(42)《红色残废战士自动把抚恤金捐助战费,实行节省一个铜片运动》,《红色中华》1933年3月6日,第3版。,自动无本退回二期公债(43)《残废战士在积极动员中》,《红色中华》1933年4月2日,第4版。;后方总医院伤病战士自动请求减少五分伙食(44)《后方总医院伤病战士自动请求减少五分伙食》,《红色中华》1933年3月6日,第3版。;等等。

在党政军的带动下,群众参与节省运动的热情不断高涨。据《红色中华》报道,江西省保卫局同志节省出150余双布麻草鞋(45)《江西省保卫局三个经济动员工作》,《红色中华》1933年4月8日,第3版。;各级工会会计科长联席会号召苏区各工会的工作同志节省两个月伙食费(46)《节省一切为了革命战争》,《红色中华》1933年10月18日,第4版。;江西贫农团代表大会号召每个贫农团会员节省一角或二角(47)《节省经济与开展反浪费斗争》,《红色中华》1933年12月5日,第1版。;各地合作组织也积极参与节省运动,其中壬田、黄柏、上杭3个合作社和于都东郊粮食合作社分别节省30万元、20万元、1.98万元和2万元(48)《中央财政部收入节省款项初步统计》,《红色中华》1934年4月3日,第3版。;兴国上社区发动群众少吃油盐,不做衣服,多做劳动。以上仅列举了《红色中华》关于群众参与节省运动报道的“冰山一角”,但从中可以看出,各级会议、合作组织、社区等积极利用各种场合、形式来动员组织广大群众,而广大群众积极响应、踊跃参与,充分体现了这场运动的群众性特征。这也是这场运动得以持续近三年的重要原因。

学校也因地制宜开展节省运动。据《红色中华》报道,苏大普通班伙夫从9名裁减为7名,洗衣队从4名减为3名,并有六七名学员自愿把新棉衣等退还公家(49)《苏大学生的节省运动》,《红色中华》1933年11月29日,第3版。;江西省教育会议决定由地方完全负担小学经费,各县订立竞赛条约;通信学校为节省灯油,要求师生早晨提早起床,上午温习功课,晚上利用月光开会讨论,并尽量利用一切废纸写字;等等。

(二)推进方式多样:树立典型、开展竞赛与监督曝光

树立典型、宣传典型,是《红色中华》推动节省运动深入开展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从第55期开始,在接下来的近40期中,通过设立“红板”或“红匾”,密集宣传节省典型,将“所有退还公债及节省经济的同志名单,均载本报红板”(50)《不要落后呵!》,《红色中华》1933年3月12日,第3版。,有时一期刊载名单占到3个多版面。通过张榜表扬节省典型,激励他们再接再厉,继续发挥榜样的力量,影响带动更多的群众投入到节省运动中,进一步营造竞相节省的氛围。兴国县社富区略溪乡易陈英自动节省3担谷子。在这个“最光荣最惊人的例子”的影响下,各地妇女群众争先恐后地响应节省米谷的号召。(51)《最光荣最惊人的例子:兴国妇女整担的节省粮食供给红军》,《红色中华》1934年6月9日,第1版。

中央苏区政府还通过《红色中华》积极倡导和鼓励革命竞赛。第58期发出“以革命竞赛的方法立刻开始节省一个铜板,退回公债运动”的号召后,群众热烈响应。此后《红色中华》每三天就发布一次经济动员的统计数字,公布各地节省经费、退还公债的数目,引导“节省运动像怒潮般的高涨下去,继续向前发展”(52)《三天锐减二千元!!!》,《红色中华》1933年4月2日,第4版。。当节省运动出现低潮时,《红色中华》则发出“开展猛烈突击消灭继续低落现象”(53)《比前三天减一千余元!!》,《红色中华》1933年4月20日,第3版。等号召,重新点燃节省热情,掀起新的高潮。实践“六项节省规约”号召发出后,中央各部门的竞赛更加高涨。中央政府节省委员会提出与财政部、国家银行围绕“节省四个火夫”“每日简省四百斤煤”“每日节省煤油一斤四两”“每人每日节省一个铜板”等开展竞赛。(54)《首先响应本报号召,中府节省委员会实践六项节省规约》,《红色中华》1933年12月17日,第2版。1934年3月21日至6月30日(共100天),中央财政部、粮食部、贸易局、粮食调剂总局等11个机关开展“提高劳动纪律,实行节省运动的革命竞赛”,包括:节省工资津贴帮助战费、每人每天节省二两米帮助红军给养、每人每天节省一个铜元帮助战费和节省办公费等8项内容。(55)《在提高劳动纪律实行节省声中十一个机关职工会订立竞赛条约》,《红色中华》1934年4月14日,第4版。这种单位间的竞赛,一方面可以在单位内部形成竞赛氛围,进一步增强单位内部的团结合力,每个成员都为单位竞赛优胜力争上游;另一方面,因为这些单位多为中央机关,他们开展节省竞赛的风采风貌为广大的苏区群众作出了良好示范、树立了良好榜样,从而使节省运动能够始终保持较为高涨的局面。

《红色中华》注意发挥监督作用,设置“突击队”“铁锤”“铁棍”“轻骑队通讯”“浪费的模范”等栏目,对各类铺张浪费现象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抨击,起到了警醒警示的作用。比如,《红色中华》批评江西苏区省俱乐部“最近布置一个‘俗不可耐’的纸牌坊花了30多吊钱”“简直是革命的罪人”(56)《好一个浪费的俱乐部》,《红色中华》1933年4月11日,第4版。;批评被服厂工人从工资中节省600余元兴造的新工厂被风吹斜,兵工厂为造币厂造了一架毫无用处的机器,草鞋厂亏了很多的本而前方战士还是难得穿到草鞋,中央印刷厂浪费材料等。(57)《节省与浪费》,《红色中华》1934年4月5日,第3版。此外,还刊文《好阔气的江西政治保卫分局》《好阔气的小岔乡苏》《大兴土木的洛口县政府》《大量吃药的博生县政府》《财政支出中另一种浪费——出高价买便宜东西!》等批评了变形的浪费行为。这些监督批评,一些属于较为普遍的浪费现象,一些则是隐秘的浪费行为。通过《红色中华》的曝光,一方面使已经发生的浪费行为无所遁形,有利于遏制浪费现象的蔓延;一方面则未雨绸缪,使一些潜在的浪费行为得到了警醒,从而避免了类似浪费行为的发生。

(三)节省范围全面:注意小处、积少成多

这场节省运动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非常重视小处的节省。这在《红色中华》上得到充分反映。《红色中华》在社论中强调:“各级政府和各群众团体,一切费用都要十二分的节俭”,“不要浪费一文钱,滥用一张纸,多点一点油”,“节减一文钱即是对革命有一分的帮助,谁要‘浪费一文钱实等于革命的罪人’。”(58)《发展生产、节俭经济来帮助红军发展革命战争》,《红色中华》1932年2月17日,第1版。这里强调“一文”“一张”“一点”等都不能浪费,正是着眼于小处节省。随后,《红色中华》报道了许多中央机关小处节省的典型例子。比如,全总执行局只给会写字的同志发笔,而且每月每人最多发一枝,9个人合用一盏灯集中办公,每月每间办公室最多只用一盒火柴。(59)《全总执行局节省运动的具体规定》,《红色中华》1933年12月23日,第3版。中央总务厅自制苏维埃蜡纸、蚊香和盐。(60)《中央审计委员会关于四个月节省运动总结》,《红色中华》1934年9月11日,第3版。不要小看一个铜板、一张纸,一支笔,积少成多,数量蔚为可观。《红色中华》曾作过估算,以每人每天节省一个铜板计算,假如苏区政府机关和各军队各团体有10万人,则每天可以节省10万个铜板,一个月可以节省300万个铜板,扣(61)扣应为合计或换算之意。大洋可得1万元。如果整个苏区群众有300万人,则一个月所得将可以达到30万元。(62)《财政人民委员部训令——目前各级财政部的中心工作》(财字第六号),《红色中华》1932年9月13日,第7版。而震惊中央苏区的瑞金大贪污案最先就是从灯油费浪费这么一桩小事查出来的。由此可见,在中央苏区经济困难、财力匮乏的情况下,小处节省十分贴合苏区财政状况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活实际,因此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每个工作人员都来想法子节省,为着战争不肯浪费一张纸,甚至一根火柴”(63)《中央审计委员会检查中央各部三月份节省成绩的总结》,《红色中华》1934年4月14日,第5版。,真正做到了“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

三、价值维度:《红色中华》反映了中央苏区节省运动的主要成效

中央苏区开展节省运动的初衷,是为了克服财力物力的紧张匮乏,支援红军与国民党开展的军事斗争,但它同时也节省了苏维埃政府的运行成本,促进了现代财政制度的建立,形成了苏区干部的好作风,缔造了“空前的真正的廉洁政府”(64)《中央审计委员会关于四个月节省运动总结》,《红色中华》1934年9月11日,第3版。,进一步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巩固和发展了苏维埃政权,对中国革命胜利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节省经费,支援战事,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随着前方战事的胶着,“财政工作就必须转变过去依靠红军筹款的路线,而做到政府负责供给红军战费,这是苏区向外发展的必须的前提,也就是整个苏区财政工作路线大转变的开始,自七月以后前后方红军供养已经是中央财政部负责支付了”(65)《财政人民委员部一年来工作报告》,《红色中华》1932年11月7日,第6版。。在《红色中华》的宣传引导下,经费节省取得明显成效。1934年3月中央政府各部行政经费实支总数比2月节省40%,中央各部则差不多节省50%,工作人员节省282.6斤米、210斤谷和306.66元菜钱。(66)《中央审计委员会检查中央各部三月份节省成绩的总结》,《红色中华》1934年4月14日,第5版。1934年五六月,总卫生部领导下的医院、疗养院、残废院、疗养所、卫生学校共节省86528.05元,“这一惊人成绩,证明了我们的休养员工作人员对于拥护战争之如何热烈,打破了认为医院不能节省的机会主义观点,突破了‘红中’4个月节省号召的记录”(67)《中央审计委员会关于总卫生部系统中五六月节省成绩的总结》,《红色中华》1934年8月15日,第3版。。1934年4月至7月,中央各部在扩大红军和保卫队员6万多人需增加开支的情况下,比2月减少开支625876元、节省款项87896元(68)《中央审计委员会关于四个月节省运动总结》,《红色中华》1934年9月11日,第3版。,总计超过150万元,大大超额完成了4个月节省80万元的目标。节省运动是在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的历史背景下开展的。“在一切国内生活服从战争的口号之下”(69)《一切节省给予战争》,《红色中华》1934年3月13日,第1版。,按照财政支出厉行节省的原则,能够更为有效地统筹节省使用苏区有限的财力物力,努力做到“节省粮食,让红军吃个饱;节省被服草鞋,让红军着得好!节省各种经费来供给红军军用上的消耗”(70)《我们已经节省了一百三十万,还要继续节省,再节省,来帮助革命战争》,《红色中华》1934年9月11日,第3版。,为中央苏区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围剿”的重大胜利起到了巨大的支持作用。这种“红色后方与前方的统一”,“是苏维埃政权最有力的表现”。(71)《一切节省给予战争》,《红色中华》1934年3月13日,第1版。

(二)精简机构,提高效率,节省了苏维埃政府运行成本

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之初,党政机构比较冗杂,工作人员较多,消耗数量庞大。因此,节省运动从一开始,就不仅立足于铜板、纸张、米粮等物质的节省,同时也注意通过精简人员机构、提高工作效率等形式,“把节省运动与工作的转变联系起来”(72)《节省一切为了革命战争》,《红色中华》1933年10月18日,第4版。,“这些成绩比节省的金钱还要大,这是伟大的成绩,不能以数目字估计的”(73)《中央审计委员会关于四个月节省运动总结》,《红色中华》1934年9月11日,第3版。。通过从中央到基层“尽量的裁减许多可以不需要的工作人员,洗刷一切破坏苏维埃劳动纪律的害虫”,“可以节省出一大笔钱来”。(74)《一切节省给予战争》,《红色中华》1934年3月13日,第1版。从中央机关来看,除新成立的粮食部外,1934年3月比2月共减少169人(运输队通讯排在外)。(75)《中央审计委员会审查三月份中央政府预算的总结》,《红色中华》1934年3月17日,第3版。其中,党中央局裁撤通讯、杂务人员35%,挑夫15%(76)《党中央局的节省运动》,《红色中华》1934年3月24日,第3版。;全总执行局秘书处(包括各产业工会中央委员会)裁减工作人员34%(77)《全总执行局的节省决定》,《红色中华》1934年3月24日,第3版。。中央各部经过裁减后,“工作方法改善了,工作的情绪比前紧张了,劳动纪律提高了”(78)《中央审计委员会审查三月份中央政府预算的总结》,《红色中华》1934年3月17日,第3版。。从县乡苏来看,仅在1934年二三月间,中央苏区的甲等县苏工作人员就减至100人(如瑞金县苏由300人减至104人(79)《中央审计委员会稽核瑞金经济开支的总结》,《红色中华》1934年4月5日,第3版。),乙等县减至80人,甲等区域减至30人,乙等区域减至20人。(80)《为四个月节省八十万而斗争》,《红色中华》1934年3月13日,第1版。

(三)加强预算决算,促进了现代财政制度的建立

中央苏区成立伊始,一些苏维埃政府机关在经费方面“乱收乱用,随意浪费,更无预算决算和计划”(81)《人民委员会通令第三号——帮助红军发展革命战争实行节俭经济运动》,《红色中华》1932年2月17日,第8版。。随着节省运动的开展,“那种浪费和漫无限制的开支状态已大减少了,开始在实行预算决算”(82)《中央执行委员会检查瑞金工作后的决议》,《红色中华》1932年4月6日,第5版。。建立预算决算制度对于进一步规范中央苏区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统一中央苏区财政税收,具有重要的意义。《红色中华》十分注重对财政制度与节省运动关系的宣传。它在社论中指出:“在节省运动中,建立预算决算制度,与严格审查预算决算,是防止浪费,保证节省运动成功的最重要的步骤。”(83)《节省经济与开展反浪费斗争》,《红色中华》1933年12月5日,第1版。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红色中华》开辟了“建立确实的预算决算!开展反浪费贪污斗争”专栏,发表了《反对虚浮的预算案》等多篇文章,宣传“财政的使用,应该根据节省的方针”,“节省每个铜片为着战争与革命事业,是苏维埃会计制度的原则”。(8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人民委员会对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红色中华》(第二次全苏大会特刊)1934年1月26日,第4版。

《红色中华》对预算决算等制度的宣传,促进了现代财政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尤其是“在节省运动高潮底下,推动了我们苏维埃的会计工作的建立,和预决算制度之初步实现。在我们财政经济战线上,在苏维埃法度里,打下了一个根基”,“中央财政人民委员部的会计工作是有了长足的进步。”(85)《中央审计委员会关于四个月节省运动总结》,《红色中华》1934年9月11日,第3版。

(四)形成节省基因,锻造了苏区干部好作风

在节省运动中,许多苏区干部响应号召,回家背米去机关吃,不要公家的口粮。比如,杨殷县泮汉区长教乡各当选代表集中开会时,要求自带伙食,将伙食费捐给红军。(86)《当选代表自带伙食:一切利益帮助战争》,《红色中华》1933年11月26日,第6版。才溪区苏、区委和各团体机关全体工作人员不分5天的伙食尾子,回家自带5天伙食。(87)《热烈响应本报节省号召》,《红色中华》1934年1月1日,第3版。中央土地部分了田的同志自带伙食,其中胡海率先报名带1个月伙食,王金龙、张义贤、李日账、朱福连、朱良仁等也报名自带半个月伙食。(88)《对于本报号召的一片响应声》,《红色中华》1934年3月13日,第2版。到了1934年3月,“本籍工作人员自带伙食的节省运动,现已在各地普遍开展。江西省苏财政部,长汀水口河田三都等苏区,中央劳动部土地部司法部内务部及反帝拥苏总盟,均有报告说这一运动正在开展”(89)《节省战线上的杂报》,《红色中华》1934年3月24日,第3版。。

在节省运动中淬炼形成的厉行节省的好作风深受苏区人民的认可。他们用客家山歌“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饭包去办公”,形象地唱出节省运动留下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时,由于“防止贪污的发生,是节省运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90)《把节省运动发展到群众中去》,《红色中华》1934年4月26日,第2版。,中央苏区将节省运动与反贪污浪费结合起来,“把所有的反贪污浪费斗争的经验运用到各地去,深入到每一个机关中间,使这一个斗争更进一步的开展起来,这应该是保障节省运动成功的主要前提”(91)《一切节省给予战争》,《红色中华》1934年3月13日,第1版。。中央政府节省委员会组建突击队来反贪污浪费,保证节省决定能够施行。中央工农检察部发出《怎样检举贪污浪费》的指示,《红色中华》号召“开展反贪污浪费的全线进攻”。通过对贪污浪费行为的整治,进一步净化了中央苏区的政治生态,持续加强了苏区干部的作风建设,从而赢得了苏区群众的交口称赞和信赖,对革命战争的胜利和苏维埃政权的巩固起到了重要作用。

结语

百年来,勤俭节约观念深深浸润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血脉中,镂刻进中国共产党人的风骨中,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和传家宝。它曾是中国共产党砥砺前行、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将是中国共产党继往开来、再谱新篇的重要保证。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重温中央苏区节省运动,我们仍然能够从中得到诸多启示。比如,要坚持群众观点,人民群众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力量源泉,要尊重群众、团结群众、关心群众、造福群众,唯有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中,才能获得无穷的力量和前行的动力;要坚持疏防结合,把厉行节约与反对贪污浪费结合起来,建章立制、源头治理、标本兼治、堵塞漏洞,从娃娃抓起,推动节约观念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网站等;要坚持舆论引导,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监督作用,通过讲好节约故事、曝光浪费行为,在全社会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氛围;等等。这些珍贵的启示,对于我们落实中央提出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要求,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等,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红色中华中央苏区节省
节省疲劳症
赣州市审计局组织干部职工参观《中央苏区青年运动史》图文展
广东原中央苏区参照西部政策的来由
毛泽东在《红色中华》报的新闻实践与探索
《红色中华》与中央苏区经济动员
《红色中华》救灾宣传研究
人生有三件事不能节省
倾尽全力抓好振兴发展广东原中央苏区的大事
正视差距 急起直追
人民广播事业的雏形——红色中华新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