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雅
(中共呼伦贝尔市委员会党校,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社会治理法治化,是法治领域中比较新颖的成果。从此种角度来看,文章在研究中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围绕社会治理法治化实践,对社会治理法治化理论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社会治理,是一种针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处理方式。主体具有多元化,且事务性质属于社会领域。在中国社会治理下的法治化理论形成中,主要可从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社会治理与法治的结合。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事务的处理任务逐渐从社会管理,过渡到社会治理[1]。而且,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与社会治理法治化有密切的关系。国家治理,涵盖政府、经济、网络、军队和文化等治理。虽然治理内容不同,但彼此间相互联系、促进,是新时代下我国国家治理的图景。
其次,马克思主义思想渊源的延伸。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遵循的理论,其内蕴含比较深厚的社会治理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能够将社会治理的本质揭示出来[2]。由此思想理论延伸来看,我国的经济基础对国家治理或是地区治理有决定性的影响。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根基。社会治理法治理论的基础,是社会治理的实践。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为社会法治化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现实依据[3]。同时,中国社会治理法治化理论形成期间,要充分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充分加强对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借鉴。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宗旨就能够看出,党对人民的重视。所以,在社会治理法治化理论要义中,明确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理念,是全面依法治国和社会治理的根本要求。社会治理的根本立场,就是人民立场。将法治要求贯穿于社会治理进程中,要关注人民立场,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造福人民。在社会治理中,要将该理念作为核心理念,充分融入法治化的建设中。具体表现为,社会治理实践中,要结合实际情况捍卫人民的主人翁地位。除此之外,在社会治理中,要促进社会公平公正。追求公平和正义,就是将社会公平各项任务交给社会治理,实现各地区人民的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实现共同富裕。通过社会治理,要尽可能地缩小城乡差距,利用法律或制度,解决不公平、不公正现象,把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在打造社会治理格局时,突出共享、共建、共治的特点。从法治角度,创新社会治理,其根本点是构建社会治理的共同体,使社会治理格局形成共同治理、共同享有的一体化格局,具有共同体的特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同体是经典性的概念。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社会治理共同体,就是在治理中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每个人都应该尽职尽责,且每个人都有享受社会治理的权利。在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时,比较全面的传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其次,完善社会治理体系[4]。从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始终重视科技、民主,将其纳入到我国社会治理体系中,极大程度上丰富了我国社会治理内涵。在国家治理中,社会治理是比较重要的一项。法治体系,对国家和社会的治理意义显著,可从法治层面上实现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激活,使社会治理迈入法治轨道,促进社会治理的现代化。
在中国社会治理法治化实践过程中,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就是坚持党的领导。我国要实现民族复兴、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在国际上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首先,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时,要重视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和两个维护,在社会治理中贯穿党的领导。而且,要全面发挥社会治理各项事务中党组织、党委领导的作用。社会治理法治化理论下,要坚决维护党的权威,接受党的领导。其次,完善党领导社会治理的相关机制和制度。遵循依法治国,推进党领导的法治化,利用法治体系,实现对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落实。最后,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完善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体系。
在社会治理中,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因而,在社会治理法治化实践中,要充分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从某种角度来说,社会治安会对我国的社会大局稳定、国家政治安全等,产生影响。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角度,提高社会治理水平,能够实现对我国社会稳定的维护,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关于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可从两方面进行阐述。其一,建设平安中国。根据社会治理现状,不断完善与社会治安相关的治理体制,且在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完善相关体制。与此同时,要在社会治安防控中,重视社会治理的协同性,从社会治理的基础抓起,做好基层的社会治安防护。其二,化解社会矛盾。以法治化的思维,引导群众表达诉求,进一步完善信访制度,妥善化解矛盾。除此之外,要保障民生。依照法律法规,对现存的民生问题加以解决。具体来讲,可通过完善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的方式,提高就业的质量,促进收入更加公平合理。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治理的法治化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中,也举足轻重。从某种角度来说,社会治理法治化,是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要求。在强调社会治理法治问题时,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相关社会法律学说,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形成有逻辑的科学理论体系。同时,从坚持党的领导、重视社会治安并保障民生等角度,提出中国社会治理法治化实践的任务。期望通过本次相关内容的研究,可以为日后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理论创新水平提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