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晨 邵思思
2020年1月20日,在云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前往位于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内的西南联大旧址参观调研,对西南联大师生在抗战期间教书救国、读书报国,在艰苦条件下赓续中华民族文化血脉、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光荣历史进行了高度评价,也为我们做好西南联大精神的价值传承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日战争全面打响。随着日军的步步进犯,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沦陷,南开大学在日军轰炸中遭到巨大破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与南开大学三所中国顶尖的高等学府,办学活动全部被迫停止。经教育部批准,三校搬迁至长沙,联合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后因战争步步逼近,又西迁入滇辗转来到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继续开展办学活动,简称西南联大。学校从北京、天津辗转迁往长沙、最后落脚昆明,是一段极其艰苦的行程,也是一个充分考虑时局和中国教育发展需要后的艰难决定。选择从长沙西迁入滇,一则因为昆明地处西南,距离战争前线较远,是远离战火、安心做学问的理想之地;二则因为昆明交通便利,有滇越铁路、滇缅公路可通海外,采购图书设备、运输教学仪器等相对比较方便。西南联大共设有5个学院(文学、法商、理科、工科、师范)26个系、两个专修科和一个先修班,前后培育学生约8000人。①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委会.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于1938年开始上课,直至1946年5月4日宣告结束,在昆明历时长达8年。抗战胜利之后,三校分别迁回原址。为感念云南人民在8年办学期间对学校的帮助与厚爱,报教育部批准后,将西南联大师范学院留在昆明独立办学,更名为昆明师范学院,上个世纪80年代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成为西南联大在云南留下的永久纪念。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组建于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年代,“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以“刚毅坚卓”的精神和卓越的成就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西南联大旧址时指出:“国难危机的时候,我们的教育精华辗转周折聚集在这里,形成精英荟萃的局面,最后在这里开花结果,又把种子播撒出去,所培养的人才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深刻启示我们,教育要同国家之命运、民族之前途紧密联系起来。”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度挖掘西南联大师生教书救国、读书报国的光荣历史,科学阐释西南联大具有的历史意蕴和精神内涵,做好新时代西南联大精神的价值传承工作,为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精神力量。
西南联大在抗日战争时期,虽历经动荡、颠沛流离,却保持着弦歌不辍的精神状态,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批杰出人才,为抗战胜利乃至新中国的发展建设都作出了卓越贡献。
第一,西南联大办学条件十分艰苦,但是联大师生都把国破家亡的悲愤之情,转化为做学问的动力,他们努力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在困境里积累知识和才能,随时准备着听从祖国的召唤,准备着为抗战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为中国革命孕育了珍贵火种。第二,通过对抗战救国思想的有效普及,联大师生更加坚定了对战争胜利的信心。各系教师努力创造条件开展科学研究,不少课程直接与抗战需要相连,很多研究成果在当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战争时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随着抗日战争的日益严峻,许多青年学生产生了放弃学业、奔赴战场的想法。在国家民族存亡之际,他们舍弃了安宁的校园,奔赴火热的战场,成为一支重要的抗战力量。据统计,联大学生先后掀起过三次从军热潮。第一次从军热潮是在抗战初期,1937年底,上海沦陷、南京危急,为了适应抗战需要,国民党将领和共产党的领导干部都鼓励学生走出校门、投身抗战。第二次从军热潮是在1941年初,因战事需要大批军事翻译人才,很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应征参加翻译工作。第三次从军热潮是在抗战后期,1944年,日军在湘、桂、黔等地发动猛烈进攻,国民政府提出“一寸山河一寸金”的口号,发动十万青年从军运动。在西南联大旧址中的西南联大纪念碑上,镌刻着“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以来从军学生题名”,共有832人,但据后期考证,从军的学生人数远不止这些。西南联大也是抗战期间从军人数最多的大学,不少学生都在战场上牺牲,为抗战胜利奉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先生说过一句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西南联大之所以享誉中外,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大学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据《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和《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资料》记载,西南联大8年办学期间,先后共有300多名教授。据1942年至1943年统计数据,文学院教授约四五十人,包括朱自清、闻一多、罗庸、罗常培、钱穆、陈寅恪等;理学院教授49人,包括华罗庚、周培源、赵九章、叶企孙、吴有训、吴大猷等;法商学院教授30人,包括张奚若、陈岱孙、戴修瓒、潘光旦、费孝通等;工学院教授约51人(1938—1946年统计),包括施嘉炀、李辑祥、刘仙洲等;师范学院教授12人,学院设国文学系、英语学系、史地学系等,根据系别不同大多由相关专业教授兼任。除了阵容强大的师资队伍,西南联大还培养了大批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优秀干部。据统计,从西南联大走出的学生中,共有杨振宁、李政道2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赵九章、郭永怀、陈芳允、屠守锷、杨嘉墀、王希季、朱亚光、邓稼先8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82名教师、90名学生成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年)、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以及一大批文史巨匠和一大批推动我国科研事业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杰出科学家。①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委会.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这些人才“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南联大师生,都具有关切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西南联大秉承爱国、民主、科学的传统,形成了民主自由、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也继承了“五四”运动和“一二·九”等学生运动的光荣传统。虽然地处边陲、身在校园,但联大师生始终把学习与爱国紧密相连,在学习之余组织成立众多社团、组织开展多次爱国民主活动。联大学生还多次深入农村、工厂和少数民族地区,演出节目、放映电影,通过多种形式在群众中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和爱国教育活动。西南联大成为当时爱国民主运动的一个重要策源地,成为全国闻名的“民主堡垒”。1945年,震惊中外的“一二·一”运动在昆明爆发,成为国统区内民主运动的标志,4名学生在运动中牺牲,其中西南联大学生2名。除此之外,西南联大当时已经成立中共地下党组织。据史料记载,西迁昆明后,西南联大的地下党员一度与组织失去联系。1938年秋,西南联大重新开始建立党组织。自此之后,西南联大党组织逐渐发展壮大。1940年,西南联大党员人数达到最高值,全校共有党员83人。同时期云南全省仅有247名党员,西南联大占了三分之一。西南联大党组织是“云南党员人数最多、最集中、力量最强的地下党组织”②杨燕江,黄海涛,铁发宪.中国共产党与西南联大[J].学术探索,2019(07).。联大地下党组织团结广大师生,在开展抗日爱国民主运动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西南联大历尽艰辛搬迁到昆明,并不只是为了寻求一方学术净土,相反战争的环境压力更激励了联大师生发愤图强,勇敢担负起文化传承的重担,为了国家的前途命运发奋研究、不懈奋斗。一方面,三所高校的老师为了服务抗战需要,甘愿放弃名利,甚至放弃自己的健康与生命,坚定地赶赴西南联大任教。北平、天津陷落后,日军为方便在华的控制,对三所学校里许多有名望的专家学者进行威逼利诱,企图让他们为日军和日本机构服务。清华大学教授陈寅恪,为了免于日本人的拉拢和胁迫,甘愿放弃右眼眼疾的治疗,赴西南联大后依靠唯一的左眼继续坚持教学工作。清华大学教授闻一多,婉辞了老友顾毓琇请他到武汉教育部任职的邀请,赶赴西南联大任教。他们的行为是当时西南联大教师的生动缩影,充分展现了一批爱国知识分子抱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了民族的教育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而投身边疆地区无悔付出的优良品质。
当时联大聚集了全国最顶尖的老师与最优秀的学生,老师以“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作为乐事,学生以“授业于名师而苦读”作为幸事,形成了精英荟萃、群星闪耀的大学黄金时代。因为一代知识分子为了强国的梦想,在战争时期历经磨难却不懈努力,创造了教育史上的奇迹。西南联大代表了大学的真精神,它告诉我们一个大学该有什么样的风貌,一个大学的师生应该有什么样的风貌。教授们不仅传道授业解惑,更是身体力行,培养出联大学子们刚毅坚卓的文人风骨。同时,西南联大在教育模式、管理制度、校风学风、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都给我们现代大学很多启迪。如在引进师资上不拘一格、不看重学历而更看重能力。在学术研究上,采用民主、自由、开放、包容的思想,坚持学术独立、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在教学管理上,采取“严进严出”的政策,据史料统计,联大前后培养学生约8000人,但顺利毕业的本科生、专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仅3882人。
2017年,《新京报》在西南联大建立80周年时曾发表社论,指出:“我们现在纪念西南联大,首先纪念的是西南联大师生在战火中虽颠沛流离但仍保持信念、弦歌不辍的精神”①新京报社论.怀念西南联大,有种大学精神历久弥坚[N].新京报,2017-11-02:(A02).。在新时代,我们要深入挖掘西南联大教育救国的光荣历史,科学把握西南联大师生教育救国的精神内涵,通过各种方式做好西南联大教育救国的价值传承工作,为现代大学提供精神和品质的双重标杆,不断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底气和力量。
西南联大建校至今已经80余年,我们要深入挖掘西南联大教育救国的光荣历史,为价值传承丰富土壤和奠定基石。一要以时间为主线,认真梳理西南联大建校背景、迁移过程、学校发展历程、师生教学科研活动开展情况等,让大家对西南联大有一个全面、清晰、客观的认识和了解。二要以人物为重点,生动展现西南联大教授们在严峻的战争形势下,把“中兴业,须人杰”作为自己的使命和职责,以讲台为阵地、以笔杆为刀枪,为国家培养人才的故事。挖掘联大师生在艰苦的环境中潜心做学问的案例,充分展现联大师生对知识的敬畏、对成才的渴望、对救国的迫切。三是以重大事件为主题,讲述好三校师生从长沙辗转搬迁到昆明,走出了一条“教育史上的长征路”的艰辛过程;讲述好联大师生在艰苦环境下一边潜心做学问、一边躲空袭的故事;讲清楚联大师生为维持生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生活趣事;讲清楚联大师生们在学习之余开展各类爱国民主活动的故事等。通过联大发展各类大事记,让这段历史和历史中的人物有厚度也有温度。四是以教育模式为目标,对联大教授在西南联大开设的精品课程、授课方式、学术成果等进行专题研究,为现代高等教育提供思路和借鉴。
西南联大教育救国的历史,就是一代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之际用自身行动报效祖国的奋斗历史。联大师生在逆境中初心不改、坚定前行,用真精神做出了真学术,给当时的中国传递一种胜利在望的精神,也给云南和全国人民留下了一笔弥足珍贵的文化记忆和精神遗产。总结西南联大教育救国的精神内涵,主要包含五个方面:一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是刚毅坚卓的人文精神;三是民主、自由、开放、包容的学术精神;四是乐观进取的奋斗精神;五是矢志兴邦的担当精神。
在宣传手段上,将传统宣传与创新宣传相结合。一方面,继续发挥好传统媒介作用,如利用场馆展示、宣传手册发放、演讲演出等方式进行宣传。另一方面,发掘新型媒介作用,如录制小视频、开发文创产品等方式,创新宣传形式、拓展宣传渠道。在宣传内容上,将全面宣传和重点宣传相结合。既要站在全局视角,把西南联大作为一个历史标本进行解读和还原,让人们加深对西南联大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的全面把握,又要站在不同角度,对西南联大进行以人物、精神、贡献等为不同主题的重点宣传,让西南联大的形象更加立体、饱满、生动。在宣传对象上,要把教育群体与全社会人相结合。重点加大对西南联大教育救国历史在大中小学校的宣传和普及力度,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把教育同国家命运相联系,争做担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