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兵
以“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为核心的新时代“西畴精神”是西畴人民的伟大创造。在新时代,“西畴精神”具有党的领导、担当奉献的政治价值,穷则思变、为民造福的经济价值,艰苦奋斗、勤劳实干的社会价值,不等不靠、自强不息的文化价值,保护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价值。深入挖掘其时代价值,汲取宝贵经验,充分激发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强大的精神力量。
新时代“西畴精神”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西畴人民创造的精神法宝。西畴县国土面积1506平方公里,石山区面积高达99.9%,人均耕地仅有0.78亩,20世纪80年代贫困群众占全县总人口的80%以上,是滇桂黔片区石漠化程度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西畴精神”发源于西畴县蚌谷乡木者村,是西畴人民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和老山坚守防御作战后,在生产劳动中创造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20世纪90年代初,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西畴人民不悲观、不埋怨、不放弃,勇敢地向贫困宣战。1990年12月3日,王廷位、刘登荣等党员干部带领300多名群众,在木者村摸石谷点燃开山炸石、垒埂造地的第一炮,他们经过105天苦干,把“跑土、跑水、跑肥”的石旮旯地,改造成为“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台地”360多亩。当年种植杂交玉米,亩产达400多公斤,一举解决温饱问题。从此,拉开了西畴人民向石旮旯要地要粮的序幕。1995年12月,云南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文山召开,当来自全省的参会领导来到摸石谷炸石造地现场,看到木者村群众把石漠荒山地改造成为石漠梯田,见到插在石旮旯地上“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标语,深深被西畴人民改造自然、求生存求发展的力量所震撼。在总结会上,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领导肯定西畴县走出了一条扶贫开发的路子,号召全省人民向西畴人民学习。这样,“西畴精神”就从插在地上的标语口号上升成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时代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进人类减贫事业的高度,创造性地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在“西畴精神”的激励下,2019年4月30日,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西畴县率先在文山州实现脱贫摘帽,为全省顺利推进脱贫攻坚作出重要贡献。从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西畴精神”到新时代“西畴精神”,不论是炸石造地解决吃饭难,开山修路解决出行难,还是发展产业解决增收难,兴办教育解决读书难等,其一以贯之的鲜明特征就是西畴人民有苦干实干加油干的拼搏精神,实现了普遍贫困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新时代“西畴精神”是以“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为核心要义,以“不等不靠不懈怠、苦干实干加油干”为新时代内涵的精神,是以西畴县为代表的文山各族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共同创造的集体智慧结晶和强大精神力量,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撸起袖子加油干”“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重要讲话精神的真实写照。
新时代“西畴精神”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时代价值,蕴含着丰富的红色基因,是中国精神在边疆民族地区的生动体现。在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赓续弘扬新时代“西畴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而担当奉献是实现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治国理政、推动全球减贫事业高度来认识、谋划和推动中国减贫事业,提出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核心的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彰显出大国领袖的人民情怀和卓越领导力。他指出:“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中共西畴县委、西畴县人民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一诺千金”的政治嘱托,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原书记陈豪同志关于“重读、重解、重用西畴精神”重要指示精神,围绕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州目标,始终把脱贫摘帽作为“最大政治、最大民生、最大机遇”,做到在思想观念上统一认识、在政策措施上统一要求、在资源力量上统一调配、在执行落实上统一标准,坚持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相结合,全县党员干部职工与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苦在一起,用辛劳和汗水书写苦干实干带来的沧桑巨变,为文山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西畴经验”“西畴智慧”,为边疆人民迈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尽管西畴自然环境恶劣、发展条件艰苦,但西畴人民不畏艰难困苦,把热爱家乡、故土难舍的情怀转化为建设边疆、跨越发展的行动。经过多年持续奋斗,截至2019年底,全县62个贫困村、995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7413人脱贫退出,全县贫困发生率从20世纪80年代末的80%以上,降至0.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0年的413元,提高到10565元,增长25倍。这是西畴人民30年来坚持不懈地弘扬践行“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农村的面貌、农民的面貌、农业发展的基础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尤其是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住房问题,重点打造兴街镇江龙村、岔河村、多依坪村、西洒镇汤谷村、莲花塘乡小洞村等特色村寨,到2018年底西畴县累计投入3.29亿元,实施村容村貌整治950个,建成美丽乡村682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3个、州级生态文明村51个,“一村一品牌、一村一景观、一村一文化”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使过去“基本失去生存条件的地方”,变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同时,围绕“产业和就业”两大难题,注重发挥气候、土壤、人才、组织等优势,探索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一方面,紧贴市场,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等载体,大力建设柑橘、柚子、杨梅、甜脆李、火龙果、八角等经济林果基地,突出产业支撑,还大力发展乌骨鸡、生猪、黄牛等养殖,促进畜牧养殖数量、质量和效益稳步增长;另一方面,通过“厂房式、合作社式、居家式”三种模式,创办了一批就业“扶贫车间”,并以此为载体,以持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为抓手,创建“送岗上门、就近就地就业”的扶贫新模式,助力群众增收。积极发展“打工经济”,组织约6万名群众常年外出务工,其中建档立卡户12944人,既缓解了石漠化山区就业的生存压力,又增强了贫困群众的获得感,为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条件。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西畴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农耕文化和民族文化,承载着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有优良的革命传统,传承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勤劳实干的红色基因。新时代“西畴精神”是西畴人民在长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斗争中形成发展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精神在边疆民族地区的生动体现。
近年来,西畴县着力打造“回归家园、太阳故乡、木兰天堂、精神高地”四张文化名片,创作演出的大型民族舞剧《幸福花山》入选中国“百年百部”重点扶持作品、新时代“西畴精神”主题歌曲评选完毕、新时代“西畴精神”主题电影《石漠花开》开机拍摄、《新时代“西畴精神”读本》即将发行。尤其是“西畴精神”宣讲报告团到最高人民检察院、上海市虹口区、昭通、怒江等地广泛宣传宣讲,成效显著,被中宣部授予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州、县、乡党校以“万名党员进党校”为载体,开展全覆盖学习培训;文山学院在西畴县三光村建立新时代“西畴精神”研究基地,把新时代“西畴精神”纳入《形势与政策》课程,对学生进行全覆盖教育,努力构建新时代“西畴精神”地方特色理论学科;州内各级各类学校把新时代“西畴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重点对师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群众路线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这些精神文化的广泛传播,为新时代“西畴精神”注入生机与活力,成为边疆人民建设美好生活的强大动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西畴精神”最突出的特征是“干”字当头。“不干则已,干就干好”的优秀品质,已经深深融入西畴人民“骨子里”“血液里”“脑海里”。在漫长的扶贫工作中,“西畴精神”成为西畴人民的精神法宝,贯穿其中的灵魂,就是西畴人民有主动干的意识、拼的勇气、实的作风。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实现稳固脱贫、勤劳致富,思想观念转变是关键。在西畴,群众的主体意识表现得十分突出,主体作用发挥得十分明显。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西畴人民总结形成许多朴实话语:“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与其等着看,不如自己干”“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认准的事情,就要坚持干,一年接着一年干,就像修长城一样,总有修好的那一天”。西畴人民不仅把这些朴实的话语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积极踊跃兴办公益事业,创造“西畴不等式”:政府在农村投入10万元,群众跟着投工投劳、捐款凑钱,能干出二三十万的事来!正是基于对发展的渴望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西畴人民干出了一番新业绩,闯出了一条新路子。群众是脱贫的主体,只有群众有了强烈的脱贫愿望,有过上好日子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才能真正转变思想观念,才能把思想转变的过程变为主动脱贫、主动发展的过程,才能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迸发出强大的内生发展动力,不断增强求生存、求发展的信心和能力,变“苦熬”为“苦干”,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从而依靠精神脱贫实现物质脱贫,实现过上好日子的梦想,走向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道路。
经过30多年的艰苦努力,西畴县从“一个基本失去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到保护绿水青山,再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生态转型。西畴人民在与石漠长期抗争的斗争中,真切地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谛。通过实施“山、水、林、田、路、村、机制”等大规模综合治理,修复和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探索形成了“六子登科”石漠化综合治理与扶贫开发模式,即“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山脚搭台子,平地铺毯子,入户建池子、村庄移位子”。主要做法:第一,坚持石漠治理与科学技术相结合。通过实施植被恢复、土地整理、水资源开发、岩溶土壤改良、洼地内涝防治、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等,因地制宜,突破重点,打牢农业农村发展的经济基础。第二,坚持石漠治理与产业培育相结合。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思路发展“美丽经济”,通过土地流转、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业股份合作社等形式,建立完善农村产业链供应链,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第三,坚持石漠治理与人口转移相结合。组织群众外出务工,减轻贫困地区就业压力,缓解生态承载压力。到2018年底全县治理石漠化140余平方公里,植树造林50万亩,封山育林87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5%提高到50.68%,累计改造田地24.4万亩,炸石造地10多万亩,人均增加耕地0.4亩以上,用石头垒成的地埂长达5万多公里,足以绕地球赤道一圈。如今的西畴,石漠山乡展新颜,“石漠荒山”变成“绿水青山”“金山银山”,为把文山州建成石漠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创新示范区、“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把云南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提供了“西畴方案”。
新时代“西畴精神”来源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来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重要论述在云南的生动实践,来源于以西畴人民为代表的云南人民长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坚定斗志。30年的艰苦奋斗,30年的顽强拼搏,30年的追赶跨越,西畴人民闯出了一条决胜脱贫攻坚、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之路,即西畴人民有“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精气神。如今,以“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为核心的新时代“西畴精神”成为文山人民的精神法宝,成为文山最具辨识度的名片。认真总结其经验启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从“西畴精神”的发展脉络,可以清晰看出“西畴精神”是加强党的领导“带”出来的,是被恶劣的生存环境“逼”出来的,是西畴人民发挥首创精神“干”出来的,其中的关键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党的组织体系优势,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带领贫困群众摆脱贫困,逐步过上美好生活。从率先在全州组织实施村(社区)“十有十能”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即有核心能带动、有网络能办事、有公示能明白、有制度能规范、有书报能学习、有档案能查阅、有厨房能煮饭、有宿舍能住人、有净水能洗漱、有厕所能方便,到全面开展农村基层党组织“十有十强”规范化建设,即有头雁、强带动,有课堂、强实践,有精神、强动力,有体系、强治理,有经济、强合作,有述职、强沟通,有职责、强网格,有监督、强纪律,有典型、强示范,有整顿、强带弱。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项目举措,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把党的扶贫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西畴县财困民穷,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和艰苦的工作条件,西畴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敢挑重担,敢为人先,甘当“领头雁”,从思想深处变“被动等”为“主动干”“带头干”,带领人民苦干实干加油干。
原中共西畴县委书记郑清宽为解决群众疾苦寝食难安,下乡时卷起裤腿帮助烟农扶犁翻地;原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华荣退休后奔波在农村公路建设现场指导工作;木者村党总支书记刘登荣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在村委会岗位工作,带领群众炸石造地、发展生产;岩头村村长李华明12年如一日,带领群众打通最后一公里进村路;肖家塘28岁的年轻党员候寿高,带领4户村民,用6年时间修通一条5公里长的进村路;海子坝村村长谢成芬身患乳腺癌,仍然坚持带领乡亲进行农村电网改造,发展核桃产业,修建一条8公里长的进村路;莲花塘乡大锡板村委会副主任牟秀才身患重病坚持奋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苦干实干拼命干,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们亲力亲为的作风、顽强拼搏的斗志,彰显出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为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付出了汗水,作出了牺牲,生动体现了“西畴精神”植根群众、坚韧不拔、超常付出的顽强奋斗精神。新时代“西畴精神”是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与群众主体作用相结合的智慧结晶,归根到底是一代又一代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干出来的、苦出来的,生动体现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人民情怀、公仆情怀、家国情怀。
“西畴精神”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敢于开创工作新局面。西畴人民在与石漠漫长的斗争中,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在苦干实干的基础上,提出苦干实干加油干、苦干实干创新干、苦干实干精准干。苦干实干加油干体现的是接续奋斗的干事创业精神,苦干实干创新干体现的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高度自觉,苦干实干精准干体现的是科学而务实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围绕制约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探索形成“幸福超市”“四轮驱动”农村公路建设模式、“农民四变”改革模式、“五法治水”农村水利建设模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五分钱”工程、基层党组织“十有十强”规范化建设模式、“矛盾不出村,千村不发案”西畴新现象、“政治统领、法治保障、智治支撑、德治教化、自治夯基”五治融合乡村治理模式、资源整合抱团发展社会扶贫长效机制等务实管用的“西畴经验”,迎难而上,精准发力,开拓奋进,久久为功,攻克一个个难关,越过一个个险滩,为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创造佳绩。
西畴县结合云南省打好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紧扣文山州建设全省发展新的增长极、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石漠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创新示范区、全省对外开放重要枢纽的“四个发展定位”,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保护脆弱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探索形成“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山脚搭台子、平地铺毯子、入户建池子、村庄移位子”六子登科石漠化治理模式。在西畴县兴街镇三光村,为改变“树木砍光、水土流光、姑娘跑光”困境,自2013年启动三光片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以来,通过实施土地整治、生态修复、基础设施、村庄美化、扶贫安居、产业发展、素质提升、公共服务八项工程,引进文山浩宏农业有限公司建设5000多亩猕猴桃生产基地,实行“公司+基地+农户”运作模式,打造“森林广覆盖、水土能保持、农业有特色、民族更团结”为一体的绿色生态石漠化综合示范区,带动6个村委会54个村小组,共3144户12650人共同增收致富。2018年底三光片区群众人均纯收入达1万元以上,有的还开办“农家乐”等乡村旅游项目,从根本上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脱贫,实现“山上绿起来、水土留下来、家园美起来、游客多起来、群众富起来”的绿色发展转型,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建设国家石漠公园。义务教育把蚌谷乡长箐片区农村土地治理案例纳入八年级《地理》教材,“中国农村现保留有比较多的空闲宅基地,农田埂坎过多,道路沟渠不整,闲置或废弃的土地也比较多。对这些土地进行整理,恢复并提高其生产力,不仅增加耕地面积,还能够改善乡村景观和人居环境”。这是西畴人民长期保护自然生态、建设美好家园的成功经验。面向新征程,西畴县结合创建新时代“西畴精神”实践创新高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发展定位,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全域旅游提升、绿色食品品牌创建等“九项行动”,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西畴精神”是“老山精神”的继承和发展,而艰苦奋斗是“西畴精神”的灵魂,贯穿其形成发展的全过程。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为了捍卫国家尊严、领土完整和边疆安全,文山人民和参战将士在对越自卫还击战和老山坚守防御作战中共同创造形成了以爱国奉献为核心艰苦奋战、无私奉献的“老山精神”;在脱贫攻坚战中创造形成了以“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为核心艰苦奋斗、勤劳实干的新时代“西畴精神”。这“两场战役”创造的“两种精神”,是文山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法宝,生动体现了边疆各族人民守土卫国、建设美好生活的豪情壮志,其精神文化厚重朴实,历久弥新。
如今,“老山精神”和新时代“西畴精神”成为文山人民接续奋斗的精神法宝。站在建党百年的新起点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了更高的期待,以“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为核心的新时代“西畴精神”成为文山人民的时代最强音,滋养着文山儿女坚毅前行。文山州将紧紧围绕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示范区、兴边富民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目标定位,大力发展绿色铝、三七中医药、康养旅游、绿色食品四大千亿级重点产业,其中的关键是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这更需要发挥新时代“西畴精神”示范引领作用,着力解决解放思想有差距、责任担当不够、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坚持不懈地用“老山精神”和新时代“西畴精神”凝心聚魂,不断激发凝聚力和创造力,迈向“三个示范区”建设新征程,全力推进文山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