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孙子兵法》的正确阅读

2021-11-25 08:20胡晓文
孙子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孙武孙子兵法知己

胡晓文

唐代杜牧在《注孙子序》中写道:“孙武所著十三篇,自武死后几千载,将兵者,有成者,有败者,勘其事迹,皆与武所著书一~相抵当。犹印圈模刻,一无差跌。”哪怕是当代社会,《孙子兵法》也深为无数军事家所膜拜。

一、战略之读大于战术之读

自古战争之思想便有战略和战术的存在,单从战略战术角度分析,众多军事家皆认为《孙子兵法》是一部战略兵书。《孙子兵法》对战争的认识是以“谋”作为定天下的最佳方式,崇尚“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兵法·谋攻篇》)的观点。它对于战争的考虑充满着理性化,讲究“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孙子兵法·谋攻篇》);“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孙子兵法·地形篇》)。强调“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孙子兵法·始计篇》)。对于战争更是保持谨慎的态度,“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始计篇》),“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孙子兵法·火攻篇》)。相对于战术而言,这些谨慎、理性的兵家观点完美演绎着中国兵家战略文化的精髓,讲究庙堂之算多于战场之算。深入了解《孙子兵法》,更能明白《孙子兵法》对于战争的认识不仅仅是战争,更有天、地、人三者的考虑。通观《孙子兵法》十三篇,可以概括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由一至三篇构成的战略运筹;第二部分是由四至六篇构成的作战指挥;第三部分是由七至九篇构成的战场机变;第四部分是由十至十一篇构成的军事地理;第五部分是由十二至十三篇构成的特殊战法。这五大部分可以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战场,战场中出现的因素无论是常规还是特殊,都被包含在内。所以明代兵书《投笔肤谈》就认为:“《七书》之中,唯《孙子》纯粹,书仅十三篇,而用兵之法悉备。”

由此可见,从战略角度去读更易理解和接受其中的观点,也更容易读出其中的韵味,读出中华兵学的博大精深。

二、哲学之读胜于计谋之读

《孙子兵法》的军事理论充满着系统理论的哲学体系:唯物主义和辩证方法。孙子对于战争的考量是“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孙子兵法·始计篇》)。春秋时期的战争主要是一种以“天命观指导战争为中心”的军事思想,那个时代发动战争往往都是以“违天命者”“吊民伐罪”“敬天保民”为号召,以占卜或神明的旨意驱使士兵战斗。而孙子所说的“天”并非所谓的神明或者天神,而是指:“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孙子兵法·始计篇》)孙武认为天气对于战争的胜负起着重要甚至决定性的作用,孙武除了以气候的客观因素代替了之前的“神明”主观因素外,还认为地形也是战争中胜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光是对于地形的描述,孙武便以“地形篇”和“九地篇”两篇来进行总结和阐述,根据地形的情况来做出谋划的判断,以地形的判断来决定投入兵力的数量,也因地形来决定胜败的重要条件。战争的物资消耗也在孙武的考量内,《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孙子兵法·作战篇》)由此可见,《孙子兵法》内的战争理论是充满唯物性的,是不以神明为主的,但里面的唯物主义也不是狭隘的,也注重人为因素的主观能动性,在《用间篇》中提道:“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在这里,孙武认为了解敌情是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而了解敌情必不可缺的条件就是人为因素。

孙武对于战争的认识不仅仅体现在客观的因素,还有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思维。在《孙子兵法·兵势篇》中提道:“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孙武认为战争的发展过程应该是奇正并用,如同音律一般,有规律的起伏不平才能演奏出优美的音律。孙武还认为因为战争的基础虽是客观的,但发展的过程确是人为的,人的思想本无限制,所以战争的发展形势也是无穷的,正如《孙子兵法·兵势篇》所提到的:“奇正相生,如循环制之无端,孰能穷之?”

哲学上的辩证就是矛盾的双方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在《孙子兵法·虚实篇》中的“虚”与“实”贯穿着矛盾即对立统一的原理。“虚”即为虚假,“实”则为真实,孙武把“虚实”的哲学原理应用在军事上是为了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在《虚实篇》的首段便提及:“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孙武提出要全面认识和把握“虚实”的对立而又统一的原理,“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从中掌握自身的优势来打击对方,达到“致人而不致人”的效果,“避实击虚”的新型战术便因此而诞生。

可见,《孙子兵法》的军事理论是唯物而辩证的统一,深思其哲理,足可升华自身的思想与气度,如此阅读才更胜于谋略之读。

三、武学之读亦可文学之读

《孙子兵法》是一部优秀的军事著作,但同时也是一部具有极大文学价值的文学作品。南朝梁文论家刘勰说过:“孙武兵经,辞如珠玉,岂以习武而不晓文也。”(《文心雕龙》)由此而知,《孙子兵法》有属于自身的文学艺术风格。纵观全文,《孙子兵法》的语言精确严谨,简洁凝练,而且并无过多的语言雕饰,全文充斥着平实朴素和严谨缜密,虽与《论语》的语约义丰和《墨子》说理的逻辑严密相比还略显不足,但其平实严谨的语句,暗含着战争变化无常的规律。

《孙子兵法》十分重视百姓对于战争的重要性,民本思想可以说贯穿着全文。他主张关心民生,争取民心,在《孙子兵法·始计篇》中便提道:“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在《谋攻篇》也提道:“上下同欲者胜。”《形篇》的“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和《地形篇》的“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等都体现了民本思想。

《孙子兵法》中许多的军事思想都是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和演变。老子对于战争的看法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孙武继承这一思想,提出了“上兵伐谋”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用兵原则。从中可以看出孙武虽然是军事家,但对于战争,亦认为能不发动就不发动,因为战争会给胜败的双方都带来巨大的物力和人力损失,只不过胜者少一些而已。孙武在《孙子兵法·虚实篇》说道:“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孙武把战场上的形势发展比喻成水流,意在说明战争形势的变化莫测。这一军事思想无疑是跟《道德经》中的“上善若水”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相契合的。史书对于一代兵圣孙武的结局并没有详细记载,但笔者认为孙武最终的结局是功成身退,世莫知其所踪。孙武有明知不可为而不为的处世之道,同时孙武对于自身的认知也是十分看重的,在《谋攻篇》写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由此可见,孙武在“知彼”和“知己”之间是更为倾向后者。孙武的“明知不可为而不为”和“知彼”的处世之道也是对老子的“道常无为而不为”和“自知者明”的继承和演变。

《文心雕龙》写道:“傍及万品,动植皆文。”既然连动植物都蕴含文采,更何况为人所著的《孙子兵法》呢。中国古代的兵家著作不仅可以作为军事理论,也是能与时俱进的文学作品,赋予了中国古代文学未曾有的文学风貌,因此《孙子兵法》也当为优秀的文学著作。

猜你喜欢
孙武孙子兵法知己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青年学生孙子兵法友谊辩论赛在滨州学院举办
知己
中西文化的关键性差别
三令五申
高适同路逢知己
人生难得一知己
孙武宴
孙武练兵
我的好知己
三令五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