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杰 张仲明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400715)
自主行动(voluntary action)是个体按照自身意愿进行的活动 (Haggard,Clark,& Kalogeras,2002)。Moore(2016)认为个体在做出自主行动时,不会仅仅觉得动作只是简单地发生在自己身上,还会认为自身是动作的发起者。这种认为自身是动作发起者的主观感觉就是主导感(sense of agency),也称主动控制感(Moore,2016)。主导感不同于主导判断(judgment of agency),前者与感觉动作过程有关,是一种低层次的非概念性感觉,而后者与认知过程有关,是一种对主导体验的更高层次的概念判断(Synofzik,Vosgerau,&Newen,2008)。个体的主导感主要受到动作发生前的主观意识(free will)、动作的发生方式及动作的结果特征三方面的影响。其中,主观意识是产生主导感的前提,个体的主观意识越强烈,产生的主导感也越强(Haggard,Clark,&Kalogeras,2002;Zhao,Hu,Qu,Cui,Piao,Xu,...&Fu,2016)。相比于被动动作,主动动作会产生更强烈的主导感,造成更大的时间压缩效应(Zhao,Chen,Yan,&Fu,2013)。所谓的时间压缩,是指个体在做一项自主行动时,伴随主导感的生成而产生的一种主观上觉得时间被压缩了的现象(Moore,&Obhi,2012)。最后,主导感还会受到动作结果的特征影响,包括结果的效价、动作与结果的时间接近性以及动作与结果的因果关系等 (Yoshie&Haggard,2017;Buehner&Humphreys,2009)。
主导感作为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个体体验到的主导感并非完全可信,主导感的动态性和灵活性是导致主导体验发生错误的两个重要因素。动态性是指个体的大脑会积极地建构主导感,所以主导体验的准确性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情境动态变化着的 (Synofzik,Thier,Leube,Schlotterbeck,&Lindner,2010)。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赌徒会在想要大的数字时更用力地摇动骰盅,在想要小数字时则摇得更轻(Henslin,&James,M.,1967)。事实上,骰子的点数是无法通过摇动骰盅的力度来控制的,这说明主导感并非是客观事实的可靠再现,而在特定情境下会受到自身主观信念的影响。主导感极强的灵活性是导致主导体验产生错误的第二个原因。所谓灵活性是指人们可以在各种各样的情况下体验到对行动结果的控制感(McRaney,2013)。主导感的灵活性使得人们很容易受到先前的错误主导体验的影响,并将这种错误的主导体验扩展到新的情境中去(Moore,2016)。
主导感的研究不仅对于普通人群有重要意义,特殊人群尤其是精神疾病患者的主导感同样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探索强迫症患者的主导感变化情况。这些研究的结果大多指向强迫症患者的主导感受损,即该群体的主导感低于正常人群(Gentsch,Simone Schütz-Bosbach,& Kathmann,2012;Oren,Friedmann,&Dar,2016)。寻求内部状态的代理模型(seeking proxies for internal states,SPIS)预测了强迫倾向个体会削弱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访问,转而寻求外部代理(Lazarov,Liberman,Hermesh,&Dar,2014)。该模型的提出为证实强迫症患者的主导感受损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系统地归纳了关于主导感生成机制的三种主要理论以及用于测量主导感的两种方式,介绍了寻求内部状态的代理模型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回顾了强迫症患者主导感的最新研究结果,为强迫症的临床干预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于主导感的生成机制,目前主要存在三种理论,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两种是比较器模型(c omparator model)和表层心因理论(t heory of apparent mental causation)。这两种理论分别从运动控制系统(motor control system)和思维与动作的关系两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主导感的生成机制。后来的研究者又在综合前两个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主导感的线索整合理论(c lue integration theory)。
Frith等人(2000)首先提出了主导感的比较器模型。该模型从运动控制系统的角度出发,认为支持个体自主行动控制的计算过程生成了主导感(Frith,Blakemore,&Wolpert,2000)。比较器模型把运动看作一个过程:即人们的动作始于个体的意图或目标,这使得动作系统的期望状态能够被表示出来(Frith,2005)。运动控制系统利用这一信息来发出使系统达到期望状态的动作控制。动作控制则进一步引起实际动作,并估计系统可能达到的实际状态。而期望状态将通过比较器与估计的实际状态进行比较,如果匹配,个体就会产生主导感。若不匹配,动作系统就会更新动作控制,直到与期望状态相匹配(Moore,2016)。大量的相关研究为主导感的比较器模型提供了支持。例如,Moore和Haggard的一项研究表明,感觉运动的预测有助于时间压缩效应的产生(Moore&Haggard,2008)。另外,个体期望与实际感觉反馈的不匹配也会影响到动作的识别判断(Franck,Farrer,Georgieff,Marie -Cardine,Daléry,d’Amato et al.,2001)。
在Frith的研究基础上,Synofzik等人(2008)又提出了主导感的内在比较器模型。该模型也认为个体的自主行动过程可以分为两种状态,分别是期望状态和估计的实际状态。但不同于原始的比较器模型,该模型新增了一个动作过程之外的预测状态,这种状态在动作控制的传出副本基础上经由预测器产生(Synofzik,Vosgerau,&Newen,2008)。于是整个动作系统就可以划分为三个比较过程:期望状态与估计实际状态的比较,这一过程对于动作的控制十分重要,如果状态无法匹配,错误信息将反馈给动作控制系统以调整个体的动作控制;期望状态与预测状态的比较,这一比较的功能与前者相似,但预测的感知反馈比实际反馈更快;预测状态与估计实际状态的比较,实际上是预测的感知反馈信息与感知运动系统获取的实际感知进行对比,一旦匹配就会生成主导感(张淼,吴迪,李明,凌懿白,张明,赵科,2018)。相关研究表明:预测感觉反馈和实际感觉反馈的不匹配会影响动作的识别判断(Franck,Farrer,Georgieff,Marie-Cardine,Daléry,&d’Amato,2001),而预测的感觉反馈信息和实际的感觉反馈信息在得到匹配时会产生主导感,并造成时间压缩效应(intentional binding effect;Haggard et al,2002)。
主导感的比较器模型系统地阐明了主导感的生成过程和个体自主行动的控制过程。但由于比较器模型过于强调动作系统在该过程中的作用,而忽略了外部信息对主导感生成的重要意义。
不同于比较器模型强调动作系统对主导感的作用,表层心因理论刻意地淡化了动作系统的作用,并从一个更加表层的角度来解释主导感。该理论认为:个体无法有意识地进入到深层的运动控制系统,所以人们的主导感在很多时候都具有误导性(Wegner,2003)。根据表层心因理论,决定个体主导感的关键因素是思维与动作的关系。如果个体的动作意图发生在动作产生之前,并与实际动作一致,且是动作唯一的合理原因,那么个体就会觉得是自己执行了该动作,同时产生主导感(Wegner,2003)。表层心因理论同样得到了后续研究的支持。Wegner等人(2004)发现对即将采取的行动的启动性思想会造成一种对该行动的虚假主导感。对一个行为的高层情境性信息进行操作能够改变个体的主导感,并可以通过时间压缩范式来进行测量 (Desantis,Cédric Roussel,&Waszak,2011)。
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影响主导感产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但以上的两种理论对信息的来源有不同的看法。比较器模型认为感觉运动过程是主要的信息来源,而表层心因理论则把重心放在动作系统的外部信息上,例如环境和社会线索(Wegner,Sparrow,2004)。传统的观点认为这两种理论是相互排斥的,但Moore等人(2008)的研究表明,内部的感觉运动预测与外部的动作结果对主导感的产生同等重要(Moore,Haggard,2008)。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致力于将两种理论整合起来,从而形成了关于主导感的线索整合理论。
主导感的线索整合理论的提出解决了长期以来关于主导感是基于感觉运动信息还是动作系统外部信息的争论(Wegner&Sparrow,2004;Fletcher,&Frith,2009;Moore&Fletcher,2012)。该理论认为以上两种观点都是正确的,事实上,主导感的产生基于各种各样的信息源。同时,不同信息源对主导感的不同影响可能与其可靠性有关,且可靠的信息来源在主导感的产生中占主导地位 (Moore&Fletcher,2012)。该理论另外一个重要的观点是:当感觉运动预测的可靠性降低时,外部行为结果对主导感的影响会增加。这一观点在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临床研究中得到了证实。比如Synofzik等人(2010)通过主导归因范式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导判断更依赖于对动作的视觉反馈,而不是内在的感觉运动线索(Synofzik et al,,2010)。这种对外部视觉反馈的依赖符合线索整合理论,因为此前的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感觉运动预测是不可靠的(Voss,Moore,Hauser,Gallinat,Heinz,&Haggard,2010)。除此以外,相关研究还发现:个体动作的主导感似乎源自预测线索和事后线索的动态交互,这些线索既可以是感觉运动的形式,也可以是认知的形式(Synofzik Matthis,Vosgerau Gottfried,&Voss Martin,2013)。众多的线索并非是互斥的,而是根据各自的可靠性来组合使用,并在特定的情境下建立最有力的主导感表征,线索与线索之间的权重可以根据环境因素和情感因素来进行调节(Moore&Fletcher,2012)。
该理论从一个综合的角度来考量主导感的生成机制,既考虑到了内部的动作控制系统,又包含了外部的信息反馈。同时建构了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主导感模型,各种线索根据其可靠性在主导感的产生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权重,提升了理论的完备性。基于以上的三种理论可以认为,主导感本身存在不同的子维度,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不同信息或许反映了主导感的不同亚类。
从现象学的角度来看,主导感的测量十分困难,因为个体在行动时,通常对自身的主观体验只存有最低限度的意识(Haggard,2005)。这与其他形式的意识体验完全不同,尤其是视觉,因为在视觉中,人们的体验通常是强烈而稳定的。因此,研究者必须通过富有创造性的范式来测量这种难以捉摸的体验。根据以往的相关研究,主导感的测量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外显测量和内隐测量。
这种测量方法让被试直接报告自身的主导体验,或者通过询问被试相关的问题(如“这个动作是否就是你做的?”“你对你的动作控制的程度如何?”)来实现(张淼 等,2018)。Tapal等人(2017)编制了从正反两个维度来测量个体主导感的SoAS(the s ense of a gency s cale)量表。研究者进行了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出了两个相关因子,并分别称之为积极主导感(s ense of p ositive a gency,SOPA)和消极主导感(s ense of n egative a gency,SONA)。研究发现SoAS量表的信效度良好,并且可以将个体对其主导感的一般信念从他们在行动结果中感知到的成功 中 分 离 出 来 (Tapal,Oren,Dar,& Eitam,2017)。
外显测量的方式相对简单直观但也更容易受到需求效应的影响,因为被试的认知偏差可能导致主导感的夸大。尤其当行为的结果是正向的、积极的,而不是中性或消极的时候,这种偏差会更加强烈(Haggard&Patrick,2017)。所以,更多的研究者倾向于采用内隐的方式来测量主导感。
时间压缩范式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主导感内隐测量方法。关于时间压缩效应的生成机制,存在两种观点,分别基于两种不同类型的主导感(吴迪,顾晶金,李明,张淼,张明,赵科,傅小兰,2019)。Synofzik等人(2008)认为主导感可分为基于动作的主导感和基于因果关系的主导感(Synofzik,Vosgerau,&Newen,2008)。一部分研究认为自主行动和实际的动作感觉反馈相匹配而产生了基于行动的主动控制感,这种观点基于比较器模型,认为是动作的主动控制感造成了时间压缩(Caspar,Christensen,Cleeremans,&Haggard,2016)。另一部分观点则认为:动作结果发生的顺序及时间上的接近性使得个体能够觉察到动作和动作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而这种因果关系才是时间压缩产生的原因(Buehner&Humphreys,2009)。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两种类型的主导感对于时间压缩的产生同等重要,但基于动作的主导感和因果关系的主导感在时间压缩效应中的具体关系尚未明确(吴迪 等,2019)。
早在2002年,Haggard等就已经通过Libet时钟法来研究时间压缩效应,并提出了基于自主行动和主观时间来测量主导感的方法(Haggard,Clark,&Kalogeras,2002)。研究发现,被试在主动按键条件下报告的按键时的指针位置比控制条件下更靠后,但报告的听觉刺激发生时的指针位置却比控制条件更靠前。这表明,个体在完成一项自主行动时所感知到的时间间隔在主观上被压缩了,且个体的主导感越强,这种压缩效应就越明显(Jo,Wittmann,Hinterberger,&Schmidt,2014)。在改变声音刺激出现的时间间隔和可预测性后发现,时间的接近性和可预测性是产生时间压缩的决定性因素(Moore,Haggard,2008)。Engbert等人研究了时间压缩的作用成分,他们使用L ibet时钟方法评估了改变行动结果的某些特性对感知行动时间的影响。实验发现,预测的结果就足以产生时间压缩,且这种预测效果只 适 用 于 自 主 行 动 (Engbert,Wohlschläger,Thomas,&Haggard,2007)。随着时间压缩范式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更倾向于让被试直接报告主动按键到听觉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这种方法被称为间隔估计范式。而为了更严格地控制实验的计时起点,又有研究者在被试主动按键后增加了一个视觉刺激(例如屏幕上的圆点)的消失,从而让被试报告视觉刺激消失到听觉刺激发生的时间间隔(Zhao,Chen,Yan,&Fu,2013)。
主导感的内隐测量是一种有效的主导感测量方式,通过时间压缩的程度可以很好地反映个体的主导感程度。但这种测量方式并非没有缺陷,比如时间压缩的测量可能存在误差,以及个体在评估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时需要切换感觉通道,这可能会影响到个体对事件发生时间的感知(张淼等,2018)。
对特殊群体尤其是精神类病患在主导感问题上的探索有利于明确主导感的产生机制(吴迪 等,2019)。强迫症的寻求内部状态的代理模型提出强迫症患者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访问削弱,而主导感作为预测内部状态的重要线索很可能受到损害(Lazarov,Dar,Liberman,& Oded,2012;Lazarov,Dar,Oded,&Liberman,2010)。随着对强迫症患者主导感研究的深入,大量的相关研究发现,强迫症患者的主导感相较于健康被试更低,即该群体的主导感存在受损的情况。
寻求内部状态的代理模型提出,强迫症个体依赖于外部代理来补偿对自身内部状态(包括感觉、知觉、信念以及偏好)的访问削弱 (Lazarov et al.,2014)。所谓的代理(proxies)是指被个体感知为更易识别或更明确的内部状态的替代,比如:规则、程序、行为或者环境刺激(Liberman&Dar,2009)。
利用生物反馈装置进行的肌肉放松实验发现,强迫倾向与个体对内部状态缺乏主观确信有关,这种缺乏增加了个体对外部代理的依赖(Lazarov et al.,2010)。进一步研究发现:强迫症患者对自身肌肉紧张水平的评估准确度相较于控制组和焦虑患者更低(Lazarov et al.,2015)。当有机会查看生物反馈信息时,强迫症患者更愿意寻求外部代理,也更容易 受 到 虚 假 反 馈 信 息 的 影 响 (Lazarov et al.,2014)。这种内部状态的访问削弱,还可能表现在强迫症个体的最大化决策风格(即寻求通过对所有现有备选方案的详尽搜索以得出最佳选择)上。研究表明,强迫倾向与最大化决策倾向正相关,也就是说,高强迫倾向个体会持续地寻找更好的外部代理,即使个体已经达到满意的状态(Ela,Reuven,&Nira,2018)。根据SPIS模型,强迫倾向个体难以获得对某件事情的满足感且难以选择出完美的替代。因此,他们会持续寻找更好的代理,并以他人的评价和评级以及任何其他客观标准的形式来寻求外部决策帮助(Ela et al.,2018)。Dar等研究了强迫倾向与被试梅耶萨洛维卡鲁索情商测试(Mayer-Salovey-Caruso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est)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强迫倾向与MSCEIT中依赖于情感体验访问部分的成绩负相关。这说明对情绪状态的访问障碍可能是由怀疑(高强迫倾向个体的典型特征)引起的,而这也可能是强迫症患者对内部状态访问削弱的更普遍的表现(Dar,Lazarov,&Liberman,2016)。
主导感被认为是身体内部状态变化的一个重要预测因素,这些变化会产生内部感知信号,例如在执行或准备一个具有个人挑战性的动作时心率的增加,这些预测信号被认为会产生一种基本的存在感和主导意识(Seth,Suzuki,&Critchley,2012)。强迫症个体通常对自身的内部状态感到不确定,包括感觉、知觉、信念以及偏好。由于特定环境中的主导感特别依赖于对个体内部信号的准确感知,所以SPIS模型预测强迫症个体的主导感会减弱(Oren et al.,2017)。研究发现,强迫倾向个体忽略语句中施动者的倾向不会因为行为的效价以及施动者是人类还是无生命体而改变,这可能意味着强迫症个体倾向于将世界上的事件视为正在发生而不是正在被引起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可预测性和主导感的降低有关(Oren et al.,2016)。除此以外,强迫症个体主导感降低的动机有可能是为了减少自身的责任感和内疚感(Salkovskis,1999)。
强迫症患者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访问削弱,提示了其主导感的受损,那么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Gentsch等人记录了主动生成和被动观察两种视觉刺激条件下强迫症患者的脑电数据。研究发现:相较于被动观察,主动生成条件下的强迫症患者表现出明显的N1成分抑制削弱。这表明强迫症患者无法预测和抑制自身行为的感觉后果,即使在完成了动作后仍然会有持续的未完成感(Gentsch,Simone Schütz-Bosbach,Endrass,&Kathmann,2012),而这很可能会导致个体主导感的降低。Oren等人通过间接测量的方式研究了强迫症患者的口语使用情况,发现高强迫倾向个体在口语中更多地省略掉施动者,即动作的发出者,这一结果间接显示出强迫倾向个体主导感的降低(Oren,Friedmann,&Dar,2016)。相对于低强迫倾向个体,高强迫倾向个体产生的时间压缩效应更弱,提示其主导感的削弱(Oren,Eitam,&Dar,2017)。一项利用颈椎活动范围装置(cervical range-of-motion device)研究主导感内部预测衰减问题的研究发现,个体的高强迫倾向与对感知副本(efference copy)以及运动信息再传入(re-afferent motor information)的依赖减少有关(Ezrati,Sherman,&Dar,2018)。感知副本是一种由动作系统产生、感觉神经输出讯号的内部副本,它可以与由自主运动产生的感觉输入进行整合,从而将真正的运动和被要求做出的运动进行比较,并屏蔽那些由自己诱发的感觉输入,以稳定知觉(Gyr&John,1972)。借由内部模型和感知副本,大脑可以预测一个动作产生的效果,感知副本是因自己而非他人的动作所触发,这也是自己挠自己感觉不会如别人挠自己那么强烈的原因 (Synofzik et al.,2013;Tsakiris,Prabhu,&Haggard,2006)。感知副本和再传入运动信息都被视作主导感的主要构成要素,所以这种内部经验的缺失可能是导致强迫症患者主导感受损的关键。
尽管强迫症患者的主导感受损得到了大量研究结果的支持,但仍有一部分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比如,强迫症个体膨胀的责任感(inflated responsibility)以及思想行动融合 (thought-action fusion,TAF)的特点都是高主导感的表现(张众良,张仲明,李红,2010)。一项实证研究表明,强迫症临床及亚临床患者的幻觉控制(illusion of control)呈现出增强的趋势,这也提示个体主导感的增加(Reuvenmagril,Dar,&Liberman,2008)。Gentsch等人的研究同样也发现,当被试被要求直接评价他们的行为和视觉刺激之间的关系时,强迫症个体的自评主导感高于健康对照组,并且其自评得分与强迫症症状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Gentsch et al.,2012)。根据SPIS模型的观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强迫症个体希望通过寻求代理(比如强迫性思想和强迫性行为)来增加自身的主导感,以提升对危险情境的控制力(Lazarov et al.,2014)。也就是说,强迫症患者低主导感的特点可能会在主观层面上被自身的仪式化行为掩盖(Pacherie,2008),这也是为什么强迫倾向个体的自评主导感比实际情况偏高的原因(Gentsch et al.,2012;Reuven-Magril et al.,2008)。由于研究数量有限,寻求内部状态的代理是否能够实际提升强迫症患者的主导感还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进行探索。未来研究还可以尝试对主导感进行维度的划分,强迫症患者可能在主导感的部分子维度上表现出下降而在其他维度上则表现出增加的趋势。
SPIS模型预测了强迫症患者对内部状态的访问削弱,提示了个体主导感的降低,这为强迫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目前,强迫症的一线治疗手段还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RI)联合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CBT)进行干预(Baldwin,Anderson,Nutt,Allgulander,Bandelow,Den Boer…Lidbetter,2014)。治疗师可以考虑通过认知或行为训练提升患者的主导感,从而有效地增强其对内部状态的访问,缓解强迫症状。目前,强迫症的临床症状强度主要通过强迫性思维和强迫性行为的主观量表分数来测定,未来研究可以尝试将主导感纳入强迫症症状的衡量指标,还可以通过将主导感细分为不同的子维度并研究这些维度和不同强迫类型之间的关系。快感缺失(anhedonia)可以预测青少年在成年后患抑郁的风险,未来亦可通过追踪研究来探索低主导感是否能够预测青少年在未来患强迫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