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尚 宜
(编辑:曹程 1272524022@qq.com)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早上明明是9点上班,可打卡时间永远差那么一两分钟;打车赴约的路上,路况总是比预计的糟糕;当回复“在路上,马上到”时,对方往往还需要继续等十五分钟或更久;平时没啥事,一聚会就“你们等我一会儿,刚好有个急事要处理……”如此情景常发生在“习惯性迟到者”的身上。
习惯性迟到的人几乎在所有场合中都迟到,包括工作、社会活动、重要约会等,少有例外。
习惯性迟到并不特别,它像我们所有那些不断重复的行为习惯,一旦沾上,就如同口香糖一样难以甩掉。习惯性迟到也不仅仅是属于极少数人的困扰。在ABC新闻的一项调查中发现,15%-20%的人自认为是“习惯性迟到者”。那么是什么造成了习惯性迟到?
对时间的现实感高低,指的是人们感受中的时间和实际时间的差别大小。曾有一个关于时间现实感的实验,个体对时间的现实感不同,会影响他们的时间安排。
实验中,那些有进取心、自信心和成就取向的人所感受的1分钟时间,实际为58秒;而那些做事松散、无目的性的人的1分钟则长达77秒。每分钟19秒差距的累积,足以影响他们对行程的安排和时间管理。因此,也可以说,对于时间现实感的差距是导致后一种类型的人容易迟到的一个重要因素。
延迟面对似乎是最普遍的一种心理防御,因为迟到意味着可以晚一点进入某个不愿面对的情境。举个比较常见的例子:早晨不想起床这件事,几乎人人都有过。不想起床,这是工作日的状态,周末反倒能早早起来安排各种活动。
对于大部分人来讲,如果起床只意味着一件事——挣钱生活,那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既然那么不幸福,没有毅力早起也就太正常了。因为在这种情境下,早起意味着:
(1)我不再是妈妈怀里的宝宝了,我必须自己养活自己;(2)我是要看别人脸色挣钱的,而不是制定规则的那个人;(3)我不是特权阶层,我必须服从别人制定的规章制度;(4)起床就要做事,做事就要面对种种责任,也许还有很多困难;(5)只要起床,就会提醒我肩上担负着某种责任,我多么不喜欢担责任啊。
所以,起不来是多么好的一个现实性理由,感觉“起不来”,比感觉“我不行”要容易接受,也舒服得多。
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凡事都追求完美,并非常关注和在意他人的评价。这个特性使得他们在出门前,需要反复检查各个方面,直到认为自己从衣着到思想都准备充分且几近毫无瑕疵,才会出门。而这样极致的要求往往让出门的时间大大超出他们的预计,迟到也就一次次地发生了。
习惯性迟到可以被看作是缺乏安全感的人自我防御的一种途径,尤其在亲密关系的约会中。
他们认为,准时赴约是看重一个人或一件事的表现,而对事件或他人的“重视”又被认为是一种脆弱的表现,威胁到了他们的“安全感”。这种压抑脆弱的愿望被“反向形成”了一种刻意显示强大的行为——习惯性迟到,以表现出自己对此次约会的漫不经心,也借此显示自己的重要性。
对于雇员的迟到行为类型研究中,研究者们发现习惯性迟到与雇员的工作满意度及参与度(投入程度)呈负向相关,即工作满意度低、参与度低的雇员更容易出现习惯性迟到。因此,升职这类事情有可能改变一个人在工作中习惯性迟到的行为。
时间的约定本身就是一个设置,需要双方共同遵守。但是对于一些内心存在需要突破设置的人来说,按时就像是对设置的屈服,会感觉自恋受损,所以他会在无意识中,用迟到的方式来与设置抗衡,来感受自己的权力大过设置,从而感觉自己是重要的。
这类人在商业场合比较常见,比如甲乙双方中的甲方,通常具有现实位置优势,甲方的迟到并不会受到惩罚甚至连轻微的责备都没有。相反,迟到会让甲方在心里再次确认他的优势地位,以获得权力感。如果你身边有做销售的朋友,大概常常会听到一句话:“我在等客户呢”。由于“权力竞争”的内在驱动力,使得“等”变成了一种常态。
很多时候,迟到的人比按时到达的人更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
比如,一个一直生活在被否定中的孩子,他内心对自己的解读可能是“我是一个成事不足的人”。而当他每次迟到时,就可以再次证实自己的这个内在假设。
不管是被惩罚还是被照顾,迟到所可能带来的这些结果,都会使他获得某种满足。
用不断挑战规则的方式,来试探会不会激起管理者的愤怒。若激怒对方,则会重复之前的被惩罚经历;若不能激起管理者的愤怒,可能会感觉侥幸或是被忽视。
综上,“习惯性迟到”并非只是代表“自私”“不尊重”,对于不同的人,它可能由不同的心理动因影响而形成。守时,是一种美德,相信每个人主观上都愿意去做。每一种行为都是某种内驱力的外部反应,只有真正了解自己行为背后的潜意识动机,才能更好地管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