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许晨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提升就业质量是民生之本,也关乎着我国改革、稳定与发展的大局。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攀升,当前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项社会难题,关乎着全国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除了解决毕业生就业外,我们还要意识到,广大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可能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毕业生面临的心理问题,很容易引发社会问题,严重地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辅导员是院校和学生中间的桥梁,也是毕业生工作的中坚力量。在分析和干预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问题方面,辅导员自然具有难以取代的重要作用。我国各院校应关注毕业生就业的心理问题,充分发挥辅导员群体的优势,完善辅导员对毕业生的社会支持体系,缓解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促进他们从大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1]。
心理问题是由人们心理压力和心理承受力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心理失调。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非常复杂,程度也各不相同。高校毕业生正处在特定的时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会使他们形成消极的心理暗示。随着周围环境的改变,毕业生的心理难以做出适当的调节,自然就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通常是轻度的心理障碍,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自卑心理指的是人们由于生理或心理问题等各种因素而造成的一种自我意识的态度感受。自卑体现了人类个体对自我才能、素养和行为的低评价,从而产生贬低自身、甚至否定自身的心理状况。在毕业生选择职业的过程中,信心是他们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假如一个毕业生对自己都没有信心,用人单位也不可能信任他。但部分毕业生在择业时也遭遇了自卑情绪的困扰,不能顺利找到满意的工作。一个成熟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自信的人。毕业生唯有冲破禁锢心灵的自卑桎梏,重新建立自信,才能化平庸为神奇,发现自身的优点,从而在职业发展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自卑心理是当代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心理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而自信心正是就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心理品质。
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求职的压力正在逼迫着毕业生的心灵防线。部分心理素质较差、身体条件不好的高校毕业生会长期处于抑郁的心灵低谷中,极易受到伤害。对刚刚离开校园、缺乏社会工作经历的毕业生而言,在选择工作时会产生忧虑的情绪是正常的。大学毕业生的职位选择自由度越大,职位选择行为的责任就越重,对职位抉择的心理压力也越大。面对着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许多高校毕业生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具有危机感、困惑感甚至恐惧感。面临雇主严苛的招聘程序时,尤其是在面对自己所追求的高职位、高收入单位时,很多毕业生会产生过度紧张与焦虑的情绪。由于参加竞争的人越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背景和能力的要求会越严格,毕业生就越会失去就业的信心,主要体现为:在遭遇就业挫折后,毕业生不由自主地抑制自身的愿望与行动,使不能被接受的意志转变为潜意识。这是人类心灵防御机制最基本的方式,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持续压抑自我,让自己忘却欲望、冲动和威胁,是为了减少痛苦和不安。而高校毕业生的不安,大多源于缺少择业心理准备。如果学生看到现实并非预期的样子,他们就会焦虑和易怒。在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双向选择过程中,毕业生之间面临着不可避免的竞争。部分曾在竞争中失利的高校毕业生不能迅速走出失利的影响,感到沮丧失落。部分毕业生还遭遇着个人理想和家人意愿的矛盾、事业和情感的冲突、待遇和地位的矛盾等问题,他们不得不把这些问题潜藏在内心深处。其实,长期被压抑的东西并不会消失,往往还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毕业生的情绪与行动。自我压抑是高校毕业生解决焦虑问题的临时手段,但长此以往毕业生的心理负荷越来越重,甚至可能造成严重的心理疾病。
在就业过程中,毕业生在家庭环境、个人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也逐渐明显。有些学生考取研究生或找到了好工作,但也有些学生却出于不同原因而未能实现理想的人生目标。在后者中,有些人并没有准确分析自身的问题和劣势,却把自身的挫折和失落归咎于他人,从而导致嫉妒和怨恨的情绪。妒忌者在严重的状况下会产生报复心理,甚至引起恶性事件。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因素都有可能引起妒忌心理,包括妒忌他人的身材和长相、妒忌他人的多才多艺或者良好的成绩等。当应届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失利时,他可能会嫉妒他人所取得的成就,视朋友如仇敌,这将严重影响毕业生的正常人际交往。导致嫉妒心理的因素是多样化的,例如,毕业生心胸狭窄、虚荣心过强、名利思想严重等。但从根本上来说,嫉妒是个人自私的体现。要解决大学生的嫉妒心理问题,最妥善的方法就是接受现实,找到自身的差距与缺点,并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把嫉妒变成未来进步的动力。
依赖是毕业生胆怯心理的体现。有些毕业生没有自立的精神,畏惧激烈的竞争。这些毕业生虽然希望独立,但没有大胆走自己道路的魄力。这就造成部分毕业生在选择职业发展方向时出现不少问题。这些学生往往在就业市场上被动、等待和观望,错过了很多适合自身的工作机会。他们不具备自主意志,高度依靠别人,不能独立应对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竞争与压力。在即将踏入社会之时,他们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能确定未来的人生目标,甚至将就业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家长或亲朋好友那里。正是这种被动依赖心态,使部分毕业生失去了主见,自我意识模糊,在就业过程中无所适从、独立性差。
辅导员既是高校和学生之间的桥梁,也是毕业生工作的中坚力量,在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分析和干预中应发挥骨干力量。但从目前来看,辅导员在参与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干预方面仍然存在如下不足表现。
随着当前各院校辅导员专业化程度的提升,辅导员不但要具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同时还要对自身的角色定位有更准确的了解,具有奉献精神,这是对辅导员的基本要求,也是辅导员开展毕业生心理分析和干预工作的前提。辅导员的职业理想,是做一切工作时都应该拥有的精神支柱,但部分辅导员对自身职业缺乏认同感,在实际工作往往将辅导员岗位看作一个过渡性的职位。同时,由于受到晋升空间的限制,部分辅导员对个人未来的发展走向产生迷茫。在这种情况下,部分辅导员对自身的工作缺少理想和信念。比如,在思想上缺乏积极分析和干预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意识。因此,辅导员只有具备强烈的爱岗敬业奉献精神和使命感,才能加强自身服务工作意识,发挥自己在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中的优势,从而更好地指导、帮助和服务毕业生,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
辅导员作为毕业生工作的骨干力量,受到教育对象和学校教育环境影响与约束,应当具备更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辅导员不但要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还要熟悉国家和地方的各种就业政策,要掌握高等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领域方面的有关基本知识和技能,善于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剖析就业市场中的各类现象,从而为毕业生答疑解惑。而且,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和干预具有复杂性,要求辅导员不但必须要有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还必须掌握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当前的实践工作中,辅导员的专业能力和知识结构仍无法适应毕业生心理问题介入和干预的基本需要。高等院校在辅导员的聘任使用上,对其专业并没有特殊要求,只有部分辅导员接受过高等教育学、教育管理学、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训练。大部分辅导员没有参加过系统的就业指导培训和心理学培训,也没有从事毕业生心理咨询相关的实践经验,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只是凭经验开展工作,效果有限。
目前,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干预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在难度的增加上,还反映在辅导员日常工作量的增加方面。由于毕业生思想动态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辅导员必须为此付出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每个毕业生的个体状况不同,辅导员要按照不同对象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这就会造成工作量的显著增加。与此同时,高校各方面建设步伐的加快也使得辅导员承担了繁重的任务,教学和后勤方面工作的推进都需要辅导员给予积极配合。日常繁重的工作已经占用了辅导员大量的时间,很难有时间参与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干预。
有研究表明,辅导员的社会支持程度与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水平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因此,辅导员只有形成对毕业生的社会支持意识,才能有效分析和干预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高校要建立激励机制,调动辅导员参与就业指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辅导员在参与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但辅导员参与的就业指导工作有其特点,开展定量评估比较困难。所以,高校在构建辅导员的考评制度的同时,要采取合理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辅导员参加就业指导活动的积极性。例如,设立奖励机制,对在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就业指导等工作中贡献突出成绩的辅导员,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开展校级优秀辅导员选拔,评选就业工作先进个人和就业指导优秀教师,将辅导员参与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辅导员绩效考评。同时,高校在辅导员职称评定、岗位晋升等方面,要参考辅导员在就业指导服务方面的工作表现。辅导员作为毕业生的指导者和亲密朋友,也应正确认识和定位自己的角色,认真履行职责,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做毕业生的好教师、好朋友。辅导员要扭转错误的职业观,不要仅仅将辅导员岗位作为其他岗位的“跳板”。辅导员要认真踏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引导和培养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使他们找到职业归属感和工作幸福感。
尽管高校辅导员在入职时综合素质较高,但工作实践表明,他们不是心理专家,尤其是一些年轻辅导员,缺乏这方面工作的经验。因此,高校应进一步加强辅导员的专业化培训,提高辅导员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培训内容应涉及就业趋势和我国的就业政策法规、职业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就业心理分析和干预等。必要时,学校可以鼓励辅导员参加心理职业资格的考试,在学院层面建立就业指导和心理咨询机制,为毕业生有效提供就业咨询,缓解这一群体的就业心理问题[2]。
辅导员作为毕业生日常管理的参与者,不但要对毕业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而且要注重培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就业心理素质正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但这方面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辅导员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给予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培养。因而,辅导员要不断探索培养毕业生就业心理素质,让他们能够客观面对就业压力,减少心理问题。
第一,辅导员要及时关注困难学生,向他们提供帮助。家境贫困的毕业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辅导员必须主动创造条件,帮贫困学生寻找就业的渠道和机会,更多关注这些学生的生活状况和心理动态,以便逐步减轻贫困毕业生心中的不安与压抑。
第二,创建院系文化,提供文化支持。良好的院系文化为毕业生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供了平台。辅导员应充分利用综合素质教育课程、特色主题讲座、团队素质发展课程等为毕业生提供文化支持。
第三,调整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提供沟通支持。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所有人都需要归属感。如果有的人缺少这种归属感,就可能产生精神疾病。同时,人际关系也会减少个人对心理压力的认识,从而提高了个人的自我调节能力。所以,良好的人际关系对缓解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也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第四,丰富校园活动,提供参与支持。校园活动的各种团体形式能够将毕业生紧密联系在一起,辅导员要为团体参与提供社会支持。校园活动是缓解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的有效手段。由于学生临近毕业,组织他们参与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能有效缓解就业心理压力,在发挥自身特长的活动中,许多毕业生的心理问题得到了疏导。
第五,关注特殊学生,提供心理支持。辅导员肩负着发现毕业生心理问题、尽快处理心理问题的重要责任。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一旦出现心理问题,辅导员要在第一时间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
针对形势发展,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无疑还将不断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面临严重挑战,毕业生群体所面对的就业心理压力有增无减。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如果不能对毕业生及时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增强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承受力,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将会对毕业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辅导员应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