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晓婧
当前,中国已经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资助系统,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正常学习、生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和社会心理的放大,校园资助往往成为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武器,甚至有些高校大张旗鼓地宣传贫困生的家庭状况,进行各种各样的演讲,没有考虑到学生心态,造成负面影响。相较于传统的资助模式,“隐形资助”更加符合人性化要求,既能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又能满足经济关怀,但由于还处在起步阶段,还要经过对优势的探索和路径的设计来保障资助到位,得到有效推广[1]。
中国经济正在飞速发展,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仍有部分经济困难群体的存在。经济困难群体有不同的年龄段,其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群体指的是国家招收的普通高等学校学员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无法正常支付教育费用、生活费用困难的学生。学生需向学校申报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由学校根据有关部门设置的标准和规定的程序,以民主评议方式认定。按照困难的程度,还有隐性困难、一般困难、特别困难。“隐形困难生”是2018年出现的网络热词,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新类别,指的是虽然看起来生活正常,实际情况却非常贫穷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往往由于一定原因,如自尊心、虚荣心等,没有被列为贫困行列,但费用大多来自债务,承受很大的家庭负担。一般困难生指的是家庭经济收入低、负有债务,只能缴纳一部分学杂费,生活费用低于本地区生活保障标准的学生。特别困难生则是指那些家庭收入微薄,或没有资金保障,无力缴纳各项费用,生活也难以保障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是学校的重点扶持对象,往往也是被各个媒体渠道报道、宣传的对象。
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三大类型来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困境主要是经济方面,但除了经济上的问题外,延伸出的还有心理问题。以隐形困难生为例,这部分学生因为自尊心不愿意接受资助,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感、焦虑甚至是抑郁,而一般困难生和特别困难生由于备受关注,饱经社会的“标签化”,更是出现了经济和心理的双重困境。可以肯定的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当前教育界最需要帮助的特殊群体,这种特殊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心理上的[2]。
高校资助工作发展至今,为许多家庭困难学生提供了帮助,但根据调查,大多数学校仅在物质上提供支持,而精神层面的关怀少之又少,容易给家庭经济贫困学生造成二次伤害。经过走访和座谈,综合多名学生的意见,笔者发现当前对大学生的社会心理影响最大的是“标签化”的家庭经济状况。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教育的关注和帮扶从未停止,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的探索和20世纪90年代末的改革,现如今高校资助工作得到了飞速的发展。2002年出台的《国家奖学金管理办法》,让全国高校学生尝到了国家对品学兼优学生和贫困生的无偿补助,极大地鼓励了学生继续学习的勇气。到2007年,教育部出台了新的资助方案,规定了奖学金的细化项目,即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除政府方面的举措外,高校也与金融机构加强合作,打开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格局。
2011年以后,各大高校开始实施计划性补助项目,既为学生提供直接的资金补助,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的平台,逐渐向经济补助延伸向多元化补助,健全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技能。当前,高校资助工作的种类全面细化,范围也随之扩大,资助力度的增加极大地改变了许多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现状。迄今为止,我国资助学生累计近4亿人次,年均增幅2.05%;资助总金额累计近7000亿元,年均增幅10.66%;财政投入累计超过4700亿元,年均增幅7.69%;学校和社会投入累计达到2200亿元,年均增幅17.77%。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高校资助工作稳步进行,但很少有精神层面的照顾,因此还需要继续向人文关怀方向进行探究,调整资助方式[3]。
对贫困学生造成最大影响的是“标签化”现象,由于社会的偏见和高校对贫困生的放大宣传,使贫困生有了“生活条件差”“生活不幸福”“需要帮助”“弱势群体”等标签,形成刻板印象。经过调查,有70%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自农村,许多困难生中还有离异家庭、下岗家庭等问题。这部分学生即使不情愿,也不得不依赖于学校的补助。有些特别困难生还要在补助的基础上继续勤工俭学和打工,这与家庭良好的学生形成巨大反差,加上标签化的影响,学生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例如,人际交往困难和“精神贫困”,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卑、自闭,在调查中甚至有60%的学生求助过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强烈的生活水平反差和不同的价值观,让他们容易受到刺激和压力,如果无从排遣则会演变成更进一步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有30%的学生存在焦虑和抑郁的状况,无论是家庭的期望还是自尊心受挫,都会让学生承受一系列无法解决的问题,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也有一些学生产生偏执和偏激,对他人存在戒备心理,一方面保护自己,另一方面对环境悲观,形成消极的自我评价和狭隘的思维模式,甚者被诱惑,误入歧途[4]。
早在2004年,大数据技术尚未成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运用数据技术首创“隐形资助”,帮助院校内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走出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困境。自此,教育界的“隐形资助”开始被社会大众关注和支持,中国矿业大学、四川大学、郑州大学等都以这种方式默默资助学生。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院校减少了识别贫困学生和资助对象的烦恼,大数据手段更加精准地采集学生的家境情况和在校内的消费情况,作为提供资助的考核凭证录入数据库,综合教师和专项部门的甄别,优化数据库的精准性,更好地建立动态调整和筛选机制。“隐形资助”还体现了科学技术的与时俱进,由于“隐形资助”多是依靠大数据完成,具有无可争辩的说服力,在未来的发展中,科技必然取代传统的人工辨别工作,发挥更精细化的作用。弥补了片面与感性,让精准帮扶和“隐形资助”双管齐下。
除了技术发展的推动之外,“隐形资助”的必要性还在于其包含的人文关怀和育人温度。有许多大学生在入学以后,虽然过着和其他学生一样的生活,但实际上是从贫困地区赴异乡求学,这些大学生往往为了有尊严地生活,不愿意透露甚至不想接受帮助。部分学生存在精神脆弱的问题,加上有些学校贫困资助方式简单、粗糙,用提交材料、当众演讲、校园公示等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贫困证明”也是必须提交的硬条件,不仅效率低下,还会造成二次伤害。
“隐形资助”的必要性在于其资助工作模式体现了新时代的特征,是政策机制的创新与人文关怀的结合,能体现公平公正与温度,标志着政策体系的完善,是以人为本核心的体现[5]。
“隐形资助”对学生来说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一种伦理关怀。它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面对新时期的育人要求,必须紧紧围绕着“隐私”“尊严”“能力”等要素,探索实践路径,构造以学生心境为主体的资助体系。
2019年西安电子大学的“饭卡式”资助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其通过短信形式发给部分被大数据筛选为隐性困难生的一则短信:“亲爱的同学,你好!学校通过分析餐厅一卡通消费数据,结合你在学校的综合表现,近期为你发放隐形资助720元……”《新京报》发表社论评价此行为是一种维护尊严、减轻生活压力的行为,既充满人性,又高效准确。当前,大数据的发展给“隐形资助”极大的生长空间,互联网深入挖掘各种数据,其结果无须公开,避免了复杂的形式,既给学生带来了人文关怀,又保护了学生的隐私。智慧大数据比人工甄别更加精确,通过数据资源的汇总,对比学校家庭状况和生活消费水准,自动分档,从而达到精确的效果。但有很多专家学者依旧对大数据智慧技术持怀疑态度,认为会有学生故意不使用学校饭卡,选择点外卖或者校外就餐的方式,浑水摸鱼,故意领取“隐形资助”。为此,高校可以联合信息中心、餐饮中心、财务处、校园网等部门,还可以生成其家庭组成人员的信息卡,建立起消费网,根据学生的总体情况来分辨真伪,不再只靠饭卡来评价学生消费水平。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自尊不仅是个人隐私的保障,还是维护自我价值、被尊重的精神需要。许多隐性困难生就是因为自尊心而产生的,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不愿意接受帮助不只是因为会被公开信息,让他们“抬不起头”,更是因为一味地接受资助,让他们损失了面子,觉得自己的价值越来越低,心理上也越来越没有安全感,更加自卑和徒增压力。除此之外,还有的学生在接受补助的过程中养成了不劳而获的心态,失去了自食其力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了青少年的未来责任,更强调了劳动创造的重要性。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维持公平公正,学校可以采取“以工代免”的办法,让学生通过劳动来获取报酬,不再吃“免费的午餐”。学校可以发展勤工助学的管理机制,让学生参与校园内可承担的工作,如图书管理员、帮厨、校区快递员等,还可以设立学习研究类、创业类的项目,通过参与项目获得劳动报酬。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给予学生物质上的补助,不如给学生能力上的补助,提高个人的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竞争力,从根本上消除贫困。现代社会背景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常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其家庭状况无法通过一两次补助改善,归根究底是能力的匮乏,家庭劳动力没有达到标准水平,所以学校可以着力培养经济困难学生的个人技能,帮助学生找到自我价值,提高综合实力和职场竞争力。可以通过个性化技能培训的方式,鼓励学生参加各项比赛,提供锻炼机会,让学生能通过自身的技能和知识在今后创造更多的价值。还可以完善培训制度,针对困难生的个人情况展开一对一的培训扶持,教师要发挥主动作用,开展专业化的指导,提供资源支持。学校可以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资源支持和开放条件,例如,允许困难生在校区内低成本创业,或者是开放校园的实训场地,让专业教师到场提供指导,增强“隐形资助”的育人功能。
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好意思提出贫困生申请,也不愿意告诉他人自己的家庭状况,还有的学生受到不公平待遇,需要帮助却无处反馈,校园需要针对这些情况作出反应,维护学生权益,保障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目前,高校都有专属的线上服务平台,可以在原有平台的基础上建立困难生的沟通交流渠道,安排专人在线上为学生及时提供帮助,并采用学生匿名的方式保护学生的隐私安全和尊严。学生可以在线上自主完成申请和领取补贴,也可以在线上反馈自身遇到的问题,由平台人员处理解决,如果是心理方面的问题,还可以做到及时有效地疏导,避免造成严重的后果。线上校园平台还可以起到监督作用,让每个学生都是监督和被监督的主体,防止造假及校园霸凌,让“隐形资助”的善意真正传递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社会各界需要关注的重点对象,高校作为社会责任的积极承担者,更应积极创新资助工作模式,不仅要提供精准的经济帮助,还要给予心理和能力方面的关怀。“隐形资助”模式是现如今资助体系下的新模式,依旧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作为科学研究的分支,需要从科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合理的经济与心理分析,提出专业性的资助对策;作为技术的分支,需要从技术的角度出发,通过研发大数据技术,更新数据库和筛选精准度等方式做好精准扶贫工作;作为教育的分支,需要从教育的角度出发,顺应校园建设的潮流,帮助莘莘学子的漫漫求学之路;作为社会政策的分支,要从社会角度出发,让被救助者得到有所帮助的救护和爱护,尊重被救助者的尊严。尽管“隐形资助”依然存在着客观因素的影响,但在今后的探索过程中,会对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和预测,让“隐形资助”能够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