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露璐
(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重庆 404040)
预算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在现代医院内部管理和控制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公立医院加强本单位财务管理,健全财务制度,杜绝违纪违法行为,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公立医院应根据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要求,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等相关预算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和完善符合本单位实际的院、科两级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确保预算在实际运行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在提升公立医院经济管理水平和运营能力方面的作用。
根据财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局《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财务和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财社2015)263号明确指出,加强预算管理,将医院的所有收入和支出均纳入预算管理,能有效规范医院的收支行为,有利于公立医院合理开支各项费用,控制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开支,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保证医院实现发展目标。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医院内部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手段,随着医改的不断推进,其重要性不断凸显。公立医院在日常运行活动中,既要耗费资源,又要取得收入,只有当医院取得的收入补偿资源耗费以后还有盈余,实现产出大于投入,医院才能持续生存和发展。
公立医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能提高竞争力和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适应市场竞争和公益需求实现医院发展目标,促进公立医院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公立医院应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在提升医院经济管理水平和运营方面能力方面的作用,促进公立医院实现自身发展目标。
随着深化医改的不断推进,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我国公立医院由各级政府投资举办,所有权属于国家,其性质是非营利性、公益性事业单位。公立医院运行发展不是为了自身谋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而是保证医疗服务的公平可及、控制医疗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实行全面预算后,预算的刚性约束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杜绝不合理行为和浪费现象,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为群众提供安全、廉价、方便的医疗服务。能合理控制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保证医疗服务的公平。
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后,对医院收支实现全过程控制,实现成本、投入和工作效率和效益的统一。让资源能最大程度上的合理运用,在很大程度大能厉行节约、杜绝浪费。
在全面预算下,医院的所有收入和支出都应纳入预算管理。公立医院的所有部门和人员都是全面预算的参与者,都承担着各自预算范围内的预算管理职责。实行全面预算后,能让全员全方位参与预算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每位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岗位责任意识,有效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依据。
公立医院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预算的管理部门多设置在财务科,医院整体缺乏预算管理意识,在实施过程中过于形式化,预算编制时没有进行科学的论证,无实际指导意义。实行全面预算管理,要坚持预算的全面性原则,全面预算要求全员参与。现阶段部分公立医院没有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每年只是为了做预算而做预算,没把预算当作管理的手段和工具。由于公立医院全面预算涉及的科室及人员多,而相关人员对全面预算认识不到位,部分人员认为预算与自己无关,业务部门在预算编制中严重缺位,无法实现全员参与预算,对预算的编制带来很大的难度,影响全面预算的实施。
由于管理层对医院编制的重视程度不够,预算的编制成了为了编预算而编预算,预算编制的时间短,基础业务数据准备不够充分,再加上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导致预算编制方式简单粗放,质量偏低。现阶段公立医院编制预算的方式主要采用增量预算方式编制,这种方式是以医院年末业务量为基础适当增减变动而成。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编制方式简单易行,但该方法没有分析医院各科室的具体情况,将一些不合理的项目合理化,导致预算编制偏离实际。
预算编制完成后,只有具有刚性化的预算约束,才能实现预算目标。预算在实际执行中由多个部门共同完成,多以事后控制为主,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运行中的问题,缺乏过程控制。预算编制与执行“两张皮”,预算目标无法实现。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公立医院未成立预算考核小组,或者预算的考核部门大多设置在财务科,业务部门的参与度低,预算执行与考核的结果在绩效管理中未得到体现,导致全面预算管理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管理,需要对各种数据进行收集、运用、分析,数据处理量大,对信息化、数字化要求高。
光靠人员收集数据已经不能满足日常管理的需要。现阶段,公立医院普遍存在信息化建设比较滞后,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体系尚未形成,极大地影响了工作效率,造成预算管理工作被动,不能满足现代医院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预算作为内部控制的一种手段,在公立医院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预算的编制与执行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与能力,预算执行情况的好坏关系到医院能否实现年度发展目标,促进医院持续健康发展。根据现阶段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建议如下: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覆盖面广、综合性强的管理工作,它几乎涵盖了医院所有的经济活动。医院的所有经济活动都应纳入预算管理,所有人员都必须参与到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之中。全面预算管理不光是医院管理层的事情,只有全体职工都参与其中,使每个职工的工作都成为预算目标的组成部分,才能合理配置人、财、物,有效控制支出,有效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才有助于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
科学合理的选择预算编制方法既有利于医院节约人力成本,减少工作量,也有利于预算在执行过程中进行过程控制,保证预算的执行不偏离预算管理的目标。现阶段医院经常采用增量预算、零基预算、固定预算、弹性预算等编制方式。目前,公立医院大都采用增量预算,增量预算是将原来的项目进行简单的以一定的增量确定预算数,未将一些不需要的费用调整出预算。这种预算方式会将一些不合理的费用合理化。零基预算能避免增量预算的缺陷,但零基预算工作量大,业务素质要求高。因此,公立医院在编制预算时,应综合考虑医院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的项目采用不同的编制方法,比如对经常发生的项目可以采用增量预算,对必须开支的不常用的项目可以选择零基预算预算,对不合理的项目应予以调整或者剔除,使预算的编制既能有效控制成本费用,又能符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尽量使预算编制科学、合理便于预算的执行与考核。
编制好的预算经批准后,预算管理职能部门,应将预算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各科室应按经批准的预算合理安排资金,一般情况下不得超过年初预算,更不能随意调高或者调低预算资金,坚决防止无预算支出和超预算开支。但是在医院的内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比如国家调整医疗收费价格、取消卫生材料加成等,应按规定的程序经批准后方可调整预算。在预算的执行中,相关职能科室应加强对预算执行的过程监督,及时监督和分析预算执行进度和完成情况,对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预算管理委员会等相关管理部门汇报,并解决相关问题。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医院的所有经济业务和所有科室,医院在信息化系统中应有独立的预算管理系统,相关职能部门应定期对该系统进行维护和更新,各业务科室能根据该系统了解本科室的年初预算目标以及预算实际执行情况,确保能及时发现和调整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偏差,保证预算的权威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医院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各个医院都有自己的战略目标,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先进的管理手段具有降低医院运行管理成本的作用,构建既符合现代医院管理要求又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势在必行。公立医院要在全员中努力营造全面预算管理的氛围,以预算管理作为医院财务管理的抓手,从实现医院发展战略出发,科学合理的设计预算编制体系,树立预算的权威性和刚性约束,在日常医疗服务活动中加大对预算的执行、监督和考核,合理控制成本,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使公立医院能更好的保持公益性,提升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医院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