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雨星 吴宏洛
收稿日期:2021-09-0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工智能时代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创新发展研究》(21BKS098)。
作者简介:吴雨星(1987—),女,福建宁德人,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經济学;吴宏洛(1963—),女,福建福州人,博士,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OI:10.13253/j.cnki.ddjjgl.2021.11.002
[摘 要]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重要的时代主题。马克思经济发展质量思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源泉。其科学内涵主要体现在:以服务人的全面发展为本质属性,以促进生产力发展为基本条件,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为根本动力,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制度指向。其主要表征体现在:微观上关注产品质效提升,中观上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区域平衡发展,宏观上实现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中国的发展历经从强调“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再到“经济高质量发展”三个阶段的演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实践和丰富发展着马克思的经济发展质量思想。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质量
[中图分类号] F1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0461(2021)11-0013-06
习近平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1]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需厘清其理论渊源。部分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质量理论进行一定程度的梳理:如任保平(2018)[2]以《资本论》为研究蓝本,挖掘马克思主义质量经济理论,以期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质量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钞小静等(2018)[3]从产品、结构及生产力质量三方面加以简要阐述。但是前者仅限于《资本论》的研究显然不够,后者没有系统地展开。洪银兴(2019)[4]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理论的演进过程说明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的成果;但其缺乏对马克思主义渊源的追溯。周文等(2019)[5]、张俊山(2019)[6]等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加以阐释;但拓展不足,多援引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原理。纵观现有研究,有必要进一步科学系统地梳理马克思经济发展质量思想,以期更好地指导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
一、马克思经济发展质量思想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经济发展质量思想之所以科学,只有科学地加以澄明才能更好地彰显其当代价值。总的来说,其科学内涵包含根本标准、基本条件、根本动力及制度指向四个维度。
(一)根本标准:人的发展水平
人的发展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质量思想的全过程。马克思在主编《莱茵报》时期就开始关注贫困群体的政治经济权利,抨击政府及富人联合对穷人的压迫。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批判私有制对人的异化。《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运用新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经济学问题,批判了蒲鲁东未从历史的视角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企图把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经济范畴当成永恒的范畴,那么也就找不到人解放真正的未来的路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开始建立以剩余价值论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学体系,系统地阐述人的全面发展观。《资本论》内容上对资本主义“经济增长”方式有深入的论证,但事实上贯穿着人全面发展的根本旨归。《资本论》对经济增长的分析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对人全面发展的阻碍,对经济增长规律的剖析正是为了推导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必然性。马克思、恩格斯以人的发展为目的,从工人工资收益、身体健康、精神状况及自然环境的改善、社会民主正义等经济、社会各个方面拓宽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
(二)基本条件:生产力发展
普遍贫穷不是社会发展的目的,生产力发展是必要的前提。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发展为共产主义实现累积了物质前提,即便到了共产主义阶段,生产力的发展同样重要。
第一,生产力的发展主要需要以下要素支撑:土地、劳动、资本与科技。其一,土地。土地实际就是自然界供给的资源条件,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要素。马克思强调,自然界是人劳动的客观对象。其二,劳动。从正面来说,劳动力是价值的源泉。从侧面来说,象征财富的货币抑或资本事实上是积累的劳动。从人的发展维度来说,劳动确证了人的本质,发展了人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其三,资本。资本积累不仅有助于扩大生产规模,还有助于通过投入购买机器、提升劳动者素质等方式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其四,科技。前三者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经典要素,但马克思显然注意到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突出作用,并一针见血地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7]马克思指出,科技的广泛应用,“彷佛用法术”[8]唤醒了潜在的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像是从地里忽然喷发出来一样。
第二,生产或管理方式的改进也通过提高效率来提升生产力水平。其一,分工或协作的生产方式。马克思论证了社会大分工对生产力效率的极大提高。分工使劳动更熟练,促进自然科学的发明使用,建立新的社会生产关系。而有的工作却需要通力合作,一方面使生产资料集中起来,可以节省不必要的浪费;另一方面,从整体上来说生产本就是社会生产,而有的工作只能通过协作才能完成,“这种生产力是协作本身产生的”[9]。其二,提高生产管理的效率。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生产规模的扩张,原本由“老板”兼顾监工、协调的职责被独立出来,由专人负责,这样的岗位成为专门的管理岗位。
第三,世界市场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新渠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迫切要求突破国内市场的局限性,向外扩张,一方面利用国外廉价的生产资料,另一方面占有更大的销售市场。由此,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普遍起来,形成世界交往,各民族都陷入了激烈的生产竞争,“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10]。
(三)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根本动力。古典政治经济学派侧重于从“生产力”這个维度研究经济增长问题,忽视了“生产关系”这个变量。如上所述,生产力是人类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马克思有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科学系统论述首先体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完善在《资本论》中。
首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前者是归根到底的决定性因素,引领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由于不适宜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发展,封建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所代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较长的一段时间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但是,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化生产要求与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适应社会化生产要求的共产主义必然取得胜利。资本主义为共产主义积累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在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过程中也会反复挣扎,在原制度范围内进行不断调整,但仍无法完全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最终仍将被消灭。
其次,不可忽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的独立性。生产力固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这个“决定性”是“归根到底”的“决定性”,不可陷入“唯生产力论”[11]。生产关系在某种条件下可以相对独立,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反作用。恩格斯指出,国家一旦成立,对经济社会便具有独立的反作用,体现在主导意识形态,“保护自己的共同利益,免遭内部和外部的侵犯”[12]等方面。《反杜林论》作了大量的有关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反作用的论述,强调决不能忽视政治运动的反作用。
(四)制度指向:实现共产主义
马克思强烈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增长方式违背了人的发展旨归,并指出共产主义必将替代资本主义。马克思通过“剩余价值”这个变量的发现,科学论证了社会发展的历时必然趋势。共产主义将在物质高度丰富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实现更高水平经济发展的制度指向。共产主义经济发展质量达到高水平,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物质的极大丰富。马克思多次强调,共产主义不是贫穷的共产主义,而是充分承接了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物质积累。资本主义为共产主义准备了物质基础,共产主义适应更高水平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将促进生产力更高水平的发展。
二是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人被异化,不能充分展现人的主体性,表现出对物的高度依赖,出现“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人被依附于商品抑或货币上,依附于机器上,成为机器的奴隶,极大地失去了自由。由于分工使人不能得到较全面的发展,而共产主义则使人不再依附于物,劳动也不再是异化劳动,而是变成一种需要,实现了“各尽所能,按需分配”[13]。
三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修复。在私有制中,对物质的追求充斥着社会。马克思批判道,人们参与政治活动、从事社会工作,甚至连选择配偶也出于经济的考虑。而共产主义将实现人与人关系的修复,做到“真正完全的、真正没有任何例外的民主”[14],人与人之间不再为了取得工作而互相竞争伤害,婚姻成为“和当事人有关而社会无须干预的纯粹私人关系”[10]。
四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修复。资产阶级为了实现经济利益,不惜破坏自然环境,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最终损害人自身的发展。而共产主义将不再将自然作为人的对立面存在,而是将保护自然环境作为人道主义的内在要求,从而最终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二、马克思经济发展质量思想的主要表征
前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质量思想的科学内涵,主要从抽象的或宏观的视角,偏向于“内”的解读,更有利于把握科学性及价值意蕴;而本节主要表征从具体的、“外”的视角解读,从微观、中观、宏观三层加以把握,更有利于落实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策略。
(一)微观:关注产品质效提升
马克思指出商品兼具价值与使用价值两种属性,前者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体现,后者则说明了商品的有用性。产品质量提升也可以从两大维度阐释:一是从价值维度来说,要使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就得提高生产效率。而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同上述生产力发展提升手段是一体两面的,即重视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优化,特别是重视科技要素的投入;重视分工与协作、管理方式的优化等等。二是从使用价值维度来说,产品对人有用,且不断满足人们更高的需求。对于商人而言,重要的是生产价值的实现;对消费者而言,重要的是使用价值的获得。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只关注剩余价值的获得,而不在乎产品对人是否真的有用,这事实上完全违背了生产的初衷。一开始交换是为了将自己多余的产品换取有用的产品,但随着商品经济的深入运行,商品特别是作为商品的交换媒介——货币,被蒙上了“万能”的纱罩,货币成为了“最高的善”[10]。溯本归源,产品对人而言最重要、最根本的还是在于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15],而不能本末倒置,让货币变成人追求的主要标的并压迫人使人难以喘息。
(二)中观: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区域平衡发展
马克思将社会总产品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类。两部类均由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以及剩余价值(m)组成[16]。即两部类的社会总价值分别表达为:I(c+v+m)、Ⅱ(c+v+m)。进行社会生产要实现价值补偿与物质补偿。简单再生产需满足:I(v+m)=Ⅱ(c),即生产资料部类工人的社会劳动力价值(体现为工资收入)及资本家的剩余价值均转化为消费资料。扩大再生产需满足:I(v+△v+m/x)=Ⅱ(c+△c),即生产资料部类资本家并部分剩余价值用于积累(m=△v+m/x,m/x为资本家个人消费的部分),消费资料部类中用于交换的消费资料多了△c。
从上述分析可知:要注重产业结构之间的平衡,从整体上看注重生产与消费资料部类生产的平衡,简单说就是要注重供需之间的平衡,供以需为准,供大于求会造成大量产品销售不出去,供小于求则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从具体来看,两部类生产的平衡实际就是要求各行业、各企业生产之间的平衡。从产业位移至空间布局来说,产业结构均衡内在要求区域之间的平衡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论证产业发展的聚集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城市发展越大,各方面的物资聚集越多,越能吸引农村的人前来生活,大城市越来越庞大,大小城市、城乡之间的两极分化越严重。为此,须促进“大工业在全国尽可能均衡的分布”[16]。因此,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不仅在于产业之间的均衡发展,还在于产业在空间上位移所体现的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三)宏观:实现经济与社会一体化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经济发展质量的本质体现是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即不仅关注生产力的发展,还注重生产力发展是否促进了人的发展。人与社会的发展是内在统一的。因此,马克思经济发展质量体现的是“经济-社会”二维发展。社会维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改善、人生存环境的改善等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更多关注的是“经济”维度的发展,而相对忽视了“社会”维度的发展。就人的生活水平来说,资本主义制度使得工人在生产资料上“一无所有”,靠出卖劳动力获得勉强生存的机会。就人与人交往关系来说,人与人之间是对立的、异化的关系,不仅表现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代表国家利益政权者与民众的对立;还表现在资本家之间为了争权夺利的对立,工人之间为了糊口产生激烈竞争的对立。就人的生存环境来说,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片面地追求物质利益,不惜牺牲人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代价,工人连享受阳光、呼吸新鲜空气的机会都失去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建立在破坏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割断了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17],人与自然处于对立当中。甚而,自然界也会对人类进行报复。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探索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探索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949—1994年重视物质积累的“经济增长”阶段;1995—2016年强调超越物质增长的“经济发展”阶段;2017年至今进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一)1949—1994年重视积累物质基础的“经济增长”
新中国成立之初,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领导通过实行土地改革、没收官僚资本,巩固了政权、解放了生产力。随后,又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一化三改”的总路线,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但是因经济基础薄弱,与发达国家经济差距较大,国家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等措施实行赶超策略,经济发展相对片面。文化大革命期间经济建设工作陷入了停滞状态。邓小平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18]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重启经济建设,将工作重心置于生产力发展,并实现先富带后富的政策,东部地区取得优先发展机遇。由此可以看出,本阶段,国家经济建设的工作着力点在于促进生产力发展,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即物质基础的丰富:对生产方式的要求不高,生产产品效率较低、质量不高;产业结构上不够均衡,三产之间前期二产占比高,后期转向“一二三”结构,即农业占比最高、服务业占比最低;与产业结构不均衡在空间上相对应的是区域发展的非均衡;对人全面发展的关照不强,人们民主政治意识不强,生活福利水平还普遍较低,对生存环境重视不够,尤其是对自然环境的重视还未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马克思主义将生产力发展视为经济发展的前提基础和基本条件。这个阶段国家生产力水平还不高,故而将工作重心置于积累物质基础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质量相对较低。
(二)1995—2016年强调超越物质增长的“经济发展”
工业的大力发展必然引起生态的破坏,物质基础的积累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但还未能兼顾生态、社会等方面的需求。由此,可持续发展观呼之欲出。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9]。至此,国家领导人已经开始明确从“经济增长”转向“经济发展”,但对二者之间的区别并未明确说明。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明确说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而且后者显然是以前者为基础,更加重视经济与社会的协同发展。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经济“增长”与“发展”不同,前者突出经济水平在量上、速度上的提升;而后者却要求不仅仅关注经济增长,更要注重质量、结构的优化。
(三)2017年至今进入“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
世界性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全球经济下滑明显,国内经济增长速度也缓慢下滑。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1]。从微观上看,产品要满足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需要;从中观上看,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区域发展更加平衡充分;从宏观上看,更加注重经济、生态、社会一体化发展。党中央特别强调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握好“三新”维度。一是立足新发展阶段。从国情来看,中国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经济发展从注重“量”到“质”的转变。国家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到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更加要求经济发展“质”的提升。从世情来看,习近平强调,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方面,新科技革命给世界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作用日益凸顯;另一方面,世界形势复杂多变,逆全球化现象层出不穷。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21]。三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冠肺炎疫情猛烈袭来,加剧了复杂多变的世界形势,习近平立足国内市场优势,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要求立足国内市场,但同时兼顾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实现国内外双循环发展,能有力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中国实践对马克思经济发展质量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中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实践表明: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主体内涵,促进经济发展质效提升作为客体标识,坚持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
(一)以人为本:坚持与发展马克思经济发展质量思想的主体内涵
群众路线中“一切为了人民”体现了经济发展的目的,“一切依靠人民”体现了经济发展的主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体现了经济发展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实现“实践-理论-实践”的良性循环发展。毛泽东提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经济发展策略,强调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内生力量的作用。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正是基于人发展的根本目的,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调动全民积极性参与经济社会建设。江泽民的经济发展思想紧紧围绕“三个代表”而展开,体现经济发展为了人的根本目标,可持续发展观同样关注当代及后代人的发展问题,科学发展观同样强调以人为核心推进发展。
习近平强调:“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22]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向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延展。经济高质量发展,强调以人为本,事实上满足的就是更多方面、更高的美好生活需求;同时强调关键还在于人,号召人人参与,并旨在人人共享。
(二)促进经济发展质效提升:坚持与发展马克思经济发展质量思想的客体标识
一是重视创新发展。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到中国历届国家领导人,都十分注重生产力发展的要素支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重视资本、劳动、土地和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中国历届国家领导人加以继承与创新,现已涵盖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和数据等生产要素。其中,科技要素日益受到重视。邓小平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3]。科技日益渗透在生产发展中,尤其是随着新科技革命,特别是数字经济的发展,数据要素参与分配被首次提出,创新居新发展理念首要位置。
二是重视协调发展。其一,在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方面。马克思用两部类生产阐释了产业结构均衡的原理。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实施赶超策略,国家高度重视重工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产业结构失衡。但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仍强调要处理好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的关系[24]。随着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三产结构日益优化,从“一二三”转向“三二一”布局,即第三产业占比逐步提升至最高,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后。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中观上要求优化产业结构。其二,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邓小平摒弃吃大锅饭的做法,要因地制宜,结合地区自然资源、人口、技术及经济传统特点发挥区域优势;按东、中、西分布格局,发挥沿海地区优势优先促进东部地区对外开放与发展,以东部发展带动中西部发展。在处理先、后富过程中,要注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随着物质基础的积累,国家更加重视区域之间的平衡发展,要求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优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战略;近年来陆续推出长江经济带、港粤澳大湾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发展纲要。经济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三是重视绿色发展。这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内在要求。可持续发展战略明确指出经济发展不能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科学发展观要求进一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时代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推进绿色发展。2021年4月习近平应邀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明确指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25]这是对马克思“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10]的继承与发展,从“生命共同体”这个维度中阐发人与自然最紧密的关系。
四是重视开放发展。马克思指出世界市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中国成立之初,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决定了国家的开放发展程度相对较低。经过文化大革命的风波,国家经济情况遭受严重破坏,而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情况普遍向好,中国亟需通过改革开放追赶世界经济发展的步伐。在此背景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政策。此后,国家的大门越开越大,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的发展,国家经济发展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发展阶段,世情国情越是复杂,越要在深化改革中扩大开放,在开放中应对新局、变局。[26]一是开放的内容更加全面、质量更高;二是开放的地理范围更加广阔,促进沿海、沿边及内陆各地区的开放;三是开放的时间持久不息,开放不仅在过去,还是在今后都会一直执行,而且只会越开越大。
五是重视共享发展。共享发展说明的是人人都可以参与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成为自由人的联合体,每个人都能按需分配所得,人人都能够共享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成果。共享发展,不是贫穷的共享,而是物质基础日益丰富的共享。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实施一大二公的政策,虽然貌似公正共享,但却是低级水平的共享。邓小平提出要用先富带后富的策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随着生产力基础的不断积累,国家有能力通过实施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式促进发展成果共享。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思想内在要求推进共享发展。
(三)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与发展马克思经济发展质量思想的制度保障
根据唯物史观,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表明共產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及现实性。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坚持和完善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根本保障,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制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首先,解放思想是推进制度改革和完善的前提。马克思强调物质的第一性,但同时强调意识的反作用。解放思想同样对制度改革和完善起到巨大作用。邓小平对经济发展理论及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创新正是解放思想的结果。在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关系时,邓小平指出,三者之间其实并不矛盾,社会主义社会三者之间的利益应该是统一的,而且人民利益至上。过去由于阶级标签的存在,人民“怕富”。邓小平则指出人民关心“物质利益”是正常的,强调要实现人民的物质利益。这些思想与举措大大解放了人民的思想,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经济建设。一定程度上正因为解放思想,放手大胆闯的精神助推了中国改革开放40余年的丰功伟绩。经济高质量发展思想标识着解放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
其次,注重推进制度改革与完善的实践。自新中国成立初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后,中国经济发展就十分注重发挥制度优势,开创、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7]。新发展阶段有关深化经济、科技等体制改革是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需求。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N].人民日报,2021-03-08(01).
[2]任保平.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理论逻辑及其现实性[J].人文杂志,2018(2):26-34.
[3]鈔小静,薛志欣.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机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8(6):12-22.
[4]洪银兴.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理念和相应的经济发展理论的演进——兼论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渊源[J].经济学动态,2019(8):10-20.
[5]周文,李思思.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经济学阐释[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9,10(4):43-60.
[6]张俊山.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解析[J].经济纵横,2019(1):36-44.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卫兴华,田超伟.论《资本论》生产力理论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7(4):21-31.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2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21]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2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2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4]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5]习近平.习近平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强调要坚持绿色发展,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N].人民日报,2021-04-23(01).
[26]沈坤荣,赵倩.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J].经济纵横,2020(10):18-25.
[27]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人民日报,2020-10-30(01).
Marxist Thought on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ts Practice in China
——On the Theoretical Origin of the Idea of High 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Wu Yuxing, Wu Hongluo
(School of Marxism,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0, China)
Abstract: High 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theme nowadays in China. Marxs Thought on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vides a theoretical source for Chinas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Its scientific connotation is mainly reflected in: serving peoples allround development is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is the basic condition; the movement of social basic contradictions is the fundamental driving force; and the realization of communism is the institutional direction. Its main characteristics are as follows: focus on the improvement of product quality and efficiency at the micro level; adjus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promote regional balanced development at the meso level; realize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at the macro level. The development of new China has gone through three stages from emphasizing “economic growth”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n to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shows that we have been exploring, practicing, enriching and developing Marxs Thought on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the road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Marxism; high 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