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
无边缘灯(左)和有边缘灯(右)
很多摄友都已经学会了在逆光下拍摄,或者使用补光灯或反光板来照亮拍摄对象,实现一些特有光影效果。但有些时候,图像仍然看起来很平淡,主体似乎仍然不够立体。这时候如果你有1~2枚离机闪光灯,解决方案就很简单了:使用它们实现边缘灯光(也称为踢脚灯),可以让拍摄对象生动起来。
边缘光这个词容易意会,即通过照亮主体的侧面或背面来创建光影,光影勾勒出主体的边缘或者轮廓。在这些图像中,主体被捕获为深色背景下的深色剪影,其形状由高光勾勒出轮廓。
除了这些效果之外,边缘灯也可以用作多灯设置的一部分,使拍摄对象看起来更立体,比如下面的样片:
左边照片是用漫射光拍摄的,照亮的是拍摄对象的脸部,而第二张照片从图像的右侧添加边缘光,以突出她身体的一侧。注意,右侧照片的主体与背景区别明显,缘于光影发生了变化。要实际进行灯光调节可能看起来很复杂,但是一旦你掌握了概念,就很容易了。
28-70mm f/2、f/2.8、1/200 秒、ISO 800,离机闪光灯
該处拍摄是在健身房进行的,有灯光从相机左侧的窗户射进来,在拍摄对象后面和右侧有一些昏暗、温暖的光线。但总的来说,该位置光线昏暗,主体面向相机的一侧处于阴影中,因此需要补充闪光灯来照亮他。
如果仔细观察幕后图片,你可能会注意到拍摄对象旁边已经有边缘灯。这些边缘灯是由环境光产生的,亮度不够,决定用离机闪光灯来增强光线。
拍摄前评估拍摄场景
小提示:边缘灯在较暗的背景下更加突出
边缘灯通过与背景对比来发挥作用,因此它们在较暗的背景下更加突出。使用离机闪光灯摄影,可以增强相机的闪光亮度,压低捕捉到的环境光,使背景更暗。
A: 离机闪光灯作为边缘灯
B: 离机闪光灯作为补光灯
C: 带闪光灯触发器的相机
A灯在被摄对象的斜后方,以便光线落在被摄对象的背面并环绕以照亮边缘。为了获得更高对比度的效果,光线不要过于强烈,影响到前面的光线。多进行试拍,并相应地调整照明角度,因为未经调节的闪光灯设置往往会产生部分溢光现象。如果需要边缘灯覆盖更大的区域,需要将这盏灯后移或者使用漫反器。
不会溢出的强光会创建更明确的轮廓,也是大多摄影师喜欢的,漫射光的角度允许光线略微溢出到前面,通过更平缓的边缘过渡实现更柔和的效果。有时候闪光灯可能会出现可见的光斑,可以将其用于创作效果,但如果你比较忌讳,则可以通过调整相机角度或闪光灯位置来避免。
强光(左)和更柔和的光(右)
上组人像照片,调整了补光灯的角度,除了照亮了拍摄对象的脸部之外,还在轮胎边缘形成了一圈亮光。
有摄友问,有没有最有效的闪光功率比?其实闪光功率比没有硬性规定。一些摄影指南可能会建议你将边缘灯设置为比补光灯更高的功率,但这实际上取决于很多因素,例如照明角度、与主体的距离等。先确定你的角度,然后调整其余的角度。对于未修改的闪光灯,笔者通常设置1/32 或 1/64 的标准功率,如果有两个外置闪光灯可以调节相同参数,并根据测试照片进行调整。
ISO 设置为 100,光圈设置为 f/2.8可获得适当的景深。快门速度用来控制环境光,通常1/200 秒的相机闪光同步速度足以显示背景,也能突出主体和边缘光。
28-70mm f/2,f/5.6,1/200 秒,ISO 640,离机闪光灯
四灯摆位设置
A: 背景光,B: 补光,一些光线落在背景上
虽然边缘灯在黑暗背景下最明显,但光线从主体后面溢出,可以帮助摄影师简化设置,在白色背景下也可以呈现自己需要的主题。对于这样的设置,你可能需要多达四盏灯,两盏用于照亮背景,一两个用于照亮主体,设置如下:
来自灯A 和灯 B 的光线都落在白色背景上,就像一个巨大的反射器,将光线反射到拍摄对象的背部,并以刚好足以照亮边缘的方式溢出。阴影是在前面创建的,但灯B也以某种方式倾斜,作为主体的补光。
两盏灯要成角度,以便它们一起照亮背景,没有它们,背景会呈现灰色。考虑到笔者希望拍摄对象面对相机的角度,稍微调整了右侧的灯B,使其也充当拍摄对象的补光灯。
灯A位于拍摄对象的稍后方,主要照亮相机左侧的背景。光线在远离光源时会衰减,因此将打光放置在靠近背景的地方。将闪光灯设置为最宽的变焦角度,以确保尽可能宽、最均匀的传播闪光。
拍摄前,让拍摄对象站在适当的位置,进行试拍以检查拍摄对象周围的光量。光溢出是太少、太多还是恰到好处?溢出太少意味着主体边缘不会有亮点;太多会破坏细节并使主体看起来褪色。
此外还需要调整主体与背景的距离,靠近背景会产生更多的光晕,将拍摄对象放置在距离背景至少2米的地方通常可以完全消除光晕。如果背景光线看起来有点不均匀,不要担心。没有什么比白色更亮的了,通常使用ISO可以控制背景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