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艺
综合素质是一个人多方面能力发展的评价标准,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心高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及家长需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有效培养。综合素质的提升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受到年龄方面的限制,自身还未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观,所以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无法有效保障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在教学过程中不但需要重视对学生知识技能方面的培养,更要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只有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培养,才能让学生的全面发展得到有效促进。
二、培养综合素质的策略
1.转变教学思想,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目前,虽然教育部门提倡开展素质教育,但部分教师在教学开展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如在课堂中常采用单一的说教式教学,注重知识灌输而不是引导,未能突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让课堂变得枯燥而严肃,缺乏活力和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内容,遏制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新时期的教育对一线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需要教师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改进教学理念,让课堂更加生动、更具有生活意义,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家校一体,共提综合素质
为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还需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一同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如教师可以通过家访或微信群聊等方式,及时将学生在学校中的一些实际情况和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分析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和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共同商讨解决方法。
家校一體的教育方式能够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能够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家长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帮助学生改进学习生活习惯。
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重视家校合作,达成教育共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培养,才能让学生在学会知识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为未来的学习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