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运动护理联合电脑中频治疗仪干预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11-24 13:39韩丹
医疗装备 2021年20期
关键词:治疗仪偏瘫肢体

韩丹

天津市北辰区中医医院 (天津 300400)

偏瘫是脑梗死后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患者往往需长期卧床休息,因此使其肢体无法进行有效活动,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加之患者内皮功能受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增加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发生风险,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能力。早期运动护理能够维持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肌肉泵的正常功能,加快患者静脉血液流速,利于降低下肢DVT的发生风险,但应用单一护理措施时患者恢复较慢,对其肢体运动障碍的改善效果欠佳[1]。电脑中频治疗仪是一种用于康复理疗保健的先进医疗设备,具有热疗、药物导入等功能,可通过药物离子靶向导入病灶部位超长时间发挥药理作用,使病灶处气血得以循环,促进偏瘫恢复[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早期运动护理联合电脑中频治疗仪干预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45例脑梗死偏瘫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45例脑梗死偏瘫患者设为观察组。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43~72岁,平均(57.51±5.46)岁;偏瘫部位,左侧26例,右侧19例。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44~71岁,平均(57.62±5.39)岁;偏瘫部位,左侧24例,右侧2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16年审(53)号]。纳入标准:符合脑梗死的相关诊断标准[3],且处于恢复期(脑梗死发病后2周至1年内);均为首次发病,且存在偏瘫症状;无认知功能障碍。排除标准:合并重度昏迷、脑疝;合并膝关节炎等影响肢体运动功能疾病;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早期运动护理。(1)卧床护理:注意垫好患者足跟,使其小腿保持悬空,定时对患者肱二头肌、股四头肌、腓肠肌进行被动挤压按摩,15 min/次,3次/d;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协助其取舒适体位,定时为其翻身,注意健侧肢体与患侧肢体位置的摆放,如采用健侧卧位、交替仰卧位等方法,按摩患者肢体受挤压部位,避免使用枕垫、枕头。(2)饮食护理:嘱家属监督患者多饮水,保持清淡饮食,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低盐、低脂食物为主。(3)早期运动:平卧期适当伸直患者的肘关节,抬起肩部,张开双手手指并相对交叉,协助患者进行上肢伸展活动;侧卧期注意将患者患侧肢体放于上方,下肢适当摇摆,头部抬高;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床上活动、起坐训练、偏瘫肢体锻炼及床上与轮椅转移、床边站立等运动功能锻炼。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电脑中频治疗仪干预:使用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北京华医新技术研究所,型号HY-D03A)对患者的曲池、巨骨、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丰隆穴等穴位进行脉冲康复治疗,将鸡血藤20 g、川芎20 g、当归20 g、白芍20 g、木瓜20 g、桃仁20 g、丹参20 g、桂枝15 g、川草乌10 g、伸筋草10 g、牛膝10 g、红花10 g研磨成细末,加入适量香油调匀成黏稠泥状,取1~2 g贴在中频治疗仪电极贴片上,将贴片贴在患者穴位处,根据其耐受程度选择治疗参数,20 min/次,1次/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肢体运动功能及下肢DVT发生率。(1)肢体运动功能:分别于护理前及护理2个月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4]评估两组的肢体运动功能,该量表主要包括对上肢部分与下肢部分的评估,前者包括坐位、协同运动、反射、腕稳定性等33项,每项2分,共66分,后者包括仰卧位、协调能力、速度等17项,每项2分,共34分,分数越高表示肢体功能越好。(2)下肢DVT发生率:统计两组护理期间下肢DVT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FMA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上肢及下肢FM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个月后,两组上肢及下肢FMA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FMA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护理期间下肢DVT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为0.00%(0/45),低于对照组的13.3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4,P=0.035)。

3 讨论

在脑梗死发病早期,梗死部位不同的患者预后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语言障碍等后遗症。由于脑梗死偏瘫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康复治疗的难度较大,若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导致患者错过肢体功能康复的黄金期,影响预后。早期运动锻炼利于提升脑梗死偏瘫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可造性,通过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地适度开展偏瘫肢体锻炼,可提升偏瘫肢体对应大脑皮质的活动能力,重建相邻非损伤组织的功能,从而刺激机体产生新的大脑神经回路,帮助患者建立正常的运动程序,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5]。但单一采用康复锻炼仅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且见效缓慢,仍需进一步探寻更合理的康复措施。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2个月后,观察组上肢及下肢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早期运动护理联合电脑中频治疗仪干预可提高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降低下肢DVT的发生风险。在中医学中,脑梗死偏瘫属于偏枯、偏废范畴,其病因为血瘀内阻、血行不畅,故临床中应以舒筋活络、益气祛瘀为康复干预原则。在治疗过程中,电脑中频治疗仪能够借助脉冲电磁场诱导低频直流电,对机体神经元产生复极化、去极化等效果,进而对神经细胞分化再生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利于加快机体神经营养因子表达,达到改善机体微循环的目的。中医学认为,机体气血运行主要经过经络,穴位周围分布着丰富的血管、感受器及神经,将中频治疗仪中电极贴片敷贴在特定穴位进行脉冲电刺激,可改善病灶处的气血循环和神经功能,修复受损的神经元,打通神经通路,进一步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此外,中频治疗仪具有药物离子靶向导入的优点,可将当归、鸡血藤、伸筋草等中药离子直接导入病灶部位,超长时间发挥药理作用。其中鸡血藤、当归、红花可活血补血、调经止痛;川芎可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白芍可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木瓜可舒筋活络;桃仁、丹参可祛瘀止痛、活血痛经;桂枝可发汗解表、温经通阳;川草乌、伸筋草可祛风除湿、温经止痛、舒筋活络;牛膝可逐瘀通经、强筋骨。此外,通过借助电极贴片刺激患者特定穴位,可使药物深入腠理发挥药效,进而缓解机体肌肉及韧带组织张力,促使局部组织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从而加快受损组织修复,提升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降低下肢DVT发生风险[6]。

综上所述,早期运动护理联合电脑中频治疗仪可提高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降低下肢DVT的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治疗仪偏瘫肢体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一种基于MSP430的半导体激光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