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频振动治疗仪联合转变体位护理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

2021-11-24 13:39陈玉仁
医疗装备 2021年20期
关键词:侧卧位治疗仪体位

陈玉仁

厦门市第三医院 (福建厦门 361000)

新生儿肺炎多因病毒感染、吸入胎粪、羊水、乳汁等外物所致,可使患儿出现咳嗽、咳痰、呼吸急促及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安全,需及早进行干预[1]。除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外,为患儿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充分满足其需求,可有效促进患儿的康复。但常规护理模式存在针对性不佳、易出现护理疏漏等弊端,患儿可出现呛奶、误吸等不良事件,故需联合体位干预措施,以促进患儿康复。转变体位护理可通过改变患儿的体位姿势和位置,促进痰液的排出,从而改善患儿呼吸道阻塞的症状[2]。多频振动治疗仪可通过纯机械振动的方式促使患儿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松弛、排出[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多频振动治疗仪联合转变体位护理在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出生时间1~12 d,平均(7.89±1.15)d;发病至就诊时间12~53 min,平均(36.19±3.29)min。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出生时间1~11 d,平均(7.45±1.11)d;发病至就诊时间10~51 min,平均(36.12±3.18)min。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儿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符合《儿科学(第9版)》[4]中关于新生儿肺炎的诊断标准;在我院出生;可耐受多频振动治疗仪。排除标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合并肢体功能障碍;合并恶性肿瘤;皮肤损伤患儿。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情况,及时清除其呼吸道分泌物,保证患儿供氧;维持患儿的正常体温,提供足够的能量及水分;同步监测患儿的血压、心电图等生命体征,观察其面色及心率的变化情况。

对照组采用转变体位护理。(1)患儿取仰卧位,头部抬高30°,呈头高脚低位,并将头部偏向一侧;将患儿手臂弯曲上举,放在头部两侧,双腿呈蛙式,向外轻微弯曲,在其臀部下方放置小枕,30 min后恢复自由体位。(2)休息2 h后,再次将患儿头部抬高30°,取头高脚低的左侧卧位,将其四肢屈曲,在其背部、臀部处放置小枕垫,30 min后调整为自由体位。(3)休息2 h后,将患儿转变为头高脚低的右侧卧位,其他方法及时间与取左侧卧位时相同。(4)休息2 h后,将患儿调整为面部向下的俯卧位,头部角度、方法及时间均与取仰卧位时一致。(5)每次转换体位前,护理人员需用空心拳沿患儿支气管的走向轻叩其背部,按照由外向内、由下向上的顺序轻叩5 min,将叩击频率控制在110~120 次/min;叩击期间,密切观察患儿的面部表情、肢体反应,随时调整叩击力度。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多频振动治疗仪(无锡华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型号:Huana 220LDX)干预,根据患儿的年龄、体质量等情况选取治疗头、调节治疗频率;治疗时,让患儿侧卧于病床,护理人员一手持叩击器,一手轻微触摸治疗头振动部位,以感受振动力度;治疗过程中,注意使叩击转向器上的“f”标识方向与痰液排出方向保持一致;按照细支气管-支气管-大气道的顺序移动治疗头装置,以促进痰液蠕动及排出,15 min/次,1次/d。

两组均连续干预7 d。

1.3 观察指标

(1)通气功能:干预前及干预7 d后,采用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型号:H100A)监测两组动脉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of blood,SaO2),采用呼吸监护仪(南京奥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型号:PM-8000Express)监测两组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2)不良事件:统计两组干预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误吸、呛咳、肠胀气等。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SaO2、RR比较

干预前,两组SaO2、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后,两组SaO2均高于干预前,RR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SaO2高于对照组,R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SaO2、RR值比较

2.2 两组干预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干预期间,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早期护理干预可促进肺炎患儿早日康复,但常规护理多采取仰卧位干预,易导致患儿出现呛奶、呕吐等现象,效果不够理想,故需联合其他护理干预措施,以强化干预效果[5]。转变体位护理通过协助患儿取仰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等姿势,可有效促进其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加快患儿的康复进程[6]。在对患儿进行转变体位护理时,患儿取头高脚低的仰卧位及俯卧位均可降低其腹压,改善被膈膜压迫的部分肺组织,从而可提高患儿的通气量,改善其SaO2;同时,在重力和流体动力学作用下,改变体位可提高患儿的胸腔顺应性,改善其体内气体的流动性,缓解患儿肠胀气的症状,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患儿背部进行轻叩击可促进其肺部分泌物的引流,改善其肺缺氧症状[7];将患儿转换为侧卧位可使其左、右肺的开口向下,配合叩击可加速其痰液的排出,并可增强患儿膈肌的力量,提升其膈肌的收缩能力,调节其通气功能[8]。但部分患儿采用转变体位护理干预仍存在咳嗽、气促等现象,排痰效果不理想,需联合多频振动治疗仪干预,以促进患儿康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7 d后,观察组SaO2高于对照组,R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期间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多频振动治疗仪联合转变体位护理可改善肺炎患儿的通气功能,减少其不良事件的发生。分析原因为,多频振动治疗仪具有深穿透性,在垂直方向产生的叩击力可穿透患儿的皮层、肌肉、组织和体液,松弛其呼吸肌,液化其呼吸道内的代谢物,促进痰液的排出,从而可减轻分泌物对呼吸道的刺激性,减少呼吸道内的细菌感染,进而可提高患儿呼吸道的通气量,减轻其缺氧的症状;多频振动治疗仪干预还可促进患儿肺部的血液流动,减轻其呼吸肌的松弛度,增强咳嗽反射,避免患儿因咳嗽反射减弱而出现胃食管反流的现象,降低其误吸、呛咳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转变体位护理可降低腹压,提高患儿通气量,加强体内气体流动性,从而改善RR,促进患儿康复,因此,两者联用可改善患儿的RR,提高通气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综上所述,转变体位护理与多频振动治疗仪联合干预可改善肺炎患儿的通气情况,降低其不良事件发生率。

猜你喜欢
侧卧位治疗仪体位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侧卧位和俯卧位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研究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菊花枕改善血压失眠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头高侧卧位护理在新生儿胃食管反流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