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昊
宝鸡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 (陕西宝鸡 721000)
目前,准确诊断肺结节的良恶性是胸部影像学研究的重点及难点,也是临床制定及实施治疗的基础,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穿刺活检是鉴别诊断肺结节良恶性的金标准,但该方式为有创操作,可引起血肿、感染等并发症,临床应用具有局限性[1],因此,寻求一种无创、准确的辅助诊断方法十分必要。以往临床多采取CT常规剂量扫描对肺结节进行定性诊断,虽具有图像清楚、诊断准确度高的优势,但辐射剂量较大,会对机体造成一定损伤[2]。有研究表明,CT低剂量扫描可被用于肺结节的定性诊断中,且可获得一定的诊断价值[3]。基于此,本研究探讨64排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9年1—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0例,女38例;年龄40~83岁,平均(55.32±8.57)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7~28 kg/m2,平均(23.07±0.26)kg/m2。本研究方案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患者和(或)家属均于悉知本研究详情后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存在肺结节;心、肝、肾功能正常;精神及意识状态正常,可高度配合检查要求;凝血功能正常。排除标准:入组前1周内有金属成分药物服用史;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哮喘、癫痫、神经刺激症、幽闭恐惧症;患有血液疾病及传染性疾病;过敏体质。
仪器选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64排128层螺旋CT机,于扫描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及呼吸指导。(1)行低剂量CT扫描:患者取仰卧位,以先足后头的方式进床,要求患者在扫描期间处于屏气状态,扫描范围为肺底部至胸廓入口处,设置管电压为120 kV,管电流为30 mA,螺距为1.0,转速为0.6 s/r,层厚为7 mm,矩阵为512×512;扫描结束后,将重建图像导入ADW4.6后处理工作站,采用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表面遮盖重建(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法对肺内病灶所处位置、数量和形态特征进行观察。(2)行常规剂量CT扫描:扫描体位、范围同低剂量CT扫描,设置管电压为120 kV,管电流为250 mA,螺距为1.375,转速为2 r/s,层厚为5 mm,矩阵为512×512;扫描后的数据处理亦同低剂量CT扫描。
由2名经验丰富的资深诊断医师共同阅片后确定诊断结论,并于检查3 d后进行病理穿刺活检,且以此检查结果为金标准。
(1)统计穿刺活检结果。(2)以穿刺活检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低剂量与常规剂量CT扫描定性诊断肺结节的价值。(3)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有效辐射剂量(剂量长度乘积×转化系数K)及图像质量(图像清晰,不存在伪影计2分;图像较为清晰,存在对定性诊断结果不产生影响的伪影计1分;图像模糊不清晰,伪影影响诊断结果计0分)。
经穿刺活检明确,78例肺结节患者中恶性结节26例,良性结节52例。
以穿刺活检结果为金标准,低剂量与常规剂量CT定性诊断肺结节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3。
表1 低剂量CT扫描结果(例)
表2 常规剂量CT扫描结果(例)
表3 低剂量与常规剂量CT定性诊断肺结节的效能比较(%)
低剂量CT扫描的有效辐射剂量低于常规剂量CT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低剂量与常规剂量CT扫描的有效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评分比较例)
肺结节有良恶性之分,且良性与恶性患者的治疗方案及预后效果不相同,良性肺结节患者实施药物治疗或微创手术治疗便可痊愈,预后效果较好;而恶性肺结节患者往往需依据结节恶变程度实施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方案进行治疗,预后效果较差。因此,临床需采取科学合理的诊断方法明确肺结节性质,从而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64排螺旋CT检查是一种能够清晰显示肺部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常规剂量扫描可形成2个以上的数据采集系统与空间数据通道,具有扫描速度快、分辨力高、运动伪影发生率低、成像技术丰富等优势,可清晰呈现肺部结节毛刺、分叶、钙化、空洞等影像学图像,进而定性诊断肺结节[4]。但有研究指出,常规剂量CT扫描的放射剂量较大,当进行大范围及高频次的扫描时,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辐射伤害,而机体若承受了不必要的辐射,也会增加肿瘤的发生风险[5]。因此,在尽可能保证降低扫描辐射剂量的同时确保图像质量并对疾病诊断不会造成影响成了当前研究的重点。有研究表明,低剂量CT扫描可有效降低扫描期间的有效辐射剂量[6]。也有研究表明,在进行CT影像学检查过程中,CT的有效辐射剂量和管电流大小关系密切,随着管电流的不断增加,有效辐射剂量升高,故临床可通过降低管电流控制有效辐射剂量[7]。本研究结果显示,以穿刺活检结果为金标准,低剂量与常规剂量CT定性诊断肺结节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CT扫描的有效辐射剂量低于常规剂量CT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分析,其原因为,CT是利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运用穿透性射线配合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对病灶进行持续性断面扫描,在降低扫描剂量的同时仍能保证定性诊断肺结节的射线吸收度,确保图像质量,进而提升诊断效能。
综上所述,64排螺旋CT低剂量与常规剂量定性诊断肺结节的诊断价值与图像质量均较好,但低剂量CT扫描可降低有效辐射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