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业财融合在企业内控中的运用分析

2021-11-24 23:59蔡春花
经营者 2021年15期
关键词:业财评估财务管理

蔡春花

(深圳市永鹏税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广东 深圳 518000)

一、引言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体系中的一项综合性的管理活动,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多个层面。现阶段,部分企业仍使用以账目记录、会计核算为核心内容的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弱化了财务管理在企业运营管理中的监管职能及其在管理决策中的作用。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充分发挥财务管理职能作用,助力企业转型升级,企业需要积极探索业财融合管理的有效途径,注重内部控制建设,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业财融合在企业内部控制中运用的重要性

(一)业财融合的概念

简单来讲,业财融合就是企业财务管理与业务活动的融合。财务人员在企业资源有效整合的环境下,既要了解财务目标,又要进一步掌握企业实际运营情况,从而促进企业实现资源最优配置。财务人员的工作内容不再局限于对业务活动开展核算与监督,更需要立足于整体,对前置业务进行有效的事前预测,将计算得出的业务绩效及时反馈给相关业务人员,为业务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保障。业财融合既能为企业各业务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又能为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二)业财融合与内部控制的内在联系

业财融合是企业发展和信息技术革新的必然产物,是企业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是承接企业运营管理内外部环节的重要纽带,为企业完善和优化内部控制体系以及强化内控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开展内控工作时存在内控不到位、风险防范有待加强等问题,将业财融合应用于内部控制是企业应对以上问题的有效举措,对企业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1]。

(三)业财融合运用于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重要性

第一,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业财融合是基于信息共享的一种新的财务管理模式,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全面性直接决定着企业业财融合的成效。内部控制是贯穿企业运营管理全过程的一种企业管理模式,内控管理的有效落实有利于企业提升信息聚合效率,为各部门实时共享信息奠定基础,为企业信息质量提供保障的同时,助力企业达成业财融合目标。

第二,加强业务风险防范,降低业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发展环境越来越复杂,各经济业务活动中蕴藏着更多的风险因素,比如数据泄露风险、技术风险、预算风险等。加大对各经济业务的控制力度,有利于企业对各经济业务活动开展的全过程进行相应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有利于企业科学开展风险预测和评估工作,掌握业务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并以此为依据提前制定有效的风险防范策略,为业务活动的有序、高效开展提供保障,同时助力企业提升财务管理水平[2]。

三、积极推进业财融合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应用的策略

(一)打造专业的业财融合队伍,完善业财融合体系

首先,企业需要正确认识业财融合与内部控制对企业整体运营发展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业财融合理念,不断提升内部控制管理技能和理论储备水平,加大内部控制的宣传培训力度,为企业加快业财融合以及提升内部控制管理效率夯实基础。其次,为了实现业财融合在内部控制中的应用,企业需要组建一支专业的业财融合队伍,以奠定人才基础,健全业财融合机制,进而为业财融合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有效应用提供制度依据。业财融合人员既要有一定的财务理论储备和较强的财务技能,又要具备战略眼光,充分掌握和明确企业经济业务内容与范围,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企业可以从成本管理小组、预算管理小组等抽取优秀的员工组建业财融合小组,为企业实现决策价值最大化目标奠定基础。最后,建立健全业财融合机制对企业实现业财融合在内部控制中的深化应用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有利于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实现权责利统一,确保各个员工明确自身承担的职责与义务,助力企业加快业财融合进程[3]。

(二)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搭建业财融合信息化管理系统

随着科技的快速革新与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企业固有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经营管理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目前,信息技术逐渐被运用于企业运营管理的各个层面,且颇有成效。因此,企业需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加快业财融合进程,构建完善的、适应企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的业财融合信息化管理系统。目前,企业构建的业财融合信息化管理系统以ERP信息系统为主。应用ERP信息系统有利于企业更快地提炼出各种适用于经济管理需要的数据,有利于深入挖掘和发挥财务管理机制的作用,可以有效地促进业、财部门深度融合。同时,为了提升业财融合信息化系统在企业内部的应用效率,打破业、财部门长期以来存在的信息沟通壁垒,业、财人员需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掌握先进的信息化工具的使用方法,提升自身信息化技能水平,为企业加快业财融合、实现业财融合与内部控制的有效结合奠定基础。

(三)开展风险评估,紧抓内控关键点

一方面,开展有效的风险评估工作是企业推进业财融合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首先,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梳理和优化风险评估流程,对影响企业稳健运营的各个因素进行评估,如人力资源管理、供需关系等。同时,企业应基于实际经营规模、经济状况、业务范围等有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风险评估对象,增强风险评估工作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4]。其次,企业应加强风险评估的专项研究,全面开展风险评估工作,提升工作效率,通过计算得出风险发生的概率,合理设置评估权重,综合使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准确掌握风险发生后可能对企业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如经济损失、企业信誉降低等,并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防范策略,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和影响。最后,明确企业承受风险的最大限值,细化风险等级,为企业调整管理资源配置结构、加强风险防控以及提升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提供依据。同时,增强风险应对策略的针对性和关联性,充分发挥内控措施的导向性作用,提升内控工作开展效率,强化内控成本控制,基于业财融合助力企业达成内控建设目标。

另一方面,企业应紧抓内控关键点。首先,企业应针对重大业务制定适用性较强的内控规划,并以现行内控机制为基础创建子机制,就各重大业务落实现状开展全面分析活动,准确把握内控基点,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可行的内控对策。企业推进业财融合,有利于财务部门全面获取各业务端口的数据信息,提升信息数据的时效性,为财务部门动态化监督各业务活动提供保障,确保内控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次,企业需要以风险评估结果为基准,从中筛选内控关键点,立足于企业当前各业务活动中的风险类型,开展具有差异性的内控工作,助力企业全面落实与达成内控目标。最后,基于周期性企业发展战略的可行性开展内控建设活动,落实岗位权责制,制定内控管理手册,完善企业内部信息反馈渠道,助力企业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提高业财融合效率,从而实现提升内控水平的目标。

四、结语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仍处于业财融合的探索阶段,在企业长期以来的运营管理中,业、财部门各自为政,相互独立,互不干涉。在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虽然积极探索推动业财融合进程的有效途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业、财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但仍不能完全解决业、财部门之间存在的壁垒,导致业财融合陷入困境。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有利于企业解决业、财部门在长期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是企业实现业财融合有序推进和高效实施的重要保障。

猜你喜欢
业财评估财务管理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下的业财融合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基于云ERP系统实现业财一体化战略研究
高级会计人才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浅析
核电工程建设管理同行评估实践与思考
勘察设计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如何应用管理会计
国企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