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婵
(陕西华臻车辆部件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00)
当前,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好地生存,就需要积极地对自身的生产经营策略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整,使本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能够转化为市场中销售的商品,在保证价值创造的基础之上,使企业的经营目标真正得以实现。在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的时候,合理运用边际贡献法能够使企业的市场份额得到有效扩张,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
企业的目标成本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即变动成本以及固定成本。固定成本主要受企业自身属性的影响,在非特殊情况下,企业的固定成本往往很难改变。因此,企业要想通过更少的投资来获取更多的利润,就要保证资金分配的合理性[1]。受企业固定成本特性的影响,企业要想有效提升自身的利润率,就需要合理应用边际贡献法。实际计算边际贡献率,需要依照以下公式进行操作。
首先,在计算目标利润的过程中,要计算目标收入以及目标成本之间的差值。
其次,在计算目标成本的过程中,要计算目标固定成本以及目标变动成本之和。在计算目标利润的时候,要计算边际贡献额以及固定成本之差。在对边际贡献额进行计算的过程中,要计算业务收入以及变动成本之差。
最后,在计算边际贡献率的过程中,要计算边际贡献额与业务收入的商,并乘以100%。
现阶段很多制造企业的产品结构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企业在经营中面对的客户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如果企业占有的资源数量十分有限,要使资源分配体现合理性,组织生产活动能够高质量地开展,服务能够尽可能地向客户倾斜,就需要始终坚持边际贡献最大化的基本原则,使目标利润真正得以实现。相比于传统计算毛利率的指标的计算方式,计算边际贡献率往往对企业的经营决策有更好的指导意义。对上文提到的几个公式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在企业存在多个产品线的情况之下,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制定实际控制措施。
第一,合理确定产品售价。第二,合理控制变动成本。第三,推动边际贡献率业务全面发展。
企业在为产品定价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客户的实际需要进行仔细权衡,同时还需要考虑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产品成本、市场竞争等方面的情况,对上述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进而获得理想的分析结果。对边际贡献进行核算,能够更好地明确产品收入以及变动成本之间的关系。边际贡献指标主要反映的是企业自身的生产能力,从企业现有的生产范围出发,判断企业是否有能力开展一项业务[2]。
企业要想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营销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是边际贡献的主要来源,结合市场发展的情况,对市场未来的发展走向进行合理有效的预估,能使企业所制定的营销策略具有充足的数据支持。合理应用边际贡献法,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在产品定价方面的市场竞争力,还能为企业营销费用预算的编制、产品市场投放计划的制定等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持。
要想有效提升企业的整体利润率,需要尽可能多地生产一些边际贡献率高的产品。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重点关注一个问题,就是企业在调整自身产品结构的过程中,要避免一刀切地直接放弃亏损产品。如果某一产品停产后,企业整体的生产结构受到了影响,那么为了不影响企业的整体利益,即使这一产品处于亏损状态,依然要继续进行生产。
以往企业在计算自身收益的过程中,最常规的思路就是使用传统毛利指标,但是相较而言,边际贡献更关注对变动成本的划分。因此,合理应用边际贡献法制定制造业企业的经营决策,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生产过程中成本管理的精度。以制造业企业为例,尤其是生产金属制品的企业,其生产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项成本就是能源成本。通常情况下,企业会将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电能成本纳入变动成本的范畴之内。但是从现实的角度来讲,有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电力成本普遍具有较强的固定属性,具体的支出占比会受企业自身所处行业的影响[3]。
企业在面对不同客户的时候以及生产不同类型产品的时候,会对所产生的成本进行精细化分析,依照不同的产品类型,精准分析产品的盈利能力,能够有效推动企业产品生产的战略调整转型,使产品的生产结构调整具有充足的财务依据。同时,企业在进行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对生产资源的合理分配也能够起到较强的导向作用。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一些制造企业在实际经营的过程中,都具有面向多个客户的特点,即使是销售同一种产品,由于面对的客户不同,所使用的生产原料以及实际的销售价格也可能不同。除此之外,在实际交付货品的过程中,所涉及的运输距离、客户的支付方式、客户的账期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实际确定保供客户以及战略客户的过程中,还需要通过边际贡献大小的测定决定客户的排序,如果企业的生产资源相对紧张,则需要优先供应边际贡献较大的客户。
首先,在经营决策过程中应用边际贡献法,原则上来讲,这是管理会计应该落实的一项工作,但是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很多企业依然执行原有的财务制度,在一些制造企业中,此项工作依然由财务会计完成。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在工作内容方面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因此,从财务会计角度出发确定的边际贡献率难免存在偏差。针对上述情况,企业在实际应用边际贡献法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特点,避免直接套用其他国家的模式或其他企业的模式,要在合理分析的基础之上,制定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边际贡献法应用策略。
其次,在对企业产品边际贡献率进行计算的过程中,成本费用是需要参考的最主要的依据。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在实际划分固定费用以及变动费用的过程中,往往比较机械化,将一些看似属于变动费用,实则属于固定费用的项目划分到变动费用的范畴之内,进而导致边际贡献的测算结果失真。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在实际核定变动费用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地体现全面性的特点,打破传统财务报表会计科目的限制。例如,在对汽车制动系统产品加工的变动贡献进行核算的过程中,需要在列示项中融入对此项产品进行生产以及销售所占用的财务成本以及具体的运费,将其划分到变动费用的范畴之内。
最后,企业还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参考管理会计相关资料的基础之上,充分考虑财务会计的相关资料。这样的操作方式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数据核算过程中发生失误的概率,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简化工作手续,避免决策人员在实际决策过程中出现工作量较大的情况,减轻决策人员的工作压力,进而有效降低决策的难度,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为企业高质量经营决策的制定提供必要的数据参考支持。
在实际制定经营决策的过程中,制造企业合理应用边际贡献法,能够有效优化企业自身的生产资料以及产品资源配置,为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持。在企业落实新产品定价、员工业绩考核、经营方向预测以及决策、成本控制相关工作的过程中,边际贡献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在经营决策过程中需要对这一问题予以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