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彦
(武汉科学技术馆,湖北 武汉 430010)
科技馆是公益性的免费开放的科普场馆,首要社会职能是教育职能,科技馆通过举办常设和短期展览,以参与、体验、互动性的展品及辅助性声、光、电等展示手段开展科普活动,以贴近各类科学发展的脉络,启发观众探索未来科学发展的方向、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在提升国民科学素质上发挥了较大的作用。观众在与这些生动的科技展品的互动中感悟到科技与生活的联系,提升了大家对科普的关注度。
为了提高民众的科学素养,创造美好未来,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在科技馆领域,推动了我国各类科技馆的迅速发展,科技馆在数量、展厅面积、参观人数上都有了显著提高。2019年,中国科技馆数量达到978个,较2014年增加了568个;科技馆展厅面积共231.1万平方米,较2014年展厅面积增加了127.1万平方米;科技馆参观人数为7479万人次,较2014年参观人数增加了4148万人次。在参观人流量倍增的情境下,科技馆展品的生命周期也人为缩短,展品更新换代的节奏加快。
科技馆在运行的过程中必然需要经历多次改造及展品更新,因此必须对展品的管理进行规范。展品资产的消耗不具有补偿性,需要通过国家财政拨款等形式来进行间接补偿,如何在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不浪费的情况下满足人民群众对展品展项不断更新的需求,如何合理处置淘汰、报废的展品来实现其残值的最大化,成为科技馆展品管理过程中新的挑战。
科技馆展品具有单位价值较高、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特点,但是很多科技馆日常的维护管理工作并不精细。例如,武汉科技馆新馆建设投资预算为2.99亿,有展品近540件,这些展品比较全面地体现了自然与科技发展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科技馆自免费开放以来,参观人数剧增,展品与观众的互动增加,展品的损坏速度也加快了,导致展品所需的维修及更新更为频繁。目前,科技馆展品维修档案不够完善,无法真实反映展品的现状,不能为后续展品的更新(处置)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科技馆展品资产管理有其特殊性,从展品完成设计、制作投入展厅展示,验收完工预估入账到展品完成竣工结算入账,接着维修、改造到损坏无法修复或因技术落后被淘汰的生命周期中,展品的价值和实物形态不断改变。有的展品使用部门或展品维护部门未建立固定资产明细台账,有的登记台账也流于形式,不执行或不严格执行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制度,展品发生位置转移也没有及时告知财务,财务在年终资产清查核对时找不到展品,造成账实不符,给管理带来人为的困难,最终导致决策失误。
例如,展品里的部件损坏不可维修,折损加速,达不到财务账面预定的设备折旧年限而提前报废,其价值、数量和使用状况等发生变动,但财务部门未得到相应的信息反馈,账面记录的相关信息与实物不符;展品在运转数年后,其中的配置有可能已经在维修改造后全部更换了,有时两件展品损坏后会通过拆卸维修使之成为一件展品,而展品管理部门并没有及时清理核对,财务账面未及时调整,导致账实不符;有时为了临时展览布展的需要会将展品转移,但并没有及时登记,导致财务账上有,实物却不知道在哪里。出现这些问题都是因为展品的实物资产和财务管理脱节。
在确定科技馆展品的类别时,往往会将藏品类展品划分为文物和陈列品,一般展品则被划分为专用设备,比如声、光、电、磁等功能性展品。划分为专用设备的一般展品均为非标准制作的,具有唯一性,该类展品价值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呈衰减趋势,当其需要报废时,具体价值一般由财务人员根据自身财务知识来判断,主观性太强。例如,武汉科技馆“机器人乐队”历经十余年的展示后,最终因为电子产品的通病(电子元件老化需要报废)不能展示,且还由于技术落后需要淘汰,此时展品如何进行报废处置没有先例可循。
第一,展品保障工作责任落实到人。每个展品维修人员都要明白自己的责任范围,对自己负责的展品做到充分了解、熟悉,要能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排查隐患,提高展品完好率。
第二,建立、健全展品维修档案。一件展品是由多种技术系统综合构成的,需要建立健全展品档案,展品投入使用的时间、生产厂家、售后服务、技术参数、维修保养记录、修复技术方案、更新改造变动、特殊展品的应急防护措施、展品报废淘汰等信息都需进行归档记录,要详细记载展品的变化,记录要经得起检查。展品台账的登记要反映展品的真实状态,不能因人员变动而出现管理文件的缺失,以保证后期展品更新或报废时有充分的证据。
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强化内部控制,使实物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
首先,在国有资产管理上,要检查资产账面是否和实物、财务账目上的数据相符,还要检查资产购置、处置是否符合规定。要从购置展品计划的制定、制作完成、维修、更新、处置等方面做到购置有计划、采购有监督、实物有验收、使用有人管、处置有审批。另外,实物资产的购置与预算编制要结合起来,做到资产合理配置。要建立固定资产定期清查盘点制度,保证每年至少盘点一次,做到家底清楚、实物资产与财务资产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其次,实物资产要与会计信息相匹配,保证资产价值真实完整,资产及时、准确入账,准确计提日常折旧,严格审核待处置资产。展品投入使用前的支出要予以资本化,通过在建工程归集计入固定资产。展品投入使用后发生的零星小型维修支出要予以费用化,由日常费用承担;对于大型维修,要先将该展品由固定资产转为在建工程,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其更新改造的支出,待更新改造完成后再由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在科技馆展品的日常计提折旧方面,对于被划分为专业设备的展品,建议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参照娱乐设备、文艺设备的折旧年限将展品更新年限划分为5~10年。对于划分为文物和陈列品的藏品类展品,由于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难以正确估计,存在不稳定性,因此不计提折旧,不设报废期限。例如,陈列在武汉科技馆老馆馆区内的东风2号退役导弹,见证了我国导弹的发展历史,有重要意义,属于藏品,因此不用计提折旧。一直以来,动植物标本之类的展品没有标准的更新年限,因此希望能确定一个科学统一的标准,以便各单位遵照执行。对确实无法修复或因技术落后需淘汰的展品,要严格按政府管理文件中的“处置流程”进行处置,除涉及国家安全和秘密的事项外,其他内容都应该严格执行资产处置公示制度,按照规定向社会公开资产处置信息,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资产处置应根据《湖北省行政事业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中的第四条“资产处置的原则:1、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2、厉行节约;3、公开、公平、公正;4、与资产配置、使用相结合”来执行。据此执行的同时,我们还应进行精细化管理,应尽最大努力进行改造和完善,撤离展品不可随意,要经严格的审批程序。
资产处置的形式有无偿转让、对外捐赠、有偿转让、置换、报废、报损等,其中报废和捐赠是处置展品时应用较多的方式。在财务核算方面,要规范展品报废的处置程序。
首先,报废流程中,单位价值在50万元以内的按正常报废流程申请报废,对未达到使用年限而需报废的资产以及单位价值50万元以上的达到使用年限的展品,则由业内专家进行鉴定,确需报废的由评估公司根据鉴定结果进行评估,报经主管单位同意,市财政备案或审批,用公开挂网公告的方式处置,处置的非税收入上缴国家财政金库。
其次,关于对外捐赠展品的处置。目前我国科普服务水平和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不能满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在农村、偏远、欠发达和少数民族等地区公众的科学素质明显偏低,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还须进一步加强。科普信息化落后于信息化发展进程,不能满足公众需求,原创优质科普内容相对匮乏;科普基础设施条件有待改善,全社会参与科普的机制有待完善。一些科普展品在大型科技馆或许不适用,但在偏远地区用起来却很好,因此可以将其捐赠给需要的单位,或者有志于从事科普事业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的机构或个人,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大力支持民办科博场馆的建设,提升科技馆展品的利用率。
科技馆正在由数量与规模增长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向提升科普能力与水平的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变,这种转变要求科技馆站在“自然与科技”科普前沿,为公众持续提供更多有特点的展品,以保持民众对科技馆的持续关注度,从而达到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目的。在此过程中,科技馆急需提升展品资产的管理水平,这关系到国有资产的安全。另外,在保证国有资产安全的情况下,还要保证科技馆展品对外开放的效率,这就需要争取政府财政及民间公益人士的支持,需要开放民间力量,实现科普展品更新资金的多渠道收入。科技馆领域的管理人员也需提高管理水平,针对科技馆展品形成快、流动性强的特点建立健全相关资产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定期制定展品更新计划,使科技馆能长期保持对受众的吸引力,促进科技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