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凯 陈 聪
(1.河北工程大学机械与装备工程学院 河北 邯郸 056038;2.中电洲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河北 邯郸 056001)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高素质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现代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但受多种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影响,高校毕业生无论是在知识结构、实践还是工作水平上都难以满足产业需求,高等教育与产业需求脱节的现象仍旧明显。因此,产业与高等教育的深度结合,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所面临的迫切需求,推动产教融合成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集约式发展赋能的必然要求。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昭示了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产教融合的全新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已经成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关键。
产教融合是指通过产业与教学的协同,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优势互补,推动高等教育向产业性经营实体转型的办学模式。其依托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统筹协调、服务需求、校企协同为原则,要求在2027年之前实现教育与产业的融合,通过以需求为导向实现产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协调,建立产业升级与高等教育改革的良性互动格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经进入了转型阶段。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为4002万人,毛入学率为51.6%,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即将从大众化进入普及化阶段。在此阶段内,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从教育供需不足转变为毕业生能力与社会需求不符。如何解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问题,成为困扰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发展需要从过去的粗放式发展转变为可持续的集约式发展,这也就使我国产业升级频率增加,知识与技术的更新迭代周期大大缩短,为推动经济从粗放式的高速增长向集约式的中高速增长转型,需要大量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这也就使得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愈发迫切。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每年完成高等教育的应届毕业生数量庞大,但在世界范围内横向比较,无论是专业分类还是学生的分层式发展都相对滞后;地方本科院校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毕业生个人能力与社会需求不符,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不仅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还难以满足我国产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人才需求。2015年10月,由教育部、发改委和财务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1],明确提出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要向应用型本科转变,通过重视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实现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需求的衔接,推动高校办学思路向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转型。
在本科转型进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问题。而产教融合作为推动产业与教育融合的办学模式,其优势在于能够以真实的实习环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其创造力和创新思维;能通过构建双师制教育模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能通过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发展。由此可见,产教融合是高等教育向应用型本科转变的必由之路。产教融合,能够使高校按照地方产业需求重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产业链与创新链,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并以产业升级需求为目标,通过推动高等教育的专业分类与分层模式细化,为社会提供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以满足我国社会经济集约式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正如前文所说,即便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但在专业分类与学生分层上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主要表现在本科院校以精英教育模式为主,其定位不够明确,发展方向同质化现象严重。国外高等教育的分类细化程度高,例如美国的卡内基高等院校分类标准,早在1975年就将高等教育分为博士授予大学、综合大学和学院、文理学院、两年制院校以及专业学院和其他单位院校五类。其中,博士授予大学进一步细分为两类研究型大学和两类博士授予大学,综合大学和学院、文理学院也分别进行了细化。而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分类滞后问题,源于高等教育的评价体系较为单一,国家和学校层面都以教学和科研工作为考核标准。虽然高等教育的应用型转变已经在诸多政策文件上有所体现,但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根深蒂固,教师往往更重视科研工作而非教学工作,重视论文的写作却忽略了技术的实践与应用,对于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认识尚不够全面,高等教育与社会之间的隔阂依旧存在。
政策文件虽然能有力的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但改革行为本质上依旧出自高校。以经济学的供需理论来看,我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向普及化转型,大学新生数量和录取率逐年上升,各大高校对于生源的竞争力度不断增加,可以说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需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型的过程。但相较于2688所普通高等学校[2],高等教育仍然属于需方市场是不争的事实。虽然极个别地区未完成制定的招生计划,但每年大学新生数量仍然超过高校所能容纳的数量,整体上并未出现生源质量下滑的现象。这种由学校主导的高等教育市场结构,使得高校往往缺乏改革的驱动力,高校仍为处于以规模和数量取胜的外延式发展,而非以质量和效率取胜的内涵式发展,大体上缺乏提升质量和效率、优化教育结构的改革意识,为我国高校开展产教融合带来了思维阻碍。
目前,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源于改革开放,借助人口规模及市场优势,在短短数十年内取得了辉煌成果;但爆发式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近几年也逐渐显现。相比较而言,发达国家的企业平均寿命较长,如美国企业平均寿命为8.2年,大型企业的寿命能够达到40年,日本企业的平均寿命则为12.5年,大型企业的寿命甚至能达到58年;但中国企业的寿命平均仅有3.9年,中小型企业甚至只有2.5年。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很多,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市场需求的更新周期短,绝大多数企业的市场竞争发生在低门槛领域,导致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企业存活率较低。很多企业为获取盈利不得已注重短期利益,无法顾及长期发展规划,导致企业往往不愿意花费成本进行人员培训,缺乏通过培养高端人才推动企业创新的紧张感。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企业必然会投入一定的时间、资金和人力成本,并且对实习生的管理会加大企业的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如果政府和学校对学生培训所产生的成本问题没有足够重视,企业参与高等教育的意愿必然会大打折扣。与此同时,学生长期处于学校和家庭建造的象牙塔内,对社会的理解大多停留在网络的只言片语信息层面,这种不成熟的心态在步入社会后会对其职业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很多学生在企业接受培训后,对企业稍有不满就选择离职,使企业花费大成本为其他企业培养优秀人才,更降低了参与高等教育的热情。
双师制教学模式是校企合作教学的关键,也是高等教育向应用型转变的重要环节。师资队伍的建设往往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一般而言,高校对教师的要求主要包含学历和职称两个维度,而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也会从这两个维度出发。很多高校教师是本科、硕士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工作,就业经历较少,导致教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却缺乏实践经验;即便是有技能证书的教师,也大多是通过考试获得,缺乏长期在一线实践的经验积累。虽然近几年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展开,很多学校将教师派到企业挂职锻炼,并将一线的专业人才纳入教师队伍,客观上改善了教师队伍的能力结构,提升了教师队伍的理论与实践能力,但整体上仍存在与市场环境脱节现象。而企业为实习生所配置的师傅,也有自己的工作任务,无法全身心投入实习生的教育指导工作。加上师傅没有教育学理论素养,教育指导能力与专业教师比存在明显差距,导致双师制的教育模式质量不高,没有达到理论目标。
产教融合既需要高校与产业的融合,也需要产业与教育融合,只有二者双向发力、合二为一,才能真正实现产教融合。传统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主要是学校为提升教学质量而与企业进行合作,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以学校为主导;实质上是高校服务于企业人才需求的单向发力,是校企合作实际效果受限的重要原因。而产教融合不侧重于学校或企业,而是直接展示二者产教融合的成本诉求、风险诉求和利益诉求,直接揭示产教融合给双方带来的利益及成本,相校企合作更深入。这种双主体的教育模式,也更易于发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作用。
产教融合背景下,双主体的育人模式能够明确高校和企业在高等教育中承担的职责。[3]其中,高校主要承担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职能,需要在对企业有深入了解的前提下,与企业展开合作交流,共同培养符合社会和企业需求的人才。而企业需要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利用其在行业内获取的前沿知识与技术,为学校提供其不具备的实践经验和教育资源。除去高校与企业双主体外,需要构建教学、科研和产业的合作机制,校企共同开展产品的研发和商业化流程,从产品生命周期出发构建人才培养方案,从而形成以人才需求为导向的合作链条。
长效机制的建立需要以学校与企业利益共生关系为前提,由企业提供资源,推动高校的教育模式改革,为高校带来更优质的办学条件,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训练环境,吸引学生到企业参加工作实习。而学校则应与企业合作建立产业学院,以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为目的,与政府、企业、行业机构及其他组织深入合作,整合各项合作资源,开展二级学院或教育机构的建设,从而为行业和企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为企业员工培训等提供支持。我国现有的产业学院建设经验,已经证明了其重要的人才集聚效应。2015年,教育部、发改委、科技部等六大部门联合发布的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高校名单显示[4],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九所中国重点大学已经在微电子学院建设中取得了重要成就,立足于产业发展需求培养了一批高端人才,已经通过品牌效应形成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力,成为高端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机构。可见,高校通过产业学院建设,加深了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对于充分发挥产教融合资源、构建校企长效合作机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高等教育的应用型发展,目的在于使高等教育真正为地方经济发展助力;因此,在产教融合中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通过政府及其他社会组织,强化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责任。高校可以以地方政府为中介,开展地方教学资源共享和教学资源共建工作,让政府也参与高等教育[5]。通过加深与政府、企业的交流合作,让高校掌握最新的行业需求信息,从而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邀请企业专业人员在教师的帮助下开展教学工作,从而形成教学资源与教学成果共享机制。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应对自身的教育优势有充分认知,发挥智库功能,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咨询服务,与政府合作建设与教学、科研、文化等相关的基础设施,加深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联系,从而提升高校对地方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