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亚凡 (江苏睢宁县魏集中学)
中长跑运动是一项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耐力性和周期性的运动项目,可提高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机能,还有利于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对缓解现代社会高节奏和激烈运动带来的精神心理十分有益。长跑锻炼对于培养人们克服困难,磨炼刻苦耐劳的顽强意志具有良好的作用。现在的青少年深受电子社会的侵蚀,运动能力和意志品质存在不足,因此,在教学中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中长跑运动能力,逐步提升学生的意志品质。
所谓目标,就是人们期望在学习、工作或者生活中达到的某种成就和状态。目标激励是人们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资源制订切实可行的目标,激励人们努力学习、奋发工作,不断取得进步,从而达到目标。初中生在中长跑锻炼的过程中,都期望自己能够进步,实现自己的价值。教师就要抓住学生期望进步的初心,通过做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制定每节课以及中长期中长跑训练目标,使学生在每时每刻的锻炼过程中都把自己的锻炼行为与训练目标联系起来,并持之以恒,养成行为习惯。
在中长跑训练的初期,可以为学生制定一些课堂目标,如完成没用成绩要求的跑量。如2000米或者12分钟跑,只要求学生跑完,不做速度要求,能够坚持跑完就算完成任务。在中长跑训练中期,就可以要求学生的速度,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速度要求不同。如在进行1000米跑时,进行分圈计时,为学生设置第一圈45秒,前两圈90秒……5圈跑完多少秒,成绩目标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完成才有意义。随着训练时间的积累和水平的提高,成绩目标也相应提升,让学生在课堂中养成“只要努力就能完成目标”的认知和习惯。
因此,在中长跑训练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制定或者帮助学生设定适当的目标,激发学生为完成目标而努力,从而养成每次训练都要完成目标的习惯,才能为提升意志品质打好基础。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达到某一个目标,就必须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必须规范行为,不能随心所欲。在中长跑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受到枯燥、疲惫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为自己逃脱训练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或者训练不积极。这样就很难实现自己的训练目标。因此,教师要为学生的训练课制定训练规则,而且要求每个人必须遵守,如果出现不遵守规则,消极训练或者逃脱训练,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从而让学生养成自我约束、言行一致的训练习惯,提振学生训练士气,保障学生训练效果。
在课堂开始集合整队之后,教师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同时要向大家表明在训练过程中要遵守要求。如果有学生故意不认真训练要接受什么样的惩罚,可以让学生们共同制定规则,都通过之后,就要严格按照要求实施。如,在训练过程中没有按照教师的要求跑完,进行什么样的惩罚,超出多长时间接受什么样的惩罚,投机取巧少跑等等情况如何进行处罚。不同的违反规则的情况有不同的惩罚依据,学生就会互相监督,按照制定的规则进行处罚,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课堂训练过程中约束自己的行为,促进学生养成言行一致的好习惯,督促学生达到训练要求。
因此,在中长跑训练过程中要明确训练要求,鼓励学生集体制定训练规则,让学生在相互监督和自我约束中进行训练,促使学生的训练按照一定的负荷有效进行,让学生养成言行一致的训练态度和习惯。
游戏是学生喜欢的一种情景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深深的吸引力。游戏训练法是一种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常用的辅助方法,游戏可以改变教学与训练的现场气氛,并且由于游戏本身的趣味性,可提高学生体育学习与锻炼的好奇心、兴趣以及积极主动性,进而提升学生的体育训练效果。因此,在初中生中长跑体育教学与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合理运用游戏训练法,让学生在游戏情景中提升积极自主性,转移学生的注意力,降低和延缓学生的神经疲劳水平,从而更好地保障学生中长跑训练效果。
让学生通过“争做龙头”的游戏进行变速跑训练。将学生编成若干组,每组十人左右,前后间距2米左右,要求以一定的速度开始跑,同时保持好前后间距,开跑之后,最后一名学生加速超至第一名再以之前的速度匀速跑,此时的最后一名再做同样的动作,依次进行。如果想提高加速跑的密度,可以让最后两名学生同时超越至队首进行领跑。这种变速跑游戏化之后就有了趣味性,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迫使每组的学生该快速超越的时候必须加速超越,有效保证训练负荷,增强锻炼效果。
因此,在中长跑训练中,通过制定适当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锻炼,可以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分散学生锻炼过程中集体的不适感,有效降低学生疲劳感,提升学生的兴奋性,保证学生积极的训练态度和训练负荷。
比赛训练法是指在近似、模拟或真实的比赛条件下,按比赛的规则和方式进行训练的方法。比赛训练法是根据人类先天的竞争和表现意识、竞技能力行程过程的基本规律和适应原理、现代竞技运动的比赛规则等因素而提出的一种训练法。比赛训练法有助于运动员全面并综合地提高专项比赛所需要的体、技、战、心、智各种竞技能力。同样,在初中生中长跑训练课堂上采用比赛教学与训练,可以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学生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中长跑的训练效果,更能激发学生不畏强手,知难而进的精神品质。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中长跑训练之后,可以通过合理的比赛来检验训练成果以及促进学生训练积极性的提高。竞争做到合理,就要使竞争有意义,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划分为几个层次,如精英组、良好组、一般组和鼓励组等等,分开组进行比赛,各组的学生都有竞争第一的实力,尤其是鼓励组的学生,体质弱或者肥胖使他们无法与大部分同学比拼,这一组学生互相比拼也能激发他们勇夺第一的信心,在同学们的鼓励下他们也能体验到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促使他们愈战愈勇。
因此,中长跑的教学竞赛,一定要同质分组,让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预期,从而使学生积极、有兴趣地参与,才能促进学生竞争意识的健康培养,帮助学生建立勇攀高峰的训练态度。
所谓“体验成功”教学,就是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帮助学生成功。当学生体验到成功后,可以形成积极的自我效能,认识到付出努力就有可能取得进步和成功,帮助正确地认识自己,提升自信心,从而激发对学习和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与训练过程中更加积极和努力。因此,在初中生中长跑教学与训练过程中,要善于帮助学生进行总结,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努力、进步和成功,明白天道酬勤的道理,促进学生更加努力。
在中长跑训练的过程中要善于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取得的成功。安排学生进行10分钟跑的项目,不要求速度,但要求跑下来,不能走。这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比较容易完成,但是最容易失败的是那些自控力不强的学生,目标性弱,信念不坚定。当训练结束后,教师对那些完成任务的学生要不吝表扬,同时要暗示没有完成任务的学生具备完成任务的能力,但是要有完成任务的信念和追求。这样,完成任务的学生体验到了成功,没用完成任务的学生期待下一次成功。
因此,在中长跑训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并体验到只要努力和坚定信念就能够成功,培养学生对自己的正确认知和建立自信,从而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正确的锻炼态度。
中长跑是一项增强学生速度、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发展学生心肺功能,提升学生意志品质的运动项目。为了避免学生对中长跑产生畏惧和抗拒的心理,应该科学训练,循循善诱,通过目标激励、制定规则、设计游戏、开展竞赛以及体验成功等途径,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从而引导中学生积极有效地进行中长跑体育锻炼,逐步养成积极健康的中长跑运动习惯,帮助学生提升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和永不放弃的意志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