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守品 陈朝阳
(1.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和平街小学;2.甘肃武威市凉州区洪祥镇果园小学)
由于贫困地区学校间教育教学发展的不平衡,在许多地区,造成了学校资源的严重失衡。教育资源好的学校学生挤不进去,而地区教学资源薄弱的学校生源却越来越少,形成两极分化。2014年,甘肃省教育厅推出了促进临夏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规划项目,从省内城区中小学幼儿园抽调教学骨干,以支教的形式去临夏工作。笔者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通过一年的支教工作,笔者看到临夏教育飞速发展的态势,感受到了临夏教育工作者的热情,也看到了支教工作者在临夏的工作精神。同时,为了学校的发展,通过具体实践,也发现有待弥补和改进的地方。如何做好支教工作,促进贫困地区学校教育教学,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理解了支教工作的意义。
当前,支教在贫困地区学校教育教学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安全意识淡漠。教师在支教路上有许多的不便。有时,支教老师为了赶路,随便搭上车就出发。结果有的车拉不满人不走,拖延了时间;有的车走到半路不走了,把乘客撂在半路;有的车为了赶路,在山路上把车开得飞快;有的老师在支教学校没有同伴,放学之后身单影只,既没有安全感,也没有生活乐趣,这给支教老师带来很大的困惑。
其次,缺乏温暖感。支教本来是一件光明正大的事,可有些单位的某些教师总是把支教看成是一件不光彩的事。部分支教老师既使到千里之外去工作,也得不到领导的关怀,一年里一个电话也不打,也不问,这使许多支教老师有一种被单位遗弃的感觉,无形之中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
再次,缺乏规范程序。单位派出支教老师后,许多学校就像完成任务一样,对支教老师缺乏工作上的监管。支教老师的考评没有在被援学校,这样一来,有些支教老师无形之中成为三不管人员,原单位不管,被援学校又管不着,从而工作纪律涣散,工作不认真,给被援学校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让被援学校很难管理。
最后,单位缺乏诚信。为了完成支教计划,有些学校为支教人员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支教老师辛辛苦苦工作回原单位后,优惠政策却不落实,单位缺乏诚信,伤了支教老师的心。同时也失信于民,为以后人员的派遣制造了困难。
支教工作在促进贫困地区学校教学发展上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2013年甘肃省政府提出的促进临夏教育跨越式发展项目,对贫困地区学校教育教学起到了补充、促进、提高的作用。同时,也对教育均衡发展、资源共享、民族融合、跨区域教学和城乡教育交流活动、城市与乡村、近郊与偏远地区的教学交流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因此,正确认识支教工作,发挥支教在贫困地区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迫在眉睫。
支教老师到被援学校以后,以自己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教学之中。据笔者所知,城市教师所带班额一般在五十人以上,而被援学校班额较小,多者二三十人,少则十几人。支教老师在原单位要带几个班级或多个课头,上课不说,光那些作业就够老师忙活一天的。被援学校学生少,课节少,自然作业也少,支教老师能够抽出更多的时间分析教材,设计更好的教学计划,有充足的时间用于教学。同时,也有充足的时间批改作业,在作业中发现学生的差异,然后因材施教,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老师在一所学校时间长了会有职业倦怠,现在有了支教老师,就像有了新鲜空气,校园气氛又活跃了。上课时精心准备课件,课后,各抒己见,踊跃发言,使学校教研活动丰富多彩,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国家对西部教育投资加大,学校有了电子白板。通过教研活动,无形中带动被援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对于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具有很大的帮助。
支教老师在被援学校一般都比较活跃,他们会把自己的一技之长施展出来,丰富学校生活。有的老师会打安塞腰鼓,就在被援学校成立了安塞腰鼓队;有的老师会吹葫芦丝,成立了葫芦丝演奏队;有的老师是音乐上的一把好手,在被援学校组建了合唱团,让学校歌声嘹亮;还有的老师会武术,组建了武术队,让学生龙腾虎跃,虎虎生风。总之,他们各尽其能,在被援学校施展自己的才华,带动了校园文化的蓬勃发展。
在教学之余,支教老师和被援学校老师关系融洽。在笔者支教的积石山希望小学,当地教师就表态:“一年时间虽然不长,但我们会让你愉快地度过。”
在休息日,就约上几个同事,开上车,带笔者领略临夏的山水。临夏的山水比较美,笔者去了峡口,看了鲁班石;去了黄草坪,看了那漫山遍野的黄花;去了大山庄峡,越过了茫茫的原始森林,看到了日夜不停流淌的山泉水,也看到了山顶悬挂着的冰瀑。许多老师没有去过临夏,在认识上还有许多偏差,通过支教老师的亲身体验,无形之中对临夏起到了宣传作用。
支教期间,谁都不想落后,都想把自己最灿烂的一面呈现出来,因此,支教老师勇于参加教研活动,勇于上公开课,勇于发言,带动了被援学校的教研活动。
笔者支教的学校教研活动单一,老师们很少上公开课,也怕上公开课。有一天,乡村学校的老师要来听课,由于时间紧张,老师们没时间准备。当领导问笔者时,笔者就承担了这个任务。
笔者的课从严格意义上讲不是一堂成功的课,并没有按自己的教学设计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老师们的印象中支教老师的课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样神乎其神。果然,在后来的教学中,老师们也敢上课了,好像理解了,课堂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生成的。由于没有自己设计“框框”的束缚,老师们上课也轻松了。
支教的地区大多是少数民族地区。比如甘南、临夏等地。笔者去的地方是临夏。如果不是去支教,笔者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生活、教育现状都是不太了解的。到了支教学校,和少数民族教师一同生活和工作,才发现许多不一样的地方。比如他们的孝道。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但是,许多地区早已是大家分小家,分得结果就是老人自成一家。而在少数民族地区,许多家庭还是大家庭,长幼有序,妯娌和睦,尊老爱幼,一家和顺,他们还保持着大家庭的生活习俗。青壮年打工挣钱,老人们居家养老,孩子们上学学习,一切井然有序。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在党的领导下,孩子的入学率达到百分之百。学校有营养早餐,上学还有国家补助,并且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非常重视,学校硬件建设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