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芳霖
(延边大学 吉林 延吉 133002)
海德格尔作为近现代著名的哲学家,贡献之一就是重提“存在”问题,他的思想对中国哲学研究者产生了巨大影响。黄玉顺在他的生活儒学中对海德格尔的“存在”提出了三个批判论点:“第一,海德格尔的‘存在’(Sein)观念具有不彻底性;第二,海德格尔的‘此在’(Dasein)观念对于‘存在’的僭越;第三,海德格尔的‘存在’与‘生存’(Existenz)观念分离。”以黄玉顺对海德格尔“存在”的三个批判论点为切入点,考察海德格尔的“存在”观念,旨在对“存在”问题进行再思考。
黄玉顺的第一个批判论点:海德格尔“存在”观念具有不彻底性。黄玉顺说:“我对海德格尔有一点最核心的批判,就是,以他的观点来看,存在者之所以可能,是因为存在本身先行于、并且给出了存在者……但同时他又说,存在本身是不可通达的,除非有一个特殊的存在者,‘此在’。‘存在’本身就有了一个特殊存在者的前提,这样一来,海德格尔就陷入了自我悖谬。”[1]
第一,黄玉顺认为,既然提出了“存在”就不应该有“此在”了,就像是已经提出了一个至高的点,又有其他更高的点把它覆盖住了一样,“此在”先于“存在”并高于“存在”,“此在”仿佛是“存在”的前提,而“存在”是不应该有前提的。因此,黄玉顺认为海德格尔的“存在”是不彻底的。第二,黄玉顺对于西方的形而上学秉持的是一种批判态度,认为在形而上学之上还有其他的东西,是他阐述的生活儒学。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秉持着批判的态度,认为形而上学搁置了“存在”。黄玉顺认为海德格尔对于形而上学的批判不够彻底,似乎海德格尔的“存在”依旧陷入形而上学之中,认为只有“生活”才是一切的大本大源。“生活”与“存在”究竟谁是最彻底的概念我们暂且不做讨论。存在是否不彻底的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还要从海德格尔自身的思想中寻求答案。
海德格尔在发表了《存在与时间》之后,哲学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的老师胡塞尔却感到失望。因为这与胡塞尔的现象学大相径庭,胡塞尔现象学的特点在于通过认识主体的思维来展示事物本身,这说明他的“存在”,是人的思维意识中的存在,讲求是相对唯心的观点。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现象学,坚决否认胡塞尔式的存在只是意识中的存在,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是“存在论”意义上的,而不是“意识论”,这就有了一些唯物的倾向。海德格尔越来越不能认同老师的现象学的理念,转而研究起了“存在”。
从意识与物质的角度上来讲,“存在”是先于其他一切的,人的意识活动不过是人的整体存在活动的一个构成部分,并不是全部。而且他认为,只有人这种有意识的生物才是“存在”的,其他的事物不拥有“存在”。因为其他事物没有选择的自由,它们的本质已经被定性了,但是人却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选择改变或不改变,这是这个人的自由,一切都只在于这个人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纵观《存在与时间》,都是围绕存在和存在的可行之路论证分析。海德格尔认为,传统的西方哲学遮蔽了“存在”,于是要重提“存在”。这里的“存在”既不是“存在者”也不是“生存”,而是对于存在一种真相的追问。海德格尔在书中说道:“那个始终使古代哲学思想不得安宁的晦蔽者竟变成了昭如白日不言而喻的东西。”[2]3海德格尔说的“晦蔽者”,就是关于存在的思考,可以看出他对于存在本身被遮蔽的讶异和重提存在的信心。因此,在定义存在前,为什么要研究如何定义存在呢?在我们理性的思考中,总是寄希望于清楚明白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分析工作的实用性工具。但是存在这个被遮蔽的,非自明的“东西”,不能借助自身是否拥有的自明性来定义。需要渠道来透析“存在”,使我们清楚地了解“存在”,这也是他“此在”观念出现的原因。“此在”的提出都是为了让我们通达“存在”,“存在”总是第一位的。
黄玉顺的第一个批判论点,引发了他对海德格尔存在观念的第二个批判:“此在”对于“存在”的僭越。
借用张志伟的观点:“存在不是认识对象,存在与此在乃为一体。此在以存在为本源,它出于存在,且显现着存在。存在通过此在显现自身,无此在,存在不在——不是不存在,而是不显现。”[3]62由于存在并非是认识对象,我们需要通过一种存在着的现象去认识存在,通过一些活动着的或者说是鲜活的事物来看清存在,我们要设立一条道路,让我们便捷地接近“存在”的道路,这就是“此在”。
海德格尔的“此在”观念认为,这种存在者的存在总是我的存在,这一存在者在其存在中对自己的存在有所作为。这引申出来了两个观点:一是“此在”的本质在于它在存在,二是“此在”在其存在中对存在有影响的存在是我的存在。我们可以隐隐约约感受出此在是一种“人”,在海德格尔看来,存在是人的存在,存在似乎也只能在人类中讨论,存在也只能是“人”才可以追问的。当人提出存在的问题与疑问时,这个存在的答案就已经包含在你的问题里了,既然人是唯一关心存在问题的“存在”,那这个人就是最接近“存在”的了。因此,当人提出“存在”意义的问题时,这个人就是“此在”了。那为什么不直接用人这个词,因为此在不是人,“此在”和人是分开的,是有区别的,“此在”是“动态的人”,或者说“此在”是一种在“流淌着的人”。这段话表明海德格尔认为要把存在归纳进现象中,他自己也明确提出过存在论只有作为现象学才是可能的,所以“此在”这个现象就是对存在的有力解释。对“此在”的现象学生存论存在论分析,就构成了一切存在论的基础。从这里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本质在于他选择的过程,其他的存在者不能选择自己的属性,人选择的存在方式决定了他的属性与本质,这样说来,“存在”是流动的,是一个过程。而“存在物”则是静止的,是既定的实体。因此,海德格尔认为之前人们模糊了“存在”与“存在者”的界限,把他们混为一谈,而他提出的“此在”就是存在于此,指的是具体的存在,与之前的存在是不同的。他将此在分为两种状态,一种是自我的,另一种是在大众化下的个人的“存在”。
黄玉顺认为“此在”是一种主体性的存在者,而张志伟对此表示质疑。张志伟说:“Dasein不可能规定存在是什么,它的作用是或者使存在显现,或者不使存在显现。”[3]63此在是不应当被规定的,甚至是无定性的,它只是简简单单存在于自己的存在。黄玉顺给出回应并在此肯定“此在”是一种主体性的存在者:“当海德格尔把此在规定为一种特殊的存在者——先行于生存的存在者的时候,它就被注定了只能是人的主体性。”[4]43
海德格尔这一部分的“此在”是一种存在者,原文后面还有“此在是一种存在者,但并不仅仅是置于众存在者之中的一种存在者”[2]14。“此在”是一种存在者只是前半句话,我们也可以确定海德格尔说明了“此在”是一种存在者,但是依旧要思量为什么海德格尔说“此在”是不同于其他存在者的。因为“此在”是一种自明的存在,此在存于存在者中的时候,“此在”与我们身边的环境在关系上占有主动的地位或者说是一种主导的性质,它可以自由地选择,此时的“此在”也不是传统的具有实体性质的,“此在”也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这样的人是否是主体性的呢?一方面来说,“此在”是不应当被规定的,甚至是无定性的,它只是简简单单存在于自己的存在;另一方面来说,当“此在”与人这个概念挂钩的时候,当它作为具体意义上的“常人”的时候,是应当有主体性的。黄玉顺是从外延的角度看待“此在”,而传统研究海德格尔的学者更多的是从本质内涵看待“此在”,因而有不同的解读。本研究更赞同张志伟教授的观点,因为“存在”不是一种认识对象,“此在”只是一种显现。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他人,每一个人也都是“此在”,没有人是他人本身,就像没有一个人是“此在”本身一样。哲学家的思想大抵都有矛盾出场,正如“此在的本质在于它在存在”,就像对着阳光看纸币检验钞票的真伪一样,阳光是辅助工具,让人们有了阳光重于钞票的错觉,这是海德格尔后期思想太重视“此在”观念的缘故。海德格尔的中心思想应当还是要借助“此在”谈“存在”,而非借助“存在”谈“此在”,更不是使“此在”越过“存在”。
黄玉顺在答张志伟的论文中,质疑海德格尔存在论中“存在”与“生存”是分离的。黄玉顺说:“其实在海德格尔看来,存在与生存是不同的事情……但他却没有说‘那个存在’就是‘存在本身’。这是因为‘那个存在’以此在为先行条件,而存在本身却不以此在或任何存在者为先行条件。这说明存在与生存确实不是一回事。”[4]44
海德格尔没说“那个存在”是“存在本身”,但也没有说“那个存在”不是“存在本身”,“我们始终用现成状态这个具有解释作用的表达来代替existentia这个名称,而把生存专用于此在,用来规定此在的存在。此在的‘本质’在于它的生存”[2]49。我们可以看出存在的问题是从“此在”的生存论分析开始的,海德格尔的“存在”是人的一种“生存”。“生存”确切来讲就是“人生在世”:人生活于世间,必然与世界是联系的,人与世界是一个紧密的又混沌的状态。人存于世间必然要与他人同往,在与他人交往的这个过程中,从认识论出发,可以看出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在与他人交往中不断顿悟。海德格尔用了这样的词汇“In-der-Weltsein”,通常把它翻译为“在世”“人生在世”。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的中间部分罗列了种种情绪和行为,“怕”“烦”“沉沦”“好奇”。这些情绪组成了人生活在世界上的一些条件,人也以此为出发点存于世间,不断通过选择和一些自我的改变使自己生存的环境发生变化。“人对这种既定的生存实际无可奈何,只能通过筹划‘向死而生’不断领悟、不断‘存在’着。”[5]人生究竟有什么意义?对于海德格尔来说他的回答就是,不同的情绪及这些情绪在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不同的变化,发生这些变化之后,人们有了不同的领悟,通过这些领悟进行相应的选择,进而无限循环影响人这个存在。海德格尔的“存在”与“生存”是息息相关的,“此在”是拥有无限可能的存在,“此在”之于世界,正如无限可能之于存在。只要“此在”本真地生存,他就始终是可能性的存在,也正是这样“存在”才于其生存中得以显现。
研究从三个方面对海德尔而的“存在”进行了论证和思考,当“此在”只是“此在”时,它的本质在于它的“生存”,我们外加给“此在”的一些性质都不是看上去的那样,因为你的现在和此时此刻始终是有偏差的,它的不确定让你无法给它一个特定的性质。所以,在某一个微妙的时间点,人是此在的外延,人存于世间做出的那些选择,计划的那些行为,进行的那些行动,让此在与人重合,那么这个时候“此在”是不是就拥有了主动性呢?谈到“此在”最原初的意义,就是为了我们通达“存在”而设定的一条道路,一条看得见摸得着的“此在”之路。因此,我们还是应当这样认为,“此在”的本质含义是“此在”存于世间所做的一系列选择与活动,是在世界上所展开的行为。
从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阐述的内容来看,研究更倾向于张志伟的观点,“此在”是自由的存在。海德格尔想要做的工作就是如何使“此在”从迷惘中清醒过来,立足自身而在世。因此,“此在”对于“存在”并非是僭越的。在当时的背景下,海德格尔一生都在思考“存在”是什么,“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虽然他本人否认自己的学问是“存在学”,并认为只有用现象学解释“存在”才是有意义的,但海德格尔是存在学的创立者之一,让人们用另一种哲思来看待“存在”。以不同的视角看待“此在”与“存在”,都是对深入解读海德格尔思想的一种帮助,也更多地激励我们对于哲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