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军
新民市水利服务中心 辽宁沈阳 110325
抓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保持安全高效运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水利保障。本文深入分析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为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改善农田水利工程现状提供参考价值。
农田水利工程是一项集多学科、多行业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工程。农田水利工程一般由政府单位结合当地实际需要建设。因此,在实际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政府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和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符合自然发展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建设高质量的农田水利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要与当地社会经济和农业生产实际相协调,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此外,农田水利工程还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大多是公益性工程。与商业项目相比,具有投资大、收益小的特点。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支持力度。
2.1.1 改造轻管理,管理意识不足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部分地区工程建设后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不能协调统一,农村水利管理部门及其内部机构规划设置不科学,造成工程技术人员和监督管理人员短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滞后,设施普遍损坏等。
2.1.2 管理权责不清,监管不到位
水利工程责任不清,产权归属不清,农民法律意识和集体观念薄弱,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没有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定期监测体系,项目使用随意性大,监督执法不到位,运行方式比较单一,没有长期稳定的旱情投入机制,旱情监测手段落后,预警体系和指挥调度体系建设不完善,影响了抗旱工作。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综合性工作。但由于部分地区灌溉泵站建设时间长,排灌设施缺乏,科学管理应用、维护、检测检测等基础设施脆弱,农村饮水困难,设备维修不及时,破坏老化程度严重,造成地下水资源浪费,抵御农业自然灾害能力低,抗旱减灾管理体系和预警监测体系有限,增加了安全风险,制约了区域灌溉,长期利益无法发挥。耕地和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农田水利建设缺乏稳定的资金机制、收益机制和激励机制。绝大多数农村水利工程只注重前期工程建设资金的投入。建设管理资金投入不足,资金渠道有限,无法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难以获得信贷和金融贷款支持。
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长期建成。他们经历了多次维修、扩建和改造。产权过户手续不规范、不及时。产权归属不明。抵押物变现困难。项目经营管理的投资回报率低,利益驱动机制薄弱,产权评估等服务机构尚未建立,项目存在建设与使用脱节、使用与管理脱节等问题。管护责任不明确,管护不到位[1]。
在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机制,可以采取分级管理,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参与施工的人身上。可通过实时招标系统选择施工方,招标单位还应注重验收管理,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在施工准备阶段,应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把合理的任务分配给每个施工人员,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另外,要严格审核施工图纸,加强对设备的检查,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在施工阶段,应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施工。如果发现具体施工情况与图纸不符,应立即检查问题并采取解决措施。
加强对小型水利建设的重视,首先有关部门要明确小型水利建设的意义,认识小型水利建设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作用,以及水利建设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贡献;第二,明确“三农”问题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性,城市和工业也要参与农村建设;第四,要加强农村建设,有关部门要积极成立资金管理小组,帮助农民减轻农业负担,通过加大水利建设投入,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发展[2]。
为缓解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经济压力,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有关部门可以融入社会主义市场机制,让更多的人以更加开放的形式参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允许农民投资兴修水利,或者将水利设施商业化,允许市场企业采取有偿服务措施,优化水资源产业结构。以促进社会对小水利建设的重视,增强农民建设小水利的积极性,为农民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引进施工技术和工具。如上所述,施工技术不仅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而且对工程造价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为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有关管理人员应科学合理地制定施工方案。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内容复杂,工期长,在施工过程中难免出错。因此,为了减少施工漏洞,可以通过建立监督管理部门来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在施工准备阶段,监理部门应统一安排检查,主要检查施工原材料和施工设备的型号、规格、质量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在施工过程中,监理部门要认真检查每道工序,对不合格内容要立即上报,并在第一时间采取解决措施,对不规范操作的施工人员要给予相应的处罚。
要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必须有完善的监督机制,把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落实到实处,做到不搞豆腐渣工程,才能保证农村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充分发展发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和价值。